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不但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积淀、文化素养很有帮助,更是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产生影响,好的阅读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由于阅读本身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将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在提高阅读效果之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在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时,教师仍然需要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从阅读中所收获的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依托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阅历决定了故事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收获快乐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学生的主动阅读带来了诸多干扰,同时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验也加大了阅读教学的难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寻求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外进行适当的鼓励和鞭策,并通过科学阅读方法教学、渗透、引导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快乐的阅读体验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调整阅读教学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调整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的最初阶段更多地将重点放在阅读课堂上,从而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准备条件。在把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每周单独留出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选取兼具趣味性与教学意义的篇章作为阅读素材带领学生阅读。并在课堂结束前设置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模糊的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许多学生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为难,无法描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和比喻的方式将这篇文章或自己的感受与自己学习过或接触过的事物相联系,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引导。比如,在阅读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身边类似的事情或情感体验,将二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具象化的事物、事件相联系,比如,苦涩的感受可以像“吃了黄连”、愉悦的感受像“泡在蜜罐”、温暖的感受像“沐浴在阳光下”等等,这样的比喻和联想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阅读理解,更有助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渗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有所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还需要重视阅读效果,帮助学生从阅读之中切实地有所收获,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这样的收获合理地表达出来。出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要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剖析,从情感之外的角度来审视作者的意图、写作技巧以及最终形成的表达效果。这需要教师依托于教材开展教学,一方面教材中的篇章经过精心筛选,在可读性之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最容易获取,方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掌握相应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阅读范本,引导学生去观察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明确本文基本的思想情感和描写对象之外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其中又用了哪些手法来描述松鼠的不同特征,形成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读起来是生动有趣还是严谨科学,最终呈现出了怎样的松鼠形象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学生会形成相对清晰的阅读逻辑,长期下来对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鼓励摘抄积累,保持阅读习惯
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且在课外能够主动地开展有效阅读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定期的摘抄和积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巩固阅读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形成长久的有利影响。对当代的学生而言,各类书籍的获取方式诸多、轻而易举,这也為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摘抄积累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摘抄、积累的目的和方向,避免低质量的摘抄内容。这一点也与阅读教学联系紧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阅读品味,在做摘抄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叙述生动得体或语言精妙优美的语段进行摘抄,在优化摘抄体验的同时认识到摘抄对自身阅读学习和写作的积极影响。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摘抄本带进阅读课堂,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杂志,带到课堂上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摘抄,加深记忆的效果。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摘抄习惯,教师还可以就阅读积累内容分享定期开展活动,鼓励学生交换摘抄本并互相分享自己的记录感悟,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保持对阅读和积累的热情。
四、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育应强调“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课堂阅读过程的有效性,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通过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理性对待阅读,进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阅读指导中,教师渗透了整体阅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互动合作,并在教师的点拨下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根据学校中不同情境的描写构建课文结构,体会民族团结、友爱的思想情感。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本身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之外更丰富、更丰富的内涵,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始终秉持着人本理念,思考如何为学生带来快乐的阅读体验,使阅读在学生心中成为放松、快乐、有趣的代名词,帮助学生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将阅读与其他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增强语文教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带动学生语文整体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史华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阅历决定了故事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收获快乐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学生的主动阅读带来了诸多干扰,同时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验也加大了阅读教学的难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寻求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外进行适当的鼓励和鞭策,并通过科学阅读方法教学、渗透、引导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快乐的阅读体验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调整阅读教学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调整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的最初阶段更多地将重点放在阅读课堂上,从而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准备条件。在把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每周单独留出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选取兼具趣味性与教学意义的篇章作为阅读素材带领学生阅读。并在课堂结束前设置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模糊的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许多学生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为难,无法描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和比喻的方式将这篇文章或自己的感受与自己学习过或接触过的事物相联系,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引导。比如,在阅读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身边类似的事情或情感体验,将二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具象化的事物、事件相联系,比如,苦涩的感受可以像“吃了黄连”、愉悦的感受像“泡在蜜罐”、温暖的感受像“沐浴在阳光下”等等,这样的比喻和联想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阅读理解,更有助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渗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有所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还需要重视阅读效果,帮助学生从阅读之中切实地有所收获,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这样的收获合理地表达出来。出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要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剖析,从情感之外的角度来审视作者的意图、写作技巧以及最终形成的表达效果。这需要教师依托于教材开展教学,一方面教材中的篇章经过精心筛选,在可读性之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最容易获取,方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掌握相应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阅读范本,引导学生去观察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明确本文基本的思想情感和描写对象之外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其中又用了哪些手法来描述松鼠的不同特征,形成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读起来是生动有趣还是严谨科学,最终呈现出了怎样的松鼠形象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学生会形成相对清晰的阅读逻辑,长期下来对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鼓励摘抄积累,保持阅读习惯
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且在课外能够主动地开展有效阅读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定期的摘抄和积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巩固阅读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形成长久的有利影响。对当代的学生而言,各类书籍的获取方式诸多、轻而易举,这也為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摘抄积累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摘抄、积累的目的和方向,避免低质量的摘抄内容。这一点也与阅读教学联系紧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阅读品味,在做摘抄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叙述生动得体或语言精妙优美的语段进行摘抄,在优化摘抄体验的同时认识到摘抄对自身阅读学习和写作的积极影响。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摘抄本带进阅读课堂,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杂志,带到课堂上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摘抄,加深记忆的效果。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摘抄习惯,教师还可以就阅读积累内容分享定期开展活动,鼓励学生交换摘抄本并互相分享自己的记录感悟,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保持对阅读和积累的热情。
四、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育应强调“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课堂阅读过程的有效性,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通过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理性对待阅读,进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阅读指导中,教师渗透了整体阅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互动合作,并在教师的点拨下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根据学校中不同情境的描写构建课文结构,体会民族团结、友爱的思想情感。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本身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之外更丰富、更丰富的内涵,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始终秉持着人本理念,思考如何为学生带来快乐的阅读体验,使阅读在学生心中成为放松、快乐、有趣的代名词,帮助学生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将阅读与其他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增强语文教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带动学生语文整体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史华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