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不断增 长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对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速率上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使得河南省银行信贷资金取得进一步的扩大,然而也使得河南金融机构贷款紧缩,导致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相违背,贷款增幅减弱。针对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消极影响因素,本文相应的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
融体制;河南;影响;措施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区位优势,使东、中、西部主要经济区的功能实现高效衔接,地区优势使河南省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因此,大力发展河南省金融行业,促进其经济稳固增长对我国生产总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已经跨上了新的战略起点,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河南省实现生产总值27232.04亿元,成为中国的第五大经济体,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67.15倍,年均增长率达16.25%。国家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对河南省经济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其主要影响效果作出分析,旨在为河南省经济稳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 金融体制改革对河南经济的影响
1.1 银行信贷对河南第三产业的影响
河南的产业突出表现在電解铝、水泥、房地产等企业,然而这三种行业在企业贷款立项时很难被商业银行总行所审批。第三产业主要包含了商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及服务类行业,由此可知,金融保险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业吸纳就业人数,也可通过投资贷款等方式扩大就业人口,提高河南省总就业量和价值产出;二是金融业的产值直接体现出国民经济水平。数据显示,200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5255.4亿元,同比增长 21.3%,增幅较上年同期高 11.9%;各项贷款余额 10368.1 亿元,同比增长 15.8%,增幅较上年同期高4.4%。可见,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市场格局变化较大
近年来,资本市场比较低迷,但是在降息、将准政策比较宽松、信贷增长回升的改革背景影响下,2013、2012年的金融业增长扭转了2011年的逐季回落曲线态势,相对有了较迅速的上调。随着相关部门的政策延续、市场需求回升等影响下,2014年的货币政策也有所放松;此外,随着河南省平稳和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重点开发的行业也会有所调整和改善,市场主体资金需求也会得到增强,信贷业发展也有所提升;在金融体制改革、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及竞争变化,会影响到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因此,实际融资成本相对2012有明显的改善。
1.3 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相背离的现象逐步明显
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GDP)达到32155.86亿元,成为全国第五各突破3万亿元的省份,同比增长9%;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数目为34515.9亿元,同比增长23.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180.8亿元,同比增长18.3%,存贷款增速均继续保持回升态势。依据近几年来的数据显示,河南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河南经济担负着“缺营养”、“失血”的双重压力,会导致缺乏资金支持而影响河南经济稳固增长。
2 应对措施
2.1 推进经济转型提高河南经济发展质量
不断完善合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和加工水平,适时调整政府高科技投资结构。通过实地考察和河南省优势产品,择优选择食品、化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其密集区域发展,从而吸纳更多强有力地资金要素。 其次,继续加快调整河南省农业结构,在坚持“两个”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工业生产特点的农副产品,如:棉花、油料、烟叶以及农产品的花卉、果、木等特色产品,夯实河南省经济基础,提高信贷资金的投入。另外,要重视城镇化经济发展,统筹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落实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和相关规定,拓展民营自主产业,增加县域信贷资金的存贷比。
2.2 建立高效运转的金融支持体系
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要将金融业作为先导产业进行优化发展,从重视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完善和建设作为出发点,不断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重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依据市场和实际需求组建具有河南省特色品牌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科学化的现金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和管理程序,积极建设金融业经营试点,建设河南省控股集团,从而建设协调发展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尤其重视河南省处于初期发展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等专业且非金融机构,逐渐完善河南省信贷行业的体系。另外,鼓励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地改革各层次的银行内部系统,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稳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与促进力度,强化政策金融的支农作用,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
2.3 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新时期投资速度有所放缓的趋势,使得金融业有效地改善需求不足等问题。重抵押品的风险控制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合其他新兴行业,因此,要综合考虑各行业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业务流程和投入风险控制。现如今,21世纪是属于科技与网络信息的时代,将两者完善结合,可以适度地降低节点性资本,从而促进网络社会资本银行的转型,这也是科技与网络融合的必然发展趋势。借助网络化平台的便捷、虚拟化和客户自选择化的多功能优势来构建金融体制结构,为金融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产品开发、完善提高等提供了革新性的便利,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推动金融业与科技协调融合的进程,可大力发展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试验基地建设,创新性地发展科技产业与金融投资的服务新型行业。建设融入科技信息的科技保险体系、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信贷体系等创新体系,逐步优化金融机构,促进经济转型。
2.4 促进消费信贷,推动金融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也逐步转向精神型、发展型方向,因此也就派生出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因此,要紧密结合市场转变和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在严格遵守消费信贷的发展规律下,勇于创新性的改造金融体系。要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消费潜力,例如:教育助学贷款、度假旅游贷款、小额生活贷款等,从而提高居民的精神与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锐,喻新安.河南经济发展报告( 2010) -国际金融危机与河南经济增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10.
[2] 周立波.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5): 146-148.
[3]常青.如何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3): 82-83.
[4]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1 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R].河南: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2011.
[5]杨建波,孙超 .中原崛起中的金融支持—以河南省金融发展为例[J].金融与保险,2012,(2)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不断增 长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对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速率上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使得河南省银行信贷资金取得进一步的扩大,然而也使得河南金融机构贷款紧缩,导致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相违背,贷款增幅减弱。针对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消极影响因素,本文相应的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
融体制;河南;影响;措施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区位优势,使东、中、西部主要经济区的功能实现高效衔接,地区优势使河南省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因此,大力发展河南省金融行业,促进其经济稳固增长对我国生产总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已经跨上了新的战略起点,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河南省实现生产总值27232.04亿元,成为中国的第五大经济体,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67.15倍,年均增长率达16.25%。国家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对河南省经济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其主要影响效果作出分析,旨在为河南省经济稳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 金融体制改革对河南经济的影响
1.1 银行信贷对河南第三产业的影响
河南的产业突出表现在電解铝、水泥、房地产等企业,然而这三种行业在企业贷款立项时很难被商业银行总行所审批。第三产业主要包含了商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及服务类行业,由此可知,金融保险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业吸纳就业人数,也可通过投资贷款等方式扩大就业人口,提高河南省总就业量和价值产出;二是金融业的产值直接体现出国民经济水平。数据显示,2008 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5255.4亿元,同比增长 21.3%,增幅较上年同期高 11.9%;各项贷款余额 10368.1 亿元,同比增长 15.8%,增幅较上年同期高4.4%。可见,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市场格局变化较大
近年来,资本市场比较低迷,但是在降息、将准政策比较宽松、信贷增长回升的改革背景影响下,2013、2012年的金融业增长扭转了2011年的逐季回落曲线态势,相对有了较迅速的上调。随着相关部门的政策延续、市场需求回升等影响下,2014年的货币政策也有所放松;此外,随着河南省平稳和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重点开发的行业也会有所调整和改善,市场主体资金需求也会得到增强,信贷业发展也有所提升;在金融体制改革、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及竞争变化,会影响到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因此,实际融资成本相对2012有明显的改善。
1.3 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相背离的现象逐步明显
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GDP)达到32155.86亿元,成为全国第五各突破3万亿元的省份,同比增长9%;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数目为34515.9亿元,同比增长23.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180.8亿元,同比增长18.3%,存贷款增速均继续保持回升态势。依据近几年来的数据显示,河南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河南经济担负着“缺营养”、“失血”的双重压力,会导致缺乏资金支持而影响河南经济稳固增长。
2 应对措施
2.1 推进经济转型提高河南经济发展质量
不断完善合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和加工水平,适时调整政府高科技投资结构。通过实地考察和河南省优势产品,择优选择食品、化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其密集区域发展,从而吸纳更多强有力地资金要素。 其次,继续加快调整河南省农业结构,在坚持“两个”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工业生产特点的农副产品,如:棉花、油料、烟叶以及农产品的花卉、果、木等特色产品,夯实河南省经济基础,提高信贷资金的投入。另外,要重视城镇化经济发展,统筹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落实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和相关规定,拓展民营自主产业,增加县域信贷资金的存贷比。
2.2 建立高效运转的金融支持体系
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要将金融业作为先导产业进行优化发展,从重视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完善和建设作为出发点,不断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重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依据市场和实际需求组建具有河南省特色品牌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科学化的现金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和管理程序,积极建设金融业经营试点,建设河南省控股集团,从而建设协调发展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尤其重视河南省处于初期发展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等专业且非金融机构,逐渐完善河南省信贷行业的体系。另外,鼓励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地改革各层次的银行内部系统,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稳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与促进力度,强化政策金融的支农作用,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
2.3 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新时期投资速度有所放缓的趋势,使得金融业有效地改善需求不足等问题。重抵押品的风险控制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合其他新兴行业,因此,要综合考虑各行业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业务流程和投入风险控制。现如今,21世纪是属于科技与网络信息的时代,将两者完善结合,可以适度地降低节点性资本,从而促进网络社会资本银行的转型,这也是科技与网络融合的必然发展趋势。借助网络化平台的便捷、虚拟化和客户自选择化的多功能优势来构建金融体制结构,为金融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产品开发、完善提高等提供了革新性的便利,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推动金融业与科技协调融合的进程,可大力发展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试验基地建设,创新性地发展科技产业与金融投资的服务新型行业。建设融入科技信息的科技保险体系、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信贷体系等创新体系,逐步优化金融机构,促进经济转型。
2.4 促进消费信贷,推动金融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也逐步转向精神型、发展型方向,因此也就派生出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因此,要紧密结合市场转变和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在严格遵守消费信贷的发展规律下,勇于创新性的改造金融体系。要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消费潜力,例如:教育助学贷款、度假旅游贷款、小额生活贷款等,从而提高居民的精神与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锐,喻新安.河南经济发展报告( 2010) -国际金融危机与河南经济增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10.
[2] 周立波.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5): 146-148.
[3]常青.如何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3): 82-83.
[4]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1 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R].河南: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2011.
[5]杨建波,孙超 .中原崛起中的金融支持—以河南省金融发展为例[J].金融与保险,2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