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阑尾包裹性囊肿超声定位穿刺失败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z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阑尾;包裹性囊肿 ;超声;穿刺失败;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8-01
  患者,女,6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0天,加重伴发热1天来我院就诊。于2011年8月6日收入外一科。患者缘于入院前10天,因“晕车”剧烈呕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向它处放射,可忍受,与饮食、体位改变无明显关系,无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考慮为“胃病”未进行治疗措施。9天前,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同时疼痛症状加重,仍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1天后,疼痛症状减轻。入院1天前,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症状,并伴有发热,最高达38.9C,不伴寒战,血常规示:白血病高(具体不详)。就诊于外院,静点青霉素800万单位及甲硝唑500ml”3次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T37.1C,P78次/分,R20次/分,BP110/90mmHg,血常规检查,WBC:12.0*109/L,N92.3%,L5.5%,HB108g/L,PLT236*109/L,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及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局部肌肉略紧张,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与右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6*4cm的肿物,质中等,固定,边界欠清,压痛明显,无明显波动感。B超示:右下腹可见大小约5.0*3.0cm的低回声团,内可大小约3.7*0.8cm的管状回声,边界清。入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入院后经抗炎、补液、口服中药及微波治疗。于8月8日在B超检查示:右下腹阑尾区可见大小约9.0*3.3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后经B超定位穿刺,经过3次穿刺均未成功,后改为超声引导下穿刺,局部消毒,局麻后,在使用穿刺架后进行部位、方向及进针深度的测量后,进行穿刺,手术顺利,术中抽出黄色脓液10ml,送细菌培养+药敏。术后第8天B超复查:右下腹阑尾区科技大小约5.0*1.7c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周边可见宽约0.2cm的无回声区,CT示:右侧髂窝内肠壁局部增厚。多次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体位降至正常,嘱其3个月后行阑尾切除术。
  讨论
  关于包裹性囊肿及包裹性积液在不同部位均可形成[1-4]。但关于,剖宫史与阑尾包裹性脓肿关系及同时存在报道不多,阑尾周围脓肿(以下简称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为急性阑尾炎的4~10%。阑尾脓肿形成的病理机制阑尾炎症由腔内粘膜发展到浆肌层,阑尾充血、肿胀,炎性渗出,导致蜂窝织炎或坏疽,机体的抵抗力量就产生防御壁包围炎症,以防扩散。局限化机能强者,阑尾在穿孔之前,即为大网膜完全包围粘连,形成一套囊,套囊内仅为肿胀的阑尾,没有或很少脓液,形成较硬、活动的阑尾炎性包块;局限化机能较差的,由大网膜、肠管、肠系膜、壁层腹膜互相粘连,形成一个包囊,囊内包有异常肿胀并穿孔的阑尾, 正常阑尾超声不易显示,当阑尾发炎时,由于闹尾壁水肿、渗出、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加上阑尾特殊形态较易于检出.其分型不是十分容易辩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大.粘膜下层薄.纵切似腊肠样.横断面呈靶环状[5]。近年来,随着影像引导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采用B超或CT引导方法进行治疗[6]。
  本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曾有过剖宫史,造成腹腔黏连,加上阑尾包裹性脓肿,并经CT证实囊壁较厚,经几次穿刺均未成功,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定位,并在可视下进针,成功率较高。结合以上表现总结:1在曾有手术史病人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看是否有包裹。2包裹性脓肿,时间较长,一定要看囊壁的厚度。3在如要进行穿刺,应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定位,免去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蔡少雨,卵巢表皮包裹性囊肿扭转1例[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 (10):899
  [2] 朱巍立.盆腔包裹性积液42例分析[J].浙江医学,2007,29(8):857-858
  [3] 于 波,张文韬,金玉姬.妇科手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诊疗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32(2):92-93
  [4] 梁裕琴.翼状胬肉术后异物包裹性囊肿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6(1):267
  [5] 盘素坤,徐玉梅.B超诊断阑尾周围脓肿与鉴别诊断[J].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1994,5(2):110
  [6] 李晓光,金征宇,杨宁,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12(27):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比较长,因而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及交替使用,以期减少副反应,防止或延缓产生耐药性。高血压一经确诊,将终生服药。本病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多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所为,当以滋阴育阳,补肾益精为治,中医辨证施治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医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同时对其他症状采取对症处理。治疗组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加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 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5.56%,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脑血管病1995年全国第四届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74-02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是指导临床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心血管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日益增多且不断完善。  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85-01  我院内儿科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70例,并与单纯使用西药或中医治疗各40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肺炎住院患儿150例,均符合肺炎诊断标准[1]。其中发热8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89-01  中耳炎属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多、病程长、易复发,在世界各国发病率都比较高。尤其是化脓性中耳炎因鼓膜穿孔,导致反复流脓,损害听力,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故探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近2年来笔者把地塞米松拌加诺氟沙星滴眼液滴耳疗法和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综合运用,临床效果颇佳,报告如下:
期刊
【摘 要】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两种方法治療牙痛的比较,提供临床治疗新方法。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运用中药和西医辅助治疗,西医治疗组用口腔内科常规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西医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图分类号】R217.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84-01  牙病引起的牙痛,既可做为一种单独疾病,也可看做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消渴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以控制血糖及营养周围神经的基础治疗方法,同时给予弥可保片每次500μg,每天3次,餐后0.15h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消渴通络胶囊,每次3g,每日3次。观察记录8周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43-02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约占妊娠妇女发病率的1%~2%,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時、恰当治疗,可导致死亡。异位妊娠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药物或(和)期待疗法。近几年,门诊异位妊娠病人日益增加,诸如超声和血生化检测等清晰的诊断依据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照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对冻结肩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MP-100冲击波设备治疗冻结肩患者30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冻结肩患者RSWT组优良率 ( 83.3% ) 显著高于对照组 ( 56.7% ), 且RSWT组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发散式冲击波技术是目前治疗冻结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发散式冲击波;冻结肩;肩周炎;STO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医院药房自动化建设的需求,结合相关领域先进经验,对药房自动化纷发药物设备进行设计实践,在本院药房进行小规模试用,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药房自动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R 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6-0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