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李则纲;史学通论;史学功能;史家修养
摘 要: 皖籍著名历史学家李则纲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了历史学的功能,强调史学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融通其他学科,培养史家的科学精神,正确认知历史和传承人类文明,更新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他的史学功能观对我国史学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K0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2019805
On Li Zegang’s View of History Function
CAI Ruoyu(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China)
Key words: Li Zegang; General Theory of History; historian cultivation
Abstract: Li Zegang, a prominent historian born in Anhui,reconsidered the functions of history after he accepted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1930s, emphasizing history should integrate with other discipline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ultivate historians’ scientific spirit, correctly perceive history and human civilization, update social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history, an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society. His view of history function is peculiar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to our progress of history studies in China.
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史学的影响,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次史学理论研究的高潮,出版了多达30余种概述性的史学理论著作。李则纲是皖籍史学家,①
著有《史学通论》,这是他30年代初在中国公学、安徽大学讲授同名课程的讲稿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在这一时期历史学概论性著作中很有特色,融会西方史学新观点及同时代其他史家的学说,在史学功能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他在序言说,历史学应“和转型期的时代协调。另辟新的局面,肩起人类最大任务,为社会作学术的前锋”[1]1。还认为,“历史的功效,就在把不能及的过去,使我们能及,把不能闻的将来,使我们能闻。”[2]384385这些认识今天看来仍有其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史学通论》为中心,对他的史学功能观进行阐释,以期推进李则纲以及近代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②。
一、训练史家的科学精神
李则纲认为历史学“对于人们科学的训练,有莫大的助力”[1]161。他借用李大钊的话说,“所
谓科学的态度,有二要点:一为尊疑,一为重据,史学家即以此二者为可宝贵的信条。凡遇一种材料,必要怀疑他,批评他,选择他,找他的确实的证据;有了确实的证据,然后对于此等事实方能置信;根据这确有证据的事实所编成的记录,所说明的理法,才算比较的近于真理,比较的可信。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3]132从事史学研究既必须以科学态度为前提,又必须以科学精神贯穿始终。由此可见19世纪以来科学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家相信历史学是一门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史学不同于历史记录的地方就在于此。换句话说,从事历史学的研究,也就是培养和激发自身科学精神的过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5]66,充分肯定了历史学在各种门类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李则纲接受了这一史学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又主张要打破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相互之间的融通与互补,认为,“吾人知道要想历史学的进步,断不能单独的前进,必须赖其他各种学科的帮助,这种现象,并不仅历史学如此,其他各种学科,亦莫不然。”[1]80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编纂,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帮助,仅靠历史学自身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司马迁著《史记》,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天官、河渠诸书,万事万物,涉及甚广,但凭一己之力很难守成。“那种浩如烟海,漫无限制的工作,诚非任何历史家所能担任。”[1]4历史学必须与其他学科分工与合作,历史学家也须具备其他学科一些知识。如历史学就与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与历史的关系非常密切,是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方面。李则纲在《安徽历史述要》中开篇即为《安徽地史的一瞥》,介绍了安徽地理环境的变迁,并说:“地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叙述人类的历史,应该把这座舞台的来源和发展讲清楚。”[4]4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地理,地理环境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场所,甚至一个地名就有深刻的含义。“地理诚为创造历史一个重要的因子,人类没有不受支配于地理”[1]86。
为此,李则纲认为历史学必须要有开放的眼光,与其他学科联合起来,从中获取帮助。“盖一种学问的进步,必须有其他学科的互动,而历史学为尤然也。”[1]81还说:“要明白各种学问的途径,就不能与历史绝对无缘”[2]383。历史学“对于各种学术,供给它们自己一个有系统的家谱,使它们易于发达繁荣”[1]161。如研究文学就不能不读文学史,研究政治学就不能不读政治史、思想史。历史学不但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不能绝缘。如数学、物理学是怎样产生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历史人物对其发展有过贡献等。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要从历史学中去找寻,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为此,就有学者指出这一点,认为李则纲的《史学通论》“重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注意到与其他学科方法的借鉴问题”[6]。历史学只有充分显现其科学性,才有可能成为各种科学的基础,同时史学也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融通,史学功能才会充分显现出来。这种看法在20世纪的前半期显得弥足珍贵。
二、“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
李则纲认为史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才能达到认知历史、关注现实,传承人类文明的目的,发挥史学最基本的功能。他认为现代的史家不能仅就历史现象断论事非,还应透过历史现象探求真理。这个真理是通过历史法则而获得的,只有找到规律性所在,才能认清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及其本质。他认为,要做好历史研究,首先要把各种性质的社会形态弄清楚,分门别类。其次,历史事件并非孤立,应注意纵的和横的关联,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以便把握全貌。再次,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形式和本质。最后,弄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是李则纲历史功能观的集中体现,也可视为从事历史研究的指导方法。他认为只有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既可获得过去的经验,“明瞭现在社会真相”,又可推知将来的事变。他说,“我们如果早早从事历史的研究,将历史的诸因子变动的情形明瞭,是不啻获得过去无穷的经验”,“将来的事变,亦可以藉历史的法则推知。”[1]160 还认为,“要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势不能不追溯现代社会之由来。社会的现象和结构异常复杂……我们要真能徹底明瞭构成这种繁复的契机,则就不能不求助于历史学。”[1]163
实际上,如何“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是建立在科学地处理客观历史与历史记述之间关系基础上的。历史记述是人们了解客观历史的主要途径;客观历史是比较复杂的,是难以用历史记述的方式进行完整的复制。李则纲认为,历史是客观历史与历史记述之和,而史学则是更高级的历史认识活动。这种高级的历史认识本身肯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客观历史,只是人们可以知道的那部分客观历史,不过它可以是体现史学高度思辩和主观认知的结果。
1924年,李大钊出版《史学要论》,第一次在中国史学界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对史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影响深远,当时历史学概论性著述均偏重唯物史观的探究[7]。作为一本“纂述群言”的史学著作,李则纲的《史学通论》明显受到李大钊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着系统的介绍和较为准确、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体现,就是“人们在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关系下,所表现的物质的、精神的、在各个社会阶段里不同的活动形式。”[2]101110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关于历史的解释,只有经济的解释最为圆满而且有效。简单的说,社会的基址,便是经济的构造,社会的上层——法制、政治、宗教、伦理、哲学、艺术等等——是随社会基址变动而变动的,社会基址一有变动,则一切生存于这个基址的上层,亦即随之变动,以求适应于新成立的经济关系。”[1]71他赞成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解释历史,认识社会真相,并认为这是唯物史观的精髓,“从历史的本身找寻解释历史的原素,既不是神学的史观,也不是唯心论的史观,使历史哲学成为科学的。遂为历史学辟一个新局面。”[1]71
在此基础上,李则纲进一步思索,试图将客观历史进程与历史认识成果区分开。他认为,“历史是事迹的制造者与事迹的关联,及事迹本身的发展之记录”[1]9。 不过,“有许多人仅把所记录的当作历史学,殊不知这只是历史学的一半,因为历史学的要义,于记录之外,一须就实际发生的事件,一一寻究证据和原因,以明人事发展的真相;二须考察每个时代的经过状态和人事的变化推移;三须于全般的历史事实的中间,寻求一个普遍的理法,以明事实与事实间的相互影响与感应”[1]12。这种认识似乎有将史学研究对象无限放大之嫌,但是,这表现出李则纲比同时代的史学家对历史学科学性更为坚信,有着更为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20世纪30年代,唯物史观虽然在中国历史学界已展现出理论优势,但是唯心史观仍颇有市场。李则纲则坚定地表达对唯物史观的认可。他说:“解释历史动因的人,伦理家则视为道德,宗教家则认为神意,而崇拜英雄者,则又以历史的变动,系于二三伟人。这些解释多不免皮相之论。”[1]87他直面各种唯心史观,认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才能“使历史哲学成为科学”。也唯有此,历史学才可能成为文明传承的纽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处境,现实是历史的延伸,要了解和把握国情,必须追根溯源,鉴古而知今。李则纲始终认为历史学的传承功能必须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才能“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由此所表现出非凡的史识和学术独立精神,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其史学功能观科学性的源泉。
三、更新社会教化
民国时期,包括《史学通论》在内的史学概述性著作,既广征中国传统史学之例,又博引国外史家各说。这类著作大多是在各自的大学或高中讲稿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均有意识地强调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此种倾向,既继承了中国史学的传统,又适应近代大学体系之下,开始淡化史学“资治”功能,强化史学社会教化功能的需要,并力图通过史学寻求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动力源泉。人们要生活,社会在进步,就必须要知道怎样地安排现在,尤要知道怎样地规划将来。在李则纲看来,现代社会的史学教化功能应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更新。
第一,“决定个人的人生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运动过程。人是社会的人,既然生活在其中就会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看法。人可以创造历史,同时又被历史所影响。李则纲把每个人都视为被动的环境中自动的“因子”,怎样使这个“因子”适应时代的要求呢?必须使之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李则纲认为,“不是虚空的哲学所能赐予,仍须求之于历史的事实。”[1]164因为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记录,历史的法则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和活动的程序,能够指示我们正确的人生,所以,“历史学是决定我们人生观的指南。”[1]164李则纲还指出,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懂得历史是以真凭实据指导人们生活实践,决定人们世界观,是对人们生活思想最有影响的学科”[2]394。
李则纲的“史学决定人生观”说和李大钊的思想一脉相承。1920年李大钊在《史观》一文中说,“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之准据,欲得一正确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7]1李大钊还说,“我们既认定世界是进步的,历史是进步的,我们在此进步的世界中,历史中,即不应该悲哀,不应该拜古,只应该欢天喜地的在这只容一趟过的大路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们的光明,将来有我们的黄金世界。这是现代史学给我们的乐天努进的人生观。”[8]134135要真正健全我们的人生,不辜负我们的人生,必须要从历史发展规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看到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自然会形成乐观进步的人生观。
第二,“改正短视的时间观念”。人类何时起源?我国有三皇五帝、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等神话传说,西方社会也有上帝造人之说。这些神话传说,不仅不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而是短视时间观念的产物。李则纲认为,依据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知识,虽然不能精确的断定人类产生的时期,但是可知人类的出现至少在50万年以前,离现代社会非常遥远。“承认他们的来源是很远的,这于我们沿习的时间观念有很大的影响”[1]166。 李则纲说,美国史家鲁滨逊曾经将人类历史作了形象的分期,并由此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所谓的古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实在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可以说他们的心理比我坏,或者比我好,只有知识方面稍有不同,因为从他们以来,知识是常常增加的”[1]167。有了对古人的正确认识,有了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才使对古人的“误解和曲解,可因之而减”。第二,“我们可以明白人类的进步,最初非常的慢,差不多过了几万年看不出来的,到后来一天加快一天。”[1]167李则纲认为,鲁滨逊从时间观念上得出的这两个结论,“看起来虽很寻常,但是对于我们近视眼的人类,裨益实在不小。”[1]168人类的进步是一天天加快的。既然如此,“我们所理想的,就不能说他不能实现,而且是实现很快的”,“那么就用不着向停滞于现社会的理想之神悲哀了。”[1]168从前我们对历史的揣测和信仰,现在又因历史学从时间观念上得到了纠正,这是现代人生值得庆幸的事。这是一种史学家应有的历史眼光。历史由无数事件和人物组成,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不能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来看待,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具备历史眼光的人,总是能够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有限的时间范围之内,割裂历史与未来的联系。愈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愈能获取历史的滋养,愈能把握今天的现实,愈能看清未来的走向。因此,对个人来讲,历史眼光的高低和有无,取决于他对历史的认识水平。
第三,“改正狭隘的封域观念”。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分散隔绝的小家族的活动,渐渐团聚、融合而成大大小小的国家,谓之“封域”。历史学在旧史家那里,过多关注的是帝王将相的活动,朝廷和君主之事,教皇和政客之事,战争与权利之争等等。这些事实在历史中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治史的目光仅局限于此是狭窄的,“实在不能逃出国家的圈畴。”[1]169现代科学的发达,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得人类社会不再像以往那样封闭、隔绝了,地球似乎也变小了。历史学可以“将我们人类的距离减短,将他们彼此所掘的壕沟填堙,使他们握起手来”,“今日国际间的区划,将来总有化除之一日。” [1]169“将吾人狭隘的封域的观念,为之扫除。”[1]169
第四,“促进社会的维新” 。李则纲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创造历史。这种主观能动性源于人们对维新的认知,历史学可作为维新的有力武器。社会的进步不仅受历史发展规律的推动,而且也是“由人的奋斗而来的”。“只要真正懂得历史的事实,守旧派也就废然自返,退步相让。我们战胜守旧派的勇气,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1]172在这一点,李则纲显然受到李大钊思想的影响。李大钊曾说,“历史的进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此亦是循环着前进的,上升的,不是循环着停滞的,亦不是循环着逆返的,退落的,这样子给我们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7]134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人类历史的长流,固然有急流,有缓流,有迂流,有直流,有主流,有支流,有逆流,有浊流,有明流,有伏流,流动的姿态,固然不一,但它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可歪曲,不可变更,不可阻遏。”[2]377378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守旧必然会让位于维新,这是一种历史规律。但是,传统史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新时代提出的要求,无法真正总结历史治乱更替、世界进化的得失。李则纲提出促进社会的维新,实质是在宣扬一种“民史”观,即借鉴西方的史学思想,重视“民史”。梁启超最早提出“君史民史说”,他说历史应包括君史、国史、民史,历史应为“国民”而作[8]7。历史学“促进社会的维新”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追求社会进化的社会成员。这种功能并非仅指向社会本身,而是转向培养社会进步的力量。“维新派所以能操这些胜筹,可以说是历史学的赐予。”[1]173
以上关于李则纲史学功能观的论述,并不足以展现李则纲史学思想的全貌,但可以视为他对民国时期史学理论的重要贡献,更是其史学思想的特色所在。他从对历史与历史学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史学功能观置于历史学科学性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从学科融通、传承文明、社会教化几个有特色的方面,阐述了的史学功能,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正确看待、实践史学的社会功能。传统史学社会功能往往被神化,一直试图成为道德上制约极权者的威慑力或约束力,同时,向人民灌输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的愚忠愚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李则纲倡导的史学功能观则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其史学理论中富有特色的构成部分。李则纲在民国时期及解放后,不仅长期思考史学功能观的发展与更新,也积极将这种理论付之于史学研究实践。他早期从古代文献中看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使人战栗”,认为这就是古代某些部落崇拜植物的记载。他从此具体问题入手,根据历史文献中有关图腾的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始祖的诞生与图腾》。此后,在《社与图腾》、《九鼎传说与图腾》、《与岑家梧先生论图腾》等论文,对图腾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以此揭示它对科学、客观理解远古社会的意义[9]420。他晚年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编著而成的《安徽历史述要》在安徽地方史研究中是开先河之作,也是其史学功能观和个人史学修养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则纲.史学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 李修松.李则纲遗著选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2.
[4] 李则纲.安徽历史述要[M].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2.
[5]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6] 李振宏.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论研究[J].史学月刊,2002(11).
[7] 赵世瑜.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回顾与评说[J].史学理论研究,2000(4).
[8] 张越.新旧中西之间——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9] 安徽重要历史事件丛书.学术百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肖建新
摘 要: 皖籍著名历史学家李则纲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了历史学的功能,强调史学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融通其他学科,培养史家的科学精神,正确认知历史和传承人类文明,更新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他的史学功能观对我国史学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K0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2019805
On Li Zegang’s View of History Function
CAI Ruoyu(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China)
Key words: Li Zegang; General Theory of History; historian cultivation
Abstract: Li Zegang, a prominent historian born in Anhui,reconsidered the functions of history after he accepted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1930s, emphasizing history should integrate with other discipline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ultivate historians’ scientific spirit, correctly perceive history and human civilization, update social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history, an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society. His view of history function is peculiar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to our progress of history studies in China.
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史学的影响,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次史学理论研究的高潮,出版了多达30余种概述性的史学理论著作。李则纲是皖籍史学家,①
著有《史学通论》,这是他30年代初在中国公学、安徽大学讲授同名课程的讲稿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在这一时期历史学概论性著作中很有特色,融会西方史学新观点及同时代其他史家的学说,在史学功能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他在序言说,历史学应“和转型期的时代协调。另辟新的局面,肩起人类最大任务,为社会作学术的前锋”[1]1。还认为,“历史的功效,就在把不能及的过去,使我们能及,把不能闻的将来,使我们能闻。”[2]384385这些认识今天看来仍有其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史学通论》为中心,对他的史学功能观进行阐释,以期推进李则纲以及近代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②。
一、训练史家的科学精神
李则纲认为历史学“对于人们科学的训练,有莫大的助力”[1]161。他借用李大钊的话说,“所
谓科学的态度,有二要点:一为尊疑,一为重据,史学家即以此二者为可宝贵的信条。凡遇一种材料,必要怀疑他,批评他,选择他,找他的确实的证据;有了确实的证据,然后对于此等事实方能置信;根据这确有证据的事实所编成的记录,所说明的理法,才算比较的近于真理,比较的可信。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3]132从事史学研究既必须以科学态度为前提,又必须以科学精神贯穿始终。由此可见19世纪以来科学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家相信历史学是一门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史学不同于历史记录的地方就在于此。换句话说,从事历史学的研究,也就是培养和激发自身科学精神的过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5]66,充分肯定了历史学在各种门类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李则纲接受了这一史学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又主张要打破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相互之间的融通与互补,认为,“吾人知道要想历史学的进步,断不能单独的前进,必须赖其他各种学科的帮助,这种现象,并不仅历史学如此,其他各种学科,亦莫不然。”[1]80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编纂,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帮助,仅靠历史学自身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司马迁著《史记》,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天官、河渠诸书,万事万物,涉及甚广,但凭一己之力很难守成。“那种浩如烟海,漫无限制的工作,诚非任何历史家所能担任。”[1]4历史学必须与其他学科分工与合作,历史学家也须具备其他学科一些知识。如历史学就与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与历史的关系非常密切,是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方面。李则纲在《安徽历史述要》中开篇即为《安徽地史的一瞥》,介绍了安徽地理环境的变迁,并说:“地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叙述人类的历史,应该把这座舞台的来源和发展讲清楚。”[4]4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地理,地理环境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场所,甚至一个地名就有深刻的含义。“地理诚为创造历史一个重要的因子,人类没有不受支配于地理”[1]86。
为此,李则纲认为历史学必须要有开放的眼光,与其他学科联合起来,从中获取帮助。“盖一种学问的进步,必须有其他学科的互动,而历史学为尤然也。”[1]81还说:“要明白各种学问的途径,就不能与历史绝对无缘”[2]383。历史学“对于各种学术,供给它们自己一个有系统的家谱,使它们易于发达繁荣”[1]161。如研究文学就不能不读文学史,研究政治学就不能不读政治史、思想史。历史学不但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不能绝缘。如数学、物理学是怎样产生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历史人物对其发展有过贡献等。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要从历史学中去找寻,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为此,就有学者指出这一点,认为李则纲的《史学通论》“重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注意到与其他学科方法的借鉴问题”[6]。历史学只有充分显现其科学性,才有可能成为各种科学的基础,同时史学也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融通,史学功能才会充分显现出来。这种看法在20世纪的前半期显得弥足珍贵。
二、“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
李则纲认为史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才能达到认知历史、关注现实,传承人类文明的目的,发挥史学最基本的功能。他认为现代的史家不能仅就历史现象断论事非,还应透过历史现象探求真理。这个真理是通过历史法则而获得的,只有找到规律性所在,才能认清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及其本质。他认为,要做好历史研究,首先要把各种性质的社会形态弄清楚,分门别类。其次,历史事件并非孤立,应注意纵的和横的关联,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以便把握全貌。再次,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形式和本质。最后,弄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是李则纲历史功能观的集中体现,也可视为从事历史研究的指导方法。他认为只有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既可获得过去的经验,“明瞭现在社会真相”,又可推知将来的事变。他说,“我们如果早早从事历史的研究,将历史的诸因子变动的情形明瞭,是不啻获得过去无穷的经验”,“将来的事变,亦可以藉历史的法则推知。”[1]160 还认为,“要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势不能不追溯现代社会之由来。社会的现象和结构异常复杂……我们要真能徹底明瞭构成这种繁复的契机,则就不能不求助于历史学。”[1]163
实际上,如何“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是建立在科学地处理客观历史与历史记述之间关系基础上的。历史记述是人们了解客观历史的主要途径;客观历史是比较复杂的,是难以用历史记述的方式进行完整的复制。李则纲认为,历史是客观历史与历史记述之和,而史学则是更高级的历史认识活动。这种高级的历史认识本身肯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客观历史,只是人们可以知道的那部分客观历史,不过它可以是体现史学高度思辩和主观认知的结果。
1924年,李大钊出版《史学要论》,第一次在中国史学界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对史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影响深远,当时历史学概论性著述均偏重唯物史观的探究[7]。作为一本“纂述群言”的史学著作,李则纲的《史学通论》明显受到李大钊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着系统的介绍和较为准确、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体现,就是“人们在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关系下,所表现的物质的、精神的、在各个社会阶段里不同的活动形式。”[2]101110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关于历史的解释,只有经济的解释最为圆满而且有效。简单的说,社会的基址,便是经济的构造,社会的上层——法制、政治、宗教、伦理、哲学、艺术等等——是随社会基址变动而变动的,社会基址一有变动,则一切生存于这个基址的上层,亦即随之变动,以求适应于新成立的经济关系。”[1]71他赞成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解释历史,认识社会真相,并认为这是唯物史观的精髓,“从历史的本身找寻解释历史的原素,既不是神学的史观,也不是唯心论的史观,使历史哲学成为科学的。遂为历史学辟一个新局面。”[1]71
在此基础上,李则纲进一步思索,试图将客观历史进程与历史认识成果区分开。他认为,“历史是事迹的制造者与事迹的关联,及事迹本身的发展之记录”[1]9。 不过,“有许多人仅把所记录的当作历史学,殊不知这只是历史学的一半,因为历史学的要义,于记录之外,一须就实际发生的事件,一一寻究证据和原因,以明人事发展的真相;二须考察每个时代的经过状态和人事的变化推移;三须于全般的历史事实的中间,寻求一个普遍的理法,以明事实与事实间的相互影响与感应”[1]12。这种认识似乎有将史学研究对象无限放大之嫌,但是,这表现出李则纲比同时代的史学家对历史学科学性更为坚信,有着更为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20世纪30年代,唯物史观虽然在中国历史学界已展现出理论优势,但是唯心史观仍颇有市场。李则纲则坚定地表达对唯物史观的认可。他说:“解释历史动因的人,伦理家则视为道德,宗教家则认为神意,而崇拜英雄者,则又以历史的变动,系于二三伟人。这些解释多不免皮相之论。”[1]87他直面各种唯心史观,认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才能“使历史哲学成为科学”。也唯有此,历史学才可能成为文明传承的纽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处境,现实是历史的延伸,要了解和把握国情,必须追根溯源,鉴古而知今。李则纲始终认为历史学的传承功能必须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才能“明瞭现在社会的真相”。由此所表现出非凡的史识和学术独立精神,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其史学功能观科学性的源泉。
三、更新社会教化
民国时期,包括《史学通论》在内的史学概述性著作,既广征中国传统史学之例,又博引国外史家各说。这类著作大多是在各自的大学或高中讲稿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均有意识地强调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此种倾向,既继承了中国史学的传统,又适应近代大学体系之下,开始淡化史学“资治”功能,强化史学社会教化功能的需要,并力图通过史学寻求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动力源泉。人们要生活,社会在进步,就必须要知道怎样地安排现在,尤要知道怎样地规划将来。在李则纲看来,现代社会的史学教化功能应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更新。
第一,“决定个人的人生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运动过程。人是社会的人,既然生活在其中就会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看法。人可以创造历史,同时又被历史所影响。李则纲把每个人都视为被动的环境中自动的“因子”,怎样使这个“因子”适应时代的要求呢?必须使之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李则纲认为,“不是虚空的哲学所能赐予,仍须求之于历史的事实。”[1]164因为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记录,历史的法则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和活动的程序,能够指示我们正确的人生,所以,“历史学是决定我们人生观的指南。”[1]164李则纲还指出,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懂得历史是以真凭实据指导人们生活实践,决定人们世界观,是对人们生活思想最有影响的学科”[2]394。
李则纲的“史学决定人生观”说和李大钊的思想一脉相承。1920年李大钊在《史观》一文中说,“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之准据,欲得一正确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7]1李大钊还说,“我们既认定世界是进步的,历史是进步的,我们在此进步的世界中,历史中,即不应该悲哀,不应该拜古,只应该欢天喜地的在这只容一趟过的大路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们的光明,将来有我们的黄金世界。这是现代史学给我们的乐天努进的人生观。”[8]134135要真正健全我们的人生,不辜负我们的人生,必须要从历史发展规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看到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自然会形成乐观进步的人生观。
第二,“改正短视的时间观念”。人类何时起源?我国有三皇五帝、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等神话传说,西方社会也有上帝造人之说。这些神话传说,不仅不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而是短视时间观念的产物。李则纲认为,依据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知识,虽然不能精确的断定人类产生的时期,但是可知人类的出现至少在50万年以前,离现代社会非常遥远。“承认他们的来源是很远的,这于我们沿习的时间观念有很大的影响”[1]166。 李则纲说,美国史家鲁滨逊曾经将人类历史作了形象的分期,并由此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我们所谓的古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实在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可以说他们的心理比我坏,或者比我好,只有知识方面稍有不同,因为从他们以来,知识是常常增加的”[1]167。有了对古人的正确认识,有了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才使对古人的“误解和曲解,可因之而减”。第二,“我们可以明白人类的进步,最初非常的慢,差不多过了几万年看不出来的,到后来一天加快一天。”[1]167李则纲认为,鲁滨逊从时间观念上得出的这两个结论,“看起来虽很寻常,但是对于我们近视眼的人类,裨益实在不小。”[1]168人类的进步是一天天加快的。既然如此,“我们所理想的,就不能说他不能实现,而且是实现很快的”,“那么就用不着向停滞于现社会的理想之神悲哀了。”[1]168从前我们对历史的揣测和信仰,现在又因历史学从时间观念上得到了纠正,这是现代人生值得庆幸的事。这是一种史学家应有的历史眼光。历史由无数事件和人物组成,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不能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来看待,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具备历史眼光的人,总是能够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有限的时间范围之内,割裂历史与未来的联系。愈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愈能获取历史的滋养,愈能把握今天的现实,愈能看清未来的走向。因此,对个人来讲,历史眼光的高低和有无,取决于他对历史的认识水平。
第三,“改正狭隘的封域观念”。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分散隔绝的小家族的活动,渐渐团聚、融合而成大大小小的国家,谓之“封域”。历史学在旧史家那里,过多关注的是帝王将相的活动,朝廷和君主之事,教皇和政客之事,战争与权利之争等等。这些事实在历史中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治史的目光仅局限于此是狭窄的,“实在不能逃出国家的圈畴。”[1]169现代科学的发达,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得人类社会不再像以往那样封闭、隔绝了,地球似乎也变小了。历史学可以“将我们人类的距离减短,将他们彼此所掘的壕沟填堙,使他们握起手来”,“今日国际间的区划,将来总有化除之一日。” [1]169“将吾人狭隘的封域的观念,为之扫除。”[1]169
第四,“促进社会的维新” 。李则纲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创造历史。这种主观能动性源于人们对维新的认知,历史学可作为维新的有力武器。社会的进步不仅受历史发展规律的推动,而且也是“由人的奋斗而来的”。“只要真正懂得历史的事实,守旧派也就废然自返,退步相让。我们战胜守旧派的勇气,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1]172在这一点,李则纲显然受到李大钊思想的影响。李大钊曾说,“历史的进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此亦是循环着前进的,上升的,不是循环着停滞的,亦不是循环着逆返的,退落的,这样子给我们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7]134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人类历史的长流,固然有急流,有缓流,有迂流,有直流,有主流,有支流,有逆流,有浊流,有明流,有伏流,流动的姿态,固然不一,但它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可歪曲,不可变更,不可阻遏。”[2]377378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守旧必然会让位于维新,这是一种历史规律。但是,传统史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新时代提出的要求,无法真正总结历史治乱更替、世界进化的得失。李则纲提出促进社会的维新,实质是在宣扬一种“民史”观,即借鉴西方的史学思想,重视“民史”。梁启超最早提出“君史民史说”,他说历史应包括君史、国史、民史,历史应为“国民”而作[8]7。历史学“促进社会的维新”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追求社会进化的社会成员。这种功能并非仅指向社会本身,而是转向培养社会进步的力量。“维新派所以能操这些胜筹,可以说是历史学的赐予。”[1]173
以上关于李则纲史学功能观的论述,并不足以展现李则纲史学思想的全貌,但可以视为他对民国时期史学理论的重要贡献,更是其史学思想的特色所在。他从对历史与历史学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史学功能观置于历史学科学性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从学科融通、传承文明、社会教化几个有特色的方面,阐述了的史学功能,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正确看待、实践史学的社会功能。传统史学社会功能往往被神化,一直试图成为道德上制约极权者的威慑力或约束力,同时,向人民灌输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的愚忠愚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李则纲倡导的史学功能观则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其史学理论中富有特色的构成部分。李则纲在民国时期及解放后,不仅长期思考史学功能观的发展与更新,也积极将这种理论付之于史学研究实践。他早期从古代文献中看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使人战栗”,认为这就是古代某些部落崇拜植物的记载。他从此具体问题入手,根据历史文献中有关图腾的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始祖的诞生与图腾》。此后,在《社与图腾》、《九鼎传说与图腾》、《与岑家梧先生论图腾》等论文,对图腾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以此揭示它对科学、客观理解远古社会的意义[9]420。他晚年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编著而成的《安徽历史述要》在安徽地方史研究中是开先河之作,也是其史学功能观和个人史学修养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则纲.史学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 李修松.李则纲遗著选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2.
[4] 李则纲.安徽历史述要[M].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2.
[5]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6] 李振宏.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论研究[J].史学月刊,2002(11).
[7] 赵世瑜.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回顾与评说[J].史学理论研究,2000(4).
[8] 张越.新旧中西之间——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9] 安徽重要历史事件丛书.学术百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肖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