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权理论在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资源在少数民族村寨扶贫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不均衡等原因,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对资源的控制权力和利益的主张能力。通过增权理论的内涵和实践分析,以“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为例,探讨如何将增权理论应用于民族村寨生态扶贫开发之中,促进村寨民众在个体、人际、经济、政治等层面的全面“增权”,以期更好地实现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目标。
  【关键词】增权理论;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扶贫开发
  【作 者】 伊漪,宁德师范学院畲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益长,宁德师范学院畲族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福建宁德,352100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3 - 0161- 005
  一、引 言
  少数民族村寨生态资源因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独特性、稀缺性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日益引起相关论者的重视。从国内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对民族社区经济、社会、文化、开发条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等进行研究,目标大都停留在“经济扶贫”式的外因探讨、开发模式和对策措施等方面,而极少关注村寨民众个体意识的发展、民族文化振作、自我效能的提升等“扶志”方面的理论探究。而在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扶贫开发过程的角色参与中,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不均衡等原因,处于社会底层或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对资源的控制权力和利益的主张能力。也就是说,对于民族村寨大部分群众来说,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的“资源与能力双重缺乏”状态,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再分配,“走增权的途径”[1 ] ,才能破解扶贫的关键。文章借用增权理论,通过“中国扶贫第一村”闽东赤溪村扶贫工作的实证研究,为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如何提高效能提供理论借鉴。
  二、增权的内涵及应用
  “增权理论”(empowerment theory)最早由所罗门(Solomo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现在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增权”意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也被称为权能激发、赋权、充权、增能等。它可以发生在个人、人际和社区等介入层面,由群体意识的发展、自责的减少、个人对改变负有责任的假设、自我效能的提升等过程构成。[2 ] 增权的假设前提是,个人或群体拥有的权力是变化和发展的,无权或失权的地位可通过努力加以改变。所以,引导个人、家庭、社区通过自觉行为改变自身的弱势处境,提升自我的权能,才能使社会权力结构更趋公正。
  增权蕴含三个层次:(1)个体层面的增权,即个体实现控制自我的生存能力及对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包括实际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2)人际层面的增权,即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意味着权益的增加需建立在多方的共同参与下,才能最终达到生存发展状况的真正改善;(3)政治层面的增权,即增权目标指向对社会决策的影响,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和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以争取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待遇。
  在西方,增权理论也被用于农村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如今,民族乡村生态资源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众的“失权”和“无权”现象已十分普遍,为提高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效能,将增权理论运用于民族村寨生态资源开发实践,必将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基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案例实证
  (一)案例点概况
  福建省宁德市(俗称闽东)所辖9县(市、区)均为老区重点县,也是全国畲族最大聚居地,畲族人口19.2万,占全国畲族人口26.6%,占全省51.7%。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等诸多原因,直至现在,闽东仍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现有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6个,分别占全省的50%和26.1%,贫困程度位列全省乃至华东地区之最。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是闽东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姥山西南麓,辖14个自然村,408户1806人,其中畲族村民802人。由于1984年6月2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封反映赤溪下山溪畲族自然村贫困状况的来信和《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引发全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赤溪村由此被冠以“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2011年,赤溪村被确定为省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2012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省级“点线面”综合整治村、福鼎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等。随着一系列政策机遇的叠加,该村主打“生态牌”,以生态资源开发扶贫为主要模式,生态资源开发力度逐年加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且贡献率在90%以上。
  (二)案例点畲民增权效应感知调查分析
  笔者于2015年7月份带领调查队深入赤溪村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在该村寨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超过93%。问卷共20个题项,分别从心理、经济、社会和政治等维度各设置5个关系因子,主要针对畲族村民参与生态资源扶贫开发过程中在这四个方面的权力感知情况进行调查,经均值和标准差等数值的统计,并借鉴李克特量表评分标准综合判定结果如下:


  首先是心理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高,标准差较小,表明受试对象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心理维度感知较为趋同,无大差别,且感知度高。意味着畲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方面增权明显,扶贫开发促进了他们心理状态的改善,增强了大部分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次是经济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略低于心理维度的均值,表明感知度不是很高;标准差约等于1,说明畲民们在经济维度的感知差异较大,民众参与经济的机会不够均等,但大体属于积极影响。   再次是社会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中等,说明畲民对社会的认可度居中,处在部分反对范围;标准差较大,表示他们在社会维度上的感知差异较大。大致缘由归因于开发过程中强势主体对弱势畲族群体的利益侵占,滋生了开发过程中新的不和谐因素以及畲民被局部“去权”等社会效应。
  最后是政治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最低而标准差却最大,属于大体反对范围,表明在经济增权状态的畲民们已经意识到自身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过程中缺乏决策权和充分的参与权,对自身的被边缘化、失语化感知强烈。
  该村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能力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家庭、社区的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的个人动力不足、机会剥夺、权利丧失、文化不振作等因素。笔者认为,经济贫困的深层原因不仅表现为“各种经济要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社会权利的贫困,当然还包括与社会权利相关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权利的贫困”。[3 ] 所以,当前民族村寨扶贫工作的治本之道应着眼于引导民众如何走向增权,其中文化、社会和政治维度的增权成了今后民族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增权理论的应用
  一般而言,实现增权的途径有个体主动模式与外力推动模式两种,前者重在发挥个体增权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后者重在通过外力推动和保障实现或激活弱势群体,并“通过客体与主体互动的不断循环和建构消除负向的自我效能感,以达到持续增权的目的”。[4 ] 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从知识到技能促进村民增权
  民族村寨居民在资源开发中经常导致“失权”或“无权”,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乏扶贫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且许多培训缺乏针对性,不适合当地村民的需要,广大畲民教育培训现状甚是堪忧。以赤溪村为例,畲民们文化程度低,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39年,从事的职业以农业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极少,且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2.5%,绝大多数劳动力只属于体力劳动型,缺乏现代劳动技能(如表1)。由于生态资源开发需要更多富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许多村民在技术含量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经济等行业失去了发展机会。此外,在村寨改造、环境治理、园区建设、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扶贫项目建设中,村民也常因缺乏知识技能而陷入无权的不利境况。因此,完善村寨教育培训制度成为村民增权的最佳途径,应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内容,对不同人群设计相适宜的教育与培训方略,通过“扶智”促进村民“人人”增权。
  (二)改进精准帮扶策略,从补助到对接实现个体增权
  在扶贫中,要增加村民从事开发各种资源的权益,做到资源开发要精确地落实到具体的“每一户、每一人”,这是民族村寨生态资源开发和精准扶贫的关键。具体的帮扶策略可概括为“五个到户到人”,即“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生态规划”“生态移民”“结对帮扶”五个方面的“到户到人”,这样,才能真正把资源优势和扶贫政策的增权效应释放出来。如赤溪村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遵循“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分流相应人群择业就业,努力改变“表1”中所示的不利现状,让所有村民充分享有生态资源、共同脱贫致富的权利。具体做法是:一是通过对赤溪408户1806人进行精准调查、建档立卡、找准低收入人群,通过推荐就业、提供资源开发资金和途径等方式进行扶贫,保障低收入者权益,实现个体增权;二是“一户一策一干部”无缝对接,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帮扶突破口,拓展对接渠道,将对接帮扶与促进个体增权紧密联系。同时,发挥外力推动模式的优点,践行专项补助资金直补到户、技能培训补助资金直补到人、创业培训补助资金直补到家庭、村寨旅游发展项目资金补助直发给扶贫对象等政策,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落实有关生态资源开发的责任制,即受到帮扶补助的个体均应积极主动承担开发生态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政府有补助,民众誓脱贫”。
  (三)加强组建合作团队,从个人到小组走向联合增权
  目前,闽东民族乡村基本都成立了农村合作社或相关组织,组织形式主要是“公司+农户”或“企业+农户”的二元组合模式,以及“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村企+农户”等三元组合模式。由于有了团队性合作组织,个体农户之间建立了能力和技能互补机制,在小组或合作组织共同绩效目标的框架下做出彼此的承诺和担当,小组成员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共同努力在民族村生态资源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增加个人和小组的权益,并在彼此联合互补中维持共同的远景目标,发挥团队的技术资源互补优势,走联合发展之路。这样,由于合作性组织在生态资源开发过程中,往往凭借集体优势,能够在生态资源开发过程中赢得更多的权益,而且通过彼此的信任和相互尊重,每个成员也更能充分分享自己的专长和技能,更能发挥个体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并通过成员间的合力作用,实现最大化的联合性增权。如:赤溪村成立“鼎昱专业合作社”和“耕乐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性组织后,300多村民自由组建畲村生态资源开发合作小组,联合开发竹艺、木艺加工,种植生态产品,以“专业合作社+基地+个体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生态产业,2014年底,“赤溪村的人均收入达到11674元,较之1984年的166元增加了70多倍”。[5 ]此外,赤溪村民在发展合作性组织中按照自身能力特点自觉走向新的联合,依靠小组力量积极维护和享受自身权益,增强扶贫开发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联合互动在心理、经济、社会、政治等维度逐步增权。
  (四)权衡内外利益主体,从合约到机制保障群体增权
  随着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全面展开,以村寨居民、政府、开发商或企业为主的各方利益主体的矛盾也在增强,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往往受到强势利益主体的支配,不平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导致大部分普通村民缺乏相应的权利保障,直接影响了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成效和进展。“当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权力是实现利益的能力”,[6 ] 依据制度经济学派的这一观点,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必须“想方设法地改善农民的参与、表达意识,优化当地农民的社会资源结构,为当地农民群体的增权尽心尽力”,[7 ] 即在扶贫开发中应从合约到机制保障群体增权,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当前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保障,即“赋予弱势群体参与发展、摆脱贫困的权利、机会和能力,加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机制建设”,[3 ] 以合约、规章、制度等形式合理权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责任担当,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各方面的权益,提高弱势群体参与扶贫开发的机会和权利,充分保证弱势群体对民族村寨生态资源开发、扶贫工作、利益分配等事项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不断扩大民族村寨居民积极有序地参与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范围,以促进人们在民族村寨的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享有真正平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主体”借助群体增权的巨大合力,共同致力于创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特色村寨,才能实现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   五、结 论
  总之,由于民族村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众多的扶贫对象在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无法享有自身的发展权利,导致“失权”或“无权”的现象普遍发生,必须改变精准扶贫策略,既“扶贫”又“扶智”和“扶志”,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策略,保障弱势群体在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各项权益,促进他们在个体、人际、经济、政治等层面的全面“增权”,才能真正破解扶贫的关键,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凌,周荣华,耿宝江.社区增权:实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路径思考[J].农业经济,2012(8).
  [2] 聂玉梅,顾东辉.增权理论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理论探索,2011(3).
  [3] 田文富.包容发展中的社会弱势群体权利贫困问题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1(5).
  [4] 曾易.基于社区增权理论的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
  [5] 廖诗雄,吴承峰.赤溪村里红旗扬[N].闽东日报,2015-10-8.
  [6] 龙梅.民族材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增权效应研究——以四川桃坪羌寨为例[J].农业经济,2011(12).
  [7] 聂玉梅,顾东辉.增权理论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理论探索[J],2011(3).
  Abstract:Ecological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villages, but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bottom of societyare usually short of the power of control over the resource and the interests advocated capacitybecause o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 imbalance of the system and other reasons.By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empowerment theory and its practice in Chixivillage, “the first villag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empowerment theoryis applied to the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thnic villages and the promotion of “empowerment” in the lights of individuals, interpersonal, economy and politics among the villagers so as to better achieve the targets of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empowerment theory;ethnic village;ecolog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陈家柳]
其他文献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北非“阿拉伯之春”对民族国家建构的启示/庄晨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⑴-51~59  边疆地区治理创新与少数民族人权保障若干问题思考/韩小兵,喜饶尼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⑴-60~65  边疆民族群体性事件:概念、治理模式与研究展望/杨鹍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5~9  长阳土家族识别叙事中的政府认同研究/谭必友,胡云,冯宁莎//
期刊
【摘要】随着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广西需要充分利用居于自贸区地理中心的区位比较优势,从“21世纪全球制造带”与“中国—东盟生产制造中心”的高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加工贸易产业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东盟,增强广西资本在东盟的剩余索取权和要素资源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带动北部湾地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摘 要】1981年,与国际人类学界失联30多年的中国人类学重建后,作为瑶族国际研究的开拓者、中国人类学进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带路者、族群理论应用的领航者,乔健先生在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联通的桥梁,为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的接轨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乔健;人类学研究;国际化;贡献  【作 者】徐杰舜,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12.4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数量巨大而参与人数难以估计的城乡草根组织处于管理与研究的空白地带。本文运用常人方法学的实践局部性、索引性、权宜性和反身性概念,分析云南省的白族莲池会、景颇族妇女禁毒联防队和藏族姐妹会的组织结构、背景愿望、运作策略和社会空间,以期推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妇女组织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草根妇女组织;实践分析;常人方法学  【作者】章立明,博士,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昆明,65
期刊
【摘 要】崇左市是广西壮族人口聚居的边境市,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2020年后崇左将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减贫标准及战略思路和政策将进行新调整,特别是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农村重点扶贫转向城乡并重扶贫。因此,形成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对崇左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和社会力量是城乡扶贫主体,而推进城乡公共服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产生和保护是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性的课题。文化兴邦的提出更是将我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上日程。目前,我国从各级政府到高校、从立法到政策在各方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经历和视角出发,提出在适当商品化的同时,非遗传承人的理念和想法应受到重视,进而促进自下而上的非遗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往往是目前工业化社会
期刊
【摘 要】以“地方自治理论”范式无法有效解释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的关系;在“优惠照顾理论”范式看来,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是一般地方所没有,而为民族自治地方所拥有的“优惠照顾”权力;从规范分析角度,民族区域自治权关于“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的立法依据,与一般地方立法权关于“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立法依据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立法原则上,民族区域自治立法遵循的“可以抵触
期刊
【摘 要】贺州地处萌渚岭中段、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这里世居着壮、汉、瑶、苗等族群。这些语言族群长期以来与汉语方言族群毗邻,随着经济、文化的交往,语言接触互动成为必然。区域族群语言互动的原动力来自彼此的多层次需要,其差异根源在于族群文化内在的认知结构及文化语法。这种差异表征在语言上为语言符号的非对应性,族际互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互动的形式通常有语言互用、词语互借、语法互适,不管何种形式,都必须
期刊
【摘 要】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作为陶冶精神和滋养宗亲惯习的资源,作为河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活动演绎了河西大地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仪式,积淀了济世立人的民间智慧。对河西宝卷这类“非遗”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湘西自治州M乡的“中蛊”现象出发,重点讨论巫蛊信仰、巫蛊功能以及巫蛊规则等问题。通过田野调查及个案研究发现,巫蛊信仰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内心的确信,这构成了巫蛊文化的心理基础。巫蛊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功能,巫蛊功能的发挥一方面依靠作为心理基础的巫蛊信仰,另一方面依靠具体的巫蛊规则。巫蛊规则符合“另类规范”的特征,应该被视为一种典型的“另类规范”,“另类规范”对于地方“小传统”社会秩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