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部分。然而,解答应用题又最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各种综合能力,是多种数学概念和法则的综合运用。因而能否正确灵活地解答各类应用题,就成为学生是否具备能力、技巧的一个最主要标志。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新课标为指导,认真学习和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极探索与构建“生活化”的应用题教学课堂,贴近生活教好应用题。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经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时,我用录音播放例1:双休日,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商场,妈妈指着一台350元的豆乳机和570元的热水器,对小刚说:“你帮妈妈算算,如果要买这两件商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很快口答:350+570=920(元)
师:同桌两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进行讨论)
生1:我是这样算的:50+70=120,300+500=800,120+800=920
生2:我是这样想的:350+500=850,850+70=920
生3:我和他们两个同学:算法不相同,我是先用300+570=870,再用870+50=920
生4:我把350看成35个十,把570看成57个十,因为35+57=92,所以350+570=920
师:还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吗?
生5:我先用350+550=900,然后用900+20=920
生6:也可以用330+570=900,再用900+20=920
师:同学们口算350+570的方法这么多,非常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这样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使口算加减法的学习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和感。“你帮妈妈算”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计算的需要,产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愿望。这种自发的学习需要,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地增强他们继续学有用的数学知识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当前数学教材建设的新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告诉我们;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因在,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我们可以采用:“删、改、增”的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几倍求和”应用题时,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例题:“新甬轮运来集装箱250只,东方轮运来的集装箱是新甬轮的6倍。两轮共运来多少只?”这道题的内容离我们山区孩子的生活较远,于是,我就给予改为:“晋江市第一鞋厂去年12月份卖出250万双旅游鞋,晋江市第二鞋厂买出的旅游鞋是晋江市第一鞋厂的6倍。两厂共卖出旅游鞋多少万双?“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就把教材中学生比较生疏的题材改编成学生身边的题材,活生生的题目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精辟论述。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他说:“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教学做合一。”。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以致用中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时,我事先与镇农业银行联系,组织学生到农业银行进行实践活动,同学们把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等带来到农业银行储存,让他们自己填写存款单,并请银行工作人员讲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什么叫利息税,要怎样计算利息,同时,让学生计算不同存期的存款利息,学生发现通过合理的分存款,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这个发现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使学生对利息的计算更加熟练,而且还发现了多得利息的策略。这样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应用题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经验”就是“置身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经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时,我用录音播放例1:双休日,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商场,妈妈指着一台350元的豆乳机和570元的热水器,对小刚说:“你帮妈妈算算,如果要买这两件商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很快口答:350+570=920(元)
师:同桌两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进行讨论)
生1:我是这样算的:50+70=120,300+500=800,120+800=920
生2:我是这样想的:350+500=850,850+70=920
生3:我和他们两个同学:算法不相同,我是先用300+570=870,再用870+50=920
生4:我把350看成35个十,把570看成57个十,因为35+57=92,所以350+570=920
师:还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吗?
生5:我先用350+550=900,然后用900+20=920
生6:也可以用330+570=900,再用900+20=920
师:同学们口算350+570的方法这么多,非常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这样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使口算加减法的学习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和感。“你帮妈妈算”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计算的需要,产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愿望。这种自发的学习需要,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地增强他们继续学有用的数学知识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当前数学教材建设的新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告诉我们;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因在,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我们可以采用:“删、改、增”的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几倍求和”应用题时,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例题:“新甬轮运来集装箱250只,东方轮运来的集装箱是新甬轮的6倍。两轮共运来多少只?”这道题的内容离我们山区孩子的生活较远,于是,我就给予改为:“晋江市第一鞋厂去年12月份卖出250万双旅游鞋,晋江市第二鞋厂买出的旅游鞋是晋江市第一鞋厂的6倍。两厂共卖出旅游鞋多少万双?“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就把教材中学生比较生疏的题材改编成学生身边的题材,活生生的题目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精辟论述。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他说:“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教学做合一。”。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以致用中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时,我事先与镇农业银行联系,组织学生到农业银行进行实践活动,同学们把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等带来到农业银行储存,让他们自己填写存款单,并请银行工作人员讲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什么叫利息税,要怎样计算利息,同时,让学生计算不同存期的存款利息,学生发现通过合理的分存款,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这个发现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使学生对利息的计算更加熟练,而且还发现了多得利息的策略。这样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应用题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经验”就是“置身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