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中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宗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学思结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图形的运动》一课的教学设置“动口说”“动手画”“动手做”“拼一拼”“画一画”“剪一剪”等以知识探究或问题解决为任务的环节,努力尝试让“做中学”落地生根。相关的教学思考是:设计好“问题串”,让“做中学”拥有载体;组织好数学活动,使“做中学”丰富多彩;策划好师生对话,将“做中学”引向深入。
关键词:做中学图形的运动问题串活动对话
20世纪末,国际上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联合教育界共同倡导推动“基于动手探究的科学教育”项目。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启动这项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取名“做中学”。我们认为,就其本意来讲,“做中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宗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学思结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
基于这一思想,一般地,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和使用的,数学模型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的探究过程;特别地,“图形与几何”模块的教学应该为学生准备熟悉的实物,让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耳听、口说,加强直观理解,丰富感性认识。
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我们便努力尝试让“做中学”落地生根。下面简要地呈现教学过程并谈谈
相关的教学思考。
一、教学过程
(一)动口说:列举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入课题
(教师播放三组视频:地球自转与公转、飞机在天空中翱翔、采棉机收割棉花。)
师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视频中地球自转与公转、飞机在天空中翱翔、采棉机收割棉花,都留下了运动的踪迹。
(教師出示问题1: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运动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比如,刚才大家举出的飞机飞行可以看成点的运动,雨刷工作可以看成线的运动。把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抽象成数学上图形的运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抽象出数学上图形的运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四)拼一拼:做思结合,让过程更有序
(教师出示问题5:将两块相同的直角边不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相等的边拼在一起,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剪纸活动,
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翻折(对称)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剪纸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想到至少一种方法,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念;部分学生能够想到多种方法,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七)想一想:反思过程,总结收获
(教师出示问题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生我感受到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以及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美。
生生活中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把它们用数学的思维抽象成数学问题并思考。
……
师很好!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悟到: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教学思考
(一)设计好“问题串”,让“做中学”拥有载体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串”是指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连串数学问题。问题是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向导。有了问题,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闸门才能开启;有了问题,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有载体。教师
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串”,使知识的逻辑结构转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把知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
把教材中静态的知识呈现转化为课堂上动态的学生建构。
本节课中,我们一共设计了10个问题。这些问题类型不一:有的是开放性问题,有的是留白性问题,有的是操作性问题,有的是思考性问题,有的是拓展性问题,还有的是反思性问题。正是这些合乎情理又顺乎自然的问题,让学生的“做中学”有了合适的载体,让学生的探究有了合适的“脚手架”。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创意所在、智慧所在。
(二)组织好数学活动,使“做中学”丰富多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创新的前提是“解放人”,因此提出了对于儿童的“六大解放”倡议:(1)解放儿童的双眼,让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2)解放儿童的大脑,让儿童自己去思考与分析问题;(3)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手脑并用;(4)解放儿童的嘴巴,让儿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物有疑问;(5)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有了高质量的数学问题,还要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做中学”。
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既有动口表述,也有用眼观察;既有动手画图,也有动手制作;既有拼一拼,也有剪一剪;既有画一画,也有想一想。可以说,把“做中学”可能有的方式诠释得比较充分。
(三)策划好师生对话,将“做中学”引向深入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是以“苏格拉底方法”成为启发式教学的先驱:他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而是通过问答、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来
显化学生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教学实践表明,“对话”不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与讨论,更是学生之间观点与想法的碰撞与争鸣。
本节课中,师生之间精彩的对话有很多。
比如,教师在基于教材提出的问题8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问题9:如何用剪刀把“”中的小正方形内部剪空且不会把外面部分剪断?第一位学生提出剪3刀可以完成任务后,教师追问:“有没有剪4刀的呢?
有没有剪2刀的呢?有没有同样剪2刀但方法不一样的呢?
有没有剪1刀的呢?有没有同样剪1刀但方法不一样的呢?”这一连串你来我往的对话活动,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
引向深入,直至最终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即翻折在生活中的应用),达成对真理的共识与共享,让课堂充满了智慧的洗礼与思维的挑战。
关键词:做中学图形的运动问题串活动对话
20世纪末,国际上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联合教育界共同倡导推动“基于动手探究的科学教育”项目。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启动这项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取名“做中学”。我们认为,就其本意来讲,“做中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宗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学思结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
基于这一思想,一般地,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和使用的,数学模型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的探究过程;特别地,“图形与几何”模块的教学应该为学生准备熟悉的实物,让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耳听、口说,加强直观理解,丰富感性认识。
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我们便努力尝试让“做中学”落地生根。下面简要地呈现教学过程并谈谈
相关的教学思考。
一、教学过程
(一)动口说:列举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入课题
(教师播放三组视频:地球自转与公转、飞机在天空中翱翔、采棉机收割棉花。)
师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视频中地球自转与公转、飞机在天空中翱翔、采棉机收割棉花,都留下了运动的踪迹。
(教師出示问题1: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运动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比如,刚才大家举出的飞机飞行可以看成点的运动,雨刷工作可以看成线的运动。把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抽象成数学上图形的运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抽象出数学上图形的运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四)拼一拼:做思结合,让过程更有序
(教师出示问题5:将两块相同的直角边不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相等的边拼在一起,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剪纸活动,
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翻折(对称)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剪纸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想到至少一种方法,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念;部分学生能够想到多种方法,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七)想一想:反思过程,总结收获
(教师出示问题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生我感受到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以及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美。
生生活中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把它们用数学的思维抽象成数学问题并思考。
……
师很好!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悟到: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教学思考
(一)设计好“问题串”,让“做中学”拥有载体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串”是指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连串数学问题。问题是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向导。有了问题,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闸门才能开启;有了问题,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有载体。教师
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串”,使知识的逻辑结构转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把知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
把教材中静态的知识呈现转化为课堂上动态的学生建构。
本节课中,我们一共设计了10个问题。这些问题类型不一:有的是开放性问题,有的是留白性问题,有的是操作性问题,有的是思考性问题,有的是拓展性问题,还有的是反思性问题。正是这些合乎情理又顺乎自然的问题,让学生的“做中学”有了合适的载体,让学生的探究有了合适的“脚手架”。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创意所在、智慧所在。
(二)组织好数学活动,使“做中学”丰富多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创新的前提是“解放人”,因此提出了对于儿童的“六大解放”倡议:(1)解放儿童的双眼,让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2)解放儿童的大脑,让儿童自己去思考与分析问题;(3)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手脑并用;(4)解放儿童的嘴巴,让儿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物有疑问;(5)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有了高质量的数学问题,还要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做中学”。
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既有动口表述,也有用眼观察;既有动手画图,也有动手制作;既有拼一拼,也有剪一剪;既有画一画,也有想一想。可以说,把“做中学”可能有的方式诠释得比较充分。
(三)策划好师生对话,将“做中学”引向深入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是以“苏格拉底方法”成为启发式教学的先驱:他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而是通过问答、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来
显化学生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教学实践表明,“对话”不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与讨论,更是学生之间观点与想法的碰撞与争鸣。
本节课中,师生之间精彩的对话有很多。
比如,教师在基于教材提出的问题8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问题9:如何用剪刀把“”中的小正方形内部剪空且不会把外面部分剪断?第一位学生提出剪3刀可以完成任务后,教师追问:“有没有剪4刀的呢?
有没有剪2刀的呢?有没有同样剪2刀但方法不一样的呢?
有没有剪1刀的呢?有没有同样剪1刀但方法不一样的呢?”这一连串你来我往的对话活动,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
引向深入,直至最终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即翻折在生活中的应用),达成对真理的共识与共享,让课堂充满了智慧的洗礼与思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