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要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要紧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探索有效进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主要采取以师德师风培养为引领、强化认识激发专业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结合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建立分层分类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完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专业教师激励体系、组建不同性质专业教师团队、优化外部环境等措施,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对策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28-03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要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由追求量的发展向质的显著提升转变,“职教20条”的颁布,明确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迎来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期。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提质培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关键。因此,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深化“三教”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教”改革是高职教育实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要途径,是高職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之间,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无论是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高质量教材,还是推行理实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最终都要靠教师去实现,因此,教师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是深化“三教”改革的主导因素和关键。这就迫切要求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的需要
“1+X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变革,体现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实施主体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1”还是“X”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拓宽自身已有的知识能力结构,进一步提升职业生产技能,提高专业技术应用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水平。
(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堂,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构建时时处处可学的开放共享的“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满足高效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互联网+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建设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其胜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品格)、知识、能力的总体呈现,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就是专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生产实践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影响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不断提升的过程,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思想、为基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自我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和途径
(一)以师德师风培养为引领,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把“四有”好教师标准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建立以规章制度为引导、以育人楷模为示范、以优良教风为带动、以组织机构为保障的师德师风培养长效机制,坚持把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要地位。引导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职业理念,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如果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发生违法违纪事件,教师考核评价一律不合格;实施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实行看板管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建立教师离开专业教学岗位、教学业绩考核不合格、学生评教不合格的退出机制;实施师德师风考核制,以党风建设带动和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对专业教师进行年度师德师风专项考核;实施学习汇报制,通过专题讲座、进修培训等方式,建立专业教师的定期政治学习制度,建立定期的思想汇报制度;实施育人责任制,加强对专业教师进行“教书育人”教育,制定专业教师必须担任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的制度,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将所带的学生班级文明建设、学风建设的成果列入考核;实施榜样学习制,学习教书育人楷模,倡导专业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牢记使命、甘于奉献,造就“德能兼融、行知并重”的职业品质。始终将师德师风培养摆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首位,并贯穿专业教师职业成长发展全过程。 (二)强化认识,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
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行为的导向,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动力,具有发动、指引、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行为活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主体是专业教师本身,要以专业教师自身为立足点,加强理想信念培养,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强的专业教师,其核心素养提升的意愿就强,就会积极主动设定与高职教育发展相一致的自我成长发展目标,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引导、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成为自身核心素养提升的主导者。
(三)结合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分层分类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涵盖多种能力范围,专业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不一样的。专业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高职院校要统筹管理,结合专业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和特长,不断提供各种针对性强、个性化明显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助力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針对上岗1~3年的新教师,主要对其进行职业适应性培养,以师带徒和专业教学岗位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教学基础能力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适应高职专业教师工作;针对工作3~5年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对其进行职业胜任性培养,以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和企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任教专业能力核心素养,成长为优秀的青年教师。针对工作5~15年的专业教师,主要对其进行职业专业性培养,以课程建设、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核心素养,成长为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骨干教师。针对工作15~30年的专业教师,主要对其进行专家性培养,以专业建设、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教师影响能力核心素养,成长为有知名度的专家型技术带头人。
(四)完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评促培,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要深刻领会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职业素养的构成体系,建立以促进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为目的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从三个维度(态度〈品格〉、知识、能力)10个方面(理想信念素养、师德师风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知识素养、任教专业知识素养、教学实践性知识素养、教学基础能力素养、任教专业能力素养、创新发展能力素养、教师影响能力素养)对专业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全面考核评价,要把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和企业生产实践能力作为对专业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评价指标,而不仅仅是集中在课时、教材、专著、论文、课题、获奖等的数量上。要把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要把教材专著论文数量和对课程专业建设贡献结合起来,要把课题项目数量和服务企业绩效结合起来,要把获奖数量和教书育人成效结合起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客观科学进行考核评价。发挥好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考核评价让专业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以评促培,将量化的管理性考核评价转变为发展的引导性考核评价,引导专业教师立足专业教学工作,积极主动地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五)健全专业教师激励体系,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建立良好有效的激励体系,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赋能”,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跟上专业发展行业进步的步伐。
1.机制激励
高职院校要深入落实“职教20条”和“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改革文件中就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举措,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成长发展规划,建立“双师型”导向的专业教师聘用、晋升、薪酬激励机制,建立导师引导、名师示范、专业带头人引领的激励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项高职教育理论学习、国内外校际学习交流、教学技能竞赛,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现场调研、企业实践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科研创新,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2.平台激励
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和要求,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名师评比、教师成果展示、教学经验交流、专业学术研讨等教研教改活动,搭建教学能力发展平台;共建二级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合作培养模式,搭建实践能力发展平台;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大师技术技能工作室、科技攻关联合小组等校企合作机构,搭建产学研创新能力发展平台,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应用研究、专业技能锤炼、实用技术研发,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六)组建不同性质的专业教师团队,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教育的跨界本质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对接行业企业背景下,不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还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专业技术应用开发、科研创新攻关等,仅靠专业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完成。同时人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专业教师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团队的依托。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水平,组建不同性质的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出谋划策,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成效和质量,还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浓郁的成长发展氛围,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在合作的情境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发挥出专业教师的最大潜能。如组建兼专教师课程教学团队,以专业教学为出发点,服务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实时互动、资源开放共享、企业深度参与的“校内课堂+线上课堂+企业课堂”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团队成员专业教学素养。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创新团队,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服务于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以专家型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重点研究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中具有实效性、先进性和研究价值的实用型项目,提升团队成员科研创新素养。 (七)优化外部环境,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有力支撑,当前正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社会、企业重视职教的氛围也正在形成,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政策方针,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1.物质文化优化
物质文化是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增加对专业教师去企业生产实践培訓的专项资金力度,为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和场地支撑。
2.制度文化优化
制度制订的目的不在于警戒和惩罚,而是为了促进和提高,高职院校要以制度促管理,形成优良的管理文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专业教师实际情况,满足专业教师成长发展需要,制订包括从专业教师职业准入、聘用、晋升、薪酬分配、师德师风考核、工作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学习培训、评选评优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规章制度,服务于专业教师职业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探索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寓有形管理于无形之中,引导专业教师自我成长发展。
3.观念文化优化
观念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灵魂所在。高职院校要聚焦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加强舆论宣传导向和政策信息分析解读,引导专业教师在做好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研教改和社会服务,并针对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解决工学矛盾,提升专业素养,丰富行业经验;尊重专业教师的主人翁地位,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优劳优酬,加大对优秀专业教师的奖励力度,使优秀的专业教师获得足够的回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激发专业教师内在潜能;发挥名师、专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专业带头人、名师不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优厚待遇,营造“比学赶优”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励专业教师岗位成才,争做名师,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贯穿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要紧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国家社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三个层面形成合力,多措并举,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平俊,刘晓.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发展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2]李忆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3(10).
[3]陈芝武.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视域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8(8).
[4]欧阳建友.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
[5]李涛,谢燕.有效教学视域下教师核心素养结构及其发展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7(12).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对策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28-03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要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由追求量的发展向质的显著提升转变,“职教20条”的颁布,明确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迎来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期。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提质培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关键。因此,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深化“三教”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教”改革是高职教育实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要途径,是高職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之间,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无论是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高质量教材,还是推行理实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最终都要靠教师去实现,因此,教师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是深化“三教”改革的主导因素和关键。这就迫切要求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的需要
“1+X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变革,体现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实施主体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1”还是“X”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拓宽自身已有的知识能力结构,进一步提升职业生产技能,提高专业技术应用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水平。
(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堂,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构建时时处处可学的开放共享的“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满足高效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互联网+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建设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其胜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品格)、知识、能力的总体呈现,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就是专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生产实践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影响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不断提升的过程,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思想、为基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自我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和途径
(一)以师德师风培养为引领,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把“四有”好教师标准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建立以规章制度为引导、以育人楷模为示范、以优良教风为带动、以组织机构为保障的师德师风培养长效机制,坚持把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要地位。引导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职业理念,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如果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发生违法违纪事件,教师考核评价一律不合格;实施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实行看板管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建立教师离开专业教学岗位、教学业绩考核不合格、学生评教不合格的退出机制;实施师德师风考核制,以党风建设带动和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对专业教师进行年度师德师风专项考核;实施学习汇报制,通过专题讲座、进修培训等方式,建立专业教师的定期政治学习制度,建立定期的思想汇报制度;实施育人责任制,加强对专业教师进行“教书育人”教育,制定专业教师必须担任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的制度,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将所带的学生班级文明建设、学风建设的成果列入考核;实施榜样学习制,学习教书育人楷模,倡导专业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牢记使命、甘于奉献,造就“德能兼融、行知并重”的职业品质。始终将师德师风培养摆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首位,并贯穿专业教师职业成长发展全过程。 (二)强化认识,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
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行为的导向,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动力,具有发动、指引、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行为活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主体是专业教师本身,要以专业教师自身为立足点,加强理想信念培养,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自我发展需要和动机强的专业教师,其核心素养提升的意愿就强,就会积极主动设定与高职教育发展相一致的自我成长发展目标,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引导、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成为自身核心素养提升的主导者。
(三)结合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分层分类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涵盖多种能力范围,专业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不一样的。专业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高职院校要统筹管理,结合专业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和特长,不断提供各种针对性强、个性化明显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助力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針对上岗1~3年的新教师,主要对其进行职业适应性培养,以师带徒和专业教学岗位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教学基础能力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适应高职专业教师工作;针对工作3~5年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对其进行职业胜任性培养,以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和企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任教专业能力核心素养,成长为优秀的青年教师。针对工作5~15年的专业教师,主要对其进行职业专业性培养,以课程建设、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核心素养,成长为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骨干教师。针对工作15~30年的专业教师,主要对其进行专家性培养,以专业建设、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提升其教师影响能力核心素养,成长为有知名度的专家型技术带头人。
(四)完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评促培,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要深刻领会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职业素养的构成体系,建立以促进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为目的的专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从三个维度(态度〈品格〉、知识、能力)10个方面(理想信念素养、师德师风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知识素养、任教专业知识素养、教学实践性知识素养、教学基础能力素养、任教专业能力素养、创新发展能力素养、教师影响能力素养)对专业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全面考核评价,要把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和企业生产实践能力作为对专业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评价指标,而不仅仅是集中在课时、教材、专著、论文、课题、获奖等的数量上。要把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要把教材专著论文数量和对课程专业建设贡献结合起来,要把课题项目数量和服务企业绩效结合起来,要把获奖数量和教书育人成效结合起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客观科学进行考核评价。发挥好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考核评价让专业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以评促培,将量化的管理性考核评价转变为发展的引导性考核评价,引导专业教师立足专业教学工作,积极主动地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五)健全专业教师激励体系,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具备的核心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建立良好有效的激励体系,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赋能”,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跟上专业发展行业进步的步伐。
1.机制激励
高职院校要深入落实“职教20条”和“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改革文件中就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举措,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成长发展规划,建立“双师型”导向的专业教师聘用、晋升、薪酬激励机制,建立导师引导、名师示范、专业带头人引领的激励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项高职教育理论学习、国内外校际学习交流、教学技能竞赛,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现场调研、企业实践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科研创新,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2.平台激励
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和要求,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名师评比、教师成果展示、教学经验交流、专业学术研讨等教研教改活动,搭建教学能力发展平台;共建二级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合作培养模式,搭建实践能力发展平台;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大师技术技能工作室、科技攻关联合小组等校企合作机构,搭建产学研创新能力发展平台,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应用研究、专业技能锤炼、实用技术研发,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六)组建不同性质的专业教师团队,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高职教育的跨界本质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对接行业企业背景下,不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还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专业技术应用开发、科研创新攻关等,仅靠专业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完成。同时人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专业教师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团队的依托。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水平,组建不同性质的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出谋划策,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成效和质量,还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浓郁的成长发展氛围,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在合作的情境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发挥出专业教师的最大潜能。如组建兼专教师课程教学团队,以专业教学为出发点,服务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实时互动、资源开放共享、企业深度参与的“校内课堂+线上课堂+企业课堂”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团队成员专业教学素养。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创新团队,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服务于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以专家型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重点研究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中具有实效性、先进性和研究价值的实用型项目,提升团队成员科研创新素养。 (七)优化外部环境,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
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有力支撑,当前正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社会、企业重视职教的氛围也正在形成,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政策方针,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1.物质文化优化
物质文化是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增加对专业教师去企业生产实践培訓的专项资金力度,为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和场地支撑。
2.制度文化优化
制度制订的目的不在于警戒和惩罚,而是为了促进和提高,高职院校要以制度促管理,形成优良的管理文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专业教师实际情况,满足专业教师成长发展需要,制订包括从专业教师职业准入、聘用、晋升、薪酬分配、师德师风考核、工作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学习培训、评选评优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规章制度,服务于专业教师职业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探索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寓有形管理于无形之中,引导专业教师自我成长发展。
3.观念文化优化
观念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灵魂所在。高职院校要聚焦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加强舆论宣传导向和政策信息分析解读,引导专业教师在做好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研教改和社会服务,并针对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解决工学矛盾,提升专业素养,丰富行业经验;尊重专业教师的主人翁地位,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优劳优酬,加大对优秀专业教师的奖励力度,使优秀的专业教师获得足够的回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激发专业教师内在潜能;发挥名师、专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专业带头人、名师不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优厚待遇,营造“比学赶优”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励专业教师岗位成才,争做名师,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贯穿专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要紧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国家社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三个层面形成合力,多措并举,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平俊,刘晓.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发展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2]李忆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3(10).
[3]陈芝武.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视域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8(8).
[4]欧阳建友.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
[5]李涛,谢燕.有效教学视域下教师核心素养结构及其发展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7(1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