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部分。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合理选择并组织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等。灵活运用注意规律,不断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且使两者巧妙结合、交替进行,优化课堂。
【关键词】:注意规律;课堂效率;结合;优化课堂
一、注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需要以注意为前提,因此高效的课堂必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灵活运用注意规律。
二、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避免无意注意产生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富有教育意义,不能有过多的装饰;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避免课上学生随意出入而打断他人思路;要迅速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避免学生的注意分散。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
能吸引学生注意并使之保持稳定注意的,既不是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也不是他们完全熟知的内容。若教学内容完全在学生的熟知范围,学生会觉得知识太浅没必要学习,而无意之中分散注意力;若教学内容太过深奥,超出了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所能接受的范围,学生也会因为听不懂而分散注意。只有选择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保持注意。
2、学习材料要引起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强大动力,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实际生活是学生最了解也最感兴趣的,在讲解知识时,若联系知识分析身边发生的现象,会使学生深感学习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因而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课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课件应吸引学生无意注意
在运用辅助教学的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时候,可利用画面上鲜艳的色彩、物体的运动或闪现、刺激物的变化,以及音响效果声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构图方面,应尽量把重点内容放在中心位置。此外,可以利用对象的色彩对比、字体、字形、字间距等突出重点内容,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或正在讲的内容的无意注意。
2.防止由于无意注意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在设计课件画面时,其背景材料应尽量淡化,且其呈现时间要适当,不宜过早或过晚。每次尽量呈现正在用的内容,其余无关对象最好不让呈现。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花哨”,希望多媒体课件“好玩”一点、“档次”高一点,片面追求“技术含量”,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
二、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明确学习目的,引起有意注意
产生有意注意的首要条件是充分理解学习活动的目的、学习任务。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带着问题去听讲,从而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
此外,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每进行一步实验操作,都要注意提醒学生思考下一步操作应当如何进,,当实验操作正确规范时应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这样,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始终都处于有意注意状态中。
(二)巧妙设疑质疑,保持有意注意
如果教师一味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时间过长,很容易使学生心里疲劳,注意力分散。而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索、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交替进行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在实教学中,它们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
只有无意注意的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显得杂乱无章,单靠无意注意也不能达到系统学习知识的目的。而只有有意注意的课堂教学会因为紧张的意志努力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继而使人感到疲劳注意涣散,教学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一)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
学生从无意识注意到有意识注意转换的过程是,先要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借一定的教学活动反复强化并使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后,无意识注意就转移为有意识注意,从单纯的兴趣变成了明确的“我要学习”,增强了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
(二)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实际教学研究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状态是随时间呈有规律的变化的。
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处在调整状态,该阶段的任务是迅速攫取学生的无意识注意,为引起学生有意识注意准备条件。中间阶段,是学生思维的最佳活动区,而这个阶段的有意注意往往只能保持15~20 分钟,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有意注意状态下完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当学生发生注意分散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以此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最后的时间段,学生因接受大量信息而疲劳,可引导学生由有意注意转向无意注意。
四、根据注意特点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利用注意规律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以及注意转移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的东西。这时,教师要注意协调与学生交流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引起有意注意的源泉还要靠个人的努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使学生明确学习某一学科内容的目的、任务以及它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认识得越深刻、意志力越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就越强。
(二)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
课间与课堂的切换、理论与实验的切换、不同授课内容的切换,教师都要特别花功夫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来。教师要多关注少数注意转移能力较差的学生,将眼神多投到这些学生的身上,多与这部分人交流。同时要注意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注意力转换上的薄弱处,使他们有意识地增强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能力。
五、总结
高效的课堂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基础的。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排除学习以外的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干扰。要选择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材料和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并维持他们注意。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付智怡.注意规律在课件设计制作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2,02:47-49.
[2]高慧鹏,常蓝予,李龙洋.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297.
[3]杨丽芬.运用注意规律构建高效生物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92-193.
[4]张玉芹,聂辉,周艳玲,徐元虎,王育斌.浅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02:155-156.
[5]朱袖珍.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J].天水师专学报,1988,02:77-81.
[6]張志燕.巧用注意规律 提高课堂效率[J].科技信息,2010,11:179.
[7]卢雅芬.运用注意规律组织生物教学[J].生物学杂志,1997,06:42-43+35.
[8]刘文原.注意规律与生物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01:57-58.
[9]熊奕.运用“注意规律”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2013,01:103.
【关键词】:注意规律;课堂效率;结合;优化课堂
一、注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需要以注意为前提,因此高效的课堂必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灵活运用注意规律。
二、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避免无意注意产生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富有教育意义,不能有过多的装饰;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避免课上学生随意出入而打断他人思路;要迅速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避免学生的注意分散。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
能吸引学生注意并使之保持稳定注意的,既不是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也不是他们完全熟知的内容。若教学内容完全在学生的熟知范围,学生会觉得知识太浅没必要学习,而无意之中分散注意力;若教学内容太过深奥,超出了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所能接受的范围,学生也会因为听不懂而分散注意。只有选择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保持注意。
2、学习材料要引起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强大动力,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实际生活是学生最了解也最感兴趣的,在讲解知识时,若联系知识分析身边发生的现象,会使学生深感学习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因而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课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课件应吸引学生无意注意
在运用辅助教学的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时候,可利用画面上鲜艳的色彩、物体的运动或闪现、刺激物的变化,以及音响效果声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构图方面,应尽量把重点内容放在中心位置。此外,可以利用对象的色彩对比、字体、字形、字间距等突出重点内容,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或正在讲的内容的无意注意。
2.防止由于无意注意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在设计课件画面时,其背景材料应尽量淡化,且其呈现时间要适当,不宜过早或过晚。每次尽量呈现正在用的内容,其余无关对象最好不让呈现。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花哨”,希望多媒体课件“好玩”一点、“档次”高一点,片面追求“技术含量”,教学效果却大打折扣。
二、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明确学习目的,引起有意注意
产生有意注意的首要条件是充分理解学习活动的目的、学习任务。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带着问题去听讲,从而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
此外,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每进行一步实验操作,都要注意提醒学生思考下一步操作应当如何进,,当实验操作正确规范时应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这样,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始终都处于有意注意状态中。
(二)巧妙设疑质疑,保持有意注意
如果教师一味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时间过长,很容易使学生心里疲劳,注意力分散。而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索、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交替进行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在实教学中,它们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
只有无意注意的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显得杂乱无章,单靠无意注意也不能达到系统学习知识的目的。而只有有意注意的课堂教学会因为紧张的意志努力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继而使人感到疲劳注意涣散,教学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一)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
学生从无意识注意到有意识注意转换的过程是,先要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借一定的教学活动反复强化并使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后,无意识注意就转移为有意识注意,从单纯的兴趣变成了明确的“我要学习”,增强了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
(二)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实际教学研究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状态是随时间呈有规律的变化的。
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处在调整状态,该阶段的任务是迅速攫取学生的无意识注意,为引起学生有意识注意准备条件。中间阶段,是学生思维的最佳活动区,而这个阶段的有意注意往往只能保持15~20 分钟,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有意注意状态下完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当学生发生注意分散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以此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最后的时间段,学生因接受大量信息而疲劳,可引导学生由有意注意转向无意注意。
四、根据注意特点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利用注意规律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以及注意转移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自己不感兴趣而又必须要学的东西。这时,教师要注意协调与学生交流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引起有意注意的源泉还要靠个人的努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使学生明确学习某一学科内容的目的、任务以及它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认识得越深刻、意志力越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就越强。
(二)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
课间与课堂的切换、理论与实验的切换、不同授课内容的切换,教师都要特别花功夫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来。教师要多关注少数注意转移能力较差的学生,将眼神多投到这些学生的身上,多与这部分人交流。同时要注意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注意力转换上的薄弱处,使他们有意识地增强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能力。
五、总结
高效的课堂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基础的。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排除学习以外的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干扰。要选择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材料和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并维持他们注意。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付智怡.注意规律在课件设计制作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2,02:47-49.
[2]高慧鹏,常蓝予,李龙洋.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297.
[3]杨丽芬.运用注意规律构建高效生物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92-193.
[4]张玉芹,聂辉,周艳玲,徐元虎,王育斌.浅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02:155-156.
[5]朱袖珍.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J].天水师专学报,1988,02:77-81.
[6]張志燕.巧用注意规律 提高课堂效率[J].科技信息,2010,11:179.
[7]卢雅芬.运用注意规律组织生物教学[J].生物学杂志,1997,06:42-43+35.
[8]刘文原.注意规律与生物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01:57-58.
[9]熊奕.运用“注意规律”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2013,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