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今年中考语文将加大课外文章阅读的考查力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呢?我把语文阅读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不能正确理解词意
准确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但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词语的误读误解现象却非常普遍。比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写道:“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有的同学以为闻一多先生视力不好,看不见园子,身体也不好,连楼梯都走不下来。因为,他家里很穷,又常年有病,还不断吐血。词语理解错了,也就误解了闻一多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词语误读,我们又该怎样矫正呢?
(1)不了解词语的来源。词语的意思与它的来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目不窥园”来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读书非常专心,“三年目不窥园”。后来就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读书。因此我们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多了解,多积累。
(2)不结合语境盲目按字面意义去理解词语。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它的实际意思相差甚远。如“文不加点”的“点”就不是指标点符号,而是“涂改”。它形容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华,一气呵成,不用涂改。按字面意思理解词语,就叫“望文生义”,是不允许的。
(3)混淆了词语的情感色彩。感情色彩不同,含义也就不同。如“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还有“顽强、顽固、机智、圆滑”等等。准确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就能够理解词语的正确含义。
(4)混淆了词语的使用对象。如“豆蔻年华”只能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如果理解为别的,那就错了。准确把握词语的使用对象,就不会造成词语的误读。
(5)混淆了谦辞和敬辞的含义。汉语中谦辞和敬辞特别多。比如“笑纳”表示东西不好,拿来送人,让对方见笑。准确把握谦辞和敬辞,也就不会误读了。
2“伤心”的句子——读不出句子丰富的内涵和作用
阅读文章,讲究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理解句子是解读文章的关键。句子在内容表达、情感抒发和篇章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读出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作用是走进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大法宝。然而,许多时候,面对一句句内容丰富的句子,读者只能做出肤浅的解读,不知句子所云如何。“伤心”的句子,是现代文阅读中普遍普存在的切肤之痛。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如何破解呢?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多地关注句子的语汇意义,没有把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去品味。如此,一个句子我们只想到了一般的表面意义,没有品味出它背后的丰富内涵。理解语句,必须明白句子由语境而生的道理。语境,一方面指这句话的前后文字,一方面指文章的整体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和作者个人风格等等。比如:王开岭的《天上的那件事》一文中,“如今的北京,鸽哨难觅了。”指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示例:承上启下。“如今”相对于上文的“老北京”既是时间上的传承又是世事的变迁;“鸽哨难觅了”既抒发了一腔感慨,又引发了下文的叙述。因此,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以具体语境解读句子,才能品得句子的丰富内涵和作用。
(2)“ 狗抓刺猬,无从下手”。句子的赏析,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维度,即“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前者重在理解分析,后者重在品味欣赏。例如:刘醒龙的《钢构的故乡》一文中,作者在外漂泊多年,回到故乡后,在田野里找到一处荒芜的土丘,跪下去,手捧泥土,潸然泪下。有一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让品味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是重新找到了自己,其实内涵是找到了自己的“根”,从而不再漂泊无依,成为一个有“家”(故乡)的人。
(3)思维僵化,表述机械。解析语句的内涵,虽然有一定的思维模式但是僵化的模式已经扼杀了活生生的语句,我们甚至可以在许多辅导书上看到解答此类题目的“公式”,诸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之类。比如《钢构的故乡》一文中,“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又总是记不得母乳的模样。”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示例:从文章结构上看,是引起下文;从情感内容看,用孩子对母乳的感受作类比,体现作者对故乡的种种感受。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让它框住思维,偏离了命题人的考查目的。
3“断”“落”的段落——忽视段落的作用
“眉毛胡子一把抓”,这话一般形容有些人说话、做事混乱不堪,毫无头绪。其结果好坏,可想而知。撒切尔夫人曾说:“做事没有条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我们说话写文章,也总是要一层一层有步骤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而段落是文章的基本表意单位,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所有段落的意义又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篇文章的完整意义。是作者构思和思路的轨迹。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发现同学们把段落的作用“断”掉“落”下,不能正确理解段落的功能,把握段落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宗旨,体会文章的特点,难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了。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呢?
(1)分析文章段落,一定要明确其在文章的意旨表达、结构安排、感情抒发、内容需要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性段落,议论性段落,说明性段落还是抒情性段落?从段落位置看,在文章开头,在中间还是在结尾?从内容表达看,是体现结构,刻画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突出主题还是抒发感情?如此等等,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恰当地分析运用。比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百草园快乐生活时,插叙了几段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是为儿时那段乐园生活增添丰富奇丽而神秘的色彩,充分体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而处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的第九段,才是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段落。
(2)缺乏综合分析、不懂融会贯通。阅读时对于段落的功能,只知取其一点而忽视其他,作出较为片面的认识和判断。段落的功能常常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就某一个段落而言其功能往往具有综合性,可能既为了主题的表达,也为了结构的需要,理解时要做出全面综合的分析。比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的最后一段,“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段话对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示例:从内容上,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春天的赞美和向往;从结构上,回应开头,照应全文;从写法上,卒章显志,与前面的描写形成欲抑先扬的风格。
总而言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篇文章,它来自课外,是陌生的,全新的,是阅读必须遵循的材料。我们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思考、分析、创造。只有准确把握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才能带着阅读的美感和快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
1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不能正确理解词意
准确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但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词语的误读误解现象却非常普遍。比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写道:“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有的同学以为闻一多先生视力不好,看不见园子,身体也不好,连楼梯都走不下来。因为,他家里很穷,又常年有病,还不断吐血。词语理解错了,也就误解了闻一多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词语误读,我们又该怎样矫正呢?
(1)不了解词语的来源。词语的意思与它的来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目不窥园”来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读书非常专心,“三年目不窥园”。后来就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读书。因此我们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多了解,多积累。
(2)不结合语境盲目按字面意义去理解词语。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它的实际意思相差甚远。如“文不加点”的“点”就不是指标点符号,而是“涂改”。它形容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华,一气呵成,不用涂改。按字面意思理解词语,就叫“望文生义”,是不允许的。
(3)混淆了词语的情感色彩。感情色彩不同,含义也就不同。如“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还有“顽强、顽固、机智、圆滑”等等。准确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就能够理解词语的正确含义。
(4)混淆了词语的使用对象。如“豆蔻年华”只能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如果理解为别的,那就错了。准确把握词语的使用对象,就不会造成词语的误读。
(5)混淆了谦辞和敬辞的含义。汉语中谦辞和敬辞特别多。比如“笑纳”表示东西不好,拿来送人,让对方见笑。准确把握谦辞和敬辞,也就不会误读了。
2“伤心”的句子——读不出句子丰富的内涵和作用
阅读文章,讲究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理解句子是解读文章的关键。句子在内容表达、情感抒发和篇章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读出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作用是走进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大法宝。然而,许多时候,面对一句句内容丰富的句子,读者只能做出肤浅的解读,不知句子所云如何。“伤心”的句子,是现代文阅读中普遍普存在的切肤之痛。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如何破解呢?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多地关注句子的语汇意义,没有把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去品味。如此,一个句子我们只想到了一般的表面意义,没有品味出它背后的丰富内涵。理解语句,必须明白句子由语境而生的道理。语境,一方面指这句话的前后文字,一方面指文章的整体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和作者个人风格等等。比如:王开岭的《天上的那件事》一文中,“如今的北京,鸽哨难觅了。”指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示例:承上启下。“如今”相对于上文的“老北京”既是时间上的传承又是世事的变迁;“鸽哨难觅了”既抒发了一腔感慨,又引发了下文的叙述。因此,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以具体语境解读句子,才能品得句子的丰富内涵和作用。
(2)“ 狗抓刺猬,无从下手”。句子的赏析,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维度,即“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前者重在理解分析,后者重在品味欣赏。例如:刘醒龙的《钢构的故乡》一文中,作者在外漂泊多年,回到故乡后,在田野里找到一处荒芜的土丘,跪下去,手捧泥土,潸然泪下。有一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让品味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是重新找到了自己,其实内涵是找到了自己的“根”,从而不再漂泊无依,成为一个有“家”(故乡)的人。
(3)思维僵化,表述机械。解析语句的内涵,虽然有一定的思维模式但是僵化的模式已经扼杀了活生生的语句,我们甚至可以在许多辅导书上看到解答此类题目的“公式”,诸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之类。比如《钢构的故乡》一文中,“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又总是记不得母乳的模样。”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示例:从文章结构上看,是引起下文;从情感内容看,用孩子对母乳的感受作类比,体现作者对故乡的种种感受。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让它框住思维,偏离了命题人的考查目的。
3“断”“落”的段落——忽视段落的作用
“眉毛胡子一把抓”,这话一般形容有些人说话、做事混乱不堪,毫无头绪。其结果好坏,可想而知。撒切尔夫人曾说:“做事没有条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我们说话写文章,也总是要一层一层有步骤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而段落是文章的基本表意单位,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所有段落的意义又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篇文章的完整意义。是作者构思和思路的轨迹。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发现同学们把段落的作用“断”掉“落”下,不能正确理解段落的功能,把握段落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宗旨,体会文章的特点,难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了。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呢?
(1)分析文章段落,一定要明确其在文章的意旨表达、结构安排、感情抒发、内容需要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性段落,议论性段落,说明性段落还是抒情性段落?从段落位置看,在文章开头,在中间还是在结尾?从内容表达看,是体现结构,刻画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突出主题还是抒发感情?如此等等,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恰当地分析运用。比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百草园快乐生活时,插叙了几段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是为儿时那段乐园生活增添丰富奇丽而神秘的色彩,充分体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而处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的第九段,才是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段落。
(2)缺乏综合分析、不懂融会贯通。阅读时对于段落的功能,只知取其一点而忽视其他,作出较为片面的认识和判断。段落的功能常常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就某一个段落而言其功能往往具有综合性,可能既为了主题的表达,也为了结构的需要,理解时要做出全面综合的分析。比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的最后一段,“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段话对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示例:从内容上,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春天的赞美和向往;从结构上,回应开头,照应全文;从写法上,卒章显志,与前面的描写形成欲抑先扬的风格。
总而言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篇文章,它来自课外,是陌生的,全新的,是阅读必须遵循的材料。我们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思考、分析、创造。只有准确把握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才能带着阅读的美感和快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