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置身于名人名家的书画之间,徐悲鸿的奔马俊逸飘洒,齐白石的鱼虾栩栩如生,郑板桥的竹石轻灵亮节,刘墉的行书圆润刚正,启功的行草参差大方……细细欣赏每幅作品,仿佛与书画名家倾心对话,又仿佛随着名家的笔迹纵横捭阖,这是南国书画收藏名家石金柱的生活常态。
在朋友的介绍下,记者有幸去石金柱先生的家登门拜访。刚进门,就见满屋的书画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墙垣之间,有些还未挂起来的则叠放在墙根落里,整个屋子俨然一间巨大的书画收藏博物馆,目光所到之处,令人心境怡然。
与这满屋的名书名画相得益彰的是其主人石金柱,四十有几,儒雅淡泊,见多识广。而话题一旦落定在书画收藏鉴赏上,石金柱便侃侃而谈,真知灼见显露无遗。
收藏第一幅真迹
“我收藏的第一幅名家真迹是贺天健的一幅画,说来很有意思,1977年,我到上海出差,在表舅家逗留了一个多月。临走时,表舅想送点礼物给我,问我想要点什么,我看到墙上挂着的贺天健赠送给表舅的一幅画,非常喜欢,就告诉表舅要这幅画。
因为当时没有书画市场,字画也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表舅很爽快就答应了我。那时候,我才17岁。”石金柱的言语中充满了对自己当年眼光的骄傲和自信。
1989年从部队转业后,石金柱来到广州远洋公司工作。很快,他凭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修养和市场魄力,在深圳成功地组织了首届中国名家书画拍卖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品进入市场拍卖的第一槌,也直接激活了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石金柱是中国大陆书画拍卖市场的创始人之一。
畅游艺术市场之外,石金柱先后进入金融、房地产、文化实业等多个领域,从业经历非常丰富。1996年,在石金柱的参与组织下,中远集团、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深圳市文物商店、华艺广告公司等合资组建中远集团广州远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后来,石金柱陆陆续续收购了其8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高品位的精神享受
一边经营,一边收藏,这是石金柱的乐趣所在。“艺术投资是精神享受型投资,实业投资则是相对纯粹的财富增长型享受,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世界上很多富人都是从财富享受过渡到以艺术收藏、慈善事业等为核心的精神享受中来。而在艺术投资领域,我个人认为书画收藏是集合诗书、历史文化、艺术追求、思想高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高品位精神享受。”
正是这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让石金柱孜孜不倦地行走在书画收藏的道路上。迄今为止,他已珍藏数千件涵盖近现代名家的真迹,其中多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石金柱的个人藏品可以撑起一台大型书画展览,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关山月、李可染、潘天寿等大师的作品无不有之。
要想成为收藏家,首先要成为鉴赏家,而要成为鉴赏家则必须对书画具有深厚的功底。这一切,石金柱都具备。在投资经营的同时,石金柱潜心研究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的成长历程、艺术风格、作品特点等等,对真伪尺度的把握娴熟了然。“实际上我是从书画创作到书画鉴赏再到书画投资,最后涉及多元化投资领域,每一次跳跃都有赖于前期的努力积累。”
尽管石金柱涉猎多元化投资领域,但最成功还是书画收藏。他不仅自己组织书画拍卖会,也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拍卖会,收获颇为丰厚。1994年,石金柱参加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一眼看中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竹石图”(121cm×46cm),最终以17250美元的高价竞得。
2001年,石金柱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收藏魄力,一举投资千万元,收购范曾300幅字画精品,均价8000元/平方米。而到了2006年春节荣宝斋举办“范曾书画展”,60幅字画当场沽售一空,国画为8万元一尺,仅次于吴冠中的画价。转眼一年,2007年春季,范曾的国画涨到了9万元一尺。
“书画收藏要有三力。第一,要有实力,敢买。第二,要有眼力,对已故大师的作品能辨其真伪,对健在的书画名家要能预测其作品的升值空间。第三,要有耐力,不能赚点小钱就甩手卖掉书画精品。”石金柱如此谆谆说道,这也是他自身收藏的真实体现。
在收藏与股市间转换
尽管书画收藏乐趣多多,但收藏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有涨有跌,而且随着当前书画收藏市场赝品横行,风险被无限制地放大了。石金柱兴奋地说:“从去年到现在,艺术品投资处于一个低潮阶段。正好这两年股市投资收益非常可观,我也从中赚了一笔。最近市场高位运行,股市风险越来越大,我把股票和基金都清仓了,获利了结。而股市中赚的钱正好可以用来投资更多书画精品。”
石金柱早年曾投身于证券行业,对股市有深刻的认识,投资理念也颇为成熟。比如2001年购买的西飞国际等股票,在熊市中深深套牢,但石金柱坚持股市会好起来,就没有去管股票,而是倾心经营艺术投资。5年过后,石金柱的长期投资理念得到丰厚的回报,收益率高达几倍之多。在收藏与股市间有效转换,激活投资潜能,向国际化收藏道路迈步,这是石金柱的目标。
“2005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英国花了将近3000万人民币购买元代青花罐——鬼谷子下山,而且还要建中国文化馆。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潜在价值不可估量。”石金柱坚信,“随着中国富豪群体的崛起,今后两三年,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会迎来新一波高潮。”
就在采访结束之际,石金柱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今晚要乘飞机,去埃及旅游。”其实每次出游,又何偿不是石金柱的探寻书画收藏之旅呢?
在朋友的介绍下,记者有幸去石金柱先生的家登门拜访。刚进门,就见满屋的书画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墙垣之间,有些还未挂起来的则叠放在墙根落里,整个屋子俨然一间巨大的书画收藏博物馆,目光所到之处,令人心境怡然。
与这满屋的名书名画相得益彰的是其主人石金柱,四十有几,儒雅淡泊,见多识广。而话题一旦落定在书画收藏鉴赏上,石金柱便侃侃而谈,真知灼见显露无遗。
收藏第一幅真迹
“我收藏的第一幅名家真迹是贺天健的一幅画,说来很有意思,1977年,我到上海出差,在表舅家逗留了一个多月。临走时,表舅想送点礼物给我,问我想要点什么,我看到墙上挂着的贺天健赠送给表舅的一幅画,非常喜欢,就告诉表舅要这幅画。
因为当时没有书画市场,字画也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表舅很爽快就答应了我。那时候,我才17岁。”石金柱的言语中充满了对自己当年眼光的骄傲和自信。
1989年从部队转业后,石金柱来到广州远洋公司工作。很快,他凭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修养和市场魄力,在深圳成功地组织了首届中国名家书画拍卖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品进入市场拍卖的第一槌,也直接激活了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石金柱是中国大陆书画拍卖市场的创始人之一。
畅游艺术市场之外,石金柱先后进入金融、房地产、文化实业等多个领域,从业经历非常丰富。1996年,在石金柱的参与组织下,中远集团、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深圳市文物商店、华艺广告公司等合资组建中远集团广州远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后来,石金柱陆陆续续收购了其8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高品位的精神享受
一边经营,一边收藏,这是石金柱的乐趣所在。“艺术投资是精神享受型投资,实业投资则是相对纯粹的财富增长型享受,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世界上很多富人都是从财富享受过渡到以艺术收藏、慈善事业等为核心的精神享受中来。而在艺术投资领域,我个人认为书画收藏是集合诗书、历史文化、艺术追求、思想高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高品位精神享受。”
正是这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让石金柱孜孜不倦地行走在书画收藏的道路上。迄今为止,他已珍藏数千件涵盖近现代名家的真迹,其中多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石金柱的个人藏品可以撑起一台大型书画展览,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关山月、李可染、潘天寿等大师的作品无不有之。
要想成为收藏家,首先要成为鉴赏家,而要成为鉴赏家则必须对书画具有深厚的功底。这一切,石金柱都具备。在投资经营的同时,石金柱潜心研究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的成长历程、艺术风格、作品特点等等,对真伪尺度的把握娴熟了然。“实际上我是从书画创作到书画鉴赏再到书画投资,最后涉及多元化投资领域,每一次跳跃都有赖于前期的努力积累。”
尽管石金柱涉猎多元化投资领域,但最成功还是书画收藏。他不仅自己组织书画拍卖会,也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拍卖会,收获颇为丰厚。1994年,石金柱参加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一眼看中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竹石图”(121cm×46cm),最终以17250美元的高价竞得。
2001年,石金柱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收藏魄力,一举投资千万元,收购范曾300幅字画精品,均价8000元/平方米。而到了2006年春节荣宝斋举办“范曾书画展”,60幅字画当场沽售一空,国画为8万元一尺,仅次于吴冠中的画价。转眼一年,2007年春季,范曾的国画涨到了9万元一尺。
“书画收藏要有三力。第一,要有实力,敢买。第二,要有眼力,对已故大师的作品能辨其真伪,对健在的书画名家要能预测其作品的升值空间。第三,要有耐力,不能赚点小钱就甩手卖掉书画精品。”石金柱如此谆谆说道,这也是他自身收藏的真实体现。
在收藏与股市间转换
尽管书画收藏乐趣多多,但收藏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有涨有跌,而且随着当前书画收藏市场赝品横行,风险被无限制地放大了。石金柱兴奋地说:“从去年到现在,艺术品投资处于一个低潮阶段。正好这两年股市投资收益非常可观,我也从中赚了一笔。最近市场高位运行,股市风险越来越大,我把股票和基金都清仓了,获利了结。而股市中赚的钱正好可以用来投资更多书画精品。”
石金柱早年曾投身于证券行业,对股市有深刻的认识,投资理念也颇为成熟。比如2001年购买的西飞国际等股票,在熊市中深深套牢,但石金柱坚持股市会好起来,就没有去管股票,而是倾心经营艺术投资。5年过后,石金柱的长期投资理念得到丰厚的回报,收益率高达几倍之多。在收藏与股市间有效转换,激活投资潜能,向国际化收藏道路迈步,这是石金柱的目标。
“2005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英国花了将近3000万人民币购买元代青花罐——鬼谷子下山,而且还要建中国文化馆。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潜在价值不可估量。”石金柱坚信,“随着中国富豪群体的崛起,今后两三年,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会迎来新一波高潮。”
就在采访结束之际,石金柱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今晚要乘飞机,去埃及旅游。”其实每次出游,又何偿不是石金柱的探寻书画收藏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