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来,广大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方面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那么,如何巧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入境悟道加深体验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诗体例的课文,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名篇《水调歌头》(中秋)的创作经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其意境,体味作者思念亲人,可借多媒体进行如下设计。
1. 借用媒体,营造语感氛围 。教学之初,我用媒体打出课本插图,营造中秋之夜品尝瓜果、欣赏明月的欢乐氛围。再以特写苏轼卧床望月,心绪不宁的镜头,前后两者构成对比,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进入朗读,体会亲情,领略意境,从而,使朗读凸显语感。
2. 适当拓展,强化语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内涵,我作了一些补充拓展,用多媒体把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推荐给学生。如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这样,一则让其积累,二则强化了语感。
3. 播放乐曲,升华语感。课文的第4~6自然段是重点段,要求背诵。教学中,我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学生在时而激越,时而低缓的乐曲中朗读,以情带声,声情并举,使其语感得以升华。
再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军神》时,用大屏幕打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几组照片,继而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介绍其生平,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鲜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心中油然升起崇敬之情。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走入课文,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传奇故事。这样,就为朗读、理解、培养语感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作者单位:淮安市棉花庄镇中心小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诗体例的课文,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名篇《水调歌头》(中秋)的创作经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其意境,体味作者思念亲人,可借多媒体进行如下设计。
1. 借用媒体,营造语感氛围 。教学之初,我用媒体打出课本插图,营造中秋之夜品尝瓜果、欣赏明月的欢乐氛围。再以特写苏轼卧床望月,心绪不宁的镜头,前后两者构成对比,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进入朗读,体会亲情,领略意境,从而,使朗读凸显语感。
2. 适当拓展,强化语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内涵,我作了一些补充拓展,用多媒体把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推荐给学生。如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这样,一则让其积累,二则强化了语感。
3. 播放乐曲,升华语感。课文的第4~6自然段是重点段,要求背诵。教学中,我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学生在时而激越,时而低缓的乐曲中朗读,以情带声,声情并举,使其语感得以升华。
再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军神》时,用大屏幕打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几组照片,继而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介绍其生平,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鲜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心中油然升起崇敬之情。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走入课文,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传奇故事。这样,就为朗读、理解、培养语感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作者单位:淮安市棉花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