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经济的增长,但是,却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就越来越重视起对于环境和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于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呢?本文站在环境社会学的角度上,首先阐述了我国生态现代化实施现状;其次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生态现代化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现代化、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最后反思了生态现代化理论,旨在促进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生态现代化;环境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S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8-0324-01
一、我国生态现代化实施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就跨入了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并踏上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体制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政府部门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例如:对于一些废物回收利用的企业进行减税,并全面加强对一些生态项目的建设保护力度等等。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总值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再加上发展较为缓慢,因此也就缺乏良好的环保技术及社会意识,进而也就导致了上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因而也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我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且在发展经济整个过程当中,充分的考虑到了人口、经济结构以及土地开发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明确指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重视起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二、经济增长过程中生态现代化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际不符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早采用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但是由于我国当时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制度方面,都和西方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阿航制约着相关理论对于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服务。
(二)生态现代化水平低
生态现代化对于技术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积极的进行创新优化。生态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重视起了这一问题。现阶段,我国生态现代化技术发展较低,再加上受到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巨大影响,这也就使得很多的专家,认为我国在进行石化、运输工作过程当中,应积极的应用低碳技术,但是我们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却受到了一系列众多的阻碍。
(三)经济不够成熟,影响生态现代化发展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经济前三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而也就导致了我国GDP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达到了一百多名。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构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居能能源使用总量仍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现代化的发展建设。
三、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现代化、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适合我国的相关理论
上文中我们说到最先应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国家是法国等国家,并且是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发展建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就应充分的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包括社会制度、生产特点、发展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只有综合的考虑到了这一系列的因素,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最大价值,与此同时,这也为上级政府部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和技术
生态现代化发展对于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上级政府部门,应真正的重视起相关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就应切实加强对于环境监督以及评价相关的技术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切实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污染源的检测以及环境的监测能力,并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监测制度,最大限度的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稳定进行,进而进一步提高生态水平。
(三)扩大经济规模,降低能源消耗
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应科学合理的考虑到经济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所存在着的关系,进而更快的实现生态现代化。现阶段,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就是切实提高人们GDP,人均GDP的增长,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力,而且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协调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更加和谐的发展当中,促进我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样一来,人们也就更加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在,进而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促进生态现代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
首先,生态现代化是否可能存在着多种路径与模式呢?这一问题,我是始终保持着肯定的态度的。当前,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一些分析性范畴,经常被我们用作一些规范性的指标。包括将技术、市场、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生态现代化的建设步伐相关联。因此,如果一個国家的发展越是接近我们上述的目标的话,那么也就会被人们认为是生态现代化了。这一种方式,充分的展现出了欧洲的中心主义,它继承了现代化的传统,但是却忽视了实现生态现代化发展建设所可能存在的多种路径。尤其是对于政府的作用等方面,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科学、不恰当的看法。最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改革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其中政府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的过程当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增长以及环境的保护状况。通过对于当前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削弱政府部门的作用,是无法促进环境治理发展进程的。相反的,如果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有效的克服当前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的话,就必然会给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构建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我国在追求生态现代化的目标的过程当中,是有可能存在着多种路径和模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仅仅跟随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观察、分析并进行深入的总结。
其次,为进一步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有无必要扩展“环境”概念?生态现代化这一理论,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体系和外部的物质环境,包括大气、水资源等方面的彼此之间的关系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将这一系列的外部环境要素转化成为相应的物质要素,包括药品、消费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环境已经逐渐转化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得说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现代化理论,就应积极的拓展环境和环境改革两者的概念,加大对于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化过程的关注力度,充分的思考我们的社会过于无纸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建设,是需要我们综合的考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的,进而推动符合生态现代化取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节制的价值观反思,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学义,郑昊. 工业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民主协商制度——西方生态文明最新思想理论述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9).
[2]张文彬,李国平.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基于各级政府博弈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6).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生态现代化;环境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S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8-0324-01
一、我国生态现代化实施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就跨入了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并踏上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体制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政府部门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例如:对于一些废物回收利用的企业进行减税,并全面加强对一些生态项目的建设保护力度等等。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总值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再加上发展较为缓慢,因此也就缺乏良好的环保技术及社会意识,进而也就导致了上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因而也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我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且在发展经济整个过程当中,充分的考虑到了人口、经济结构以及土地开发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明确指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重视起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二、经济增长过程中生态现代化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际不符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早采用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但是由于我国当时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制度方面,都和西方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阿航制约着相关理论对于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服务。
(二)生态现代化水平低
生态现代化对于技术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积极的进行创新优化。生态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重视起了这一问题。现阶段,我国生态现代化技术发展较低,再加上受到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巨大影响,这也就使得很多的专家,认为我国在进行石化、运输工作过程当中,应积极的应用低碳技术,但是我们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却受到了一系列众多的阻碍。
(三)经济不够成熟,影响生态现代化发展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经济前三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而也就导致了我国GDP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达到了一百多名。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构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居能能源使用总量仍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现代化的发展建设。
三、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现代化、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适合我国的相关理论
上文中我们说到最先应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国家是法国等国家,并且是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发展建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就应充分的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包括社会制度、生产特点、发展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只有综合的考虑到了这一系列的因素,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最大价值,与此同时,这也为上级政府部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和技术
生态现代化发展对于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上级政府部门,应真正的重视起相关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就应切实加强对于环境监督以及评价相关的技术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切实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污染源的检测以及环境的监测能力,并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监测制度,最大限度的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稳定进行,进而进一步提高生态水平。
(三)扩大经济规模,降低能源消耗
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应科学合理的考虑到经济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所存在着的关系,进而更快的实现生态现代化。现阶段,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就是切实提高人们GDP,人均GDP的增长,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力,而且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协调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更加和谐的发展当中,促进我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样一来,人们也就更加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在,进而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促进生态现代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
首先,生态现代化是否可能存在着多种路径与模式呢?这一问题,我是始终保持着肯定的态度的。当前,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一些分析性范畴,经常被我们用作一些规范性的指标。包括将技术、市场、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生态现代化的建设步伐相关联。因此,如果一個国家的发展越是接近我们上述的目标的话,那么也就会被人们认为是生态现代化了。这一种方式,充分的展现出了欧洲的中心主义,它继承了现代化的传统,但是却忽视了实现生态现代化发展建设所可能存在的多种路径。尤其是对于政府的作用等方面,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科学、不恰当的看法。最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改革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其中政府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的过程当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增长以及环境的保护状况。通过对于当前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削弱政府部门的作用,是无法促进环境治理发展进程的。相反的,如果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有效的克服当前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的话,就必然会给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构建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我国在追求生态现代化的目标的过程当中,是有可能存在着多种路径和模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仅仅跟随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观察、分析并进行深入的总结。
其次,为进一步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有无必要扩展“环境”概念?生态现代化这一理论,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体系和外部的物质环境,包括大气、水资源等方面的彼此之间的关系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将这一系列的外部环境要素转化成为相应的物质要素,包括药品、消费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环境已经逐渐转化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得说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现代化理论,就应积极的拓展环境和环境改革两者的概念,加大对于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化过程的关注力度,充分的思考我们的社会过于无纸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建设,是需要我们综合的考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的,进而推动符合生态现代化取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节制的价值观反思,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学义,郑昊. 工业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民主协商制度——西方生态文明最新思想理论述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9).
[2]张文彬,李国平.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基于各级政府博弈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