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关注的问题。但往往有很多老师在复习教学中会陷入一些误区。本文就对现实数学复习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实施策略谈谈向点看法。
关键词:误区;计划策略;操作策略;具体措施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复习”一词的:“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巩固。”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有巩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曾经有人指出当前的数学复习课中存在以下现象:
1.追求认知目标多,着眼发展性目标少。总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都快考试了,哪有时间让你去探究、去创新,好好听老师讲就行了。
2.关注教材多,关注学生少。我们在备复习课时大都表现为备教材,备学生的意识不够,所花的时间自然也不会太多。
3.练习做题多,梳理知识结构少。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仓库,复习就是要帮助他们将头脑中的知识加以梳理,构建网络,便于查找、提取和应用。
在复习中出现这样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复习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应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发展提高才是复习的根本目的。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在实施复习时应讲究一些策略:
一、制定复习计划策略
1.克服复习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复习本就是一个“串点成线”的过程,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
2.克服复习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化归的思想、抓不变量的思想、整体替换的思想等。在新的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就是以解题策略为线索来编排的。
3.克服复习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有些老师在复习中一旦制定了复习计划,就不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满足于反正我都帮你们复习一遍。其实在制定复习计划时,每个部分的复习都必须留有机动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复习计划,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4.克服复习中只关注课本,不关注课改和课标的做法。教师的头脑中不但要有教材意识,更要有课标意识,从“教课本”走向“用课本教”。尤其是我们有些年级用的仍是老教材,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譬如:算法多样,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等在我们的复习中都应该给予关注,我们必须“穿旧鞋,走新路”!
二、实施复习的操作策略
1.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应当把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精讲多练”。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获得提高,这样也有利于教师自己适当减轻自身的负担。当然,练习课教师应该慎重地思考“练什么”和“怎么练”的问题。
2.查漏补缺,调查为先。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的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要想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复习课之前,做些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我觉得老师可以在复习一部分知识之前,提前一两天就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从而通过批改家庭作业,了解到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找准重点、难点,找准各知识容易出错的地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3.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但提高不是让你搞一些又繁又难的题目,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复习,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实施复习的具体措施
1.分层导学。复习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分层导学”上做文章,切忌“一刀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知道学生有差异,却不愿承认学生的差异,不敢正视学生的差异,总要求学生“齐步走”。譬如,作业可以适当分层,这样样可能比“一刀切”的效果更好,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自己。
2.错题交流。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记录好人手一册“错题集”,并且要求学生分析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等。另外还应该鼓励他们相互之间交流错题本。
3.反思总结。题目要做。但未必做得越多越好,尤其复习阶段的练习很多,一定要把握好练习的“度”。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反思总结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引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此题还有无其他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的过程是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及时进行反思总结,胜过做十道同类题。
4.交流共享。同事之间交流共享,有问题大家讨论,有好题大家分享,这样可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另外,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譬如江苏的小数教材网,专门有各年级备课堂,网友们提供了好多的交流资源,譬如:一些好的复习课教案、好的模拟试卷、学生的错等等。
当然复习课到底怎么上,我们的认识也不深刻,因为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对复习课的研究似乎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但有一点我们非常明确,复习课绝不是一味地机械重复,绝不是“炒冷饭”,通过复习课学生应该有新的收获。每节复习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该自问一下:通过今天的复习孩子们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不敢问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就该很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复习课了。
关键词:误区;计划策略;操作策略;具体措施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复习”一词的:“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巩固。”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有巩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曾经有人指出当前的数学复习课中存在以下现象:
1.追求认知目标多,着眼发展性目标少。总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都快考试了,哪有时间让你去探究、去创新,好好听老师讲就行了。
2.关注教材多,关注学生少。我们在备复习课时大都表现为备教材,备学生的意识不够,所花的时间自然也不会太多。
3.练习做题多,梳理知识结构少。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仓库,复习就是要帮助他们将头脑中的知识加以梳理,构建网络,便于查找、提取和应用。
在复习中出现这样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复习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应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发展提高才是复习的根本目的。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在实施复习时应讲究一些策略:
一、制定复习计划策略
1.克服复习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复习本就是一个“串点成线”的过程,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
2.克服复习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化归的思想、抓不变量的思想、整体替换的思想等。在新的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就是以解题策略为线索来编排的。
3.克服复习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有些老师在复习中一旦制定了复习计划,就不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满足于反正我都帮你们复习一遍。其实在制定复习计划时,每个部分的复习都必须留有机动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复习计划,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4.克服复习中只关注课本,不关注课改和课标的做法。教师的头脑中不但要有教材意识,更要有课标意识,从“教课本”走向“用课本教”。尤其是我们有些年级用的仍是老教材,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譬如:算法多样,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等在我们的复习中都应该给予关注,我们必须“穿旧鞋,走新路”!
二、实施复习的操作策略
1.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应当把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精讲多练”。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获得提高,这样也有利于教师自己适当减轻自身的负担。当然,练习课教师应该慎重地思考“练什么”和“怎么练”的问题。
2.查漏补缺,调查为先。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的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要想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复习课之前,做些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我觉得老师可以在复习一部分知识之前,提前一两天就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从而通过批改家庭作业,了解到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找准重点、难点,找准各知识容易出错的地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3.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但提高不是让你搞一些又繁又难的题目,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复习,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实施复习的具体措施
1.分层导学。复习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分层导学”上做文章,切忌“一刀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知道学生有差异,却不愿承认学生的差异,不敢正视学生的差异,总要求学生“齐步走”。譬如,作业可以适当分层,这样样可能比“一刀切”的效果更好,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自己。
2.错题交流。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记录好人手一册“错题集”,并且要求学生分析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等。另外还应该鼓励他们相互之间交流错题本。
3.反思总结。题目要做。但未必做得越多越好,尤其复习阶段的练习很多,一定要把握好练习的“度”。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反思总结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引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此题还有无其他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的过程是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及时进行反思总结,胜过做十道同类题。
4.交流共享。同事之间交流共享,有问题大家讨论,有好题大家分享,这样可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另外,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譬如江苏的小数教材网,专门有各年级备课堂,网友们提供了好多的交流资源,譬如:一些好的复习课教案、好的模拟试卷、学生的错等等。
当然复习课到底怎么上,我们的认识也不深刻,因为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对复习课的研究似乎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但有一点我们非常明确,复习课绝不是一味地机械重复,绝不是“炒冷饭”,通过复习课学生应该有新的收获。每节复习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该自问一下:通过今天的复习孩子们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不敢问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就该很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复习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