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推行以来,素质教育一直遵循“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宗旨,作为贯彻德育的主要学科——《道德与法治》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回归课堂也是教师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从钻研教材、创设课堂情景是能有效让课堂回归生活。
【关键词】回归生活;钻研教材;抓生活问题;创设课堂情景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学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来源,也是教育的归宿,我们的教育最终要落实到生活实处。作为贯彻德育的主要学科——《道德与法治》,更应该要回归生活,因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象是处于身心发展都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儿童,“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灌输,应该“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那么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更加生活化,让课堂学习走向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呢?我想一是要从课程资源入手,二是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一、钻研教材,善用教学资源,在教材中挖掘生活。
我们先要对教材有清楚的认识,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图表等,也可以是音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录音带、光盘等,而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囊括的范围很广,我们既要重视教科书的主要地位,也要灵活运用其他信息媒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回归生活,单凭一本教科书,脱离其他手段的辅助,学生是无法感受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靠近的。
另外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写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年级的教材内容都是相应年龄段的儿童可能会遇到的烦恼,可能关注的问题等等,如小学一年级的儿童遭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他们开始踏进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在小学里他们要开始承担学习任务,要遇到许多不认识的陌生人,相应的一年级的教材前两个单元就是校园生活,在这两个单元里会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上和学习上要求的规范;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在学习上开始有分化,在生活中开始感到有规则的约束,那么在教材编写上,明线安排的是“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等几个单元,实际隐藏的一条暗线是学生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其他各年级的教材编写都是这样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可见学生面临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其实就是《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应该实现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使教科书中的图灵活起来,让图中的儿童与课堂上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现实生活对话。那么在课堂中的儿童是互动的,师生之间也是互动的。在对话中,老师很自然地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介入其中,学生们就是通过话题这一中介,进行自然地对话交流。这不正是生活的对话场景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倾听,真正的交流。
二、抓住问题,创设活动情景,在课堂中贴近生活。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以回归生活为宗旨,力求让课堂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贴近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生活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指能提供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成功的教育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二是在课堂中创设活动情境,探究生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的课堂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体会到的是课堂的枯燥无味。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生活本来就是由一个个的活动来组成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这是《道德与法治》的追求,以教材案例为跳板引入更多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上营造生活味道,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创设活动,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唯有做到这样,《道德与法治》才是真正地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唐汉卫:《道德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从教师在实施皮的新课程中的困惑谈起》江西教育教研,2005(7)
2.陈明燕:《从〈品德与生活〉到〈道德与法治〉》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1月1日
3.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中小学德育,2016年9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钻研教材;抓生活问题;创设课堂情景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学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来源,也是教育的归宿,我们的教育最终要落实到生活实处。作为贯彻德育的主要学科——《道德与法治》,更应该要回归生活,因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象是处于身心发展都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儿童,“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灌输,应该“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那么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更加生活化,让课堂学习走向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呢?我想一是要从课程资源入手,二是要从课堂教学入手。
一、钻研教材,善用教学资源,在教材中挖掘生活。
我们先要对教材有清楚的认识,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图表等,也可以是音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录音带、光盘等,而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囊括的范围很广,我们既要重视教科书的主要地位,也要灵活运用其他信息媒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回归生活,单凭一本教科书,脱离其他手段的辅助,学生是无法感受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靠近的。
另外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写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年级的教材内容都是相应年龄段的儿童可能会遇到的烦恼,可能关注的问题等等,如小学一年级的儿童遭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他们开始踏进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在小学里他们要开始承担学习任务,要遇到许多不认识的陌生人,相应的一年级的教材前两个单元就是校园生活,在这两个单元里会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上和学习上要求的规范;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在学习上开始有分化,在生活中开始感到有规则的约束,那么在教材编写上,明线安排的是“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等几个单元,实际隐藏的一条暗线是学生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其他各年级的教材编写都是这样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可见学生面临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其实就是《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应该实现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使教科书中的图灵活起来,让图中的儿童与课堂上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现实生活对话。那么在课堂中的儿童是互动的,师生之间也是互动的。在对话中,老师很自然地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介入其中,学生们就是通过话题这一中介,进行自然地对话交流。这不正是生活的对话场景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倾听,真正的交流。
二、抓住问题,创设活动情景,在课堂中贴近生活。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以回归生活为宗旨,力求让课堂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贴近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生活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指能提供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成功的教育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二是在课堂中创设活动情境,探究生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的课堂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体会到的是课堂的枯燥无味。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生活本来就是由一个个的活动来组成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这是《道德与法治》的追求,以教材案例为跳板引入更多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上营造生活味道,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创设活动,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唯有做到这样,《道德与法治》才是真正地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唐汉卫:《道德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从教师在实施皮的新课程中的困惑谈起》江西教育教研,2005(7)
2.陈明燕:《从〈品德与生活〉到〈道德与法治〉》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1月1日
3.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中小学德育,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