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嘱托 力量源泉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闻我的恩师著名鼓曲艺术家赵玉明先生以90岁高龄在2019年6月24日上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我非常高兴,为恩师自豪,从心底向恩师表示热烈祝贺。这是文艺界的喜事,是曲艺界的骄傲。我万分激动,口占一首贺词:
  曲苑今朝传佳话,长青树开光荣花。
  初心不改跟黨走,耄耋壮志放光华。
  恩师劲发正能量,松风梅骨自高雅。
  德艺双馨八十载,镰刀斧头映晚霞。
  赵先生的艺术生涯有80多年了,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她热爱祖国,一生挚爱曲艺事业。如今赵先生虽已是90高龄的耄耋老人,但身板儿硬朗,精神矍铄,对鼓曲艺术依然热情如火,一直坚持登台献艺,传教课徒,为广大观众服务。
  赵先生是老北京人,出身于曲艺世家,其父亲赵松山老先生是一位贫苦的鼓曲艺人。赵先生自幼饱受苦难,生活在旧社会的最底层。她从小认真学唱,私功勤艺,但唱曲的美好愿望在旧社会始终是个泡影。1949年北京解放,来了救星共产党,她才如同飞鸟冲出牢笼,打破家庭藩篱,走向新社会,她从心里感谢共产党,有着强烈的翻身感,她总是说:“我是共产党培养的文艺工作者。”
  1952年,赵玉明先生参加了中央广播说唱团,是第一个报到的女演员。当年的中央广播说唱团作为北方曲艺的一座学府,名家荟萃。求艺心切的她在入团后,尽情汲取艺术营养,在名家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努力学习各个曲种的演唱艺技,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艺术修养,精进了演唱水平。为求深造,赵先生拜师谭派单弦创始人谭凤元先生,立雪谭门刻苦发奋,领悟谭派艺术神髓同时发挥自己的优长,结合女说书人柔美细腻的特点,发展创新了谭派艺术,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她在曲坛的艺术地位。骆玉笙大师称赞其演唱“依情唱曲,唱出了意境。”
  赵玉明先生精通北方鼓曲中的京韵、梅花、西河、铁片、奉调等多种大鼓,还擅唱联珠快书、马头调、硬书等曲种,唱单弦岔曲是一代大家、一位名师。但她仍不满足,早在1958年还努力学习演唱苏州评弹,与马增蕙老师一起共同进行南曲北唱的尝试,并拜上海的名家杨振言先生为师,开创了南曲北唱的先河,得到了陈云同志的赞扬和大江南北观众的欢迎。
  在中央广播说唱团工作的几十年间,赵玉明先生演唱录制了100多段传统和现代题材的优秀曲目,这些经典唱段至今仍在电台播放和传唱,当年在中央台录制曲目最多的当属赵玉明老师和马增芬老师。
  赵玉明先生还曾多次为中央领导演唱,不止一次见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刘少奇主席、陈云同志等,这些幸福时刻至今让她难忘。特别让她铭刻在心的是1963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到广播局来开会,会后观看了文艺演出,曲艺节目有赵玉明老师演唱的单弦《要酒菜》和马增芬老师演唱的西河大鼓《花唱绕口令》。《要酒菜》是赵先生自己根据西河大鼓小段改编,用了三个小曲牌,结尾是《怯快书》,曲调很流畅,既风趣又别致。演出结束后,周总理拉着赵先生的手说:“你今天唱得太短了。”让她更没想到的是,随后周总理等领导到六楼跳舞,也请赵老师她们上楼,在舞厅周总理再次请赵先生演唱,于是她又唱了一个大岔曲《风雨归舟》。周总理很高兴地说:“咱们让乐队给伴奏一个曲艺调的!”当时民乐队演奏了一曲《紫竹调》,周总理和着音乐的节拍,迈着轻松的舞步,带着赵先生跳起了交谊舞。开始赵玉明先生有点拘谨,总理好像看出来了,就面带笑容地说:“你的声音很好听啊,有点像魏喜奎!”因为那时周总理听过魏喜奎演唱的奉调大鼓。总理又问:“你是团员吗?”赵先生当时心里紧绷绷的,低下头来,觉得很惭愧地回答:“不是。”总理温和地说:“那就争取入党么!”这一句话顿时让赵先生受到莫大的鼓舞,让她刻骨铭心,一直未曾忘记。接着总理又说:“没想到我今天在这里又发现了一颗明星。”赵先生没想到总理给了她这么高的评价,心情无比激动。
  当年的舞厅没有旋转的色灯,更没有手持话筒的歌手,只有管弦乐队和民族乐队伴奏,参加舞会的都是中央各机关的同志,他们衣着朴素、举止端庄,跳的是三步、四步的交谊舞,等待和领导跳舞的人排成了一排,总理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尽量不使大家失望。为了照顾首长的身体,舞间时穿插演出一些小节目以作歇息。在一次休息时,周总理忽然起身往中间走,回头又向赵先生招手:“来呀!过来!”她心想:“不会是我吧。”赵先生没敢动,这时周总理的秘书走来叫赵先生说:“总理叫您哪。”赵先生走过去后,总理把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同志介绍给她,并说:“朱光啊,你给她写一段向秀丽的事迹让她唱,她唱得不错!”然后又让赵先生把曲艺唱词的格式和写法告诉朱光同志,并嘱托,“你们要完成这个任务!”由此可见周总理在为国为民的百忙之中,还心系曲艺,支持和关心曲艺事业。
  舞会结束后,赵玉明先生万分激动回到宿舍,兴奋不已,彻夜难眠,暗想:“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鼓曲演员,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却得到周总理如此关心和厚爱,听了自己的演唱,还和我跳舞,给自己布置任务,真是莫大的荣誉。”赵先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周总理亲切的叮嘱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她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取入党。
  后来在一次晚会上,赵玉明先生又为周总理演唱了一段传统曲目《孔雀东南飞》。多少年来,每当取得点滴成绩时,她都会想到周总理的鼓励。伟人的叮嘱是力量的源泉,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赵老师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她积极靠近党组织,于1964年7月4日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递交给时任团长的白凤鸣先生。
  总理殷殷嘱托在心,赵玉明先生始终意志坚定,行动上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下放劳动锻炼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同农民打成一片,在田间地头劳动之余,为农民演唱,很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在淮阳五七干校,劳动之余认真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丝毫怨气,心态平和,毫不气馁,对此薛宝琨先生、王决先生都曾有评述。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中央广播说唱团,还是在天津市曲艺团工作,赵玉明先生都把工作单位当成学校,工作同时认真学习,每天坚持听新闻联播,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钻研业务,在老一辈艺术家面前以晚辈自居;谦虚做人,在年轻一代演员学生面前她以朋友对待,始终把自己放在普通演员的位置上。
  几十年来,赵玉明先生一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演新、唱新。她演唱的曲目,经不完全统计,有140多段,其中现代题材和新编历史题材的内容有90多段。她在教学授徒中总是强调要唱新创新,经常告诫我们:“曲艺演唱要有时代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古老的“硬书”和其他艺术门类如京剧、评剧、话剧、朗诵等手法融入自己的演唱中,不拘泥传统,主张“艺学百家”,教导我们要广撷博取,不要死学,要发展自己的优长。她不仅是位名家,更是一位明师,如今桃李满天下。
  赵玉明先生虽然没上过学,但在我们眼里,她是一位有学问的人,在鼓曲演唱中,她有理论、有见地、有知识,多才多艺,能编能导,自编自演。在舞台演出中她不计场口,不争名次,开过场、报过幕,三九严寒到农村露天演唱,三伏盛暑在工地为工人慰问。退休后,她并未沉浸在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中,做评委、上讲座、育新人,依然为京、津两地的曲艺事业奔忙,为曲艺事业摇旗呐喊、传承薪火,为业余曲艺爱好者做着永不疲倦的辅导工作!
  为振兴鼓曲,2013年春节,赵玉明85岁高龄之际,与王金鳳、徐少兰两位老者以新的姿态演绎了传统京韵大鼓《草船借箭》,满宫满调,轰动京津曲坛。她与当代名家种玉杰双唱的《坐楼杀惜》展现了曲韵流金薪火传承的耄耋金辉。2017年,时年88岁的赵先生在东方卫视“喝彩中华”栏目中,为民族艺术曲艺唱赞歌,得到上海电视观众的高度评价与赞赏;2018年,她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称号,12月2日,她率领学生徒弟孙辈四世同堂在首都民族宫剧场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鼓曲盛宴,她站在舞台恭恭敬敬地答谢观众,朗声诵道:“生命不息,奉献不已!”
  我是赵先生的大徒弟,跟随先生50多年。从我17岁时起,赵先生不仅教我唱曲,还教我做人,助我成长。她嘱告我:“咱们演唱是为了教育人,自己要先受教育,为人要正直,学艺先学做人。”她给予我的全是正能量,我们师徒情同母子。我从她身上学到许多曲艺知识、诸多唱段,有的曲目她尚未公演,只要我用着合适,她就让我先唱,由此看出赵先生的高尚师德和无私精神。
  2017年,赵玉明以88岁高龄将自己早年演唱的曲目,自费配像,出版了一千套DVD鼓曲艺术演唱集,收录了京韵、单弦、梅花、西河、评弹等曲种22段经典曲目留给后人,成为珍贵的教学资料。
  在赵玉明先生从艺60周年的纪念会上,荣高棠先生代表北京市曲协给她颁发了“曲苑耕牛”奖牌,授予她“曲艺希望工程师”光荣称号。赵先生一生,所获荣誉还有诸多,2003年荣获天津市曲协与天津曲艺促进会颁发的“松龄鹤寿、德艺双馨”曲艺事业终身贡献奖;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2012年被中国曲协特聘为北方鼓曲艺委会名誉主任;2016年被北京市确立为单弦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等。
  现在,赵玉明先生以90岁高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实现了多年梦寝以求的心愿,她没辜负敬爱的周总理的鼓励和嘱托!
  我们衷心祝愿老人家芳华永驻、健康长寿!在新时代越活越年轻!为曲艺的繁荣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邓科)
其他文献
5月16日至17日,第三屆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活动在重庆万州大会堂举办。来自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余名演员,为当地群众献上3场共26个各具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优秀曲艺节目。
期刊
评书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曲艺门类,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评书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实现评书艺术的推广与良性发展,重新认识和摆正评书艺术这门曲艺形式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价值是意义深远且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共同编著的《评书表演艺术》教材,从而探究田连元评书的艺术特征以及评书艺术的发展传承。  一、《评书表演艺术》
期刊
5月23日上午,刘兰芳从艺60周年暨《岳飞传》播出40周年座谈會召开,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有关领导,相关曲艺家、曲艺工作者和曲艺学者,辽宁省鞍山市有关领导,刘兰芳徒弟艺友,中国曲协在京干部职工等共100人参加会议。与会者回顾和总结了刘兰芳同志的艺术道路和艺术成就,研究和探讨了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经验,高度肯定她在推动评书艺术传承与创新、促进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期刊
4月28日,“中华自有少年强”——庆祝祖国70华诞天穆镇青少年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活动在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文体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天津曲艺界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天津广大青少年为祖国7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禮。
期刊
沙海荒洲戈壁滩,  大漠飞尘卷狼烟。  孤寂苍凉人罕至,  胡杨无奈伴苍天。  在丝绸之路苍茫的古道上,  一条大漠在眼前。  时而是沙尘肆虐狂风舞,  时而是万赖寂静的鬼门关。  天上的太阳,刚露笑脸,  驼铃响过,乌云翻滚又闹天(啦)。  就好像一张娃娃的脸,  说变就变在瞬间。  在这451平方公里的荒漠上,  有新疆兵团八师一个英雄团。  他们战天斗地,改造沙漠,  垦荒卫戍建家园。  我
期刊
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扬担当的教育使命,推进相声纳入高等教育,有利于相声理论的建设和专业人才实践的培养,为新时代相声艺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本文结合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工作实践,探索相声艺术纳入高等教育的有效路径。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彰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力。  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和发展相声艺术对于保护优秀
期刊
4月22日至28日,中國曲协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曲艺版权”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多角度、多渠道做好曲艺版权宣传工作,在曲艺界引导形成曲艺版权正面舆论场,增强曲艺界的版权保护意识。
期刊
曲艺艺术虽然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但因各曲种彼此间缺乏整体联系,难以合众为一,整体呈现出粗放式结构体系,缺乏核心的引导和真正强大的向心力,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艺天空中曲艺星寥辰落,只见点点之光,而无煌煌之耀。  万物生长齐向阳,百川到海俱归东。中国共产党不但为古老中国的复兴绘就了蓝图,同时也为曲艺发展指明了道路。过去的曲艺中,虽也有“是真正的被妇孺老少所深爱的作品”,但终究受限于时代背景,受困于
期刊
主 (白)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婚礼司仪,我叫赵梓琳。在这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龙凤大酒店,今天,共同迎来了一对新人的特殊婚礼,这场婚礼非常的特殊。到底有多么的特殊呢,下面有请您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新郎新娘,我爸我妈,闪亮登场。  【音乐起,男身穿新婚礼服,头戴礼帽,身披红绸戴花,男用红绸牵着女。男递快板给主持人。】  主 (白)跟您说实话,主持这么多年呢
期刊
沙滩上的印记会被吹散,石头上的印记会被磨平,钢铁上的印记会被锈蚀,但留在人心上的印记却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愈加清晰。1983年、9万元,这两个数字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刻在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人民心中永远的印记。  自1979年长篇评书《岳飞传》播出后,“刘兰芳”三个字就成了当时的超高频词汇。农闲工余,晚间消遣,群众或三五一簇,或数十一群,巴望着一台小小的收音机,渴盼着一个声音。那时的刘兰芳,就是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