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注意力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诸多因素组成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调动学生认识、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非认识、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只有当后者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之后,前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一、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重要影响
丰富健康的情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动机、坚强的意志等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习惯等。
自上世纪20年代起,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这些“神童”长大后,其中一部分人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成绩平平。分析这两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结果发现,他们在智力因素方面无多大差别,但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一丝不苟、好胜心等方面,成就很大的那部分人就远超过成绩平平者。显然,是非智力因素造成了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异,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前者的成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人曾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不放弃目标而坚持到底;他们从童年的时代起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雄心勃勃,肯努力;他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显然,这些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在他们的创造、发明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景创设
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力、热、声、光、电、原子等各种物理现象,初步认识支配这些现象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基本规律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因而存在着发展非智力因素的有利条件。
1.物理知识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常是生动、直观、新奇、耐人寻味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教材和教师若能通过典型生动的实验或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充分展示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且加强悬念,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则能提高学生兴趣水平,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的浓厚的、持久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动员学生亲自实践,做好“纸片托起密闭在杯中的水”和“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并提出“人受到的大气压力有多大?”“人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力压扁?”以及与此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学生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兴趣水平就将得到提高。
2.涉及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教材和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联系,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很有用,就能使其克服消极的外在学习动机,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我引导学生研究生产、生活实际中用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的实例。这样学生感到“原来自动控制就是这么一回事”,体会到了自动控制的一些基本思想,产生了自觉学习的愿望,有的学生甚至会想象他有一天也能设计出一种自动控制电路。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动机水平,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情感。
3.物理学的发展经历和许多科学家为真理而钻研、奋斗的精神是一曲人与自然奋斗的凯歌。学生要学好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选用好典型的史实,生动地介绍科学家的斗争业绩和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难度且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教材中关于电流的磁场部分,课文中谈到了奥斯特实验。如果教师能补充阅读材料,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奥斯特是如何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最终怎样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史实,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家顽强探索的精神。
4.增加小实验,并把小实验与学生实验同等对待。小实验是一个广阔而有趣的实验天地,能使学生在认识领域和情感领域两方面均衡协调发展。它的课题广泛,取材方便,更接近生活、生产的真实,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第一情境”。学生在实验中可学玩结合,自己设计、操作,反复改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实验的结论可能不那么严格精确,但在培养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上,比之正规的学生实验的作用大而广泛。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成功的“保证”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是学生学好物理强有力的保证。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是克服困难的保障,刚学物理的初中生意志比较薄弱,初学物理时,对物理现象很感兴趣,但真正需要动脑筋分析相应的实验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和计算时,则会出现气馁和畏惧的情绪,知难而退,缺乏信心和毅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物理的信心,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跟他分析原因,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用“显微镜”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培养自尊心和上进心。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我要学生朗读“牛顿的故事”、“阿基米德原理的由来”、“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科学家靠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战胜自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尤其是物理学习的后进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或者是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物理成绩不甚理想,对他们的焦虑和痛苦,我感同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信任的,是对自己充满着期待的,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既有安全感、尊严感,又有积极性、进取心。更重要的是,我对学生的信任、期待、尊敬、理解,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彼此联系,互相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会推动调节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进行学习,更好地自主发展、自主提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物理课堂上探究自然规律是一种最快乐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以及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去学习,这样使学生自然会爱上物理这门学科并努力学好。
一、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重要影响
丰富健康的情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动机、坚强的意志等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习惯等。
自上世纪20年代起,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这些“神童”长大后,其中一部分人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成绩平平。分析这两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结果发现,他们在智力因素方面无多大差别,但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一丝不苟、好胜心等方面,成就很大的那部分人就远超过成绩平平者。显然,是非智力因素造成了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异,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前者的成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人曾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不放弃目标而坚持到底;他们从童年的时代起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雄心勃勃,肯努力;他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显然,这些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在他们的创造、发明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景创设
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力、热、声、光、电、原子等各种物理现象,初步认识支配这些现象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基本规律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因而存在着发展非智力因素的有利条件。
1.物理知识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常是生动、直观、新奇、耐人寻味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教材和教师若能通过典型生动的实验或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充分展示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且加强悬念,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则能提高学生兴趣水平,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的浓厚的、持久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动员学生亲自实践,做好“纸片托起密闭在杯中的水”和“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并提出“人受到的大气压力有多大?”“人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力压扁?”以及与此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学生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兴趣水平就将得到提高。
2.涉及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教材和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联系,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很有用,就能使其克服消极的外在学习动机,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我引导学生研究生产、生活实际中用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的实例。这样学生感到“原来自动控制就是这么一回事”,体会到了自动控制的一些基本思想,产生了自觉学习的愿望,有的学生甚至会想象他有一天也能设计出一种自动控制电路。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动机水平,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情感。
3.物理学的发展经历和许多科学家为真理而钻研、奋斗的精神是一曲人与自然奋斗的凯歌。学生要学好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选用好典型的史实,生动地介绍科学家的斗争业绩和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难度且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教材中关于电流的磁场部分,课文中谈到了奥斯特实验。如果教师能补充阅读材料,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奥斯特是如何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最终怎样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史实,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家顽强探索的精神。
4.增加小实验,并把小实验与学生实验同等对待。小实验是一个广阔而有趣的实验天地,能使学生在认识领域和情感领域两方面均衡协调发展。它的课题广泛,取材方便,更接近生活、生产的真实,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第一情境”。学生在实验中可学玩结合,自己设计、操作,反复改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实验的结论可能不那么严格精确,但在培养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上,比之正规的学生实验的作用大而广泛。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成功的“保证”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是学生学好物理强有力的保证。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是克服困难的保障,刚学物理的初中生意志比较薄弱,初学物理时,对物理现象很感兴趣,但真正需要动脑筋分析相应的实验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和计算时,则会出现气馁和畏惧的情绪,知难而退,缺乏信心和毅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物理的信心,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跟他分析原因,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用“显微镜”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培养自尊心和上进心。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我要学生朗读“牛顿的故事”、“阿基米德原理的由来”、“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科学家靠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战胜自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尤其是物理学习的后进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或者是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物理成绩不甚理想,对他们的焦虑和痛苦,我感同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信任的,是对自己充满着期待的,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既有安全感、尊严感,又有积极性、进取心。更重要的是,我对学生的信任、期待、尊敬、理解,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彼此联系,互相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会推动调节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进行学习,更好地自主发展、自主提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物理课堂上探究自然规律是一种最快乐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以及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去学习,这样使学生自然会爱上物理这门学科并努力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