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仿佛触摸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很多东西,如作者那颗可爱的赤子之心,作者一直倡导的人道主义,作者骨子里透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人文情怀……我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兴奋,感慨的是当大家都在提高教师专业化,大搞教育科研时,还有这么一位校长从教师的心灵中走来,为教师创设教育理想、教育灵魂。兴奋的是自己竟有许多同感,生发了许多思索。
作为一名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对现实教育问题不断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效的探索者,郑杰校长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无味的,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文本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利用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让学生收获颇丰,课前,教师得付出很大努力。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供语文素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语言文字,“工具”就无法成为工具,“工具”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二、巧抓文本切入点,追求教学省时高效
新教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以其充满灵性的文字精巧构思,抒发扣人心弦的内心情感,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描绘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观……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领悟文本之精妙?我认为:必须寻求一个精准的、合适的文本切入点,提纲契领地带动对全文各个部分的阅读感悟。如同开启文本的一扇窗户,可以深入文本的心灵,品悟文本展示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简洁明快、省时高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可带动全篇,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
(一)紧扣文本题眼,开启心灵之窗。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等丰富信息,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精彩纷呈,或意蕴深厚,或点睛之笔,或新颖独到,透过这双眼睛,认真审视、分析、探究,便能直达作者心里,更好地理解文本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题目寻求切入点,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精美之处。
如有位老师执教《画家与牧童》,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时将画家写大一些,将牧童写小一些,让学生猜测为什么这么写?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从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而后抓住“大”感受画家戴嵩画技的高超和为人的谦虚宽容。而后问学生:“画家本事这么大,这么谦虚,可不可以再写大些,牧童再写小一点,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因为牧童很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呢?再次读文感受牧童的人格魅力,这样抓住题目书写的不同作为研读的支点,学生不仅了解故事的大概,更从“大”与“小”感受人物的了不起。
(二)提携重点词句,激发情感脉搏。
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入手,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材中有不少作品,或开门见山,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归纳,或融重难点于一体,总能用一两个简洁有力的词句带动全文,点明主旨,凝聚情感,以此为切入点,就获取了解读文本的金钥匙,走进文本的内核,仅需举手之劳。
如《窃读记》中:“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教学设计可紧紧扣住“很快乐”、“也很惧怕”实施切入突破。首先提出“读书快乐何在?读书为何快乐?”,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我”快乐的表现,再让学生交流评议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作者爱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之情。其次,用相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为何惧?惧怕什么?”最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原著,弄清楚作者“因贫困而无法随意读书,却难舍读书之乐,唯有窃读之苦”的感情,结合文本理解“窃”之本意无非就是爱读书,只看书不买书而已。这样教学紧扣重点,方法简便,就凭学生“读评议”,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实现简单教学却收之高效的目的。
(三)巧抓文本矛盾,破译信息密码。
矛盾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教材中不少课文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文本本身的“矛盾”处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貌似矛盾,实则统一。抓住文本“矛盾”处为切入点,如何寻求到破译文本信息的密码,走进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教学《自然之道》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的(第一次救龟),鼓励学生针对本段前后“矛盾”处大胆质疑,而后引导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向导既然知道自然之道,可他为什么还要极不情愿地救龟?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回归文本进行研究,明白是因为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在这呼喊声中,向导的理智被情感击垮,于是极不情愿地做出了救龟的决定。
学生在模拟现场同伴的呼喊声中,走进向导的内心,真正理解向导的“极不情愿”。抓出文本的“矛盾”处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研究,学生很容易领悟到:有时,无知是一种罪过,意志不坚定也是一种罪过,自作聪明更是一种天大的罪过。明白了“人类永远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只有先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遵循它”这一深刻道理。
(四)依托文本空白,感悟无穷诗意。 许多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某些情节不做详细叙述,但文章“词尽而意无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敏锐地捕捉文本关键的空白点,以此切入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有助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与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
如我在教学《乡村四月》这首古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四月乡村的人们还会忙些什么?引导学生对“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又”进行大胆想象补白,学生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养鸡又养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种瓜又种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放牛又放羊……精彩纷呈的答案层出不穷。这样,在对文本的想象补白中,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乡村四月不仅景美,人更勤;感受到人们忙中有乐的情怀;领悟到诗歌锤炼语言的精妙。
好的切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因为切入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更佳的课堂效益。“拈一叶而不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前提是教师应深入钻研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撷取教材的本质信息,重组一条帮助学生认识教材的“最短路程”,提炼出一条简洁明晰的主线,引领学生在课堂中遨游而不迷失方向。
三、使用艺术化语言,激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艺术化语言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一堂平平淡淡的课加入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好比煲汤时加入了佐料,味道更鲜美,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发笑,在发笑时,不仅领悟文本的内涵,而且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
艺术化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还没接触课文时,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初读完课文后,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往往不会主动深入阅读课文。如果在这个时候运用艺术化语言“逗逗”学生,会激起他们再次阅读的兴趣。如《景阳冈》一课,课文内容较长,学生初读后了解了武松打虎的过程,感受到“武松好厉害哦”。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武松的智勇双全,必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打虎片段。有位名师这样设计问题:“有人说武松打的那只虎患了骨质疏松症,以至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它。”学生听了哈哈大笑,笑后立即加以反驳。老师说:“请找出老虎很凶猛的语句证明它并没有患骨质疏松症。”学生找出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等词。教师再次提问:“哪个男生读一读?”学生兴致极高,假如教师的问题改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的威猛?”也可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效果显然不如前者。又如《人物描写一组》中,王熙凤讨好贾母的语言,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有位老师这样设计问题:王熙凤是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对待贾母可谓是“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老师以哼小曲的形式道出流行歌曲。学生立即被逗乐了,进而模仿着悲伤与快乐的语调朗读对话片段,再如《金钱的魔力》指导朗读老板巴结“我”和训斥托德的话。教师说:“不是我要找钱,是钱要找我,看,百万英镑就在眼前,我怎能不把这富翁夸个天花乱坠?怎能不把托德骂个狗血淋头?”在此调动下,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对话,兴趣盎然。
四、巧用电教媒体,创设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学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表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学生对海底世界的美丽物产不太熟悉,无法理清海底的美丽与物产丰富之间的联系,课本上虽有对这地方美丽的描述,但缺乏具体的形象,学生在头脑中不能形成表象,不可能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学习兴趣不高。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的先导,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探究掌握知识。
通过浏览“动物世界”网站,屏幕上出现生动图像,音响里发出优美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吸引了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方法,领略到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然后回归课文进行相关学段研读,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对探究有兴趣,就会产生积极情感与主动性。教师再运用学法迁移,举一反三,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围绕海叁、梭子鱼、贝壳的活动特点展开讨论,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适时监控,有针对性地辅导,引导学生研读相关内容。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的话,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老师只要多钻研教材,多钻研学生,多花些心思,就能找到教学突破口,找到教材与学生的切合点,彰显语文情趣,从而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心甘情愿地学习,享受学习过程,享受美妙的语文,让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充分对话,让课堂灵光闪动,切实提升课堂效益,帮助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对现实教育问题不断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效的探索者,郑杰校长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无味的,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文本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利用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让学生收获颇丰,课前,教师得付出很大努力。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供语文素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语言文字,“工具”就无法成为工具,“工具”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二、巧抓文本切入点,追求教学省时高效
新教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以其充满灵性的文字精巧构思,抒发扣人心弦的内心情感,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描绘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观……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领悟文本之精妙?我认为:必须寻求一个精准的、合适的文本切入点,提纲契领地带动对全文各个部分的阅读感悟。如同开启文本的一扇窗户,可以深入文本的心灵,品悟文本展示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简洁明快、省时高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可带动全篇,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
(一)紧扣文本题眼,开启心灵之窗。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等丰富信息,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精彩纷呈,或意蕴深厚,或点睛之笔,或新颖独到,透过这双眼睛,认真审视、分析、探究,便能直达作者心里,更好地理解文本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题目寻求切入点,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精美之处。
如有位老师执教《画家与牧童》,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时将画家写大一些,将牧童写小一些,让学生猜测为什么这么写?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从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而后抓住“大”感受画家戴嵩画技的高超和为人的谦虚宽容。而后问学生:“画家本事这么大,这么谦虚,可不可以再写大些,牧童再写小一点,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因为牧童很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呢?再次读文感受牧童的人格魅力,这样抓住题目书写的不同作为研读的支点,学生不仅了解故事的大概,更从“大”与“小”感受人物的了不起。
(二)提携重点词句,激发情感脉搏。
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入手,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材中有不少作品,或开门见山,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归纳,或融重难点于一体,总能用一两个简洁有力的词句带动全文,点明主旨,凝聚情感,以此为切入点,就获取了解读文本的金钥匙,走进文本的内核,仅需举手之劳。
如《窃读记》中:“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教学设计可紧紧扣住“很快乐”、“也很惧怕”实施切入突破。首先提出“读书快乐何在?读书为何快乐?”,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我”快乐的表现,再让学生交流评议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作者爱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之情。其次,用相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为何惧?惧怕什么?”最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原著,弄清楚作者“因贫困而无法随意读书,却难舍读书之乐,唯有窃读之苦”的感情,结合文本理解“窃”之本意无非就是爱读书,只看书不买书而已。这样教学紧扣重点,方法简便,就凭学生“读评议”,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实现简单教学却收之高效的目的。
(三)巧抓文本矛盾,破译信息密码。
矛盾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教材中不少课文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文本本身的“矛盾”处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貌似矛盾,实则统一。抓住文本“矛盾”处为切入点,如何寻求到破译文本信息的密码,走进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教学《自然之道》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的(第一次救龟),鼓励学生针对本段前后“矛盾”处大胆质疑,而后引导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向导既然知道自然之道,可他为什么还要极不情愿地救龟?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回归文本进行研究,明白是因为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在这呼喊声中,向导的理智被情感击垮,于是极不情愿地做出了救龟的决定。
学生在模拟现场同伴的呼喊声中,走进向导的内心,真正理解向导的“极不情愿”。抓出文本的“矛盾”处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研究,学生很容易领悟到:有时,无知是一种罪过,意志不坚定也是一种罪过,自作聪明更是一种天大的罪过。明白了“人类永远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只有先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遵循它”这一深刻道理。
(四)依托文本空白,感悟无穷诗意。 许多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某些情节不做详细叙述,但文章“词尽而意无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敏锐地捕捉文本关键的空白点,以此切入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有助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与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
如我在教学《乡村四月》这首古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四月乡村的人们还会忙些什么?引导学生对“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又”进行大胆想象补白,学生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养鸡又养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种瓜又种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放牛又放羊……精彩纷呈的答案层出不穷。这样,在对文本的想象补白中,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乡村四月不仅景美,人更勤;感受到人们忙中有乐的情怀;领悟到诗歌锤炼语言的精妙。
好的切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因为切入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更佳的课堂效益。“拈一叶而不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前提是教师应深入钻研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撷取教材的本质信息,重组一条帮助学生认识教材的“最短路程”,提炼出一条简洁明晰的主线,引领学生在课堂中遨游而不迷失方向。
三、使用艺术化语言,激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艺术化语言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一堂平平淡淡的课加入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好比煲汤时加入了佐料,味道更鲜美,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发笑,在发笑时,不仅领悟文本的内涵,而且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
艺术化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还没接触课文时,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初读完课文后,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往往不会主动深入阅读课文。如果在这个时候运用艺术化语言“逗逗”学生,会激起他们再次阅读的兴趣。如《景阳冈》一课,课文内容较长,学生初读后了解了武松打虎的过程,感受到“武松好厉害哦”。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武松的智勇双全,必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打虎片段。有位名师这样设计问题:“有人说武松打的那只虎患了骨质疏松症,以至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它。”学生听了哈哈大笑,笑后立即加以反驳。老师说:“请找出老虎很凶猛的语句证明它并没有患骨质疏松症。”学生找出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等词。教师再次提问:“哪个男生读一读?”学生兴致极高,假如教师的问题改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的威猛?”也可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效果显然不如前者。又如《人物描写一组》中,王熙凤讨好贾母的语言,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有位老师这样设计问题:王熙凤是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对待贾母可谓是“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老师以哼小曲的形式道出流行歌曲。学生立即被逗乐了,进而模仿着悲伤与快乐的语调朗读对话片段,再如《金钱的魔力》指导朗读老板巴结“我”和训斥托德的话。教师说:“不是我要找钱,是钱要找我,看,百万英镑就在眼前,我怎能不把这富翁夸个天花乱坠?怎能不把托德骂个狗血淋头?”在此调动下,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对话,兴趣盎然。
四、巧用电教媒体,创设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学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表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学生对海底世界的美丽物产不太熟悉,无法理清海底的美丽与物产丰富之间的联系,课本上虽有对这地方美丽的描述,但缺乏具体的形象,学生在头脑中不能形成表象,不可能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学习兴趣不高。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的先导,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探究掌握知识。
通过浏览“动物世界”网站,屏幕上出现生动图像,音响里发出优美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吸引了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方法,领略到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然后回归课文进行相关学段研读,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对探究有兴趣,就会产生积极情感与主动性。教师再运用学法迁移,举一反三,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围绕海叁、梭子鱼、贝壳的活动特点展开讨论,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适时监控,有针对性地辅导,引导学生研读相关内容。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的话,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老师只要多钻研教材,多钻研学生,多花些心思,就能找到教学突破口,找到教材与学生的切合点,彰显语文情趣,从而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心甘情愿地学习,享受学习过程,享受美妙的语文,让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充分对话,让课堂灵光闪动,切实提升课堂效益,帮助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