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要立足于文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注意引导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根植于文本,把握文本、文体特点进行。朗读教学还要紧扣文脉,贴紧文本文意来进行。深入文本的朗读会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和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朗读 立足 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60-01
  语文课堂特点之一当然是琅琅书声, 以入情入味的朗读感知文本语言材料,与文本深入对话。《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11年版)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讀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材中对朗读训练提供的课文数量是足够的, 要求在教材中也体现得非常明确,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落实执行。
  语文课堂朗读要有好的效果,必须要紧扣文本来进行一定朗读指导,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克服随意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指导。
  一、朗读教学应把握文本文体特点进行
  朗读的内容材料十分广泛,各种文体的朗读自然有别。同一体裁,风格不一样,朗读也不一样。拿到一篇文章,要总体上把握语体语气语调,顺应文气,体悟文势,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文本的语言特色风格,表现自己对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安塞腰鼓》这首气势雄健的散文诗,就是诵读训练的好材料。怎样来进行诵读训练呢?看看郑桂华老师是怎样紧扣文体、文本特色进行诵读教学吧。郑桂华老师先是让学生用几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全文,再说说朗读的感受。当发现学生诵读没有什么感觉时,便让学生看了两分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再引导学生体会腰鼓“热烈、奔放、雄健”的感觉。接着问学生去发现要朗诵出本文“奔放、热烈、雄健”的气势,体现在哪些语言上呢?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本文语言形式的特色。接下来学生们逐渐发现:首先运用大量的感叹句、短句和多角度的修饰词语,还有就是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夸张、反复、对比等。正因为使用了这些特别的语言表现手法,腰鼓“热烈、奔放、雄健”的情感气势才得以表现,学生们找到了本文文本语言的特色,情不自禁有滋有味地诵读课文,文本情感意蕴自然而出。郑老师这堂课扣紧文本语言特点进行,效果非常奇特。这堂课就是一次根据文本语言语体特色来诵读的优秀训练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朗读教学要紧扣文脉,也就是扣紧文本的思路来进行
  朗读文本语言的思路主要是指文章内在的情绪、情感变化脉络。学生对文本不太熟悉时,要让学生读文本进而领会出文章脉络,方可展开朗读的攻势,让朗诵出效果。比如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本诗共四小节,每小节结尾都以“祖国啊”一句收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读准诗歌文脉,尤其是每小节结尾句“祖国啊”都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总的抒发,虽然是同一句,但语气、语调、情感气势随每小节诗歌内容抒发的情感变化而变。第一节表达的是祖国贫穷落后苦难深重,一种深沉悲痛的情感,语气就要舒缓低沉,是一种痛苦的叹息呼唤,不能明快高昂。而到了最后一节时是全诗的收绾,要表达诗人感恩祖国,宣誓报答祖国的情意,感情非常激动强烈,情绪急昂,是热烈的呼唤,这一句必须读得昂扬明快。老师引领学生先读出诗歌的情感脉络、内在情感的流动,然后才能准确朗读表达出诗歌真正的感情。这就是紧扣文脉朗诵以理解诗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情感意蕴的朗诵训练。
  三、朗讀教学要贴紧文本文意来进行
  朗读的佳境实际上就是读出文本中语言的意味,进而读懂文本。意味就是意义和感情滋味。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有意味。比如朗读《岳阳楼记》第一段内容是写交待文章的缘由,朗读节奏快慢强弱要适中,语势要平和。第二段写巴陵胜景大多是四字句,这些四字句要读出悠长舒缓语气,四字句以下的短语是转折语气的内容,当然要诵出紧迫之感。第三段是“悲”景描绘,节奏要慢弱,语势低沉,语气充满感慨。四段“喜”景与三段刚好相反,朗读要轻快,高亢。最后一段展示作者对“悲”、“喜”的评议追问和自己抱负的抒发,当然要声高气朗。在朗读开始时,可以让学生自读,然后教师抽读并指导读,接下来教师适当的范读,再由学生单独的朗读、熟读之后的自由诵读等等,经过多次的朗读,文意文气文势就会淋漓酣畅。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朗读使学生的文学修养日益深厚,语言能力表达不断提高,心灵世界会变得丰富易感,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乐观。立足文本、深入文本的朗读才能进入文本的情感意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绘声绘色入情入味的琅琅书声吧!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其他文献
【摘要】品质是一个人思想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个体情感的重要内容,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实践基础上,针对高中生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 道德品质 学习品质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200-02  品质指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是决定一个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