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尔什维克的介绍(1919—1926)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ouo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方杂志》是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若想研究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传入,发展过程等问题,它能够提供很好的素材,还原1920年代布尔什维克走进中国知识分子视野的缘由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进程。布尔什维克作为外来文化,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很多处于观望状态,更有甚者认为没有推崇的必要。但《东方杂志》作为当时的主流报刊,很多知识分子在上面传播布尔什维克,一定程度上使布尔什维克走进了更多知识分子的视野,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于中国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创办,开始于清末1904年3月,以“啟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是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至1948年12月停刊,共出四十四卷。它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过其主编。《东方杂志》历经清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紧跟时代脉搏,真实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发展的历史轨迹,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因《东方杂志》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化,那它也一定见证了布尔什维克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布尔什维克何时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如何活跃在思想家的文章中,是否从布尔什维克进入知识分子视野时就受到青睐?
  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虽然影响深远,却没有第一时间传入中国,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知识分子才逐渐觉醒反思,吸收周边国家的先进思潮,渐渐引进布尔什维克这一概念。
  从上图表中可看出,关于介绍俄国的文章确实在十月革命后就出现了,但大多为现实状况的反应,真正开始将布尔什维克主义引入中国知识界是从1919年开始的,从五四运动前后关于布尔什维克的文章开始增多,在1920年达到了三十多篇。可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布尔什维克主义就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吸引他们纷纷对布尔什维克主义进行探索研究。无论是赞扬还是否定,都表现出知识分子对于一种不同于当时主流思想的模式或者主义的关注,也从侧面表现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寻求救国之道。
  从1919—1926年,这一时期关于布尔什维克的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翻译俄国、日本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另一类是关于布尔什维克的原创性文章,多为评论性文章。而这些文章面对的读者主体,多为知识分子群体,主要《东方杂志》面向的群体就多为先进知识分子,同时这些文章多为政论性、评论性文章,知识层面要求较高,普通人就算接触到,因其可读性差,政论性强而放弃。因此早期关于布尔什维克的文章多来自知识分子笔下,也主要面向知识分子群体。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关于布尔什维克的传播、探讨、论战等都在知识分子群体里展开的,涉及的其他阶层不多。
  整体来说,《东方杂志》的作者在政治上爱国,他们或是积极地思想家,或是坚定的革命斗士,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发表的很多文章具有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这些都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尽管很多东方派知识分子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存有异议,对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制度认识稍显片面,介绍布尔什维克也不成系统,但还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基本概况。这说明《东方杂志》不再把布尔什维克主义当作猛兽,而是作为一种新学加以介绍、讨论,而这些讨论更加有利于青年知识分子分辨、接受,直到认可布尔什维克。不能否认,通过《东方杂志》介绍宣传俄国情况和布尔什维克主义,影响了中国很多青年知识分子,使他们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就这一时期讨论布尔什维克的文章而言,对布尔什维克主义褒贬不一,有些作者认为布尔什维克是可取之道,中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寻求中国的新发展;当然还有一些认为布尔什维克与近代民主是不相容的,不适合在中国实践。但无论褒贬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布尔什维克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喜爱,纷纷作为讨论热点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有利于让更多的中国青年了解和认识布尔什维克政党、布尔什维克主义等。《东方杂志》为布尔什维克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也应看到《东方杂志》在宣传布尔什维克的消极方面,作为杂志,它更多的主张中西方文化的调和,新旧文化思想的折衷调和。而刚好这些理念和主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格格不入,这种思想倾向在无形中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障碍。
  总之,《东方杂志》让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从1920年前后开始接触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开始了解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和政治主张,开始反思中国政治面临的困境,开始选择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虽《东方杂志》自身理念保守,也出现诋毁性文章,不利于青年知识分子准确的把握布尔什维克的精髓。但不可忽视通过《东方杂志》在中国的传播布尔什维克,为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简介:
  臧玉燕(1989.10—),女,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学秘书活跃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学秘书需要明确自身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定位,做好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才能够保障教学工作梳理开展。  关键词:教学秘书;高校教学管理;定位;发展  在高校的日常运转当中,教学管理扮演着联系教师与学生,学分与课程,考试与考务等一系列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
摘 要:应用型高校与以往传统高校相区别的它不以科研为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的院校,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高等教育培养的同质化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引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经验。由于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以及艺术特色,越来越多的文人志士逐渐建立了属于诗歌的鉴赏体系。比如炼字、铺排、虚实结合、曲笔、抑扬等,这都是诗歌所包含的专业术语。本文就古诗词创作中的艺术构思进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容易鉴赏或者创作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构思;鉴赏  在对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既有的思维定势,即依据古人
摘 要: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大力发展理工学院、培养了大批软件技术人才等。但印度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失业等。我国国情和印度有许多相似之处,印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所出现的问题无疑对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印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启示  独立后的印度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是突飞
摘 要:本文以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探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系机制,整合发展国家就业创业基金,通过这种
摘 要:中高职作为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渠道,培养方案的衔接已经受到重视。引于IT企业式管理的中高职衔接素养训练,是以企业管理为出发点进行素养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案,通过企业管理,更能形象的让学生接触到素养对于企业人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无形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素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素养训练;IT企业管理方案  一、背景  中高职作为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渠道,培养方案的衔接已经受到国家有关部门
摘 要:本文是对国内有关教师动机的研究的一篇文献综述,经过文献梳理研究发现国内教师动机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四大方面:自我决定理论或动机理论对教师动机的影响、影响教师动机的因素、教师动机与学生动机之间的关系、教师动机的具体分类与领域如工作动机、继续学习与发展动机、成就动机、科研动机等。教师有教学的动机,学生才会更有学习的动机。教师动机文献梳理有助于深入了解有关教师动机研究的现状概貌和趋势,帮助我们进一
摘 要: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词汇教学方法单一、词汇教学主次不分、词汇教学过程“一刀切”等问题。因此,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对策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对策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词汇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水平,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实施情感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新理念,要把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英语;情感教育;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
《庄子·应帝王》是《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阐述了庄子的为政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极力批判人为的政治。该篇阐述庄子的“顺物自然”、“无为而治”、“用心若镜”、“混沌之死”、“欺德之说”、“虞氏不及泰氏”等思想,对我国如今的政治生活和为人处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电影《驴得水》中充分展示了“有为之治”及其带来的危害。影片对三民小学的校长、老师、教育局特派员等人的刻画,深入揭露“有为之害”。通过对比庄子的政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