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平面几何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入门教学的成败。此外,由于学生长期学习数量关系,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数学就是算数,现在转入“形”的学习,学习的对象改变了,学习方法也变了,原来的能力基础适应不了几何的学习,一接触几何,就是一堆几何概念和性质,感到缺乏算数味。为了使学生能学好几何,教师抓好入门教学尤为重要。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和最持久的动力,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平面几何有了兴趣,就会为入门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开始教学时,首先从介绍客观存在的有趣的几何问题开始。例如,我对学生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五角星你会画吗?想学会画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高楼林立,如何设计才能使大楼具有美感?为什么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都是三角形?话语不多却像磁铁般吸引住了学生,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之感,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过程总离不开考试,学生很注意分数,因此在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时,教师在开始可以出一些浅显题目,使学生的分数稍微高一点,学生感到成功的满足,就会增强学习几何的信心,也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是学生迈入几何大门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帮助学生具备入门的几何素质
1.训练学生的规范语言
学生在入门阶段对几何语言是很陌生的,如对“任取一点”“有且只有”等几何术语往往不能透彻理解,而生活语言对几何语言又产生了负迁移,使得几何语言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学,模仿教师的几何语言,能够比较准确地写出这些语言。另外,几何语言与图形是相关的,我做到文不离图,图不离文,由文作图,图文一体,这样训练才有效果。
2.帮助学生学会画图识图
一些学生不知道怎样画图,比如,学生用圆规画图时,不是圆规旋转而是作业本旋转;让学生画三角形,学生马上就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所以在入门阶段,我先拿出一定时间,说明各个工具的用途,给出使用工具画图的示范,讲清画图的步骤,并且教给学生使用工具画图的技巧,再做大量的练习,最后强调让画一般的图形,就不能画特殊的。学生画图关过了以后,再叫学生识图。例如,让学生看标准图、易位图、反例图、重叠图等。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过好画图的关。
3.帮助学生学会推理论证
学生不能“入门”的主要原因是不会推理论证,找不出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什么是证明,为什么要证明,使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并且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的使学生学会对照图形分清已知、求证,能用符号语言表达,学会引用定理说明理由,并逐步使用推理语言、符号语言,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进行规范表达。
4.帮助学生建立适应学习几何的学习方法
学生进不了“大门”的原因中,还有一个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所以,我在开始教学时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认识到学习数学应该包括学习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几何的必要,从生活实际到科学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逻辑、推理方法的重要。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再在计算具体问题时,迅速完成从代数语言到几何语言的过渡,从计算到推理的过渡,从研究数量关系到研究空间形式的过渡,从完成几个过渡工程中建立新的认识结构,以便进行逻辑思维和块状思维训练,完成学习方法的转变,以便进入“大门”。
三、抓好概念的教学
清晰的概念和准确的推理是正确迅速地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因此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必须抓好概念教学。
作为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概念在入门阶段比较集中,面对这许多概念,如果不能把握各自的本质特征和彼此的内在联系,则有时会出现张冠李戴、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在教学时,首先从生活、生产的实例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讲“角”的概念时,可以用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来引入。其次充分利用变式,将概念的所有属性表现出来,突出本质属性。如角的本质属性是具有公共断点的两条射线所成的图形。教学新概念时,我注重联系旧知识,如讲“互为余角”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时,我告诉学生:一是“两个角”,二是“和为90度”,二者缺一不可。“互为余角”是两个角的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前面学过的周角、直角、锐角、钝角是就一个角的大小而言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互为余角”这一概念。
四、注意教师的形象
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好平面几何,教师应该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首先是对教学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其次要有一颗爱心,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帮助学生提高学好几何的信心。
以上是我在日常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我还要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上摸索平面几何入门教学规律,提高平面几何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和最持久的动力,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平面几何有了兴趣,就会为入门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开始教学时,首先从介绍客观存在的有趣的几何问题开始。例如,我对学生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五角星你会画吗?想学会画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高楼林立,如何设计才能使大楼具有美感?为什么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都是三角形?话语不多却像磁铁般吸引住了学生,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之感,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过程总离不开考试,学生很注意分数,因此在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时,教师在开始可以出一些浅显题目,使学生的分数稍微高一点,学生感到成功的满足,就会增强学习几何的信心,也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是学生迈入几何大门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帮助学生具备入门的几何素质
1.训练学生的规范语言
学生在入门阶段对几何语言是很陌生的,如对“任取一点”“有且只有”等几何术语往往不能透彻理解,而生活语言对几何语言又产生了负迁移,使得几何语言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学,模仿教师的几何语言,能够比较准确地写出这些语言。另外,几何语言与图形是相关的,我做到文不离图,图不离文,由文作图,图文一体,这样训练才有效果。
2.帮助学生学会画图识图
一些学生不知道怎样画图,比如,学生用圆规画图时,不是圆规旋转而是作业本旋转;让学生画三角形,学生马上就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所以在入门阶段,我先拿出一定时间,说明各个工具的用途,给出使用工具画图的示范,讲清画图的步骤,并且教给学生使用工具画图的技巧,再做大量的练习,最后强调让画一般的图形,就不能画特殊的。学生画图关过了以后,再叫学生识图。例如,让学生看标准图、易位图、反例图、重叠图等。这样学生很快就会过好画图的关。
3.帮助学生学会推理论证
学生不能“入门”的主要原因是不会推理论证,找不出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什么是证明,为什么要证明,使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并且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的使学生学会对照图形分清已知、求证,能用符号语言表达,学会引用定理说明理由,并逐步使用推理语言、符号语言,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进行规范表达。
4.帮助学生建立适应学习几何的学习方法
学生进不了“大门”的原因中,还有一个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所以,我在开始教学时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认识到学习数学应该包括学习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几何的必要,从生活实际到科学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逻辑、推理方法的重要。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再在计算具体问题时,迅速完成从代数语言到几何语言的过渡,从计算到推理的过渡,从研究数量关系到研究空间形式的过渡,从完成几个过渡工程中建立新的认识结构,以便进行逻辑思维和块状思维训练,完成学习方法的转变,以便进入“大门”。
三、抓好概念的教学
清晰的概念和准确的推理是正确迅速地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因此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必须抓好概念教学。
作为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概念在入门阶段比较集中,面对这许多概念,如果不能把握各自的本质特征和彼此的内在联系,则有时会出现张冠李戴、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在教学时,首先从生活、生产的实例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讲“角”的概念时,可以用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来引入。其次充分利用变式,将概念的所有属性表现出来,突出本质属性。如角的本质属性是具有公共断点的两条射线所成的图形。教学新概念时,我注重联系旧知识,如讲“互为余角”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时,我告诉学生:一是“两个角”,二是“和为90度”,二者缺一不可。“互为余角”是两个角的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前面学过的周角、直角、锐角、钝角是就一个角的大小而言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互为余角”这一概念。
四、注意教师的形象
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好平面几何,教师应该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首先是对教学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其次要有一颗爱心,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帮助学生提高学好几何的信心。
以上是我在日常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我还要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上摸索平面几何入门教学规律,提高平面几何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