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土地太少了,地不好拿啊!”近日,广州一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中层员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鉴于他们理解的这个事实,两个多月前,该公司分派了一部分员工辗转到西安开拓新的市场。
而在西安,他们的进展也不尽如意。公司分派过去的员工本属于公司中上层员工,在西安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拿到一块500多亩大的土地。“我们几乎把西安所有的地都翻了一遍,最后才在近郊找到这一家开发商,他几年前以每亩100万左右的价格拿下了这块地,却没钱开发。我们以每亩130万元从他手里盘了下来。现在即将动工了。”
地价节节高升
这块地的价格,经过二手转让,算下来为1900多元/平方米。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该楼盘完工后会卖多少钱,但是其周边的楼盘已经给了它一个参考标准——至少超过3000元/平方米。“算起来,地价大概是楼价的1/3,我们能赚到1/3的利润。”
而在广州,这样的地价和房价早已成为历史。据消息人士透露,在广州,早在2005年,五六千元/平方米的商品房,其地价大约只有一两千元/平方米。而随着城市商品房用地的日益稀缺和萎缩,平均算来,到今年,广州平均每平方米的地价已经涨到3000多元。而“天价地”更是大大超越了这个水平,越拍越高,越拍越多,珠江新城某些楼盘,地价已拍卖到7000元/平方米。就连广州市番禺区不算繁华的沙湾,日前也有土地拍到5700元/平方米。
在政府实行土地招拍挂政策之后,在土地交易一级市场上,城市和近郊地区的土地身价日益尊贵,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地价高涨,必然拉升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于是房价随之攀升,这也符合房地产商的思维逻辑。地价和房价齐涨的局面不仅在广州一个大城市存在,今年以来,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频传房价两位数涨幅。7月末,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广东房地产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广州房价同比增长25.8%,深圳房价同比增长了42.1%!在专家眼里,房价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涨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信号。
虽然楼价在地价的推动下,已经上涨到让大部分普通市民无法承受的水平,但另一个铁的事实是,希望买房的市民还是只能通过商品房一条路径购买房子。而与此相对的是,有些有楼且希望卖楼的人,心愿却不可得。
宅基地的理想与现实之悖
姚维敏,现在的名片上印着“广州寺右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这个名号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而在2000年,他的称谓是广州市寺右村村长,耳熟能详的一个“村长”。1984年以前,寺右村还只是广州的一个郊区,是一大片菜地,当年的任务是负责给广州市民供应蔬菜。而现在,这里高楼林立。它地处越秀区与天河区的交界处,天河区已经成为了广州的CBD,是广州的商业和商贸中心,天河区的珠江新城也已经成了广州市最高档的写字楼和住宅地之一。
身处这样好的地段,寺右村周边有18年楼龄的二手楼盘均价已经上涨到7000多元/平方米,一栋建在污臭的河涌旁的新楼盘,预售价已经高达1.5万元/平方米。按照常理,姚维敏应该是欢欣的,但他却喜悦不起来,因为他和他的村民有楼也不能卖。由于村民的宅基地属于集体用地性质,按照国家法律,不能改变用地性质,不能擅自上市交易。
据姚维敏介绍,1984年,广州市政府按照城市规划,征用了寺右村500多亩土地,征地补贴是每亩6万元,平均算下来,每户分不到100元/平方米。由于失去土地,不能再做菜农,为了保障村民的日后生活,政府在征得的500多亩地中,给寺右村留下了15%的土地,供村民们盖房出租,以收来的租金填补日常开支,建房的资金就来自征地款。
在当年,姚维敏与他的村民过得很悠哉。按照1985年广州的生活水平,工人的平均工资大约1200元/年,而寺右村通过出租,每年可以人均分红两三千元,属于富裕一族。但今日的景况不可同日而语了,广州一般工人的月工资上涨到两三千元,寺右村的村民每年出租分红2万多元。而且自从2000年村委会转制为实业有限公司后,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也必须每年向政府纳20%的税,据姚维敏推算,每年该村上缴税收多达几百万,“生活水平越来越低了,比以前差很多了。” 姚维敏如此感慨。
由于收入水平下降,生活开支不够,再加上年轻人多外出打拼,寺右村有一半村民已经有明显的愿望——把自己的宅基地上市卖给非农市民。而这是违反国家的土地法的。
这个比例让记者有点惊讶。虽然之前有各路消息透露,广州的村民宅基地私下交易已经形成了气候,成了一个产业链,但是在寺右村这样还算保守、违规操作较少的村里,居然也有这么大比例的村民有这样的愿望。事实上,私下交易的宅基地也是一种小产权房,因为用地性质不能转变,即使私下交易,买方也拿不到土地证和房产证,权益得不到保障。
转手之间地价差距千里
姚维敏心理很不平衡,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集体用地与国有土地就有这么大区别。当年寺右村的土地,如果放在今天被房地产商竞拍的话,“至少每亩能卖20万。”
而比起几百米远的杨箕村来说,姚维敏还是暗叹幸运。杨箕村在广州市是一个很典型的城中村,四面已被高档的商品房包围。从临近的10多层楼高的地方往下看,这块土地显得相当渺小和凌乱,村里都是三五层高的“握手楼”,全是杨箕村村民建成用来出租的。
但按照广州市的城市规划,这个城中村在两年之后将不复存在,土地将被政府征用,收归国有,再拍卖开发商品房。与杨箕村命运相同的还有一大批城中村,据合富辉煌集团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黎文江介绍,广州市目前只有29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开发商手中,其中远离市区的番禺、花都和南沙就占去了20.2平方公里,仅剩下9平方公里在市区内。这些土地显然不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房需求。
所以,在广州138个城中村里,未来5年,广州市将拿出50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商品房建设。大批的土地将从集体用地性质的城中村中转变而来,而当记者再三打听这些城中村征地价时,很多业内人士都三缄其口,认为这是个言谈禁区。再三打听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拿石牌村来说,平均算下来,村民得到的“地价费”仅每平方米500元。
同时,我们又可以想象,像石牌村和杨箕村,因为地处繁华的天河区与越秀区,日后的地价又会拍卖到多贵!夹杂在这两个区之间的珠江新城,2005年的最后一块地皮,当时地价已经拍卖到3348元/平方米。而到了2007年,这块地上的房价已高达1.9万元/平方米。
据内部人士介绍,广州市区的地价,在2006年其实部分已经高达七八千/平方米。而今年广州的中心城市楼价已经高达1.1万元/平方米,有的土地,仅楼面价更是拍到1.3万元/平方米。杨箕村和石牌村在日后的房价中,其获利将成几何倍数增长。
“征一块地要经过四个部门,我不说基数,但是每个部门按照20%的价格来算,地价从征用到拍卖,拆迁、补偿、七通一平都得花费不少费用,中间上涨了多少你应该能算得出来。”上述该业内资深人士颇为神秘地说。成本固然在中间环节中节节攀升,但是由每平方米几百元涨到几千甚至上万元,这20%的递增账却让人算得颇感糊涂。
高地价催长商品房投资
地价的高升,直接催长了房地产投资的热度。
据广州某房地产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监表示,他们去年调查过全国市场,在北京,只有30%的人买房为了自住;45%的人属于“随向性投资”;23%的人纯粹为了投机,即炒房。而在上海,46%的买主是投机者,只有20%的人为了自住。深圳与北京的情况相差无几。这位总监分析:“与房价相比,地价的增值效应更强。因为房子有个折旧过程,其折旧成本随着楼龄增长一直下降。”
博客名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也有此看法,“进入资本时代后,不光是房子成了投资品,土地也是开发商的一个投资品。如果大家都预期土地还会涨,那么土地价格一定会涨。土地增长的风险其实要比股市小,而且收益要大得多,所以开发商都去追逐土地,目前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也许姚维敏质疑得对,地价经政府一拍卖,转身就上涨几十倍,这种征地制度实在是推高房价的幕后大黑手。而同时,政府又禁止集体用地上的宅基地上市交易,这更让房价和地价涨得没有“合情合理”。“也许,政府的确应该在土地政策上放宽一点,让有房卖的人能把房子卖给要住房的人。”
而在西安,他们的进展也不尽如意。公司分派过去的员工本属于公司中上层员工,在西安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拿到一块500多亩大的土地。“我们几乎把西安所有的地都翻了一遍,最后才在近郊找到这一家开发商,他几年前以每亩100万左右的价格拿下了这块地,却没钱开发。我们以每亩130万元从他手里盘了下来。现在即将动工了。”
地价节节高升
这块地的价格,经过二手转让,算下来为1900多元/平方米。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该楼盘完工后会卖多少钱,但是其周边的楼盘已经给了它一个参考标准——至少超过3000元/平方米。“算起来,地价大概是楼价的1/3,我们能赚到1/3的利润。”
而在广州,这样的地价和房价早已成为历史。据消息人士透露,在广州,早在2005年,五六千元/平方米的商品房,其地价大约只有一两千元/平方米。而随着城市商品房用地的日益稀缺和萎缩,平均算来,到今年,广州平均每平方米的地价已经涨到3000多元。而“天价地”更是大大超越了这个水平,越拍越高,越拍越多,珠江新城某些楼盘,地价已拍卖到7000元/平方米。就连广州市番禺区不算繁华的沙湾,日前也有土地拍到5700元/平方米。
在政府实行土地招拍挂政策之后,在土地交易一级市场上,城市和近郊地区的土地身价日益尊贵,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地价高涨,必然拉升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于是房价随之攀升,这也符合房地产商的思维逻辑。地价和房价齐涨的局面不仅在广州一个大城市存在,今年以来,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频传房价两位数涨幅。7月末,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广东房地产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广州房价同比增长25.8%,深圳房价同比增长了42.1%!在专家眼里,房价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涨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信号。
虽然楼价在地价的推动下,已经上涨到让大部分普通市民无法承受的水平,但另一个铁的事实是,希望买房的市民还是只能通过商品房一条路径购买房子。而与此相对的是,有些有楼且希望卖楼的人,心愿却不可得。
宅基地的理想与现实之悖
姚维敏,现在的名片上印着“广州寺右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这个名号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而在2000年,他的称谓是广州市寺右村村长,耳熟能详的一个“村长”。1984年以前,寺右村还只是广州的一个郊区,是一大片菜地,当年的任务是负责给广州市民供应蔬菜。而现在,这里高楼林立。它地处越秀区与天河区的交界处,天河区已经成为了广州的CBD,是广州的商业和商贸中心,天河区的珠江新城也已经成了广州市最高档的写字楼和住宅地之一。
身处这样好的地段,寺右村周边有18年楼龄的二手楼盘均价已经上涨到7000多元/平方米,一栋建在污臭的河涌旁的新楼盘,预售价已经高达1.5万元/平方米。按照常理,姚维敏应该是欢欣的,但他却喜悦不起来,因为他和他的村民有楼也不能卖。由于村民的宅基地属于集体用地性质,按照国家法律,不能改变用地性质,不能擅自上市交易。
据姚维敏介绍,1984年,广州市政府按照城市规划,征用了寺右村500多亩土地,征地补贴是每亩6万元,平均算下来,每户分不到100元/平方米。由于失去土地,不能再做菜农,为了保障村民的日后生活,政府在征得的500多亩地中,给寺右村留下了15%的土地,供村民们盖房出租,以收来的租金填补日常开支,建房的资金就来自征地款。
在当年,姚维敏与他的村民过得很悠哉。按照1985年广州的生活水平,工人的平均工资大约1200元/年,而寺右村通过出租,每年可以人均分红两三千元,属于富裕一族。但今日的景况不可同日而语了,广州一般工人的月工资上涨到两三千元,寺右村的村民每年出租分红2万多元。而且自从2000年村委会转制为实业有限公司后,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也必须每年向政府纳20%的税,据姚维敏推算,每年该村上缴税收多达几百万,“生活水平越来越低了,比以前差很多了。” 姚维敏如此感慨。
由于收入水平下降,生活开支不够,再加上年轻人多外出打拼,寺右村有一半村民已经有明显的愿望——把自己的宅基地上市卖给非农市民。而这是违反国家的土地法的。
这个比例让记者有点惊讶。虽然之前有各路消息透露,广州的村民宅基地私下交易已经形成了气候,成了一个产业链,但是在寺右村这样还算保守、违规操作较少的村里,居然也有这么大比例的村民有这样的愿望。事实上,私下交易的宅基地也是一种小产权房,因为用地性质不能转变,即使私下交易,买方也拿不到土地证和房产证,权益得不到保障。
转手之间地价差距千里
姚维敏心理很不平衡,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集体用地与国有土地就有这么大区别。当年寺右村的土地,如果放在今天被房地产商竞拍的话,“至少每亩能卖20万。”
而比起几百米远的杨箕村来说,姚维敏还是暗叹幸运。杨箕村在广州市是一个很典型的城中村,四面已被高档的商品房包围。从临近的10多层楼高的地方往下看,这块土地显得相当渺小和凌乱,村里都是三五层高的“握手楼”,全是杨箕村村民建成用来出租的。
但按照广州市的城市规划,这个城中村在两年之后将不复存在,土地将被政府征用,收归国有,再拍卖开发商品房。与杨箕村命运相同的还有一大批城中村,据合富辉煌集团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黎文江介绍,广州市目前只有29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开发商手中,其中远离市区的番禺、花都和南沙就占去了20.2平方公里,仅剩下9平方公里在市区内。这些土地显然不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房需求。
所以,在广州138个城中村里,未来5年,广州市将拿出50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商品房建设。大批的土地将从集体用地性质的城中村中转变而来,而当记者再三打听这些城中村征地价时,很多业内人士都三缄其口,认为这是个言谈禁区。再三打听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拿石牌村来说,平均算下来,村民得到的“地价费”仅每平方米500元。
同时,我们又可以想象,像石牌村和杨箕村,因为地处繁华的天河区与越秀区,日后的地价又会拍卖到多贵!夹杂在这两个区之间的珠江新城,2005年的最后一块地皮,当时地价已经拍卖到3348元/平方米。而到了2007年,这块地上的房价已高达1.9万元/平方米。
据内部人士介绍,广州市区的地价,在2006年其实部分已经高达七八千/平方米。而今年广州的中心城市楼价已经高达1.1万元/平方米,有的土地,仅楼面价更是拍到1.3万元/平方米。杨箕村和石牌村在日后的房价中,其获利将成几何倍数增长。
“征一块地要经过四个部门,我不说基数,但是每个部门按照20%的价格来算,地价从征用到拍卖,拆迁、补偿、七通一平都得花费不少费用,中间上涨了多少你应该能算得出来。”上述该业内资深人士颇为神秘地说。成本固然在中间环节中节节攀升,但是由每平方米几百元涨到几千甚至上万元,这20%的递增账却让人算得颇感糊涂。
高地价催长商品房投资
地价的高升,直接催长了房地产投资的热度。
据广州某房地产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监表示,他们去年调查过全国市场,在北京,只有30%的人买房为了自住;45%的人属于“随向性投资”;23%的人纯粹为了投机,即炒房。而在上海,46%的买主是投机者,只有20%的人为了自住。深圳与北京的情况相差无几。这位总监分析:“与房价相比,地价的增值效应更强。因为房子有个折旧过程,其折旧成本随着楼龄增长一直下降。”
博客名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也有此看法,“进入资本时代后,不光是房子成了投资品,土地也是开发商的一个投资品。如果大家都预期土地还会涨,那么土地价格一定会涨。土地增长的风险其实要比股市小,而且收益要大得多,所以开发商都去追逐土地,目前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也许姚维敏质疑得对,地价经政府一拍卖,转身就上涨几十倍,这种征地制度实在是推高房价的幕后大黑手。而同时,政府又禁止集体用地上的宅基地上市交易,这更让房价和地价涨得没有“合情合理”。“也许,政府的确应该在土地政策上放宽一点,让有房卖的人能把房子卖给要住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