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好文言文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而当前农村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尽人意。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虽言辞优美,但它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农村中学生阅读较少、学习习惯不佳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对阅读缺少兴趣,产生望“文”生怕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本课堂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此浅谈教学中的几点有效作法:
一、熟读成诵,语感提升。
文言教学过程中,诵读是最重要的环节,新课标将诵读放在突出的地位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文言的音律美、节奏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诵读前明确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懂大意、读出情感。在教学《陋室铭》一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诵读,读中品文,体会音韵的整齐美与变化美。不但浅化了文言,同时朗读形式的多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与兴趣,有效的促使学生成功地跨越初中文言诵读的障碍。初中生正处于第二个黄金记忆期,在教师地引导下将朗读和背诵有效地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欣赏水平,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积累,谈古论今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学习文言的最有效途径,但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文言积累过少、文言阅读有限,所以阅读文言,实词积累至关重要。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实词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谈古论今的方法。《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有一实词“月色入户”的“户”,很多学生脱口而出,解释为“窗户”。为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将《木兰诗》中的“木兰当户织”中的“户”进行比较。同时从“户”字的甲骨文入手,形象的使学生看到甲骨文中的“户”是“门”的一半,为此学生轻松地理解古汉语中的“户”是指小门。此种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在积累文言实词的过程中,追本溯源,挖其深意,提升积累,夯实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教学中还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點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三、打开视野,拓展延伸
文言是文化的传承,文言的背后是精彩的历史、可歌的故事、荡气的传奇、深邃的哲思、真切的情意。所以文言文教学另一有效途径,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外补充课内。《圯上敬履》是长春版教材中节选于《史记》的文章,主人公张良善良、隐忍、敬老、勤奋。然而能成为帝王之师的张良,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司马迁又对张良怎么的一种态度?这无疑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再拿出《史记》中的原文,不喜欢文言阅读的学生也迫不及待地运用工具书来完成阅读,与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阅读中的疑难,无非想进一步了解张良,这比教师的满堂灌或硬性翻译更有效。也为日后所学《毛遂自荐》、《垓下之刎》等有关《史记》文章的学习作了很好的示范与经验的总结。在此过程中,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最基础的方法——利用工具书,为阅读文言扫除阻碍。
四、运思练笔,丰富情感
文言是语言的凝炼,是文学美的起源。教材中所选文言都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因此,文言文教学就应该重视文学欣赏,让学生想象文中之景,感受文中之情,感悟文中之道,体味文中之雅,提高审美情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文言文教学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学生才能享受文言文作品的精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过程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仰望群山,直插云天,虎虎有气;倾听山间,百音交汇,和谐悦耳,一派生机。这样的美景、美文、美情,引导学生陶醉其间。借用图景,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文中闲适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感知作者的情感。这样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积淀文化功底,让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陶冶情操,运用筆端,丰富情感。
五、课本表演,体会内涵
传统文言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文言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路,呵护学生兴趣,甚为重要。变文言教学为课本剧,学生在创作修改剧本的过程中是对课文的解读与挖掘,在揣摩人物表达语气的过程中是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在尝试展现人物形象特点的过程中是对人物的感知与评价,所以将文言转化为课本剧,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强化学生对文言的学习。《狼》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也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狼的贪婪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表演过程中淋漓尽致。课前的剧本创作、角色选定、道具制作、表演演练、人物揣摩,就是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过程,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六、教会方法,自我提升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更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现代的语言习惯表述清楚,做到文清意顺。在阅读文言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文化的吸收,民族精神的汲取,传统美德的学习,人生态度的借鉴。
当然,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讨、善于总结改进,鼓励学生去体会学习文言文的妙处,去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亲近文本、诵读感悟、学以致用,我们农村孩子也能在文言文学习上收获成功的喜悦。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好文言文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而当前农村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尽人意。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虽言辞优美,但它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农村中学生阅读较少、学习习惯不佳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对阅读缺少兴趣,产生望“文”生怕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本课堂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此浅谈教学中的几点有效作法:
一、熟读成诵,语感提升。
文言教学过程中,诵读是最重要的环节,新课标将诵读放在突出的地位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文言的音律美、节奏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诵读前明确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懂大意、读出情感。在教学《陋室铭》一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诵读,读中品文,体会音韵的整齐美与变化美。不但浅化了文言,同时朗读形式的多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与兴趣,有效的促使学生成功地跨越初中文言诵读的障碍。初中生正处于第二个黄金记忆期,在教师地引导下将朗读和背诵有效地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欣赏水平,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积累,谈古论今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学习文言的最有效途径,但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文言积累过少、文言阅读有限,所以阅读文言,实词积累至关重要。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实词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谈古论今的方法。《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有一实词“月色入户”的“户”,很多学生脱口而出,解释为“窗户”。为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将《木兰诗》中的“木兰当户织”中的“户”进行比较。同时从“户”字的甲骨文入手,形象的使学生看到甲骨文中的“户”是“门”的一半,为此学生轻松地理解古汉语中的“户”是指小门。此种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在积累文言实词的过程中,追本溯源,挖其深意,提升积累,夯实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教学中还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點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三、打开视野,拓展延伸
文言是文化的传承,文言的背后是精彩的历史、可歌的故事、荡气的传奇、深邃的哲思、真切的情意。所以文言文教学另一有效途径,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外补充课内。《圯上敬履》是长春版教材中节选于《史记》的文章,主人公张良善良、隐忍、敬老、勤奋。然而能成为帝王之师的张良,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司马迁又对张良怎么的一种态度?这无疑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再拿出《史记》中的原文,不喜欢文言阅读的学生也迫不及待地运用工具书来完成阅读,与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阅读中的疑难,无非想进一步了解张良,这比教师的满堂灌或硬性翻译更有效。也为日后所学《毛遂自荐》、《垓下之刎》等有关《史记》文章的学习作了很好的示范与经验的总结。在此过程中,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最基础的方法——利用工具书,为阅读文言扫除阻碍。
四、运思练笔,丰富情感
文言是语言的凝炼,是文学美的起源。教材中所选文言都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因此,文言文教学就应该重视文学欣赏,让学生想象文中之景,感受文中之情,感悟文中之道,体味文中之雅,提高审美情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文言文教学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学生才能享受文言文作品的精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过程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仰望群山,直插云天,虎虎有气;倾听山间,百音交汇,和谐悦耳,一派生机。这样的美景、美文、美情,引导学生陶醉其间。借用图景,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文中闲适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感知作者的情感。这样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积淀文化功底,让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陶冶情操,运用筆端,丰富情感。
五、课本表演,体会内涵
传统文言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文言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路,呵护学生兴趣,甚为重要。变文言教学为课本剧,学生在创作修改剧本的过程中是对课文的解读与挖掘,在揣摩人物表达语气的过程中是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在尝试展现人物形象特点的过程中是对人物的感知与评价,所以将文言转化为课本剧,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强化学生对文言的学习。《狼》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也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狼的贪婪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表演过程中淋漓尽致。课前的剧本创作、角色选定、道具制作、表演演练、人物揣摩,就是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过程,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六、教会方法,自我提升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更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现代的语言习惯表述清楚,做到文清意顺。在阅读文言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文化的吸收,民族精神的汲取,传统美德的学习,人生态度的借鉴。
当然,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讨、善于总结改进,鼓励学生去体会学习文言文的妙处,去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亲近文本、诵读感悟、学以致用,我们农村孩子也能在文言文学习上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