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一年,“克勒门”玩得很high。起初,它只是沪上文化名家陈钢、程乃珊等人的自发聚会,地点在马勒别墅,其中不乏像现任国际贵都大饭店总经理嵇东明和艺术人文频道主持人阎华这样的年轻人。7月,文化玩家们在旅法钢琴家宋思衡的独奏会上相聚,提议可以到贵都搞个沙龙。沙龙总要有个名字,索性就从上海话“老克勒们”改出了俏皮的“克勒门”,又去申请了一个微博,就这样玩了起来。
接下来的5个月间,“克勒门”连着做了四场梦:8月“华梦——老克勒的前世今生”,9月“诗梦——秋月下的小夜曲”,11月“云梦——旗袍与名媛”, 12月“戏梦——京剧在上海”。
五感相通
“克勒门”的形式很好玩,前方虽有舞台,环境却更像客厅。为打造“能喝、能闻、能听,还能感知”的下午茶沙龙,三位主创中,陈钢和阎华积极筹备节目与选题,嵇东明则负责为每一次主题搭配适合的茶、适合的点心,以及适合的精油。
“华梦”亮相时,到场嘉宾首先被邀请品尝来自斯里兰卡的高地红茶,嵇东明讲解完茶后面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梁祝》片段《化蝶》旋律随即响起,作曲家陈钢用钢琴为这款茶倾情伴奏。空气中,天然植物精油调配出的香气徘徊不去;房间两侧,摆着当代海派艺术家的画作,画的是上海老街。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克勒门”围绕“优美”二字营造了一个场,在这样的场里,将苦难化作美丽的秦怡、周璇的孙女周小璇、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王维倩、百乐门的贝司手郑德仁依次上台,与陈钢、阎华两位主持人一起,边讲述,边呈现,爵士音乐的故事、百乐门的故事、《良友》画报的故事、英法租界文化的对比,点点滴滴,勾勒出“老克勒”的前世今生。
这种五感相通的玩法,在“诗梦”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时值中秋,“克勒门”索性组织了一场中秋诗会,朗诵、配音、表演,播音艺术家和音乐家、诗人云集。“上海好声音”梁波罗、娄际成、刘广宁、曹雷以及作家白桦,在古往今来的诗词佳作中作各种穿越;播音泰斗陈醇,送上了自己创作的中秋贺诗;电视新闻里的老搭档印海蓉和成笛,也在“克勒门”舞台上重聚,合作了李商隐的《无题》。
与此配合,既有复旦古典文学教授胡中行的评点解读,又有上海特级教师、语言文字专家过传忠对汉字习俗的梳理,更有上海当代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谢春彦现场作画。钢琴、点心、诗歌、红茶,“上海好声音”并不只是听觉享受,而是一切美的知觉,在美的氛围里共鸣。
“通感”理念最精彩的一次个案表达当算“云梦”,陈钢由母亲的旧照讲起旗袍所代表的东方美:“从《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套旗袍到《色戒》中汤唯的10件旗袍,为什么旗袍能演变成上海女人的符号?因为上海是移民城市,能够把古今中外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变成很特别的海派文化。我举音乐的例子,我们写《梁祝》的时候写到《十八相送》,”言语间,熟悉的旋律即兴哼起,“徘徊、纠结,这就是旗袍!海派文化就是把中西开放、收敛的东西非常巧地结合在了一起。”
城市记忆
每一次“克勒门”沙龙,小开都是最大亮点。
“大家再看我一眼啊,我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一场恋爱的结晶!”说这话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梨园界“四大小开”之一胡思华,其父胡治藩曾为上海“大光明”总经理,也是知名海派作家、剧评家,其母金素雯曾为上海当家花旦,与周信芳搭戏。
现场大屏幕上,打出一张《雷雨》剧照,原来,麒派老生周信芳等众好友为撮合这对才子佳人,决定排练话剧,让两人演对手戏。结果演出很是轰动,连曹禺先生都给予高度评价。剧照上,桑弧、周信芳、唐大郎、陈灵犀、马蕙兰……个个都是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
这位从小跟随母亲在后台看戏的小开,将海派文化下的京剧归结为“全民热爱的艺术”(All fans of art),“在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喜欢京剧,京剧垄断了整个社会。”胡思华的家族记忆与本人风范,为“克勒门”的“戏梦”增色不少。
另一位在网上赢得热烈掌声的“小开”是“云梦”请到的金先生。沙龙前夕,主持人阎华将一张老照片放到微博上“剧透”。那是一对19岁青年的订婚照,地点在位于水城路的自家别墅,时间是1948年10月10日,西装、旗袍,优雅精致。金先生是当年上海旗袍名店鸿翔的小开,夫妇俩相濡以沫64年,又双双来到“克勒门”的舞台,讲解旗袍记忆。
宋氏三姐妹、四大名旦,以及白杨、言慧珠、胡蝶等等,都曾光临鸿翔。阎华随即发难:“那时候都是名媛、明星来,裁缝量身材基本上都是男的,离得那么近,会有什么矛盾发生吗?”金先生立马拿出职业范儿,和金太太搭配,演示起旗袍测量的窍门和礼仪。
“量的时候,量前身、量后身,从上到下,这样一步步量下来,不会漏掉;胸廓,再下面是量胸围,一定要保持尺的水平。手一定要放在这个位置上,不要东碰碰、西碰碰,男同志一定要注意。有些人肚子比较大,下面量臀围,也一定要放在边上……”阵阵笑声中,也的确令人感受到了做一件合身的旗袍是多么不容易。
同样的见证人还有现年95岁的禇先生,16岁开始做旗袍,至今将近79年,曾是杜月笙家的常客,找他做过旗袍的明星不计其数。电影《花样年华》播出后,世界多家媒体蜂拥而来,因为知道海派旗袍数禇先生做得最好。主持人介绍说,禇老如今儿孙满堂,在家乡条件都很好,都有独栋的别墅,但他就是愿意一个人住在上海。“为什么?我想大家都理解,上海女人的旗袍、上海女人的穿着,这座城市里寄托了他太多珍贵的记忆。”
记忆,有开心的,也有悲伤的。“诗梦”现场,上译厂配音艺术家曹雷朗诵了一首闻捷在新疆写的诗,字里行间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她回忆说,这个“文革”期间饱受迫害的诗人曾住在她家楼上,自杀那天的煤气开关,还是曹雷上去关的。
“歌仙”陈歌辛之子陈钢的记忆,同样是艺术与忧愁的杂糅。在“华梦”沙龙上讲起父亲的经典名曲《永远的微笑》,他回忆说,那是父亲写给母亲的,因为说她长得像蒙娜丽莎,有蒙娜丽莎那样永远的微笑。“ 前面几句就是歌颂美,中间说‘我不能失去我仅有的春光,我也不能失去给我的阳光’,他已经预见到以后一生中很多悲剧的未来,但是最后一句非常有哲理,‘心上的人儿,你不要悲伤,愿你的笑脸永远那样’。我父亲很早就从香港回到上海,带着周璇回来,后来不幸被打成右派,在白茅岭去世,去世的时候才46岁。我妈妈带着四个孩子,唱着这首歌,度过了她的一生。一直到前年94岁,她临别的时候,我们子女就在她旁边唱了这首歌。” 美与痛,爱与悲,悲伤里,仍然有一种力量,一种活泼、阳光、柔软、祥和的力量。这正是“克勒门”几位主创所看重的“克勒精神”。被他们一致奉为“克勒女神”的秦怡,出席“华梦”现场时特别提到了新上海:“有了我们的新上海,才能够来传承这些老上海的东西,如果没有新上海,老上海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们活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定要保卫我们中华民族,保卫我们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思想火花
沙龙最大的魅力在于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从18、19世纪的巴黎到21世纪的上海,这点未曾改变。回顾过往几期的现场交流,会发现“克勒门”真正的焦点并不在什么是克勒,而在什么是海派。
第一期“华梦”中,学者许子东对上海英法租界文化的诠释就很有意思:“法租界典型的东西是沙龙,是艺术,是革命;英租界典型的标志是金融,是跑马厅,是娱乐,是巡捕房。多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实际上接受的是法国的概念。什么叫有文化?读莎士比亚、听交响乐,这叫有文化;而喝下午茶、去赌场,这叫显派,在中国人看来是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的方式。”
由此,引出了海派文化为什么一直受压抑的问题。在许子东看来,这一方面是被革命模式否定,视为“堕落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海派这套外滩文化、跑马文化、下午茶文化,也被中国知识分子的文人传统所排斥。“但是相信‘克勒门’会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因为现在英美文化在世界上占主流,通俗文化已经理直气壮地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中国现代城市文明最早也最独特的案例,上海这片土壤的珍贵被来到“克勒门”的嘉宾们一再强调。
“云梦”现场,女作家淳子被问及为什么上海女子穿旗袍有种特殊的味道,她解释说,在上海有了租界以后,几乎全国有权的、有才的、有钱的,都涌进上海,并涌进租界。为什么?因为安全。资本和人才在这里结合、发酵,于是便成就了一个我们现在嘴里说的“摩登都会”。
“在这个摩登都会里面,媒体是特别发达的。包括梅兰芳在内,所有的角儿都要到上海来唱红,才算红。而所有著名的歌星、影星,几乎都诞生在上海。中国文学现当代史上的著名文人,都是从上海出名的,茅盾、鲁迅、萧红、郁达夫、沈从文……太多了,都离不开上海。”
正是上海摩登都市的传播力、示范性,使得曾为满洲贵族妇女长服的旗袍脱胎换骨,最终成为现代女性社交的最主要服装。“最著名的上海顶级女人,像宋氏三姐妹,去掉了满族人宽大的袖子,提倡新生活运动,穿起旗袍,外面搭的都是欧洲进口的紧身西装或裘皮。因为有这样的深厚底蕴,即使是小家碧玉,在上海的环境里面,看也看会了。”
这种骨子里的自豪感,成为在“克勒门”畅谈海派文化的嘉宾们的共性,他们不仅以上海为骄傲,而且知道自己凭什么而骄傲。像这样对充沛情感与冷静理性的拿捏,亦属海派特色。
“但听说‘海派’一开始不是个好词儿啊?”主持人阎华在“戏梦”舞台上与学者兼票友翁思再聊起了海派创新的问题。以京剧为例,原本在北京,专业戏迷都“听”戏,到了上海,却演变成“看”戏。大屏幕上几张戏楼旧影,展示了上海演戏如何把水枪、自行车搬上舞台,也展示了天蟾大舞台如何为演员打广告。
“民国初年,霓虹灯刚刚进中国,上海就可以用霓虹灯把一个演员的名字打得很大。广告词用得也非常绝,比如有一年谭鑫培的女婿来沪演出,这边给他做的广告是‘环球老生冠军’。”翁思再介绍说,上海用商业包装的办法把蛋糕做大,演员赚得多,所以大家都愿意来上海演出,在上海红过以后,回北京就可以做宣传说“红遍大上海”,继而赢得北京市场。
这种顾客就是市场的逻辑,使得上海既能孕育出利用嗓音缺陷、融合多种艺术自成一派的周信芳,也能孕育出靠裸体京剧和大腿舞来博眼球的小杨月楼。翁思再由此提出海派也分良性海派和恶性海派,以史为鉴,当今艺术要想留得长久,创新最好的方式是“有机地东张西望”。
碰撞实验
“克勒门”不为怀旧,是几位主创的共识,对他们而言,沙龙文化的重要特点正是自娱性和实验性,因此,“碰撞”成为每一期沙龙最值得期待的亮点。
“诗梦”盛会上,电台主持人、朗诵家陆澄与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创始人宋思衡即兴合作了《岳阳楼记》,陈钢和阎华则首次合作了白桦的《琴弦上飞舞的彩蝶》,以《时光倒流七十年》和《梁祝》的旋律交替出现,诗文内容增减重排,完成了一次独具匠心的二度创作。“云梦”现场,小提琴家苏婷激情热辣的现代演奏,从关于名媛与旗袍的回忆中迸发而出。“戏梦”舞台上,小提琴版《打虎上山》、钢琴版《京剧Style》,与京胡《夜深沉》、麒派唱段《追韩信》融洽共生。
翁思再聊起他那首著名的《梨花颂》作曲,竟是位搞配器的同事情动于中的游戏之作。主持人点评:“这首歌的诞生,也很具有我们海派精神,不是那么严苛的、严谨的,而完全是‘玩儿’出来的。”
碰撞,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含蓄与奔放。这样一种状态,正是几位主创对于克勒文化的情结感受和现状描述。聊克勒,忆克勒,并不是要回到过去,或一味沉醉于怀旧的情绪当中,而是希望能够帮助梳理克勒文化所代表的精致海派的历史,好好地理解它、解读它,在碰撞与创造中,一同感悟上海这座城市最美好的一些生活状态,进而研究这个城市的文脉,抽离出一种精神,为现代的新上海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华梦”沙龙上说起有关“克勒”名称的来历有几种解释,但“克勒门”的诸位更倾向于用“colour man”——色彩!主持人阎华总结说:“今天叫‘老克勒’、‘克勒’,已经不应该理解为是怎样的一群人,或者带着怎样的符号,我们更愿意理解为一种色彩,一种很多彩的生活状态。”
陈钢也表示:“不要一讲老克勒,就是老气横秋的。如果能把克勒变成一种精神的话,就看到了一种传承,上海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对高雅、精致、时尚文化的传承。”
“诗梦”中,梁波罗朗诵了黄宗英的《不老歌》,事后有年轻人评论,这首诗似为“诗梦”现场的所有来宾而写:不管他们有着多少白发、多少皱纹,传递给我们的都是充满活力的正能量。经历过大起大落、淬炼出祥和宁静的“老克勒”们,如何会老?
情感共鸣
“云梦”结束后,“克勒门”的微博收到一条私信,是关于活动中淳子带来的一张名媛旗袍合影: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赵四的闺蜜跑到她位于皋兰路1号的家中来安慰她,于是留下这张照片,照片里的六位名媛,个个家世显赫。私信内容来自一家公司,说皋兰路1号现在正是他们的办公地点,欢迎“克勒门”去那里拜访,甚至做活动。
这就是上海的可爱,在这座城市里,“文化”是活生生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而非将其供在神坛上远远地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说,“克勒门”与上海文化复兴,更像是相互选择的天作之合。
几个人的自娱自乐,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演变成一场文化现象,正是因为时代需要,因为太多沉寂的或远在异国他乡的上海人,强烈地珍爱着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克勒门”聚集起的人和事,引发了他们心底深处的共鸣。
第一期“华梦”请到了周璇的孙女周小璇,她没有见过奶奶,从小在加拿大长大,中文并不是很好,现场带来几位外国朋友,用音乐展现对奶奶的情感。《天涯歌女》、《四季歌》,以及她自己为奶奶写的曲子……从小璇的表演和举动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传承,她的血液里,还是流淌着上海文化的传统与追求,对奶奶的情感、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在了自己的音乐里。那一刻的现场,令人无法不感动。
在话剧舞台上站立了50多年的表演艺术家娄际成,“诗梦”当天朗诵了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听着听着,观众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那份跨越时空不灭的感动,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
作家白桦为“诗梦”挥毫,留下四个字:“坎坷为歌。”之前在沙龙上,他慢慢掏出手稿,上面写着一首诗。他的声音很轻,但却很有力量,他说:“雾,总会在不经意中,悄悄消散。”
或许,配音大师童自荣因围观“克勒门”“未遂”而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最能概括我们所处的时代:“一切不应被颠覆的东西,我们要引导处于迷茫或自以为是中的年轻朋友,统统把它们再颠覆回来!”
接下来的5个月间,“克勒门”连着做了四场梦:8月“华梦——老克勒的前世今生”,9月“诗梦——秋月下的小夜曲”,11月“云梦——旗袍与名媛”, 12月“戏梦——京剧在上海”。
五感相通
“克勒门”的形式很好玩,前方虽有舞台,环境却更像客厅。为打造“能喝、能闻、能听,还能感知”的下午茶沙龙,三位主创中,陈钢和阎华积极筹备节目与选题,嵇东明则负责为每一次主题搭配适合的茶、适合的点心,以及适合的精油。
“华梦”亮相时,到场嘉宾首先被邀请品尝来自斯里兰卡的高地红茶,嵇东明讲解完茶后面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梁祝》片段《化蝶》旋律随即响起,作曲家陈钢用钢琴为这款茶倾情伴奏。空气中,天然植物精油调配出的香气徘徊不去;房间两侧,摆着当代海派艺术家的画作,画的是上海老街。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克勒门”围绕“优美”二字营造了一个场,在这样的场里,将苦难化作美丽的秦怡、周璇的孙女周小璇、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王维倩、百乐门的贝司手郑德仁依次上台,与陈钢、阎华两位主持人一起,边讲述,边呈现,爵士音乐的故事、百乐门的故事、《良友》画报的故事、英法租界文化的对比,点点滴滴,勾勒出“老克勒”的前世今生。
这种五感相通的玩法,在“诗梦”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时值中秋,“克勒门”索性组织了一场中秋诗会,朗诵、配音、表演,播音艺术家和音乐家、诗人云集。“上海好声音”梁波罗、娄际成、刘广宁、曹雷以及作家白桦,在古往今来的诗词佳作中作各种穿越;播音泰斗陈醇,送上了自己创作的中秋贺诗;电视新闻里的老搭档印海蓉和成笛,也在“克勒门”舞台上重聚,合作了李商隐的《无题》。
与此配合,既有复旦古典文学教授胡中行的评点解读,又有上海特级教师、语言文字专家过传忠对汉字习俗的梳理,更有上海当代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谢春彦现场作画。钢琴、点心、诗歌、红茶,“上海好声音”并不只是听觉享受,而是一切美的知觉,在美的氛围里共鸣。
“通感”理念最精彩的一次个案表达当算“云梦”,陈钢由母亲的旧照讲起旗袍所代表的东方美:“从《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套旗袍到《色戒》中汤唯的10件旗袍,为什么旗袍能演变成上海女人的符号?因为上海是移民城市,能够把古今中外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变成很特别的海派文化。我举音乐的例子,我们写《梁祝》的时候写到《十八相送》,”言语间,熟悉的旋律即兴哼起,“徘徊、纠结,这就是旗袍!海派文化就是把中西开放、收敛的东西非常巧地结合在了一起。”
城市记忆
每一次“克勒门”沙龙,小开都是最大亮点。
“大家再看我一眼啊,我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一场恋爱的结晶!”说这话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梨园界“四大小开”之一胡思华,其父胡治藩曾为上海“大光明”总经理,也是知名海派作家、剧评家,其母金素雯曾为上海当家花旦,与周信芳搭戏。
现场大屏幕上,打出一张《雷雨》剧照,原来,麒派老生周信芳等众好友为撮合这对才子佳人,决定排练话剧,让两人演对手戏。结果演出很是轰动,连曹禺先生都给予高度评价。剧照上,桑弧、周信芳、唐大郎、陈灵犀、马蕙兰……个个都是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
这位从小跟随母亲在后台看戏的小开,将海派文化下的京剧归结为“全民热爱的艺术”(All fans of art),“在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喜欢京剧,京剧垄断了整个社会。”胡思华的家族记忆与本人风范,为“克勒门”的“戏梦”增色不少。
另一位在网上赢得热烈掌声的“小开”是“云梦”请到的金先生。沙龙前夕,主持人阎华将一张老照片放到微博上“剧透”。那是一对19岁青年的订婚照,地点在位于水城路的自家别墅,时间是1948年10月10日,西装、旗袍,优雅精致。金先生是当年上海旗袍名店鸿翔的小开,夫妇俩相濡以沫64年,又双双来到“克勒门”的舞台,讲解旗袍记忆。
宋氏三姐妹、四大名旦,以及白杨、言慧珠、胡蝶等等,都曾光临鸿翔。阎华随即发难:“那时候都是名媛、明星来,裁缝量身材基本上都是男的,离得那么近,会有什么矛盾发生吗?”金先生立马拿出职业范儿,和金太太搭配,演示起旗袍测量的窍门和礼仪。
“量的时候,量前身、量后身,从上到下,这样一步步量下来,不会漏掉;胸廓,再下面是量胸围,一定要保持尺的水平。手一定要放在这个位置上,不要东碰碰、西碰碰,男同志一定要注意。有些人肚子比较大,下面量臀围,也一定要放在边上……”阵阵笑声中,也的确令人感受到了做一件合身的旗袍是多么不容易。
同样的见证人还有现年95岁的禇先生,16岁开始做旗袍,至今将近79年,曾是杜月笙家的常客,找他做过旗袍的明星不计其数。电影《花样年华》播出后,世界多家媒体蜂拥而来,因为知道海派旗袍数禇先生做得最好。主持人介绍说,禇老如今儿孙满堂,在家乡条件都很好,都有独栋的别墅,但他就是愿意一个人住在上海。“为什么?我想大家都理解,上海女人的旗袍、上海女人的穿着,这座城市里寄托了他太多珍贵的记忆。”
记忆,有开心的,也有悲伤的。“诗梦”现场,上译厂配音艺术家曹雷朗诵了一首闻捷在新疆写的诗,字里行间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她回忆说,这个“文革”期间饱受迫害的诗人曾住在她家楼上,自杀那天的煤气开关,还是曹雷上去关的。
“歌仙”陈歌辛之子陈钢的记忆,同样是艺术与忧愁的杂糅。在“华梦”沙龙上讲起父亲的经典名曲《永远的微笑》,他回忆说,那是父亲写给母亲的,因为说她长得像蒙娜丽莎,有蒙娜丽莎那样永远的微笑。“ 前面几句就是歌颂美,中间说‘我不能失去我仅有的春光,我也不能失去给我的阳光’,他已经预见到以后一生中很多悲剧的未来,但是最后一句非常有哲理,‘心上的人儿,你不要悲伤,愿你的笑脸永远那样’。我父亲很早就从香港回到上海,带着周璇回来,后来不幸被打成右派,在白茅岭去世,去世的时候才46岁。我妈妈带着四个孩子,唱着这首歌,度过了她的一生。一直到前年94岁,她临别的时候,我们子女就在她旁边唱了这首歌。” 美与痛,爱与悲,悲伤里,仍然有一种力量,一种活泼、阳光、柔软、祥和的力量。这正是“克勒门”几位主创所看重的“克勒精神”。被他们一致奉为“克勒女神”的秦怡,出席“华梦”现场时特别提到了新上海:“有了我们的新上海,才能够来传承这些老上海的东西,如果没有新上海,老上海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们活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定要保卫我们中华民族,保卫我们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思想火花
沙龙最大的魅力在于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从18、19世纪的巴黎到21世纪的上海,这点未曾改变。回顾过往几期的现场交流,会发现“克勒门”真正的焦点并不在什么是克勒,而在什么是海派。
第一期“华梦”中,学者许子东对上海英法租界文化的诠释就很有意思:“法租界典型的东西是沙龙,是艺术,是革命;英租界典型的标志是金融,是跑马厅,是娱乐,是巡捕房。多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实际上接受的是法国的概念。什么叫有文化?读莎士比亚、听交响乐,这叫有文化;而喝下午茶、去赌场,这叫显派,在中国人看来是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的方式。”
由此,引出了海派文化为什么一直受压抑的问题。在许子东看来,这一方面是被革命模式否定,视为“堕落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海派这套外滩文化、跑马文化、下午茶文化,也被中国知识分子的文人传统所排斥。“但是相信‘克勒门’会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因为现在英美文化在世界上占主流,通俗文化已经理直气壮地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中国现代城市文明最早也最独特的案例,上海这片土壤的珍贵被来到“克勒门”的嘉宾们一再强调。
“云梦”现场,女作家淳子被问及为什么上海女子穿旗袍有种特殊的味道,她解释说,在上海有了租界以后,几乎全国有权的、有才的、有钱的,都涌进上海,并涌进租界。为什么?因为安全。资本和人才在这里结合、发酵,于是便成就了一个我们现在嘴里说的“摩登都会”。
“在这个摩登都会里面,媒体是特别发达的。包括梅兰芳在内,所有的角儿都要到上海来唱红,才算红。而所有著名的歌星、影星,几乎都诞生在上海。中国文学现当代史上的著名文人,都是从上海出名的,茅盾、鲁迅、萧红、郁达夫、沈从文……太多了,都离不开上海。”
正是上海摩登都市的传播力、示范性,使得曾为满洲贵族妇女长服的旗袍脱胎换骨,最终成为现代女性社交的最主要服装。“最著名的上海顶级女人,像宋氏三姐妹,去掉了满族人宽大的袖子,提倡新生活运动,穿起旗袍,外面搭的都是欧洲进口的紧身西装或裘皮。因为有这样的深厚底蕴,即使是小家碧玉,在上海的环境里面,看也看会了。”
这种骨子里的自豪感,成为在“克勒门”畅谈海派文化的嘉宾们的共性,他们不仅以上海为骄傲,而且知道自己凭什么而骄傲。像这样对充沛情感与冷静理性的拿捏,亦属海派特色。
“但听说‘海派’一开始不是个好词儿啊?”主持人阎华在“戏梦”舞台上与学者兼票友翁思再聊起了海派创新的问题。以京剧为例,原本在北京,专业戏迷都“听”戏,到了上海,却演变成“看”戏。大屏幕上几张戏楼旧影,展示了上海演戏如何把水枪、自行车搬上舞台,也展示了天蟾大舞台如何为演员打广告。
“民国初年,霓虹灯刚刚进中国,上海就可以用霓虹灯把一个演员的名字打得很大。广告词用得也非常绝,比如有一年谭鑫培的女婿来沪演出,这边给他做的广告是‘环球老生冠军’。”翁思再介绍说,上海用商业包装的办法把蛋糕做大,演员赚得多,所以大家都愿意来上海演出,在上海红过以后,回北京就可以做宣传说“红遍大上海”,继而赢得北京市场。
这种顾客就是市场的逻辑,使得上海既能孕育出利用嗓音缺陷、融合多种艺术自成一派的周信芳,也能孕育出靠裸体京剧和大腿舞来博眼球的小杨月楼。翁思再由此提出海派也分良性海派和恶性海派,以史为鉴,当今艺术要想留得长久,创新最好的方式是“有机地东张西望”。
碰撞实验
“克勒门”不为怀旧,是几位主创的共识,对他们而言,沙龙文化的重要特点正是自娱性和实验性,因此,“碰撞”成为每一期沙龙最值得期待的亮点。
“诗梦”盛会上,电台主持人、朗诵家陆澄与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创始人宋思衡即兴合作了《岳阳楼记》,陈钢和阎华则首次合作了白桦的《琴弦上飞舞的彩蝶》,以《时光倒流七十年》和《梁祝》的旋律交替出现,诗文内容增减重排,完成了一次独具匠心的二度创作。“云梦”现场,小提琴家苏婷激情热辣的现代演奏,从关于名媛与旗袍的回忆中迸发而出。“戏梦”舞台上,小提琴版《打虎上山》、钢琴版《京剧Style》,与京胡《夜深沉》、麒派唱段《追韩信》融洽共生。
翁思再聊起他那首著名的《梨花颂》作曲,竟是位搞配器的同事情动于中的游戏之作。主持人点评:“这首歌的诞生,也很具有我们海派精神,不是那么严苛的、严谨的,而完全是‘玩儿’出来的。”
碰撞,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含蓄与奔放。这样一种状态,正是几位主创对于克勒文化的情结感受和现状描述。聊克勒,忆克勒,并不是要回到过去,或一味沉醉于怀旧的情绪当中,而是希望能够帮助梳理克勒文化所代表的精致海派的历史,好好地理解它、解读它,在碰撞与创造中,一同感悟上海这座城市最美好的一些生活状态,进而研究这个城市的文脉,抽离出一种精神,为现代的新上海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华梦”沙龙上说起有关“克勒”名称的来历有几种解释,但“克勒门”的诸位更倾向于用“colour man”——色彩!主持人阎华总结说:“今天叫‘老克勒’、‘克勒’,已经不应该理解为是怎样的一群人,或者带着怎样的符号,我们更愿意理解为一种色彩,一种很多彩的生活状态。”
陈钢也表示:“不要一讲老克勒,就是老气横秋的。如果能把克勒变成一种精神的话,就看到了一种传承,上海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对高雅、精致、时尚文化的传承。”
“诗梦”中,梁波罗朗诵了黄宗英的《不老歌》,事后有年轻人评论,这首诗似为“诗梦”现场的所有来宾而写:不管他们有着多少白发、多少皱纹,传递给我们的都是充满活力的正能量。经历过大起大落、淬炼出祥和宁静的“老克勒”们,如何会老?
情感共鸣
“云梦”结束后,“克勒门”的微博收到一条私信,是关于活动中淳子带来的一张名媛旗袍合影: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赵四的闺蜜跑到她位于皋兰路1号的家中来安慰她,于是留下这张照片,照片里的六位名媛,个个家世显赫。私信内容来自一家公司,说皋兰路1号现在正是他们的办公地点,欢迎“克勒门”去那里拜访,甚至做活动。
这就是上海的可爱,在这座城市里,“文化”是活生生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而非将其供在神坛上远远地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说,“克勒门”与上海文化复兴,更像是相互选择的天作之合。
几个人的自娱自乐,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演变成一场文化现象,正是因为时代需要,因为太多沉寂的或远在异国他乡的上海人,强烈地珍爱着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克勒门”聚集起的人和事,引发了他们心底深处的共鸣。
第一期“华梦”请到了周璇的孙女周小璇,她没有见过奶奶,从小在加拿大长大,中文并不是很好,现场带来几位外国朋友,用音乐展现对奶奶的情感。《天涯歌女》、《四季歌》,以及她自己为奶奶写的曲子……从小璇的表演和举动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传承,她的血液里,还是流淌着上海文化的传统与追求,对奶奶的情感、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在了自己的音乐里。那一刻的现场,令人无法不感动。
在话剧舞台上站立了50多年的表演艺术家娄际成,“诗梦”当天朗诵了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听着听着,观众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那份跨越时空不灭的感动,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
作家白桦为“诗梦”挥毫,留下四个字:“坎坷为歌。”之前在沙龙上,他慢慢掏出手稿,上面写着一首诗。他的声音很轻,但却很有力量,他说:“雾,总会在不经意中,悄悄消散。”
或许,配音大师童自荣因围观“克勒门”“未遂”而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最能概括我们所处的时代:“一切不应被颠覆的东西,我们要引导处于迷茫或自以为是中的年轻朋友,统统把它们再颠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