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要强化训练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英语训练偏离了它本来应有的正常轨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得高分,大搞“题海战术”,使本来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变成了机械、单调的习题练习课。久而久之,学生便对英语课失去了兴趣。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应试教育将渐渐淡出教育舞台。但还有一部分人不仅不能正确认识英语教学中训练的重要性,而且还想当然地认为训练是应试教育的“怪胎”。其实,这是对训练的一种误解。训练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它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方法、途径。素质教育同样离不开训练,而且要强化训练。
  现在又有人提出“大英语教学”,这是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语言教育既有工具性的一面,又有人文性的一面,因而英语教育既包括工具教育,又包括人文教育。从二者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工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发展,人文教育也会相应的取得一定的进步。而我们知道,要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也是这样。即: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英语这门工具就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就为他将来的成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从“大英语教学”观来看,英语教学也要强化训练。
  笔者认为,训练是英语学科教学的特质,也是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从课程观看,英语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而完成的,只有通过严格、恰当的训练,才能最终体现英语课程的价值。从教学观看,“教”,就是“训”,就是解释,就是训导;“学”,就是“练”,就是实践,就是练习。因此,教学总是和训练相随相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就是训练过程。从教材观看,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载体,学生只有通过对载体的反复训练,才能实现学习迁移。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则与训练密不可分。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做为基础,并使智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次,做好知识、智力向技能的转化;最后,在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巩固、加深,最终形成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把相关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激活”,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并不断的巩固、强化而达到“熟练”程度,最终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可以说“能力源于训练”。训练也得合理、得法,那就要有科学的原则作为指导。
  1.目的性原则
  英语教育的总目标是由不同层次上的子目标组成的。有“教书”目标、有“育人”目标;有阅读教学目标、写作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听力理解教学目标;有年级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有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等等。因此,进行英语训练,必须要切合英语学科这些特点和教学规律,确定明确的训练目的,减少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2.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决定了训练必须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训练方式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或课内训练,或课外训练;或单独指导,或集体讨论;或以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或以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等等,不一而足。
  3.量力性原则
  训练的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训练内容的多少,二是指训练时间的长短。英语教学中的训练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生理、心理等特点)和教学要求去确定训练的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把握好“火候”,量力而练。
其他文献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五章中国的四大地区讲完后,安排一次综合复习课,从纵向和横向等方面系统地认识和比较四大地区的特点和差异,对于学生的归纳、总结、分析对比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安排,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1.以气候为主导,分析四大区域的农耕制度和自然景观    1.1 北方最冷(我国冬季气温最低记录处-黑龙江的漠河镇:负的52.3度),所以其农作物以一年一熟(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
期刊
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不知不觉中对数学有了特别的情感,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然中接受新的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呢?笔者下面就此观点谈谈的一些看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学生才会体会到教师爱的真诚,教导的
期刊
【摘要】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 情境 创设  How in Chinese teaching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Zhu Xuan  【Abstract】Displays in Chinese te
期刊
1.把语言文字教学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语言文字是反映客观事物并同客观事物密切联系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时去认识事物,就会对事物有比较深的认识和印象。同时,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也会加深。我在教学时,借助图画、实物、标本、模型、幻灯、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手段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这样既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期刊
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的确,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源于他对该事物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是人的一种喜好情绪,能激发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种活动,是一种自发、自愿,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良好的兴趣更是促发人健康上进的强大动力。就学生而言,兴趣是其愿学、乐学、爱学、善学的内在动力,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迸射出夺目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
期刊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民主、和谐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在平等、尊重和友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愉悦的,这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最佳时机,容易产生流畅的思维,灵感的火花,可以为学生创造性的提问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课堂提问能力,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恰当热
期刊
1.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选择教学策略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因此,要让孩子们愉快的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就必须采用直
期刊
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提高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1.重视备课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
期刊
现在的学生需要活动、喜欢活动,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有权去设计活动方案,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及活动材料,能够自己控制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活动一般是教师做为引导,从学生不感兴趣的间接经验活动开始,然后按照知识间的逻辑顺序由已知向新知逐步推进。因此我们进行动时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