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变中求变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4374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我国传媒也迫切需要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发出自己的声音。从1978年起,我国的期刊发展经历了四次浪潮:第一次是以《读者》《知音》等为代表的大众化期刊,第二次是以《时尚》《瑞丽》等为代表的小众化期刊,第三次是以《财经》《商界》等为代表的财经类专业期刊,第四次则是以《瞭望》《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等为代表走时政路线的新闻类周刊。本文所探讨的新闻类周刊就是指在第四次期刊浪潮中所涌现出来的,以解释报道和深刻评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新闻为主,并且是以周(或双周)为出版周期的期刊。强调以“周”而不是以“月”为出版周期是为了把周刊和月刊区别开来,也就是说,本文所探讨的新闻类期刊并不包括新闻类月刊,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周刊”。
  新闻类周刊的变与不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类周刊迅速崛起,到现在至少已有20余种在新闻领域比较活跃且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周刊。应该说,这一批新闻类周刊已经逐渐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在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我国新时期的新闻“百草园”增添了些许新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当下的传媒市场上,这些新闻类周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期刊发展的第四次浪潮,新闻类周刊经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当下的新闻类周刊仍然与我国当前传媒市场大转折、大发展的现实显得极不相配。虽然有一些新闻类周刊在创刊之初就标榜要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可是现实的发展之路却并不顺畅。有的周刊一路上走得磕磕绊绊,步履维艰;有的周刊在发展过程中与初衷渐行渐远。
  究其原因是,当某一种新闻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逐渐进入到深水区的时候,就会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变与不变。这时候处理好不变的坚守和拓展创新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能否坚守一些好的东西,拓展一些新的东西,是判断一个新闻媒体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具体地说,新闻类周刊就应该在坚守新闻性这个基本功不变的基础上,努力围绕品牌效应和报道方式这两个发展优势进行拓展创新。
  坚守新闻性,拓展品牌效应
  新闻类周刊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它也必须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作出反映。新闻性是新闻类周刊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新闻性就无所谓“新闻”周刊了。这就对我国新闻类周刊在报道内容上有了特别的要求,那就是要以阐述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和评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重大新闻以及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在坚守新闻性不变的同时,新闻类周刊要想发展壮大还要不断求变。寻求创新变化的路径很多,而其中拓展品牌效应是新闻类周刊寻求变化之路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步。这就要求我国的新闻类周刊要千方百计打好“新闻”这张品牌,真正体现出“内容为王”这一新闻传播的本质特性。
  坚守新闻性优势。新闻类周刊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和其他大众传媒有所不同。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既有硬新闻又有软新闻,不仅条数较多且多为短消息,而新闻类周刊所报道的新闻基本上是硬新闻,且条数较少,主要探讨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因而新闻类周刊要侧重和强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抓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要抓读者普遍关心和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读者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有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避免肤浅性和片面化。这是新闻类周刊理应坚守的理念和我国新闻类周刊最大的优势所在。因为对于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来说,其主办单位基本上是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主流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实力雄厚,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办刊理念,牢固坚守“内容为王”和“新闻立刊”的原则,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发挥其新闻性这一强大优势。
  发挥新闻品牌效应。当今社会“品牌创造价值”已经深入人心,新闻传媒业也不例外,知名的新闻品牌不仅对受众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也是广告收入的主力军。品牌就是风格,就是效益。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品牌就是风格,就是效益。当下我国的新闻类周刊在实力明显不足的现实情况下,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亮出“绝活”,以巧取胜。因为对于新闻类周刊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拥有丰富的新闻信息本身,而是要寻找和确立对于新闻信息深度加工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即风格特色。新闻类周刊以风格特色为基础打造知名的新闻品牌就是周刊的“绝活”。从传媒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当竞争从初级转变为高级,为了有效地避免同质化,以风格特色定位的差异化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已是大势所趋。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闻类周刊的崛起,数量的增长逐渐让位于质量的提高,创刊之初又快又好的发展之路已经被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所替代。而当新闻类周刊的竞争发展从初级转变为高级,逐渐涉入深水区的时候,如果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那么在确立风格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品牌效应的战略就成为关键。对于新闻类周刊来说,具有新闻性品质的品牌就是周刊的灵魂,而要打造和支撑这个品牌就要靠周刊本身的实力背景来确定其风格的准确定位。
  坚守深入性,拓展报道方式
  新闻类周刊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要真实、迅速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也必须讲究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类周刊受自身出版周期的限制,从而决定了其在时效性上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劣势。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闻类周刊以“周”为出版周期的特点,也有其有优势的一面。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读者对于新闻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报道,而是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这也为新闻类周刊的深度采访和报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扬长避短,发挥周刊优势。首先,新闻类周刊以“周”为出版周期,且多数为一周,少数为两周,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上的重大新闻“集一、两周于一日”,比较符合读者的信息消费习惯。因为以周为单位,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正好满足了周末休息的读者能够有效地、充分地了解一两周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信息的需要。其次,新闻周刊以“周”为出版周期,在报道上还能够与新闻事件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相一致,且能够发挥后发制人的优势。因为以周为单位,可以比较充分、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甚至结果等信息,而且还可以充裕地利用这段周期内其他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信息,从而使周刊自身的报道更为全面、准确、深刻。   从当前新闻类周刊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一些在我国颇有影响的新闻类周刊也正在较好地坚守着时效性,在新闻报道上侧重对某一时政新闻进行全面报道和深刻评析,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多背景提供和多视角观察,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历史反思与文化解读。
  深入挖掘,拓展解释性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把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客观报道,就是记者要严格地原样记录被采访对象的一切;第二个层次是靠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采访到的材料而写成的报道;第三个层次是记者不仅要客观地再现新闻事实,而且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和评述,从而揭示其意义和本质。对于我国当前的新闻类周刊来说,读者最需要的不是第一个层次的浅层报道,而是第三个层次的深度报道。当前我国新闻类周刊的这种可以“集一、两周于一日”的周刊特点就非常适合拓展解释性报道这种读者迫切需要的“第三个层次”的深度报道方式。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分析,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和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的原因,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和倾向。因为新闻类周刊有充裕的时间和版面进行深入的采访和充分的报道,所以它能够侧重于揭示和说明新闻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进行深入挖掘,既向读者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向读者全面解释新闻发生的缘由背景和发展趋势。
  1995年正式复刊的《三联生活周刊》继承了邹韬奋先生《生活》周刊的传统,侧重于文化传播,但它又不同于文化生活类期刊侧重于情感化、实用化的软新闻,而是采用了独特的三联视角将文化现象与文化评价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挖掘。《三联生活周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做的解释性报道,不仅使读者分享了体育和文化的盛宴,而且由于其对奥运精神的深入解读,从而在思想文化层面上较好地引导读者进入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舆论场。也就是说,拓展对新闻事件的解释性报道使得新闻类周刊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昨天”和“今天”,而且还能够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和思考“明天”。
  祭出利器,打出评论的旗帜。新闻类周刊的这种深度报道的优势,不仅使其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且还可以配合报道发表评论文章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深度报道和时政评论是新闻类周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新闻类周刊要在报道新闻的同时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就一定要高举“评论”这面大旗,这也是我国当前新闻类周刊在发展之路上勇于拓展的重要方式。立场鲜明和观点正确的时政评论是新闻类周刊的“重武器”,只有祭出这个利器,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办人卢斯和哈顿就从来不避讳其鲜明的立场和倾向。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就明确提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应该说,立场鲜明的时政评论是新闻类周刊的一面旗帜,要打出这面旗帜,我国的新闻类周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当下出版的新闻类周刊,大多是由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媒体所创办,具有起点高、背景好的绝对优势,其评论的深度和分量对读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新闻类周刊这些既具有较强理性又不乏犀利的评论文章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在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上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如新华通讯社1981年创刊的《瞭望》周刊,其拥有实力雄厚的一流的新闻团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来自权威部门的宝贵的新闻资源,更能够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评论。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使得《瞭望》周刊的评论不仅具有国际化的眼光,而且还能以专业化的视角,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建设性的评析,实现了周刊“纵论国内外大事”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制度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
  新闻类周刊如果想真正跨入我国主流媒体的行列,打造出真正有社会影响力的成熟的周刊,那么对于新闻性和周刊性的坚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对于品牌效应和报道方式的拓展又要有“变是不变的真理”的胆识和眼光,积极以变应变。也就是说,新闻类周刊只有在牢固坚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即在不变中求变,才是未来发展成熟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闻传播系教授
其他文献
多年前谈到电视国际新闻,只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最后部分是纯粹符合定义的。如果想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国际大事,只有央视短短几分钟的国际新闻,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随着电视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不仅中央电视台专门增设了国际新闻频道,不少省级或市级的地方台也开始涉足国际新闻领域,加重了全球资讯的报道力度。国际新闻栏目如同为国内受众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是国内受众了解全球讯息的重要媒介。  国际新闻
期刊
在全球传统报纸高喊“狼来了”的一片惊呼声中,以地铁报为典型代表的免费报纸在中国却异军突起,逆势领涨,迎来了又一波发展高潮——这种以都市核心圈地铁网络为主要发行渠道、目标人群精准锁定为白领上班族的新兴平台型媒体,迅速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里一道新的风景线,其“都市新主流媒体”的形象引起业界瞩目。本文拟以《羊城地铁报》的营销实践为例,探讨地铁报是如何打造独特的“免费+渠道+落地”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丰富性
期刊
2012年对于期刊人来说必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期刊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骄人业绩。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振奋人心,让期刊人有了无穷的动力,对未来充满信心。  岁末年终,北京的几分寒意并没有消减期刊人的热情。12月6日,西国贸会议厅,群英聚集,暖意融融。第七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在这里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中国期刊协会
期刊
全国地铁报联盟是由北京娱乐信报社、上海I时代报社、广州羊城地铁报社、南京东方卫报社四家报社共同发起,并于2008年成立的。截至目前,全国地铁报联盟成员已达20家(含观察员1家),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一届联盟峰会。10月16日-18日,记者应邀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地铁报联盟峰会,就中国地铁报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对全国地铁报联盟主席杨黎光进行了专访。  历程:地铁报十年的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在党报、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频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以《扬子晚报》为例,对2001年-2010年该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扬子晚报》在农民工的报道方面除了能及时准确传达相关政策法规、关注农民工切身利益外,还存在对农民工的报道处于浅层、对农民工的形象塑造存在城市本位倾向、对农民工的弱势地位过于渲染和缺乏对
期刊
2013年是笔者所在成都地铁报《新城快报》创办3周年。《新城快报》今年策划了一个相亲主题活动,仅仅4天时间,就有300多位读者报名,活动做得热闹非凡,效果也不错。但事后,一个负责活动策划的编辑找到我,非常失落。他说他和参与活动的读者交流,问他们喜欢报纸上的什么内容,读者说喜欢看活动报道,因为很有趣。他不死心,问新闻呢?你们喜欢看新闻吗?比如报纸重点推广的一些版面——《锐读》《沙发》……但问来问去,
期刊
2012年我国的媒介融合发展是各类平台不断被构建的一年,是网络视频蓬勃发展的一年,是大数据引发大营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主流传统媒体积极对接新媒体,广电业与电信业双向进入;新媒体一方面向移动终端延伸,一方面对线下拓展,在社会化媒体的推送下,进军视频及其他服务领域,开发了更多应用,构建了更大的平台。2012年昭示了一个趋势:传媒业正大步迈进大平台、大视频、大数据的大媒介时代。  大平台:聚合促进融合
期刊
扬州,一座因丰厚的历史文化而扬名的古城,在这里,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名篇,更有无数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而今,成立了三年的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正是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书写着他们的创业故事,他们以“最扬州”的风貌,在全国报业独树一帜,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地市报的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在参加由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传媒变革与发展峰会暨2013中国报纸设计师年会过程中,我们采访了扬州报业传
期刊
各种媒体上不断有关于报刊媒体违法违规等问题的负面报道(有时也有关于出版媒体、网络媒体的)。就个体讲,除了假记者的情形外,不时有一些报刊媒体记者诈骗钱财的消息见诸报端,所谓的事故封口费、危机公关费等说的就是此类现象。就单位讲,除了冒充正规新闻单位的情形外,不时听到一些媒体要求记者通过“问题报道”,向对方讨要广告费、下达订阅量的传闻。诸如此类的问题,除了一些原本素质就不好,或压根就爱走邪道的个人和单位
期刊
笔者并非出身媒体,大学时主修的是商业和环保,开始从事的工作也与媒体毫不相关,但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媒体行业,之后更有机会与瑞典地铁国际集团(Metro international)一起,将香港《都市日报》(MetroHK)发展起来,内心深处已经是个媒体人。尤其是免费报纸拥有了盈利模式,形成了商业模式并可以复制之后,使其拥有了客观中立的立场,也提升了其为弱势群体发声的能力。  而免费报纸除了是媒体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