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养生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了追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便寻求种种养生的途径。养生之风,于今为烈。琳琅满目的养生广告,五花八门的养生讲座,层出不穷的养生大师,光怪陆离的养生方法,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加上“撬边”的帮衬,“名人”的捧场,以致如流的信徒、似云的粉丝一哄而上,把一个好端端的养生文化糟蹋得面目全非。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免又一次地怀念起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裘老一生,除了治病教书以外,写作旧体诗是他的一大雅癖。所著《剑风楼诗抄》载诗百余首,内有《论养生》诗五首,我尤为击节赞赏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从来得失有乘除,穷达区区莫问渠。终是助人为乐好,世情看淡即天书。
  传说元始天尊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把元始天尊所授经文视作“天书”。在《论养生》诗中说到天书,自然是指养生的要义。怎么来读懂养生的天书,掌握养生的要义呢?就是看淡“得失”与“穷达”。得与失从来都是相互抵消的,穷与达也不过是区区小事,何必要计较。孟子曾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向被士人视为至理名言。而不论穷达,“终是助人为乐好”,其精神境界无疑更在孟子之上。如果能够真正理解“祸福倚伏”的哲理,认识得失、穷达之间的乘除关系,一以贯之地助人为乐,便是读懂了养生的“天书”。归根结底,“世情看淡”就是养生的“天书”。之所以能够“看淡”,根本在于心淡。唯有心淡,自然视淡、听淡、嗅淡、味淡、触淡,五官皆淡。“淡”是此首七绝的诗眼。
  强调一个“淡”字,完全符合养生的真谛。传统中医的养生,不仅注重养身,尤其是把养心、养德看作养生的根基所在。这在中医最为经典的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論述。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是强调养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是强调养德。而“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则是养生所追求的至境。
  为人处世,真正做到一个“淡”字,谈何容易!《史记·货殖列传》就曾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自古而然。这就是反“淡”道而行的“浓”的作为。浓于外物,喧嚣的声浪,厚重的烟尘,闭塞了耳目;浓于酒食,丰盛的佳肴,极品的美酒,腐蚀了肠胃;浓于美色,骗得的春情,败坏了道德;浓于名利,沽钓的声誉,掠夺的财货,摧毁了心灵。凡此种种,怎一个“浓”字了得!
  明代有个郑瑄,先后任浙江嘉兴府知府、应天(今南京)巡抚,为官清廉,一芥不取,生活清苦,妻子穿戴仍然是荆钗布裙,重视教育,兴修水利,深受百姓爱戴。他曾写过一部二十卷的读书笔记《昨非庵日纂》,其中卷七曾对“浓”“淡”的利弊作出过既深刻又生动的阐述:“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噫,浓之为毒甚矣!吾以一味药解之,曰淡。”
  “浓”是万病之元凶,“淡”则是化解各种病毒的良药。裘老之诗,实得养生三昧。“世情看淡即天书”,可视作人生警句。 ■
其他文献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因为争取一些蝇头小利而与人争斗,生气,甚至惡语相向。这样的现象、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往往会忽略恶劣情绪对身心造成的伤害。现代医学表明,一个性情暴戾的人,即使让他经常服用最好的营养品,经常练习最佳的健身运动,其寿命也远不如性情温和者长寿。现代心理健康学更是提示人们:要健康长寿,先得树立一个心理保健的座右铭——友善。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期刊
国人的饮食传统,表现在筵宴上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以过量的肴馔定义丰盛的程度。各类宴席的准备,都是以吃不完作为标准的,这也是判断主人盛情的一个标志。吃不了怎么办?也并非是统统倒掉,有时是要打包的。古代打包的法则,也有小大的区别,有“礼包”,也有“罚包”。帝王甚至还有“怀归令”,吃不了是要兜着走的,御宴上曾有过这样的规矩。  这样的传统,似乎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周代有许多食礼仪轨,将各类筵宴
期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文治政府的国家。文化史家柳怡徵认为,这种文治政府起源于周朝,“至周而尚文”,“其文教以礼乐为最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到了始于“素朴的农民政府”的汉朝最终完成了“文治的贤人政府”。加之在整个古代,中国政府一直承担着对世界上最多人口的教化、组织和管理,所以其行政经验与智慧也是最发达的。在西方那种契约化行政文化在中国本土很难扎根的当下,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资源可以为当下的行政文化建设
期刊
吴晓波  财经作家。  “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摘要:“中国从来就有轻商的传统”,这似乎已成公论。但是在吴晓波看来,古往今来,中国轻视的其实是商人,却从来不轻视商业。从两厚本的《激荡三十年》,到两薄本的《跌荡一百年》,再到只有一本的《浩荡两千年》,吴晓波“中国企业史三部曲”叙述的时间跨度越来越长,篇幅却越来越短,这也恰恰反映了商业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  ?笏 历代企业史就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期刊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雷勒写过一本书,叫“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之所以要将书名起得如此“骇人听闻”,是想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业。因为教育者一句无心的言语,便可能奠定孩子一生高尚或卑劣的底色;一個随意的举动,便可能引导孩子自此走上睿智或愚顽的殊途。保罗的话当然是针对教师说的,然而也完全适用于父母,适用于家庭教育。从汉末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从
期刊
有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間,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是,有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兰花散落满地。弟子们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寻姓出自姒姓,与夏同姓。昔日大禹分封诸侯,各自以国为氏,其中一支即斟鄩氏。  夏朝从“太康失国”、“羿、浞代夏”到“少康中兴”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两度失国。先是在今河南洛阳被后羿所灭;后
期刊
百年前,一项存在了1400年的制度,经当时的重臣张之洞、袁世凯、岑春煊、端方等人一撺掇,几年前一手埋葬了戊戌变法、被人视为顽固派首领的西太后下了一纸诏书,就这么完了。顺手翻了一下当时也算是小名人、而且对时政颇为热心的郑孝胥的日记,1905年这年,关于废科举,居然一字未提。  戊戌变法时废八股引起的轩然大波,此时已经消失在了爪哇国里,知识界看起来已经欣然接受这个在我们看来几乎是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个被
期刊
癸巳说蛇,让我想起那些妙趣横生的玩具蛇。其中最有魅力的当属“竹蛇”了。它流传久远,说来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竹蛇”一般多做七节,头、尾各占一节。每节约有二寸长短,节节相搭,中间用细铁丝相串联。这些铁丝相当于一个个“轴”,端起把手(蛇尾)由于受力不均、各节会向不同方向转动。其灵动机敏颇似蛇行,创意之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彰显出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竹蛇”的产地很广,装饰风格各异。有纯用竹料,或“熏”或“
期刊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草木萌发,万物披新。根据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们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调养。  精神调养:春天是一个“天地俱生”的季节,具体到人,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在精神调养方面,着眼于一个“生”字。就是说人们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沉闷、抑郁,应做到思想开朗,积极向上,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一定要让情致生机盎然。由于肝应于春,在志为怒,故春天精神调养最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