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雅文学与俗文学,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而互动,是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重要特色。到了宋代以“趋雅避俗”为口号,其目标追求在雅而不在俗。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宋元以来的文学发展轨迹表述为“由雅向俗”的转变。
【关键词】:趋雅避俗;士人心态;平民倾向
一、雅俗观在文学中的发展
雅俗对立的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殷商时期,雅俗界线尚不分明。殷商甲骨文、金文,均未见有“雅”、“俗”二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如《易》、《诗》、《书》、《论语》、《左传》等书,虽有“雅”字及相关观念,但并未产生“俗”字。因为先秦为贵族时代,整个社会只不过“劳心”、“劳力”二层,而作为贵族社会之对立面的劳力阶层,尚处在比较蒙昧的状态,对于文化层面的影响微不足道,因而也就不能构成与雅文化对等的局面。在中古封建社会儒家审美教化论的统治下,“雅与俗就像水和火,表现出了严重的对峙和冲突,这种对峙表现着贵族与平民的道德对峙乃至政治对峙,褒雅贬俗。因此,在中国文化史上,这些出自民间,属于大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俗文学,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着雅文化的蔑视、压抑和剥夺”[ 1 ]。
据文献记载,“雅”、“俗”相对应,始见于汉代。“雅俗二字相对,见王充《论衡·四讳篇》引田文问其父婴不举五月子之说,谓田婴俗父也,田文雅子也。然则雅、俗二字盖起于东汉之世。”[2]
把雅俗观念引入文学批评,是魏晋以后文学发展而产生的。“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3 ]此处“典雅”一词,即是作为美学范畴。陆机《文赋》提出行文须具备应、和、悲、雅、艳五要素,其义在于“以‘雅’居正,主乎中和。纵有‘悲’、‘艳’,亦须折衷于‘雅’,务使哀而不伤,乐而不淫。”[4]《明诗篇》: “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至魏晋六朝,“雅俗异势”[5]已经很分明了。
二、宋代雅俗观念的形成与体现
宋代处于中古与近世的转型时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变革最深刻的时期之一,而雅俗变迁是其中重要一环。此时的雅俗观念既不同于先秦两汉,亦不同于明清。宋代文人所建树的新雅观念,既有古典传统的因承,又有化俗成雅的新机。
(一)宋代士人阶层平民化倾向
雅的观念一直在演进中,魏晋异于秦汉,唐宋复异于魏晋。雅、俗的定性,烙有社会阶层的印记。在中国古代文人观念中,凡为民众所普遍喜爱者,总被视为俗。《说文解字》: “俗,习也。”《释名·释言语》: “俗,欲也,俗人所欲也。”也就是寻常百姓之行为风习,是为俗。俗,不仅具有这种作为社会层级的基础含义,而且民间大众之生活习惯、街谈巷语、宗教信仰、文化娱乐、戏曲说唱、审美风尚,都被视为俗。胡朴安曾总结近代社会风俗说: “近年以来,中人以上,不斗牌者十无一人;不阅庸俗小说者,百无一人;作诗填词者,千无一人;习经读史者,万无一人;躬行实践,为身心性命之学者,旷世无一人也。”[6]
据统计,《宋史》之北宋部分,有传的 1533 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 ; 一品至三品中,布衣出身者占 64% ; 宋代宰辅中,布衣出身者达 53%。[7]这表明,大量世俗地主阶层甚至平民子弟进入仕途,参加到文化建设中。如此大规模的阶级变动,会在整体上推动社会与文化的雅俗变迁。在这个过程中,雅俗两界都互相发生着改变:出身低层而成为文人学士,必然要淘洗其俗气与土气,而取向于精英与主流社会的雅文化;而由俗层蜕变而来的雅士,又将其雅文化向下层辐射扩张。如此上下互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化面貌和风习,并根本上颠覆了宋前的社会结构和文明,引导着平民化时代。
(二)宋士人心态,审美观念的变化
当然,主流士大夫阶层还是要严守雅俗之界线,袁采《世范》即训戒其子弟云: “市井、街巷、茶坊、酒肆,皆小人杂处之地。吾辈或有经由,须当严重其辞貌,则远轻侮之患。”袁采已经认识到市井势力的扩张,而采取抵制的态度。余英时说: “雅言是士大夫的标准语,以别于各地的方言。但是雅言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涉及一定的文化内容。”[8]宋代士人多出身平民,也以平民的身份自甘。所以他们找到一种“趋雅”的平民的气质。蜕去贵族铅华,而以平淡清雅为追求,这几乎贯彻宋朝文艺的始终。欧阳修一面推服杨亿诗文华赡之美,但依然要力加荡涤,以走向素朴平淡的路,遂为一代所崇尚,因为这才是适合于平民的气质。”[9]平淡清雅,既符合庶族士人的品质修养,又符合复古思潮下对古雅品质的追求。若从宋代文学整体生态看,所谓宋代小说和民间说唱的繁兴,乃是宋代文学整体趋向俗化的重要表征。
俗文学之巨大能量及其对雅文学的巨大冲击,正迫使这个时代文学重心悄无声息地向“俗”倾斜。俗文学与雅文学的相互吸引与渗透,必然对双方都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而整体地深刻地影响着宋代文学的风貌,并使宋元以降的文学品格发生潜移。
(三)俗文学创作的繁荣
从文体学的角度审视,尽管俗文学作品一直为士人所鄙夷,但此时渐渐为士人所接受并奉为风尚。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俗词、话本、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像原来为贵族所不齿的艳曲俗词,这时也从民间堂而皇之地传入了宫廷和上层社会,倍受青睐。如《后山诗话》载:“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其二,俗文学文体的相对独立。宋代描写市民情感的白话小说,则一改过去文学作品众口一词典雅人物的语言,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叙述,开创了以口语化的民间通俗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先河。其三,社会各阶层都卷入了俗文学创作的潮流之中。从宫廷中的御用文人,到一般文人士大夫,以至民间下层,纷纷涉足俗文学领域,借助俗文学的这种形式,来表达个人的私情,以至于南宋初年,“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 10 ]
上述通俗文学的扩张确实值得注意,但是应该说,宋代文坛的整体格局仍是雅文学占据绝对主导。从体裁上看,诗歌、散文、四六和文人词,仍是文苑的主要方面,而作为通俗文学的小说戏曲,在地位上、质量上均不足以相提并论。因此,若根据小说戏曲在宋代的崛起而笼统地把宋代文学发展的大方向归纳为“由雅向俗的倾斜、转变”,其实并不恰当。须知由怎样的“雅”向怎样的“俗”来转变,若笼统地说“由雅向俗”,则极易误会宋代文人的努力方向——在雅而不在俗。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诗、文、词三体与小说、戏曲之间的雅俗对立与消长的问题,更要看到雅文学内部所存在的雅俗关系问题,如此才能正确理解苏、黄所提出的“以俗为雅”的命题。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俗认识已然不同于往时。
三、宋人的“以俗为雅”
“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 11 ]他们所讲的“雅”,不离俗而非俗,来自俗而又脱俗,始终有向上层次的超然的精神指向。宋代文人所致力建树的新雅,乃是以世俗社会和当代语境为背景。这样的雅,其古典成分自是题中之义,但又有对俗的“提炼”,“趋俗避雅”即以俗为雅,化俗成雅。而其对俗的提炼,皆根据雅的精神和尺度,而不是背离。
参考文献:
[1] 赵士林.心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PP·180—183)
[2] 赵翼《陔馀丛考》
[3] 王充《论衡·自纪》。
[4]饶宗颐. 澄心论萃[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69
[5]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6]郑逸梅. 南社丛谈[M]. 北京: 中華书局,2006.264
[7]王水照. 宋代文学通论[M].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6 -7
[8]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31
[9]徐复观. 中国文学精神[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87
[10] 王灼.碧鸡漫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86.(卷2)
[11] 黄庭坚《题意可诗后》
【关键词】:趋雅避俗;士人心态;平民倾向
一、雅俗观在文学中的发展
雅俗对立的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殷商时期,雅俗界线尚不分明。殷商甲骨文、金文,均未见有“雅”、“俗”二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如《易》、《诗》、《书》、《论语》、《左传》等书,虽有“雅”字及相关观念,但并未产生“俗”字。因为先秦为贵族时代,整个社会只不过“劳心”、“劳力”二层,而作为贵族社会之对立面的劳力阶层,尚处在比较蒙昧的状态,对于文化层面的影响微不足道,因而也就不能构成与雅文化对等的局面。在中古封建社会儒家审美教化论的统治下,“雅与俗就像水和火,表现出了严重的对峙和冲突,这种对峙表现着贵族与平民的道德对峙乃至政治对峙,褒雅贬俗。因此,在中国文化史上,这些出自民间,属于大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俗文学,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着雅文化的蔑视、压抑和剥夺”[ 1 ]。
据文献记载,“雅”、“俗”相对应,始见于汉代。“雅俗二字相对,见王充《论衡·四讳篇》引田文问其父婴不举五月子之说,谓田婴俗父也,田文雅子也。然则雅、俗二字盖起于东汉之世。”[2]
把雅俗观念引入文学批评,是魏晋以后文学发展而产生的。“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3 ]此处“典雅”一词,即是作为美学范畴。陆机《文赋》提出行文须具备应、和、悲、雅、艳五要素,其义在于“以‘雅’居正,主乎中和。纵有‘悲’、‘艳’,亦须折衷于‘雅’,务使哀而不伤,乐而不淫。”[4]《明诗篇》: “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至魏晋六朝,“雅俗异势”[5]已经很分明了。
二、宋代雅俗观念的形成与体现
宋代处于中古与近世的转型时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变革最深刻的时期之一,而雅俗变迁是其中重要一环。此时的雅俗观念既不同于先秦两汉,亦不同于明清。宋代文人所建树的新雅观念,既有古典传统的因承,又有化俗成雅的新机。
(一)宋代士人阶层平民化倾向
雅的观念一直在演进中,魏晋异于秦汉,唐宋复异于魏晋。雅、俗的定性,烙有社会阶层的印记。在中国古代文人观念中,凡为民众所普遍喜爱者,总被视为俗。《说文解字》: “俗,习也。”《释名·释言语》: “俗,欲也,俗人所欲也。”也就是寻常百姓之行为风习,是为俗。俗,不仅具有这种作为社会层级的基础含义,而且民间大众之生活习惯、街谈巷语、宗教信仰、文化娱乐、戏曲说唱、审美风尚,都被视为俗。胡朴安曾总结近代社会风俗说: “近年以来,中人以上,不斗牌者十无一人;不阅庸俗小说者,百无一人;作诗填词者,千无一人;习经读史者,万无一人;躬行实践,为身心性命之学者,旷世无一人也。”[6]
据统计,《宋史》之北宋部分,有传的 1533 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 ; 一品至三品中,布衣出身者占 64% ; 宋代宰辅中,布衣出身者达 53%。[7]这表明,大量世俗地主阶层甚至平民子弟进入仕途,参加到文化建设中。如此大规模的阶级变动,会在整体上推动社会与文化的雅俗变迁。在这个过程中,雅俗两界都互相发生着改变:出身低层而成为文人学士,必然要淘洗其俗气与土气,而取向于精英与主流社会的雅文化;而由俗层蜕变而来的雅士,又将其雅文化向下层辐射扩张。如此上下互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化面貌和风习,并根本上颠覆了宋前的社会结构和文明,引导着平民化时代。
(二)宋士人心态,审美观念的变化
当然,主流士大夫阶层还是要严守雅俗之界线,袁采《世范》即训戒其子弟云: “市井、街巷、茶坊、酒肆,皆小人杂处之地。吾辈或有经由,须当严重其辞貌,则远轻侮之患。”袁采已经认识到市井势力的扩张,而采取抵制的态度。余英时说: “雅言是士大夫的标准语,以别于各地的方言。但是雅言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涉及一定的文化内容。”[8]宋代士人多出身平民,也以平民的身份自甘。所以他们找到一种“趋雅”的平民的气质。蜕去贵族铅华,而以平淡清雅为追求,这几乎贯彻宋朝文艺的始终。欧阳修一面推服杨亿诗文华赡之美,但依然要力加荡涤,以走向素朴平淡的路,遂为一代所崇尚,因为这才是适合于平民的气质。”[9]平淡清雅,既符合庶族士人的品质修养,又符合复古思潮下对古雅品质的追求。若从宋代文学整体生态看,所谓宋代小说和民间说唱的繁兴,乃是宋代文学整体趋向俗化的重要表征。
俗文学之巨大能量及其对雅文学的巨大冲击,正迫使这个时代文学重心悄无声息地向“俗”倾斜。俗文学与雅文学的相互吸引与渗透,必然对双方都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而整体地深刻地影响着宋代文学的风貌,并使宋元以降的文学品格发生潜移。
(三)俗文学创作的繁荣
从文体学的角度审视,尽管俗文学作品一直为士人所鄙夷,但此时渐渐为士人所接受并奉为风尚。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俗词、话本、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像原来为贵族所不齿的艳曲俗词,这时也从民间堂而皇之地传入了宫廷和上层社会,倍受青睐。如《后山诗话》载:“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其二,俗文学文体的相对独立。宋代描写市民情感的白话小说,则一改过去文学作品众口一词典雅人物的语言,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叙述,开创了以口语化的民间通俗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先河。其三,社会各阶层都卷入了俗文学创作的潮流之中。从宫廷中的御用文人,到一般文人士大夫,以至民间下层,纷纷涉足俗文学领域,借助俗文学的这种形式,来表达个人的私情,以至于南宋初年,“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 10 ]
上述通俗文学的扩张确实值得注意,但是应该说,宋代文坛的整体格局仍是雅文学占据绝对主导。从体裁上看,诗歌、散文、四六和文人词,仍是文苑的主要方面,而作为通俗文学的小说戏曲,在地位上、质量上均不足以相提并论。因此,若根据小说戏曲在宋代的崛起而笼统地把宋代文学发展的大方向归纳为“由雅向俗的倾斜、转变”,其实并不恰当。须知由怎样的“雅”向怎样的“俗”来转变,若笼统地说“由雅向俗”,则极易误会宋代文人的努力方向——在雅而不在俗。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诗、文、词三体与小说、戏曲之间的雅俗对立与消长的问题,更要看到雅文学内部所存在的雅俗关系问题,如此才能正确理解苏、黄所提出的“以俗为雅”的命题。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俗认识已然不同于往时。
三、宋人的“以俗为雅”
“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 11 ]他们所讲的“雅”,不离俗而非俗,来自俗而又脱俗,始终有向上层次的超然的精神指向。宋代文人所致力建树的新雅,乃是以世俗社会和当代语境为背景。这样的雅,其古典成分自是题中之义,但又有对俗的“提炼”,“趋俗避雅”即以俗为雅,化俗成雅。而其对俗的提炼,皆根据雅的精神和尺度,而不是背离。
参考文献:
[1] 赵士林.心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PP·180—183)
[2] 赵翼《陔馀丛考》
[3] 王充《论衡·自纪》。
[4]饶宗颐. 澄心论萃[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69
[5]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6]郑逸梅. 南社丛谈[M]. 北京: 中華书局,2006.264
[7]王水照. 宋代文学通论[M].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6 -7
[8]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31
[9]徐复观. 中国文学精神[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87
[10] 王灼.碧鸡漫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86.(卷2)
[11] 黄庭坚《题意可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