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多疑”生成 促“问题”导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改革逐渐推进,主要包含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课堂变为学生自由学习、发散思维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中体现生本课堂的特色,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入课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要明确自己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就是学生犯错的过程,只有学生犯错,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教学,学生改错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担当起引导性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疑问和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一、 问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完全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学生这种状态下学到的知识都不会是真正的学会、学懂,教师逐渐探索课堂改革,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而研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逻辑得到锻炼,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分析能力。
  (一)用问题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之前,要先让学生对本堂课所讲解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运转。
  如小学五年级《小数乘法》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学后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或直接询问学生“你对这堂课要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疑问”,在自由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学生可能会提出“小数和小数要怎么相乘”“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小数乘法”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这个教学环节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同时也促进高效课堂的改革。
  (二)用问题增强学生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
  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反复地推敲和研究,从而加深印象,将知识学习得更牢固,所以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进入课堂学习氛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还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教师都应该将问题贯穿课堂,以问题引导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学习。
  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数学教材设计情景,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并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学习用品,并标注好价格,价格都以1.4、2.6等小数形式呈现,让学生自由购买三种学习用品但数量不限,然后请学生列出数学式子计算一共消费多少钱,计算并思考。然后教师为学生提几个问题诸如“自己购买的学习用品及数学列式是否正确、简洁”“与学生分享学生用品的购买情况,你有什么感受”“在购买学习用品时或日常购物中,你想到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探究,因为这一堂课以开放的问题作为教学基础,所以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也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小数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于在今后的数学计算中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
  二、 问题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可以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来加强,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平台和空间,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以问题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加深巩固,为学生创建生本课堂,促进他们更有效地汲取知识。而且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方法和解题思路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对一些数据或题目进行记忆,只有让學生明确这一点,学生才能运用数学思想对知识进行再创造,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鼓励学生在学习出现困难时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就是将知识与自己认知的数学知识体系融合在一起,如果这个过程无法完成,或者是在解决问题时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无法完成这个工作,那就会使得学生认知体系内部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从而对小学数学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困难时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对所学知识大胆的质疑,才能使学生有实质性的提高。
  如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思考:现在班级里买了一个西瓜,将西瓜分成20份,给学生一人一块,那么每位学生就是拿了西瓜的120,你们每个小组是四个人,组长要来领西瓜需要领西瓜的多少?学生会列出算式:120 120 120 120=420=15,然后教师再继续追问,如果要领两个小组的西瓜呢?领三个小组的西瓜呢?随着组数的增多,学生要列的算式逐渐烦琐,学生对算式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这时教师便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会纷纷提出疑惑,“算式太长了,有没有简便的办法?”“除了加法,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加法计算太麻烦了。”等等。
  学生在学习困难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疑惑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在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时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这也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现。   (二)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
  小学数学要进行高效课堂改革,教师就要首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等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因为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他们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火花,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提高。
  如六年级《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圆,但是他们对圆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或者他们认为没有尖的就是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圆的探究,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并用圆规在纸上画圆,在学生画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圆?学生在画圆过程中就可以得出:以一个点为中心,以某一长度画出来的就是圆,再让学生将圆剪下来,对折发现圆的对折线都经过中心一点。然后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发现,圆规设置的长度不同,画出的圆大小也不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思考:是什么改变了圆的大小?它又是怎么改变的呢?经过对比实践,学生会发现:圆规长度越大,画的圆越大。也就是圆的半径大小决定圆的大小。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教授的知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个过程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也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高。
  (三)对学生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
  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数学问题的解题策略,如转化、图解、假设等,学生对这些策略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于教师讲解,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明确各种解题策略适合在什么类型的题目中运用以及如何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并合理运用解题策略。
  如《小数除法》的题目练习时,遇到9.36÷3.3这类题目,这成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难题,教师这时候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方法,而是引导学生把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式子变为93.6÷33,这种学生熟悉的算式就可以轻松地解答出来,学生经过思考,也可以对转化法有所掌握。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也可以利用转换法,就是将学生不熟悉的图形转换为学生熟悉的图形,再进行下一步的计算,也就是将平行四边形转换为三角形,再利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在解题策略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各种解题策略的运用并注重策略的运用合理性,这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解题策略灵活运用能力的养成,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四)指导学生在问题判断中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系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导学生数学知识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明确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构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问题判断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的。
  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学生通过画、折、量等各种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学习和掌握它们的特点,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且对边相等,但是长方形四条边两两等长,正方形四條边等长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进行形状判断,并说明判断依据。
  这种问题判断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比中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也更明显,促进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课堂学习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途径,而且高效课堂正在探索和改革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并做进一步探究和解答,以问题带领学生深入课堂学习,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由学生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生林.问题引导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8):185.
  [2]王丹.先学后教,触发生本课堂:“先学后教”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29):43.
  [3]孔祥俊.引生提问 以问促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188.
  作者简介:石爱心,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好习惯受益终身,在小学整个阶段都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而一年级又是起步启蒙阶段,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借助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借助阅读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者相辅相成,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注意力”;“倾听习惯”;“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学会交往”;“识字能力”  大家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都自觉改变教学方法,实现了由内容分析向语言学习的重大变革。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老师认识上出现偏差,课堂走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唯语用”“浅语用”等教学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到位,教学理念难免陈旧,教学过程的把握难免偏颇。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语言文字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摘要: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是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特性以及学生特征所提出的新型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使得数学不再凌驾于学生的生活之上,提升了学生对身边数学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生活化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生活和数学连接,还需要明确教学的原则,如学生本位的原则,教学启发性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生活化数学的教学质量。文章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以及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基于生活化开展小学数学教
摘 要:一个人通常都是从表象入手记忆知识,之后再从具象逐渐转变到抽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其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学习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简笔画具有多种优势,如形象、好记、概括、易学等,可以将客观事物最为突出和典型的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化,将其应用到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简笔画;小学语
摘 要:幼儿园中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在很多时间段中,幼儿是被家人捧在手心,很多能独立做的事情也是由大人承包,比较少去接触其他的人。而现代社会又越来越需要能与他人团结,协作,分享具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才。区域活动能培养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在集体和个体中有效结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索力去游戏、学习和创造。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是从幼儿期就开始形成的。而交往恰恰又是幼儿成长中重
摘 要:对每一位教师而言,最重要的职责都是教书和育人。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将音乐课堂和德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素养。在小学阶段,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培养其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可缺少。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人特点,对音乐课加以深度挖掘,寻找其中可以用以德育教育的因素,结合音乐课堂,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
摘 要:小学是一个学生用时最长的学习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中,小学生不仅要为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基础的思维、意识、学习习惯和能力,还要接受行为习惯约束和基础的道德观念培养。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这门课程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都是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引导者,但小学德育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低效的状态,距离预期的德育效果有
摘 要: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提问是关键性环节,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探索愿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深刻掌握与理解知识、强化自身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的强大助推力。然而,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与质疑主动性较低,更别提向教师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生提问能力亟须培养与强化,以问促思,推动学习。对此,文章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
编者按: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2006年新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社会现代化研究》(课题组长何传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刊编辑部根据此报告的资料,并参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经济现代化研究》的有关数据,整理归纳出“现代化报告”的几个主要观点和论据。期望给读者一些事实,一些
今天 有了科学技术的慧眼金睛  就可以看穿宇宙星空的大小  就可以探测原子 基因的疑团  但是 我们却依然无法计算出  一个人生命的能量 也无法知道  一位科学家的心灵 究竟会有   多么辽阔的空间  于是 我想起了一个人  想起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  想起了邓稼先  二十八年 整整二十八年  他隐姓埋名 把生命的种子  播进了大西北浩瀚的沙漠  播进了辽阔的青海高原  与风沙同行  与冰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