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使用广泛的词,其内涵极为丰富。“育人”是教书的目标,“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教书,促进育人,二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十分严重,甚至部分教师将教书与育人割离开来,只顾教书,不管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育人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过程。由于过程漫长,在教书育人中,学校、教师、家长往往急功近利,重近期目标而轻远期目标,在近期目标中,重分数轻能力,因为分数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获得名利,而能力难以得到合理评价;而远期目标,则事不关己,漠然置之。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来在工作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有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当然,即使是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教师也要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尤其是基本知识。问题是,教育的重心要从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上来。物理学家劳厄说得更加透彻:“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虽然不无过激之处,但是它的精神是正确的。实际上,一个人走出校门之后,他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正取决于“剩下来的东西”。
一个人受到的环境影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互为补充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指向了育人这个中心,后者又反过来制约着这三个方面。而这个中心从现阶段看又归结到应试教育这个中心。
从家庭教育看:在儿童的早年生活中,对才能发展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健全孩子心理健康、思维能力和性格特长方面有着奠基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权威面孔,那么儿童的思维能力就会刻板、呆滞。如果家庭着意培养独立性,儿童就会思维较灵活,充满自信心。然而现实却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反之,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为了达到家庭教育的成功,选择名校,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培训,只要能最大限度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多么苦都是乐意的,一句话,家庭教育也是围绕应试这个中心来发展的。
从学校教育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既有雄厚的基本知识,又有独立思索探究的创造才能,教师育人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发展特长,并且在日后充分施展出来,正所谓独具慧眼识人才。然而在教书育人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在很大程度上被畸形化了。育人核心是教书,教书的目的是考试,考试是为了分数。其结果导致了这样的情形:一门学科,在教学中不是系统地讲授其科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心理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是用题目代替了基本原理和知识,题目就等于知识,为了更好获得知识,题海战术自然就成了学校师生共同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造就优秀生与后进生、名校与差校。优秀生就能读名牌大学,名校又能在招生中招到比一般学校分数高的好学生,分数高的学生又能使名校更有“名”。盛名之下,名利双收。“孟母三迁”为择校就见怪不怪了。全国名校众多,有多少名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招分数低的学生而铸就威名呢?一句话,学校育人的核心还是升学率。
从社会环境看: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反过来人又会改变环境。许多史实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专业才能的培养和发挥有巨大的意义。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唐朝诗歌的繁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才辈出,等等。这里,社会环境主要是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创造的社会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人们就会随时准备接受突破常规的新事物。同时社会舆论和报刊宣传对人才的发展和社会地位也有很大影响。一个人的优秀素质和创造才能的形成发展,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还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再回到育人的现实环境来看,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考研、考公务员,都是以“考”为核心,“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报刊电视对“状元”“名校”的炒作,学校对升学率的宣传,高校对状元的争夺,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无不围绕一个“考”字展开。社会环境给主管部门、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把学生培育成求知欲旺、独立性强、思维能力高、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核心上来,真可谓“育人难,难于上青天”。
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应试教育把家庭、学校、教师、学生都逼向了一个以“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这种体系束缚下教书育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扼杀学生的灵性,束缚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模仿性、被动性十足,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主学习能力低,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学习材料的重点、难点;知识梳理整合能力差,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当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对历次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发展。每次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都是围绕教书育人来进行的,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根据新的历史背景,换一些提法,拓展了一些内容。很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都或多或少明白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更多的学校则只是纸上谈兵,甚至少数学校借机炒作,扩大其知名度,表面上各种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示范培训,层出不穷,实际上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考好了才是硬道理。“搞课改敷衍塞责,抓考试真抓实干”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理念与实践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种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的看法,显然失之肤浅。只有全社会都来参与、支持和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正本清源,才能培养出大量有个性、会思维、能探究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党和政府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持之以恒,一个需要人才而产生人才的时代就会到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育人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过程。由于过程漫长,在教书育人中,学校、教师、家长往往急功近利,重近期目标而轻远期目标,在近期目标中,重分数轻能力,因为分数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获得名利,而能力难以得到合理评价;而远期目标,则事不关己,漠然置之。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来在工作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有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当然,即使是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教师也要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尤其是基本知识。问题是,教育的重心要从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上来。物理学家劳厄说得更加透彻:“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虽然不无过激之处,但是它的精神是正确的。实际上,一个人走出校门之后,他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正取决于“剩下来的东西”。
一个人受到的环境影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互为补充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指向了育人这个中心,后者又反过来制约着这三个方面。而这个中心从现阶段看又归结到应试教育这个中心。
从家庭教育看:在儿童的早年生活中,对才能发展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健全孩子心理健康、思维能力和性格特长方面有着奠基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权威面孔,那么儿童的思维能力就会刻板、呆滞。如果家庭着意培养独立性,儿童就会思维较灵活,充满自信心。然而现实却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反之,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为了达到家庭教育的成功,选择名校,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培训,只要能最大限度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多么苦都是乐意的,一句话,家庭教育也是围绕应试这个中心来发展的。
从学校教育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既有雄厚的基本知识,又有独立思索探究的创造才能,教师育人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发展特长,并且在日后充分施展出来,正所谓独具慧眼识人才。然而在教书育人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在很大程度上被畸形化了。育人核心是教书,教书的目的是考试,考试是为了分数。其结果导致了这样的情形:一门学科,在教学中不是系统地讲授其科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心理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是用题目代替了基本原理和知识,题目就等于知识,为了更好获得知识,题海战术自然就成了学校师生共同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造就优秀生与后进生、名校与差校。优秀生就能读名牌大学,名校又能在招生中招到比一般学校分数高的好学生,分数高的学生又能使名校更有“名”。盛名之下,名利双收。“孟母三迁”为择校就见怪不怪了。全国名校众多,有多少名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招分数低的学生而铸就威名呢?一句话,学校育人的核心还是升学率。
从社会环境看: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反过来人又会改变环境。许多史实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专业才能的培养和发挥有巨大的意义。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唐朝诗歌的繁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才辈出,等等。这里,社会环境主要是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创造的社会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人们就会随时准备接受突破常规的新事物。同时社会舆论和报刊宣传对人才的发展和社会地位也有很大影响。一个人的优秀素质和创造才能的形成发展,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还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再回到育人的现实环境来看,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考研、考公务员,都是以“考”为核心,“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报刊电视对“状元”“名校”的炒作,学校对升学率的宣传,高校对状元的争夺,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无不围绕一个“考”字展开。社会环境给主管部门、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把学生培育成求知欲旺、独立性强、思维能力高、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核心上来,真可谓“育人难,难于上青天”。
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应试教育把家庭、学校、教师、学生都逼向了一个以“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这种体系束缚下教书育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扼杀学生的灵性,束缚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模仿性、被动性十足,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主学习能力低,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学习材料的重点、难点;知识梳理整合能力差,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当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对历次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发展。每次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都是围绕教书育人来进行的,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根据新的历史背景,换一些提法,拓展了一些内容。很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都或多或少明白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更多的学校则只是纸上谈兵,甚至少数学校借机炒作,扩大其知名度,表面上各种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示范培训,层出不穷,实际上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考好了才是硬道理。“搞课改敷衍塞责,抓考试真抓实干”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理念与实践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种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的看法,显然失之肤浅。只有全社会都来参与、支持和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正本清源,才能培养出大量有个性、会思维、能探究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党和政府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持之以恒,一个需要人才而产生人才的时代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