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得政府加大对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视程度,改善居民健康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亚健康人群众多,慢性病的威胁越来越大,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要逐步显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这种需要转化为现实的健康服务需求,我国发达地区已具备了发展健康服务产业的基本条件,促进我国发达地区现代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服务产业 人口统计学 老龄化 率先发展
“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各方面感觉完全舒适的一种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就是要通过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令所有的人都能够更大程度地自主决定健康状态,并且有能力变得越来越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健康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状态,而是不断进行优化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健康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健康既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存在且正常发挥其功效的先决条件。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加深,健康需求快速增加,带动了现代健康服务市场的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并形成了三大基本产业群体:医疗卫生服务业、护理照护服务业和保健类服务业。发展健康服务业对我国经济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英国学者贝恩德.埃贝勒(2010)指出健康产业发展背后的最终推动力是社会的人口统计学的变化。以发达国家德国为例: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以及出生率的降低,德国的年龄结构正从“金字塔型”转向“水珠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快速的扩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由此而来。同样,宁波市居民健康需要的增长基于宁波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社会的人口统计学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居民健康需求的层次和广度在增加。年青的时候,人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投资在于教育、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得,这样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的收入,当他35到40岁以后,这些方面的投入很难再增加人力资本了,而健康作为工作和生活时间、个人精力、其他人力资本质量等的决定因素,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40岁以后人们在人力资本中投资主要倾向于健康。贝恩德.埃贝勒对欧洲国家“水珠型”社会中人们健康形成的需求做了总结。
不同年龄段对人们健康服务的需要
年龄段 重点关注 健康/保健产品与服务
40~50 保持青春 追求年轻人的文化:时尚化妆、体育运动和旅游
50~60 保持活力 保持生命的活力:健身、化妆和保健型的旅游
60~70 保持健康 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维持健康身体:治疗药物、饮食和旅游
70~80 继续生存 一些特定的设施和产品:居住环境、饮食
二是宁波及周边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宁波市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宁波市人口年龄结构分析》来看,2005年宁波市人口结构中,少年儿童系数(0—14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老年人口系数(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居高位,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例)继续上升,人口增长的潜能下降。宁波人口结构已完全跨入深度老年型结构。根据鄞州区发布的报告,在今后的几十年中,鄞州区人口则将处于劳动力老化、老龄人口增多、老龄人口高龄化的老龄化多重发展困境。
从上图可以看出宁波正在逐渐进入一个中老年人占大多数的的社会结构,他们将会更注重自身健康的需要,形成强大的健康服务需求。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评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除了器质性病变外,心理疾病、亚健康状态日益受到关注。其次,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增长惊人,整形美容、减肥瘦身和齿科等行业潜在市场巨大。最后,对高端健康保健的需求大幅增长,一方而突出表现为对高技术水平医疗资源需求的上升,另一方而表现为对充满人文关怀、高服务水平、个性化服务内容、高效率健康服务的需求。
其次,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为促进发达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宁波一直是我国传统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市工业经济总产值已连续三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了103090.6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等要素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宁波正处在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促进宁波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将为宁波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宁波现代健康服务业能够促进宁波和周边地区的居民消费,改善地区消费结构;第二,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能够加速宁波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三,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能够调节宁波地区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结构。
对于宁波来说,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应该成为宁波经济结构的调整的新方向。
再次,大力發展现代健康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健康服务业就是大力发展我国的现代服务业
现代健康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现代健康服务业在美国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0%,是服务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在美国经济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服务业己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所有制形式,覆盖了各种细分市场,形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定制化、人性化服务的成熟产业业态。在纽约市健康服务产业的构成中,医疗服务个体化、独立化的特点非常突出。
目前居民宁波消费的增长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以及娱乐教育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已经被取代了,而以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2001年宁波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为56.76亿元,占城镇居民总消费的34.88%,到2009年这一数据为232.89亿元①,增长4.1倍,占城镇居民总消费的47.07%,从我们对宁波及周边地区人口统计学背景的分析可以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宁波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还将大幅提高。宁波市区居民对医疗保健、娱乐文教服务等需求的上升,客观上要求发展好医疗卫生、保健、美容、旅游等健康服务业以及行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就是在促进宁波服务业的发展。
最后,发达的现代健康服务产业是发达地区经济率先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90年代起,健康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急速上升,成为新兴的大都市龙头产业。其龙头地位既表现在巨大的产业规模,也表现在其吸收就业、稳定社会的突出作用上。以纽约为例,2001年在纽约市800万人口、350万就业人口中,健康产业的从业人员就有50万之多,位居纽约私有部门就业数统计(除去政府部门)之首;产业总收入达到479.3亿美元,而同年纽约制造业总收入仅为 250亿美元。再从就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来看,健康服务产业在大环境起起落落的状态下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从业人数从1994年的43.5万人增长到2003年的51.5万人,上升了14% ,是纽约市所有产业中就业人数增长最多的行业,而同期整个纽约市的就业人数仅增长3.3%,制造业就业人数史是下降了8.5%,显示出健康服务产业作为新兴龙头产业的迅猛增长势头。
宁波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2008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一万美元大关,基本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健康服务业的巨大市场,是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新动力。据权威机构和相关采样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业的规模在100亿左右,但其衍生的健康服务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估计未来 3-5 年国内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年增长额在 20-30% 之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这样的发展趋势判断,健康服务是未来宁波及长三角地区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现代健康服务业又是最健康、最环保和最低碳的产业经济,它能够成为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如果我们能及时促进宁波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引领长三角地区的健康服务市场,现代健康服务业必定会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总的来看,我国健康服务业将要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内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把健康服务产业作为培育市场热点、扩大服务产业、打造绿色经济、拉动市场刺激消费的一条主要途径。宁波作为国内地区经济的排头兵,也应该趁势而上、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繁荣,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宁波现代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机制和对策来促进宁波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从而能够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全面的健康需要。
参考文献:
[1]保罗·J·费尔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M].费朝晖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2]罗力.特大型城市发展高端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1: 47-50.
[3]杨海江.中国健康服务业展望[EB/OL]. http://www.globrand.com/2009/284674.shtml,2009-10-19.
[4]何琼,江智霞.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现状和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2: 27-34.
[5]宁波市统计局.宁波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莫京梁,翟東华.医疗保健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1997,5: 56-60.
[7]康丽华.深圳市健康服务社区化模式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5:23-26.
[8]吴晓隽,高汝熹.发展健康服务业--新时期上海支柱产业营造的必然选择.城市经济[J].2008,12:57-59.
注释:
①2001年统计数据只有一项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2009年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数据按宁波统计年鉴中医疗保健类支出、公共医疗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类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金融中介服务虚拟支出、金融机构实际服务消费支出、保险服务消费支出合并而来。
注:
本文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编号:G10-A32)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健康投资 健康服务产业 人口统计学 老龄化 率先发展
“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各方面感觉完全舒适的一种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就是要通过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令所有的人都能够更大程度地自主决定健康状态,并且有能力变得越来越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健康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状态,而是不断进行优化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健康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健康既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存在且正常发挥其功效的先决条件。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加深,健康需求快速增加,带动了现代健康服务市场的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并形成了三大基本产业群体:医疗卫生服务业、护理照护服务业和保健类服务业。发展健康服务业对我国经济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英国学者贝恩德.埃贝勒(2010)指出健康产业发展背后的最终推动力是社会的人口统计学的变化。以发达国家德国为例: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以及出生率的降低,德国的年龄结构正从“金字塔型”转向“水珠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快速的扩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由此而来。同样,宁波市居民健康需要的增长基于宁波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社会的人口统计学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居民健康需求的层次和广度在增加。年青的时候,人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投资在于教育、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得,这样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的收入,当他35到40岁以后,这些方面的投入很难再增加人力资本了,而健康作为工作和生活时间、个人精力、其他人力资本质量等的决定因素,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40岁以后人们在人力资本中投资主要倾向于健康。贝恩德.埃贝勒对欧洲国家“水珠型”社会中人们健康形成的需求做了总结。
不同年龄段对人们健康服务的需要
年龄段 重点关注 健康/保健产品与服务
40~50 保持青春 追求年轻人的文化:时尚化妆、体育运动和旅游
50~60 保持活力 保持生命的活力:健身、化妆和保健型的旅游
60~70 保持健康 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维持健康身体:治疗药物、饮食和旅游
70~80 继续生存 一些特定的设施和产品:居住环境、饮食
二是宁波及周边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宁波市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宁波市人口年龄结构分析》来看,2005年宁波市人口结构中,少年儿童系数(0—14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老年人口系数(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居高位,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例)继续上升,人口增长的潜能下降。宁波人口结构已完全跨入深度老年型结构。根据鄞州区发布的报告,在今后的几十年中,鄞州区人口则将处于劳动力老化、老龄人口增多、老龄人口高龄化的老龄化多重发展困境。
从上图可以看出宁波正在逐渐进入一个中老年人占大多数的的社会结构,他们将会更注重自身健康的需要,形成强大的健康服务需求。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评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除了器质性病变外,心理疾病、亚健康状态日益受到关注。其次,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增长惊人,整形美容、减肥瘦身和齿科等行业潜在市场巨大。最后,对高端健康保健的需求大幅增长,一方而突出表现为对高技术水平医疗资源需求的上升,另一方而表现为对充满人文关怀、高服务水平、个性化服务内容、高效率健康服务的需求。
其次,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为促进发达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宁波一直是我国传统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市工业经济总产值已连续三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了103090.6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等要素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宁波正处在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促进宁波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将为宁波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宁波现代健康服务业能够促进宁波和周边地区的居民消费,改善地区消费结构;第二,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能够加速宁波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三,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能够调节宁波地区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结构。
对于宁波来说,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应该成为宁波经济结构的调整的新方向。
再次,大力發展现代健康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健康服务业就是大力发展我国的现代服务业
现代健康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现代健康服务业在美国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0%,是服务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在美国经济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服务业己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所有制形式,覆盖了各种细分市场,形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定制化、人性化服务的成熟产业业态。在纽约市健康服务产业的构成中,医疗服务个体化、独立化的特点非常突出。
目前居民宁波消费的增长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以及娱乐教育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已经被取代了,而以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2001年宁波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为56.76亿元,占城镇居民总消费的34.88%,到2009年这一数据为232.89亿元①,增长4.1倍,占城镇居民总消费的47.07%,从我们对宁波及周边地区人口统计学背景的分析可以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宁波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还将大幅提高。宁波市区居民对医疗保健、娱乐文教服务等需求的上升,客观上要求发展好医疗卫生、保健、美容、旅游等健康服务业以及行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就是在促进宁波服务业的发展。
最后,发达的现代健康服务产业是发达地区经济率先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90年代起,健康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急速上升,成为新兴的大都市龙头产业。其龙头地位既表现在巨大的产业规模,也表现在其吸收就业、稳定社会的突出作用上。以纽约为例,2001年在纽约市800万人口、350万就业人口中,健康产业的从业人员就有50万之多,位居纽约私有部门就业数统计(除去政府部门)之首;产业总收入达到479.3亿美元,而同年纽约制造业总收入仅为 250亿美元。再从就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来看,健康服务产业在大环境起起落落的状态下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从业人数从1994年的43.5万人增长到2003年的51.5万人,上升了14% ,是纽约市所有产业中就业人数增长最多的行业,而同期整个纽约市的就业人数仅增长3.3%,制造业就业人数史是下降了8.5%,显示出健康服务产业作为新兴龙头产业的迅猛增长势头。
宁波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2008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一万美元大关,基本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健康服务业的巨大市场,是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新动力。据权威机构和相关采样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业的规模在100亿左右,但其衍生的健康服务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估计未来 3-5 年国内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年增长额在 20-30% 之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这样的发展趋势判断,健康服务是未来宁波及长三角地区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现代健康服务业又是最健康、最环保和最低碳的产业经济,它能够成为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如果我们能及时促进宁波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引领长三角地区的健康服务市场,现代健康服务业必定会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总的来看,我国健康服务业将要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内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把健康服务产业作为培育市场热点、扩大服务产业、打造绿色经济、拉动市场刺激消费的一条主要途径。宁波作为国内地区经济的排头兵,也应该趁势而上、大力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繁荣,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宁波现代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机制和对策来促进宁波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从而能够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全面的健康需要。
参考文献:
[1]保罗·J·费尔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M].费朝晖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2]罗力.特大型城市发展高端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1: 47-50.
[3]杨海江.中国健康服务业展望[EB/OL]. http://www.globrand.com/2009/284674.shtml,2009-10-19.
[4]何琼,江智霞.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现状和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2: 27-34.
[5]宁波市统计局.宁波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莫京梁,翟東华.医疗保健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1997,5: 56-60.
[7]康丽华.深圳市健康服务社区化模式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5:23-26.
[8]吴晓隽,高汝熹.发展健康服务业--新时期上海支柱产业营造的必然选择.城市经济[J].2008,12:57-59.
注释:
①2001年统计数据只有一项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2009年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支出数据按宁波统计年鉴中医疗保健类支出、公共医疗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类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金融中介服务虚拟支出、金融机构实际服务消费支出、保险服务消费支出合并而来。
注:
本文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编号:G10-A3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