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通常说一撇一捺写成“人”字,其实“人”字在先秦时代并不是这个样子,甲骨文中写成“ ”,金文中写成“ ”,小篆写成“ ”。这些字都是像一个弯腰侧立的人,到了隶书、楷书才完全演变成一撇一捺的人。
“人”部汉字的冷知识
保的甲骨文,写成“ ”“ ”,金文写成“ ”“ ”,到了小篆写成“ ”,这些字形都是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小朋友,就像是大人背着一个小朋友,由此引申出养育之义,如“保姆”“保养”,也引申出保护之义。
把“人”作为部首的字非常丰富,但有些字的来历,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了。
何的甲骨文写成“ ”“ ”,金文写成“ ”“ ”,像一个人挑着担子,小篆成了“ ”,这时人与担子分离了,担子变成了“可”。由此可见,“何”原本是“负荷”的“荷”字,后来“负荷”用了“荷”字,而“何”字就主要当疑问词了,比如“何乐而不为”“何足挂齿”,“何”也可以作为一个姓氏。
伐的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都是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戈。戈是古代常见兵器,“伐”像用戈去击打人的脖子,因此有砍杀、砍伐之义,又引申出攻打、征讨义。因为征伐,就会有战绩,“伐”又有功劳的意思,跟别人炫耀自己的功劳,也可以叫“伐”,比如“夸伐”,就是夸耀、炫耀,《后汉书》记载吕布“多自夸伐”,就是说他经常自吹自擂。
两个“人”的字
说到由两个“人”组成的汉字,我们第一个都会想到“从”,它像两个人前后相从。其实还有不少由两个“人”组成的字。
比的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像两个人肩并肩,很亲近。《论语》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有团结协力的意思,这是说君子团结协力但不过分亲密、拉帮结派,小人则恰恰相反。
并也是两个人,甲骨文写成“ ”“ ”,像两个人腿脚并在一起,同步做事情。“并”在古代还可以写成“並”“竝”,其实就是两个“立”,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像两个并排站立的人。
北,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两个人背靠背,象征背离,打败了仗扭头就跑,有个词叫“败北”,就是这个意思。楚汉相争时,项羽在垓(ɡāi)下之战大败,他感慨说:“我起兵至今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他不肯“扭头就跑”,杀敌数百后“自刎而死”。
化,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都是一正一反两个人。小篆的“ ”,后来演变成了楷书的“ ”,这个字既不是“七”,也不是匕首的“匕”,而是一个倒过来的“人”,要读成“huà”,有学者认为这个倒过来的人,象征着死亡,所以“化”是由生到死;也有学者认为“化”像一个人翻跟头的样子,表达翻转的意思。无论哪种解释,“化”字都是变化、改变之义,比如老子讲宇宙的本原——“道”可以“化成万物”,庄子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西游记》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有“化干戈为玉帛”是说把战争纠纷变成和平友好,“化腐朽为神奇”是说把坏的变成好的,把没有用的变成有用的。
隐藏的变形“人”
不少汉字里的“人”,在楷书里演变成了“儿”“卩”“勹”等形,隐藏了起来。
见,甲骨文写成“ ”
“ ”,小篆写成“ ”,都是像一个人头上长着大眼睛。
先,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上面是“止”或“之”,像人的脚趾,下面都是“人”,因此有前进、在前面的意思。
印,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上面都是一只手,下面是个人,像一只手按在一个人的头上,因此有按压义,我们平日盖印章就是靠按压。这个字后来又加了“扌”旁,演变成了“抑”,比如“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具有节奏感,抑就是往下压,扬就是往上抬。
包,小篆写成“ ”,是“勹”+“子”,像肚子里有個小宝宝,后来“包”字被加了“肉(月)”旁,成了“胞”,双胞胎的“胞”就是这个“包”,由此才引申出包裹、包容的含义。类似的还有“身”,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也是像一位母亲怀胎的样子,所以怀孕可以叫怀有身孕。
重,也看不出其中有“人”,这个字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 ”,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包裹,像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大包,到了后来,“人”和包裹合在了一起,下面还在“人”的脚下加了“土”,成了“ ”“ ”,小篆写作“ ”,重任在肩,看起来就沉甸甸的。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是大,这里是提升的意思,毅有果敢、刚强、坚韧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读书人要提升自己果敢坚强的品格,因为肩负重任,要用一生去追求真理,路途遥远。
除此以外,比如“大”,甲骨文、金文、小篆分别写成“ ”“ ”“ ”,都是像一个正面站立的大人,“大”字下面再加一横就成了“立”,甲骨文、金文、小篆分别写成“ ”“ ”“ ”,都是像一个大人站在地上。汉字里还有哪些隐藏的变形“人”?大家可以想想看。
“人”部汉字的冷知识
保的甲骨文,写成“ ”“ ”,金文写成“ ”“ ”,到了小篆写成“ ”,这些字形都是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小朋友,就像是大人背着一个小朋友,由此引申出养育之义,如“保姆”“保养”,也引申出保护之义。
把“人”作为部首的字非常丰富,但有些字的来历,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了。
何的甲骨文写成“ ”“ ”,金文写成“ ”“ ”,像一个人挑着担子,小篆成了“ ”,这时人与担子分离了,担子变成了“可”。由此可见,“何”原本是“负荷”的“荷”字,后来“负荷”用了“荷”字,而“何”字就主要当疑问词了,比如“何乐而不为”“何足挂齿”,“何”也可以作为一个姓氏。
伐的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都是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戈。戈是古代常见兵器,“伐”像用戈去击打人的脖子,因此有砍杀、砍伐之义,又引申出攻打、征讨义。因为征伐,就会有战绩,“伐”又有功劳的意思,跟别人炫耀自己的功劳,也可以叫“伐”,比如“夸伐”,就是夸耀、炫耀,《后汉书》记载吕布“多自夸伐”,就是说他经常自吹自擂。
两个“人”的字
说到由两个“人”组成的汉字,我们第一个都会想到“从”,它像两个人前后相从。其实还有不少由两个“人”组成的字。
比的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像两个人肩并肩,很亲近。《论语》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有团结协力的意思,这是说君子团结协力但不过分亲密、拉帮结派,小人则恰恰相反。
并也是两个人,甲骨文写成“ ”“ ”,像两个人腿脚并在一起,同步做事情。“并”在古代还可以写成“並”“竝”,其实就是两个“立”,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像两个并排站立的人。
北,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两个人背靠背,象征背离,打败了仗扭头就跑,有个词叫“败北”,就是这个意思。楚汉相争时,项羽在垓(ɡāi)下之战大败,他感慨说:“我起兵至今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他不肯“扭头就跑”,杀敌数百后“自刎而死”。
化,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都是一正一反两个人。小篆的“ ”,后来演变成了楷书的“ ”,这个字既不是“七”,也不是匕首的“匕”,而是一个倒过来的“人”,要读成“huà”,有学者认为这个倒过来的人,象征着死亡,所以“化”是由生到死;也有学者认为“化”像一个人翻跟头的样子,表达翻转的意思。无论哪种解释,“化”字都是变化、改变之义,比如老子讲宇宙的本原——“道”可以“化成万物”,庄子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西游记》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有“化干戈为玉帛”是说把战争纠纷变成和平友好,“化腐朽为神奇”是说把坏的变成好的,把没有用的变成有用的。
隐藏的变形“人”
不少汉字里的“人”,在楷书里演变成了“儿”“卩”“勹”等形,隐藏了起来。
见,甲骨文写成“ ”
“ ”,小篆写成“ ”,都是像一个人头上长着大眼睛。
先,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上面是“止”或“之”,像人的脚趾,下面都是“人”,因此有前进、在前面的意思。
印,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上面都是一只手,下面是个人,像一只手按在一个人的头上,因此有按压义,我们平日盖印章就是靠按压。这个字后来又加了“扌”旁,演变成了“抑”,比如“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具有节奏感,抑就是往下压,扬就是往上抬。
包,小篆写成“ ”,是“勹”+“子”,像肚子里有個小宝宝,后来“包”字被加了“肉(月)”旁,成了“胞”,双胞胎的“胞”就是这个“包”,由此才引申出包裹、包容的含义。类似的还有“身”,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小篆写成“ ”,也是像一位母亲怀胎的样子,所以怀孕可以叫怀有身孕。
重,也看不出其中有“人”,这个字甲骨文写成“ ”,金文写成“ ”“ ”,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包裹,像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大包,到了后来,“人”和包裹合在了一起,下面还在“人”的脚下加了“土”,成了“ ”“ ”,小篆写作“ ”,重任在肩,看起来就沉甸甸的。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是大,这里是提升的意思,毅有果敢、刚强、坚韧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读书人要提升自己果敢坚强的品格,因为肩负重任,要用一生去追求真理,路途遥远。
除此以外,比如“大”,甲骨文、金文、小篆分别写成“ ”“ ”“ ”,都是像一个正面站立的大人,“大”字下面再加一横就成了“立”,甲骨文、金文、小篆分别写成“ ”“ ”“ ”,都是像一个大人站在地上。汉字里还有哪些隐藏的变形“人”?大家可以想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