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视角下中美崛起对外战略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国家战略的外向性逐步显现,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开拓了新的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研究发达国家崛起历史经验,有助于破解中国面临的现实发展难题。本文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为例,通过比较政治视角对其提出背景、目的、方式分析,并加以客观剖析,从而对中国对外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大国崛起;对外战略;和平崛起;马歇尔计划
  比较政治学是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政治学学科分支之一,从其学科化的历程来看,其发展与兴盛得益于国家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家“外向化”程度的增长,受现实政治需求的影响较大。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外向性并不明显。但现阶段,中国崛起成了不可否认地事实,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从全球比较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国家。伴随着这一需要的同时,比较政治学也将开创学科发展的新时代,从而为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比较政治学的现实意义
  比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源于简单的观察,是人类意识形态生活中最早的形态之一,之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不断发展,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封建社会,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现状,当人类开始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社会组织形式的时候,就产生了比较政治学这门学科。
  比较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意识形态研究学科,有三点核心的要素作和其他学科的区分概念,第一,顾名思义,比较的研究方法必须始终贯穿每一项研究工作,在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使用比较方法进行时,必须在理论上有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以使得该项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所以比较方法是一种可以包容其他学科原理和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依据现代社会所新发现的任何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概念和事实。作为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今社会形势下的比较政治学可以概括为“对民族国家的比较”。只有跨国的政治比较才属于比较政治学,这是其学科边界。在这一理论意义下我们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是民族国家,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上述对象为唯一。在研究的事实上,所有的在同一个民族国家框架和情境下的每一个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第三,作为一门以比较方法贯穿始终的研究学科,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这是一门经验科学,每一项研究都不能在推断中寻找理论依据而是必须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为依据,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才是唯一的可取之道,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描述和研究来陈述比较政治现象,是本门学科的第三个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丰富发展的过程。日益提升的国家地位,对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动力: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
  二、中美崛起对外战略比较
  大国崛起的概念是二战以后兴起的研究现象,通过对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兴衰史进行总结研究,意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上升,西方社会开始流传“中国威胁论”的声调,在此情况下,我国国内研究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大国崛起的研究领域。大国崛起一般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等九个资本主义大国兴衰的历史过程。
  美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从殖民地迅速崛起,并在后崛起阶段持续走强。纵观美国崛起历史,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使其占据了有利地缘政治条件,除了这一主要原因之外,在制定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方面,美国审时度势,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比如,建国初期,处理与霸主英国的关系,冷战后对苏联的遏制、对欧州的援助关系。中国崛起的历史情况远比美国的复杂。但比较幸运的是,中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崛起环境,除了获益于冷战结束之后总体向好的国际和区域安全与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对外政策的转变(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对周边和西方国家的威胁降低,也使中国对它们更具经济吸引力。
  中美在崛起的过程中都需要处理与霸权国、与其他大国和与周边国家这三个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都有与之相应的对外战略的提出。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提出背景、目的、方式分析比较后发现,两者有着本质差异。
  (一)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通过捐赠、贷款、有条件补贴等形式对二战后的欧洲进行直接的经济、物资援助,但和西欧相关接受援助的国家签订美援的相关协定,这些条件对美国当时国内大量的过剩产能提供了出路,由于,美国在二战中大量的军事工业产品可以随时转成民用工业和产品,面对西欧二战后的一片残破,这些产能对西欧来说正是他们缺少的,双方一拍即合,这一计划既能为西欧在战后的重建提供急需的物资和财政支持,又能让美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后劲更足,在此基础上,西欧避免了向东欧和俄国那样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和发生,保护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因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基于国际战略的考虑,中国一再反对在两者之间划等号——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实施,确立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中国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于二战结束以后,中国是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参与者而不是挑战者。
  (三)两者的比较
  “一带一路”略与马歇尔计划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在政治及其他层面,两者是不同的。
  1、经济层面的相似性
  都是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中提出的战略构思,主要体现在海外存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本国拥有充足的资金、过剩的商品和闲置的生产能力,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方面。   (1)大规模的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在二战中,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但是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外来资金的援助。当前的亚洲,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迫切的需要改善本国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
  (2)本国拥有充足的资金、过剩的商品和闲置的生产能力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障碍被清除,第二次工业革命随后大规模开展,以制造业为首的美国经济全面工业化开启,十九世纪末,美国一举超越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由于美国远隔重洋,虽然以主要参战国的性质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战火没有烧到美国本土,美国本土工业因此大发战争横财,随着两次战争后德国、英国、法国的彻底衰落,美国成为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全面的霸主,战争结束后,没有了巨大的消耗来源,巨大的工业产能使得美国本土市场急剧饱和,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来化解国内的过剩工业产能。
  目前,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尽管中国国内市场巨大,但是中国地方政府高企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持续的工业产能,无法完全被消耗,制造业产能扩展过速,国内过剩的产能难以被化解。
  (3)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
  美国在实行马歇尔计划时首次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带一路”特别强调沿线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准、技术的对接,逐步建立起欧亚非互联互通的网络。
  2、两者的不同性
  (1)运行机制强调平等互利
  马歇尔计划将欧洲整体纳入其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秩序之下,维护了美国的经济霸权,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作为一项政治和安全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苏围绕战后欧洲形成的政治真空进行争夺,所以制定之初就将苏联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谋求势力范围的特征。
  相较之下,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一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各国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基于此,“一带一路”战略首先强调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任何有合作意愿的沿线国家都可以参与,是一项完全开放的合作倡议。
  (2)合作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认为应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方式,其实已经基本指明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内容。
  (3)开创经济合作新模式
  “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如何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南南合作的伟大构想,既是对理论界的挑战,也对实际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马歇尔计划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支持欧洲经济恢复。
  三、马歇尔计划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多方面与“马歇尔计划”存在差异,但两者都是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促进出口增长和就业增加,在借鉴“马歇尔计划”成功的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实践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重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成立国际层面的协调机构
  客观准确定位自己,审慎地处理好与世界霸主美国的关系。受各种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一带一路”战略面临重重困难。而目前的中国只是具备了资金和产业实力,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还比较低。因此,如此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国内,需要成立强有力的机构。在国际上需要成立一个跨国家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处理诸如国际铁路、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事宜,以及其他需要协调的事项。
  (二)国内率先完成产业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
  从国际分工看,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为主,与“一带一路”区域的很多国家大多是直接竞争关系。中国想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使其他国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益,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对外直接投资顺利的保证。
  (三)构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组合,政府和市场齐头并进
  目前,“一带一路”战略主要由政府积极推动,但是,再好的规划也需要企业的配合,市场才是战略实施的主体。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在政府推动之下,大量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其中,使大量的过剩产能和美元流向西欧国家。当前,中国企业在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输出中国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与所在国民众的沟通等方面,可以肩负较大的责任。另外,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高自身决策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探索逐步解决。
  (四)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当美国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捐助者的形象,以一种近乎馈赠的方式,使大量的美元注入欧洲的同时,马歇尔计划大大促进了美国对西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更为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打下了基础,因而显示了“美元换盟友”的效果。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中之重,而基础设施建设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当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投资领域以及储备货币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小,还需要在贸易等方面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四、结论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外向性并不明显。这一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政治学成为我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比较政治学对于他国政治的研究不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制度,而是为本国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西方国家曲解和误读中国,而且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也创造了条件。   国家地位日益提升的基础上,对外战略的提出也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动力:它不仅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
  本文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为例,通过比较政治视角对其加以客观剖析,两者在解决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上有共同点,但之间有着本质差异。中国应该在借鉴马歇尔计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制订有效的策略:重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成立国际层面的协调机构;国内率先完成产业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构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组合,政府和市场齐头并进;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比较政治学:理论、案例与方法》,宁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2] 郝诗楠,《“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新机遇与新议题》,探索,2015.5。
  [3] 林跃勤,美国大国崛起及其对金砖四国的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0.10。
  [4] 史长虹,《美国崛起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科技信息。
  [5] Odd Arne Westad,Restless Empire: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London:The BodleyHead,2012)。
  [6] 巴里·布赞迈克尔·考克斯,《中美两国“和平崛起”之比较》,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2014.03。
  [7] 李昀,《美英史学界关于马歇尔计划的研究》,世界历史,2010 年第4期。
  [8] 孟琪,《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比较与借鉴》,阅江学刊,2015.8。
  [9] 李莉,《马歇尔计划与早期欧洲一体化进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 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学术前沿,2015.05上。
  [11] 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序论。
  [12] 张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13]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14] 何维达、辛宇非,《“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学术论坛,2015.8。
  [15] 崔斌,《美国崛起过程中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策略》,2009.9。
  [16] 孟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基于贸易附加值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6。
  [17] 欧阳潇潇,《美国:从美元到世界——浅析“马歇尔计划”》,中国商界,2008.8。
  [18] 潘维,《比较政治学及中国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13(1)。
  [19] 李辉、熊易寒、唐世平,《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第165期。
  [20] 刑瑞磊、王金良:《“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1]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沙河市玻璃企业周边的南阳村及附近村落为例,调查农村居民的环保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农村居民是否愿意为此支付费用,哪些因素又影响居民的支付意愿。选取南阳、田村、后大流三个村落中的150位居民为样本总体。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年龄、月平均收入、学历对居民的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垃圾处理;饮用水安全;大气污染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
期刊
摘 要: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生活的主体,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过程和行为。从实际意义上讲,社区成员的参与及其程度是社区建设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没有他们的参与,社区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本文以汕头市龙湖区X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城市社区;现状与原因  一、X社区自治意识和参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某枪击事件为例,分析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对于“谣言逼出真相”持否定态度。同时,对于谣言治理从个人、媒体、政府、法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及时遏止谣言的产生与传播,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谣言;社会心态;谣言治理措施  一、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主体,但同时每一个人都是主体”的“个体主体性无限强化”的风险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体的主体性愈发被强化。互联
期刊
摘 要:我国宪法确立了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中国宪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民族区域自治所处地方的自治权,可以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在宪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授权下,各自治地方具有了广泛的自治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民族区域地方的自治权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重点探讨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自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涌现的问题接踵而至,以往的着重需求侧管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无力促进中国庞大经济体的扩张,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内外压力的阻扰,已经无法续写中国经济“奇迹式”的增长。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关节点,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供给侧改革”,着重从生产端入手进行改革,整顿经济的秩序,提升经济发展的空间,获取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持续稳定增长。在这其中
期刊
摘 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的前提要求。目的是保障各个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关键词:湘潭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成就;问题;对策  一、湘潭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就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分布更加均衡。目前,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公
期刊
摘 要: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在《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指导下,开始新型农村社区试点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政府无法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同时行为存在偏差。对农民而言,难以承受财政负担、从农民向市民转型步履维艰、就业困难、利益受到损坏。而社区建设问题同样层出不穷,建设规划差、服务缺失、自我管理困难。由于问题众多以及难以解决,南阳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步履维艰。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新型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络群体也逐渐的壮大起来。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而出现的电子商务模式也多样化。本文先对目前流行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再结合目前的市场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最后一分钟交易模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之后,分析了最后一分钟交易所具特有的优势并提出了最后一分钟交易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网络;电子商务模式;最后一分钟交易  一、电子商务模式  (一)电子商务模式涵义。
期刊
摘 要: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是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完成“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战略目标,今后几年必须抓住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点,即将“输血式扶贫”全面升级为“造血式扶贫”。将中央教育扶贫政策、国内教育扶贫工作示范区域的先进经验与陕西省清涧县教育扶贫现状结合起来,可以对陕西山区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效有序开展提出以下四
期刊
摘 要:现代人类学特有的学术活动是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在其基础上写作一部翔实且系统民族志,进而证明某种理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民族志经典读物,同时也是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的成名之作。本文主要从主要贸易制度“库拉”的基本内容以及在整个“库拉”过程中所密切相关的巫术、信仰、仪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进而联系现代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以及现象,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在未来的田野调查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