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电影的影响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数字化新技术产物的新媒体,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依赖于技术革新的电影制作、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电影不得不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新变革与新机遇。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电影制作与传播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 电影制作 电影传播 数字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究竟什么是新媒体?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基于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等特性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对依赖于技术发展和创新而发展的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消极的方面理解,新媒体劫持了电影的观众,可能是票房杀手。另一方面,新媒体对电影的作用可以从更积极的层面去看。
  一、新媒体为电影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出现了新媒体电影
  技术的发展与大片时代的来临间接影响了观众对电影的审美趣味,院线电影将重点放在影像视听效果的完美展现上,但是观众在体验电影视听效果之余,对影片传达出来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观众渴望在电影中找到共鸣,希望将内心收存已久的感情发泄出来。作为院线及电视媒体之外的电影制作播出平台,网络为电影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基于网络发展起来了新媒体电影大多题材广泛、情节紧凑、人物关系简单,影片时间短可几秒几分钟,长可几小时,为各种传播载体的接受和观看时间的选择提供无穷的可能性。与传统电影相较,新媒体电影更加关注叙事,用情節将观众带入情境,感同身受,以情制人,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对现实生活、当下个体生存状况、社会现象等的关注,刚好契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老男孩》《泡芙小姐》之类的微电影的情感冲击强烈、情节饱满、故事真挚、情感突出,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如果去影院看大片是为了回避现实,那么新媒体电影就是要观众勇敢面对生活,重新审视接受新生活。新媒体电影的出现,促进了电影结构的合理化,电影形态的多元发展。
  另一个方面,新媒体为更多的电影创作者提供了空间。由于商业院线的门槛相当高,大量的青年主创不可能一下子拍出能赚大钱的片子,很难进院线。新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做电影却没有市场提供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从手机、家用DV到胶片机,任何影像记录设备都能成为拍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导演。观众过去对银幕电影的崇拜倾向和敬畏感逐渐淡化,参与性提高。新媒体与观众互动的模式降低了放映门槛,并且可以由观众来决定影片的放映期长短。
  可以这样说,新媒体电影弥补了传统电影在时间、空间和互动方面的不足,它已成为传统电影的补充。
  二、新媒体是电影传播的重要载体,为电影的发行、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环境不断优化,使得网络迅速成为电影传播的重要载体。有些人认为新媒体会给电影带来一定的冲击,抢夺传统电影发行的份额,但是由于屏幕大小、观影空间以及视听效果等观影体验的不同,加上大片时代的到来以及3D电影的出现,新媒体电影既给影院电影做了免费的宣传,又拓展了放映空间。一些网站论坛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共享的资源数据库,为电影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院线电影通过在网络、手机、分众视频发布预告片、海报、优惠券等,达到了宣传造势的效果。更多的电影爱好者通过网络购票、微信分享、微博互动等等新媒体方式关注电影。譬如《锦衣卫》《叶问2》都采取过微博疯狂转载形式,后被更多的影片借鉴。总之,网络等新媒体作为整合营销的传播媒介和行销渠道,为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新媒体对电影的技术工艺和艺术手段产生推进作用
  应用数字艺术,电影制作可以将传统的视听效果强化的更加真实,具有更多表达维度,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更逼真、更刺激的视听盛宴。这种新媒体创新技术为电影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表达理念。一方面利用数字虚拟技术推动电影逐渐向虚拟角色真实化、影像内容立体化迈进。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影视觉特效的添加、对真实世界的还原、表现人们的想象力等。在《唐山大地震》中,利用数字技术模拟震前动物细微的状态表现、震中房屋倒塌、震后破碎的现场令观众获得了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电影声音进行剪辑、合成等,通过夸张、变形、失真的手段对声音进行再创造,使声音更加利于表达电影的情感。《一九四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完美的声音效果使得观众完全沉浸在电影制作者为观众创造的影片空间中。总之,新媒体技术让电影以更加逼真,更具感染力,让观众获得更震撼、真实的观影体验。
  电影本身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新媒体环境下技术革新和传播环境革新为电影的制作、传播与存在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电影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影的发展必须合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等,将电影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好的传达给观众,视觉效果更好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9.
  [2]王璐.新媒体电影—让电影走进新时代[J].小说评论,2011(S2).
  [3]孙靖.新媒体对中国电影之所的影响分析[J].大众文艺,2013(09).
其他文献
何谓朦胧美?朦胧美是指美丽并不完全显露出来,让人有种看不透、摸不着的感觉。犹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的那种感觉,让有产生遐想;朦胧美的对象具有形象模糊,概念不确定,可意会而又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其特征是用某种朦胧模糊而含蓄的形式来表现多义性的内容,使欣赏者在欣赏中通过猜测、想像和意会,才能获得某种审美享受。  古人在魏晋南北朝时已开始重视艺术的朦胧美。《世说新语》中记载“纡余委曲,若不
期刊
摘要:本文从厦门演唱会市场的宏观角度出发,在国家政策、大众消费水平、大众娱乐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试从厦门演唱会项目近年发展状况中分析厦门演唱会市场为何表里不如一,并以罗志祥2013厦门演唱会项目为例初探厦门演唱会市场今后发展。  关键词:娱乐产业 演唱会市场 厦门消费 大众娱乐  第一章 厦门演唱会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文化娱乐产业飞速发展和大众对娱乐活动消费的不断提高,作为文化产
期刊
摘要: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阵地,也是课堂之外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而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也日趋凸现。本文以南昌大学为例,通过完善公寓硬件设施、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学生组织建设及宣传文化阵地五个方面,强化公寓文化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学生公寓 公寓文化 育人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阵地,也是课堂之外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
期刊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期刊
摘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段的阅读教学应拥有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的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既动脑又动手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活动 体会词语 积累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低年级在阅读中词语学习提出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现在中学生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最怕见数学老师。这种“惧怕”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堂枯燥乏味,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自主学习法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反馈——自主应用”的教学模式很好的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自主发现 自主探索 自主反馈 自主应用  现今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教师讲的太多、太滥、太杂,导致学生漫不经心,恹恹欲睡;二是教师问得太多、太碎,导致学生无所
期刊
一、青铜器之乡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明象征。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素有“青铜之乡”的美称。青铜器发展最鼎盛时期是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西周时期的造型艺术水平很高,它不仅是我国艺术史上的辉煌篇章,而且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宝鸡出土的折觥就是其中的一件,当是青铜器艺术品中的精品,被定为国家级文物。  二、艺术瑰宝-折觥  折觥
期刊
摘要:藏、回、土、蒙古、撒拉五个少数民族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习惯法。在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 宗教信仰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 又可以将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习惯法分为两大信仰习惯法,即藏族、土族、蒙古族属于藏传佛教信仰习惯法体系, 回族、撒拉族属于伊斯兰教信仰习惯法体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 习惯法 青
期刊
摘要:善治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家或组织管理的理论。本文结合善治理论的一些知识和“背篼干部”的行政行为,对“背篼干部”行政行为的作用和乡镇政府治理的变革做出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背篼干部 善治理论 乡镇政府治理  一、善治理论解析  所谓善治,是指民间和政府组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管理状态和伙伴关系,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状态[1]。善治有六个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制性、回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