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课文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统编语文教材确立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现代文读写单元选配了1~2篇拓展、延伸的自读课文,而“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都为自读课文。这些自读课文的编排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把老师在教读课文中传授的知识、方法等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去,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灵活、有效地组织自读课文的教学呢?
  一、明确自读要求,走出教学误区
  “自读”,顾名思义,即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能独立完成习题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自学过程。而实际上,很多老师似乎并没有明白“自读”的意思和要求,陷入了两个教学的误区:一是把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等量齐观,一视同仁 ,上课面面俱到,越俎代庖,生怕哪篇课文没有讲到或讲得不够透彻,担心考试给碰上了,造成学生的失误丢分。特别是到了毕业年级,教师更是加班加点,步步为营,扫荡式地教学课文,于是到了最后课时太紧,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二是自读即为自流,教师对自读课文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不组织,不引导,不检查学习效果,自读课文形同虚设,甚至美其名曰“不提教学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白白浪费了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以上这两种教学倾向都走了极端,忽视了教材中编排自读课文的意图,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要体现以“自读”为主的原则,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既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强行“灌输”,更不能放任自流,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材料,以阅读实践为主线,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求自得,使教读课中所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得到最有效的迁移和扩展。
  二、落实三个环节,提高自读实效
  自读课文一般是单元中教读课文的拓展与延续,是学生迁移知识的试验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场域,其教学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主动求知的过程。根据语文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每篇自读课文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其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确定自读目标
  教学自读课文,首先要学生回头重温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课文旁批点拨及课后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从上述各种提示性文字中领会课文的编排意图和阅读要求,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雨的四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第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重视朗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浏览本文课后的“阅读提示”,并结合本单元教读课《春》《济南的冬天》的学习,确定本课的自读目标为:(1)理解并识记“粗犷、娇媚、诱惑、静谧、莅临、吝啬、咄咄逼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把握文章线索,理解内容。
  2.自主学习课文
  “自主学习课文”是由“知”到“行”的实践过程,是自读课文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在教读课文中已“知”的基础上,自“行”其道,充分利用课文的旁批点拨,课下的注释,课后的阅读提示、读读写写以及语文工具书等自读课文,做到阅读与勾、画、圈、点、批、注、析、评等相结合,力争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如教学《雨的四季》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仿照《春》《济南的冬天》教读时所示范的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然后参照单元学习目标、自读目标、课后阅读提示再读课文,并用铅笔进行勾、画、圈、点、批、注、评、析,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课文内容,即 :(1)课文写了什么:明确《雨的四季》所写的主要内容,能用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表达。(2) 课文是怎么写的: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体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好在哪里:学生寻章摘句,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段,然后从炼字、修辞、句式等角度揣摩品析,领会文章所描绘的春、夏、秋、冬四幅图的语言美、意境美。
  3.完成自读检测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后除了“阅读提示”和“读读写写”外,并没有编排、设计思考和练习题目,需要语文教师根据班级学情选择布置“一教一辅”配套的《基础训练》中的相关习题,或另外设计一些可覆盖自读要点的训练题,学生自读后须当堂完成。为了了解、巩固学情,课后需督查落实,要求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抽检或利用投影仪出示答案、学生一起校改等方式评价练习,并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为同学树立典范。如教学《雨的四季》,在学生完成《基础训练》相关习题后,教师可根据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如下三个练习题:(1)请在横线上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______ 夏雨_____ 秋雨_____ 冬雨_____ 。(2)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3)文中写雨,前面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什么到了文章的后面改称“你”?通过练习,学生自读所获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鉴赏等语文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第三中学)
  (本文系湖南省郴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JKGL2016033)
  責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案例扫描】  教学四年级(上)“商不变规律的应用”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很难理解例题中的“明明余数是2,为什么‘白菜老师’非要说余数是20”。  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竖式,看看个位上原本是不是还有个‘0’呢?咱们还要给拉下来呀!”  学生面露难色,一言不发。“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们刚刚学过,课本为什么要变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呢?明明课本上用红色笔划去‘0’了,现在老师又要我们给拉下来,教材和教师是不是
期刊
王崧舟老师积极倡导“诗意语文”,他几乎把每篇课文都上得充满诗意。听他的课,如沐春风,如逢甘霖,诗意随课堂流淌,情感随诗意升华。《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的课文,是一篇情感充沛、意蕴深刻的童话故事。王崧舟老师以诗意引领,关注生成,还语文课堂之本色,以“读”带“品”,收水到渠成之奇效,完成了对课文主题的解读。  片断一:从“天天”楔入,品深厚“情谊”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师:想一想,
期刊
导读: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汉字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化现象非常严重,不管什么类型的识字,生字整版呈现,流程基本不变。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打击学生识字的兴趣与热情,禁锢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破坏汉字之间的
期刊
微信是当下移动终端最流行的平台之一。将微信应用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分享与交流学习经验,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要求:英语教育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应注重课堂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  一、以语言运用为任务的英语视频表演作业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朗读的方式主要有集体读、小组读和个人读,
期刊
学习起点的准确建立、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可以切实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确定好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前调查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课前调查是指教师在上课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不同方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进行的系列调查,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丰富前测形式
期刊
邹小陶,江西省永丰县城南学校教导处主任、江西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吉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团成员,他引领吉安教师参与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问:邹老师,当初,您为什么会加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邹老师:被那些孩子震撼了。一直以来,我都反对过分的“应试”教育。2012年冬季在山东参加“潍坊市十年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初识“语文主题学习”,被韩兴娥、李虹霞等教师培
期刊
广东省英德市浛洸中心小学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有两年的时间了,两年的身体力行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我逐步加深了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语文主题学习”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趋势。  一、语文素养从优质的阅读材料中来  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典型性,富有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
期刊
十一年后,再读吴非先生再版的《前方是什么》,忍不住反复读序言的最后一个句子:“我从不恐惧孤立,我只担心自己不够独立。”此刻,我正站立在初读《前方是什么》那时的“前方”,审视自己在初读与再读之间走过的路,有限的收获也许就是自己慢慢学会了独立——虽然,还不够。  《前方是什么》一书呈现的是十多年前的教育状态,但那种种有违教育常识的现象并未随着岁月变迁而消失不见,它们至今依然“活跃”在教育的每个瞬间。 
期刊
网上疯传一段视频:广西某县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乘坐豪车上街游行,敲锣打鼓,招摇过市。这样高调宣传高考成果的现象并非个案。每年高考成绩及录取信息发布之后,各普通高中就会展开一轮不见硝烟的宣传大战。各学校极力寻找本校的高考成绩亮点,从点上及面上,向社会宣扬取得的骄人成绩,并通过各种媒介铺天盖地宣传:从学校大门的巨幅喷绘、电视台的游走字幕,到街道的跨街横幅,不一而足。学生高考取得佳绩、考入名校固然可喜可贺
期刊
导读:  有理才能让孩子信服,我们要教有道理的数学。本文以俞正强老师“除法竖式”为例,以片断赏析的形式介绍了三个策略,即数学的道理可以在问题的发现中萌芽,数学的道理可以在过程的描述中呈现,数学的道理可以在材料的更新中彰显。  听俞正强老师的课,你会被他幽默风趣的语言所吸引,被他夸张、搞笑的肢体动作所折服。他的课堂看上去节奏很慢,慢得会让你有一种错觉:这不是课堂,仅仅是一次拉家常。但细细品起来,你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