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变的规律” 怎么失灵了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扫描】
  教学四年级(上)“商不变规律的应用”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很难理解例题中的“明明余数是2,为什么‘白菜老师’非要说余数是20”。
  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竖式,看看个位上原本是不是还有个‘0’呢?咱们还要给拉下来呀!”
  学生面露难色,一言不发。“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们刚刚学过,课本为什么要变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呢?明明课本上用红色笔划去‘0’了,现在老师又要我们给拉下来,教材和教师是不是有时也不讲理?!”
  更尴尬的是,两位孩子课后问我:根据商不变规律可得90÷4=900÷40,但为什么90÷4=900÷40≠22……2?
  算式相等,结果居然不相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解答了这个问题,其实也就解决了学生“面露难色”的问题。
  【案例诊断】
  思考应从原点开始。教材明确指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显然,“90÷4=900÷40≠22……2”中,“22”是商,“2”只是余数。商,是不包括余数的。看来,“商不变的规律”没有失灵。
  但为什么“算式相等,结果不等”呢?
  经过同事研讨和研读教材,我们认为,造成“算式相等,结果不等”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目前没有学到小数除法,知识出现了断层。作为教师,我们知道90÷4=900÷40=22.5,这个递等除法算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因为目前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到小数除法,他们只能用余数来表示尚未除完的(被除数)部分。而这个尚未除完的(被除数)部分如果继续除的话,结果其实还是一样的,都是0.5,即2÷4=0.5,20÷40=0.5。
  【改进策略】
  诊断,是为了寻求改进策略。结合教材的编排问题,针对学生实际困惑,我对教学预设进行了调整,并尝试了二次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研读教材情境,改良问题支撑理解
  教材原有情境比较封闭单一,不适合学生理解“带余除法”的算理。带余除法的算理,需要一个更加合适的生活情境“保驾护航”,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视界。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对教材的例题进行了精心的改编,最终呈现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有90捆小棒,每捆10根,每4捆放一盒,可以放多少盒?还余多少?
  面对这个问题情境,一部分学生列出算式:90÷4=22(盒)……2(捆);因为第二个问题指向的开放性,也有同学列出算式:(90×10)÷(4×10)=22(盒)……20(根)。这时,我组织学生观察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引导他们把这两道算式进行递等:
  90捆÷4捆
  =900根÷40根
  =22(盒)……2(捆)
  =22(盒)……20(根)
  开放的问题情境,收到的效果明显不同。上述情境中,学生可以“把90捆小棒,每4捆放一盒”,也可以“把900根小棒,每40根放一盒”,这种“异曲同工”的算式表达,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他们通过两种算式的对比,很快发现了带余除式的“递等奥秘”: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单位不同,但计算道理是一样的,即都是“小棒总数÷每盒要放的小棒数=盒数……剩余小棒数”。
  二、剖析教材建议,拉长课时分别突破
  反复研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我们发现其建议都是用1课时完成本节教学内容。但,这个建议,真的合适吗?
  带余除式的递等现象属于程序性的数学知识,具有典型的“行易知难”特点。我们感到学生理解“算式相等,结果不等”比较难,他们掌握这种计算技能反而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二次教学中,我把“商不变规律的应用”内容划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第二节课重在组织学生练习算法。这种一分為二的课时安排,可以保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第一节课,我除了变“买队号情境”为“分小棒情境”,还补充呈现了“分桃子情境”,并组织学生自编一些相关的情境。丰富的情境支撑下,学生很快找到了“余数要拉下被除数后面划去的0”共同之理,对这种带余除式很快建立了模型。第二节课,我重点组织学生提炼、掌握带余除式的计算法则,提升计算技能。有了第一节课的扎实理解算理作为基础,这节课的算法总结水到渠成,后续练习也非常轻松。
  三、立足教材体系,适当渗透修复断层
  任何教材的编排,都很难全面兼顾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数学知识一旦出现断层,学生理解出现障碍,最好修复知识断层,让学生站在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理解。
  带余除式最迷惑学生的地方就是“算式相等,结果不等”。教学中,我放大这个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余数是什么意思?”学生说:“余数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没有除完,剩余的数。”我说:“那我们可不可以试着用这个余数继续除下去呢?”学生非常好奇。于是,我们就拿被除数90剩余的2除以4,又拿被除数900剩余的20除以40,学生虽然没有学过小数除法,但根据分数的意义,还是很快就发现了2÷4=20÷40=[12],原来它们的余数虽然不同,但结果其实还是相等的。
  利用个别学生课前了解的小数除法知识,我又简要介绍了90÷4=900÷40=22.5,这也促使学生从知识体系的角度了解了“算式相等,结果其实也是相等的”。跳出了“知识迷阵”,用后续知识来解释眼下所学,学生理解这种带余除式的“秘密”就更加容易了。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编排顺序,多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安排的,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知识内容之间的断层和衔接不力。日常教学中,当遇到这种知识断层的问题时,我们既要研究学生的现有水平,还应考虑整合相关的数学内容。只有从现实学情和知识逻辑两个方面统筹兼顾,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教学课文《山中访友》时,笔者首先从文眼展开,链接起本文的线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再通过学生的朗读实践,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最后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或阅读经验,让学生在
期刊
徐海马老师《狼》一课在2017年江西省初中优秀教学课例中获得第一名。该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课堂精彩纷呈,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现截取几个片段,谈谈如何有效导学。  一、课堂伊始,导学于趣  师:同学们,老师先和大家做个游戏,看看大家是不是传说中那么厉害。先看几张图,这几张图都与动物“狼”有关,你们能猜出与图片相关的成语吗?  生1:狼子野心。  生2:引狼入
期刊
“五步循环”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要求授课教师围绕实验项目,充分应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猜测聚焦—方案选择—实验操作—分析小结—思考分享”等五个循环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层层推进,顺利而有趣地完成教学任务。该实验教学贯彻了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运用了循环推进的教学策略,并巧妙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下面笔者就以“杠杆的
期刊
上完课后的我精神崩溃了,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场景。自己的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已精心备课了,在课堂上也讲得有条有理,可为什么还是调动不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当看到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不按要求做事,忍不住就会大发雷霆。这样的课堂自己疲惫不堪,孩子们也没有学到多少知识。  翻阅我的培训笔记,看到笔记上记录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一句话:“有些孩子取得令人惊讶的分数,不是
期刊
带着满心的期待,领着老师们走进南昌市教育局举办的“书香校园·教师领读”青年教师阅读沙龙,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南昌市启音学校。“书香”“教师”“特教学校”这几个字眼吸引着我,疑惑着我。在阅读越来越快餐化、浅层化、电子化的当下,在教师阅读日益薄弱的现状下,市教育局如何能让青年教师亲近阅读、爱上阅读?为什么把这样一个活动设在一所特教学校,毕竟学校里的孩子很多都听不到、说不出、看不到光明,无法朗读或看到书
期刊
导读:  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把有趣的学习经历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在“学术学习时间”中更为专注、更有热情地学习,助推学生在知识的高峰上获得“高峰体验”。  “认识垂线”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先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然后教学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和平行。于学生而言,认识、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难,问题经常出现在实际应用环节,一把尺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却不知如何摆放。学生
期刊
有幸走进周春梅老师的课堂,感受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灵秀,优雅的辞吐间,让诗情缓缓流到学生心里,听着听着就入了迷。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才能把语文课上得如此诗情画意。  读着周春梅老师所写的《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她对教育教学是如此的认真而细腻,小心翼翼地对待一颗颗年轻敏感的心灵;对迷茫少年真诚的告诫与引导令人敬佩;对学生的无私付出和给予是那么自然,却把学生的每一份回馈都看得弥足珍贵。周
期刊
《夸父追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学习方法、阅读策略自主学习。根据课前学习导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概括說说《夸父追日》这个故事的内容;二是根据故事展开联想,可以联想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比如联想到读过的相似的故事,联想到生活中见到过相似的人,也可以联想到相关的一些问题。这里教课文,其实是在教一种阅读方
期刊
“有效教”与“真实学”,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有效教学”一般是指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追求。“真实的学习”倡导学生学习的真实性,让学生把学科学习和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用的。今天我们提出的“真实学”是基于“真实的学习”教学思想,关注重点是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的真实发生上。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多了,教学的有
期刊
在“中国鞭炮烟花之乡”上栗县的一个山区小镇上,坐落着全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桐木实验学校。经过十余年的辛苦努力,如今学校已经成为上栗县乃至萍乡市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桐木实验学校究竟是如何踏着坚实稳定的步伐走过来的,又是如何实现特色发展的呢?  好校长撑起好学校  桐木实验学校筹办于2003年,前身是桐木中学。创立之初,已是8月下旬,时间紧,任务重。全镇各校抽调来的27名优秀骨干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