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日益增强。在一次如厕环节中,幼儿发现抽水马桶放水时底部会出现旋涡,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现象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旋涡是如何形成的?旋涡是有大有小的吗?若把物品放进旋涡里会发生什么变化?针对幼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设计了关于旋涡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关于旋涡的奥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旋涡为切入点,以幼儿为主体,以体验、表达、探究为基本形式,采用融合式的组织策略,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进行提问,通过“自由玩水一一制造水旋涡一一探索水旋涡的形态美一探索水旋涡的动态美一一旋涡与生活”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体验中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发现。
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神秘的旋涡”基于此孕育而生,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积累科学探究的经验,激发幼儿用善于发现的眼晴、善于研究的思维探索世界,发现大干奥秘。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水旋涡。探寻旋涡形成的现象。
2.能从多角度发现旋涡的不同形态,感受旋涡的美与神奇。
3.体验操作、发现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在生活中发现旋涡的存在。
2.幼儿和教师人手一个水桶,水,搅棒,毛巾,雪花片,小泡沫粒,木质纽扣,塑料纽扣、细火柴棒、吸管等辅助材料。
3.多媒体课件抽水马桶视频,龙卷风视频,各种各样的旋涡PPT。
一、自由玩水,激发探究兴趣
师:一根棒子、一桶水,可以怎么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水的大水桶和搅棒,自由体验。幼儿体验后交流感受。
幼1:我是把木棒放在水里点着水玩的。
师:木棒点着水玩会激起浪花,真有意思。
幼2:我是用木棒来回划动玩水的,水里还出现了泡泡。
师:来回划动就像划船一样,还有很多泡泡的出现,很有趣。还有更奇妙的发现吗?
幼3:我发现了旋涡,是转着玩的。
师:转着玩就会出现旋涡,真神奇,我也想来试一试。
分析: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活动一开始让幼儿自由玩水,目的是让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幼儿在此环节中,通过自由体验,激发了对玩水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创造出了多种玩水方法。教师鼓励并肯定幼儿各种不一样的发现,并有意识地对发现旋涡的现象加以提炼。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正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二、制造水旋涡
1.探索制造旋涡的正确方法
(1)教师展示转得慢的玩法。
师我也是转着玩的,怎么没有玩出旋涡呢?
幼:转得太慢了,要快一點,加快速度。
(2)教师展示加快速度的玩法,但是往不同方向旋转。
师:现在这样呢?好像还是没有很大的旋涡出现?
幼:要往同一个方向转。
师:好吧,还是请你们来试一试吧。
分析:教师运用逆向思维的教学策略,特意展示不规范玩法,让幼儿参与纠错。此时,幼儿为主体,教师将探索的权利还给幼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平等的师幼互动。
2.展示制造水旋涡的过程
师:你能玩出旋涡吗?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一起给他加油。
幼儿成功制造出水旋涡。
师小结:原来,在水中,用一根木棒往同一个方向快速地、不停地旋转就能制造出旋涡。
分析:教师对幼儿的发现加以提升,有针对性地请玩出水旋涡的幼儿上来示范。通过跟幼儿一起交流,一起操作,潜移默化中引出旋涡这个神奇的现象,激发幼儿思考制造出水旋涡的正确方式。
三、探索水旋涡的形态美
1.从侧面体验水旋涡的形态美
师:这么好玩的旋涡,我也想来试一试,大家要给我加油。
教师成功制造旋涡。
师:我成功了,谢谢你们的鼓励。大家从侧面看,旋涡像什么?
幼1:像小山。
幼2:像漏斗。
幼3:像一把小伞。
幼4:像冰激凌,我好想吃呀。
2.从上往下看,体验水旋涡的形态美
师:太有趣了,让我们都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探索制造水旋涡。
师:大家都成功了吗?刚刚我们侧面看到水旋涡像小山、漏斗、冰淇淋。现在,请你从上往下看,它又像什么呢?
幼1:像一个小碗。
幼2:像一个陀螺。
幼3:像盘子。
分析:科学探索和学习是在幼儿不断体验中完成的,教师的设问和幼儿的操作是共生的,带有一定的融合性。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在幼儿体验过程中提出,并没有反复地集中提问,这样的融合形式能更好地保存幼儿的现场体验感。
3.探索让旋涡变大的方法
师:我发现你们的旋涡长得好像不大一样,为什么有的旋涡又大又深,有的却扁扁的呢?
幼1:转得太慢了。
幼2:棒子拿得太高了。
幼3:他转着转着就停下来了,没有一直旋转。
师:好的,那让我们拿好棒子,加快速度,试着连续地旋转,旋涡变大变深了吗?
幼:变深啦!变大啦!
师:都找到方法",给自己鼓鼓掌。 分析:此环节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同伴的操作,及时发现旋涡形态的不同,自主探索怎样才能玩出更大更深的旋涡。
四、加入辅助材料,感受水旋涡的动态美
1.幼儿自主选择辅助材料,放入正在旋转的旋涡中,体验旋涡的动态失
师:如果我们将雪花片、泡沫粒、颜料等这些小物品放在水旋涡里,我们的旋涡又会有什么惊奇的变化?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自主选择辅助材料体验。
幼1:我发现泡沫粒转起来了。
幼2:我发现颜料吸在中间,跟着旋涡一起旋转。
幼3:我发现雪花片被吸到旋涡里面去了。
师:旋涡真有力量,能把这么多东西都吸到里面去。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幼:老师,我发现我的纽扣吸不起来,没有吸到旋涡里,一直在水底。
師:大家帮忙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纽扣没有吸到旋涡里面去呢?
幼1:可能是它们太重了吧。
幼2:重的东西就会往下沉,轻的东西就会吸进去。
幼3:可能是旋涡太小了,如果放到更大的旋涡里面,有可能会吸上来。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我们下次可以再来做一下尝试。
2.幼儿交换材料再次体验,自由交流发现
分析:该环节中,幼儿不仅观察到旋涡的动态关,而且发现了由于辅助材料重量、大小的差异,旋涡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针对幼儿提出的“有些材料被旋涡吸进去;有些没有被吸进去,一直沉在底下”的现象进行现场追问、提炼和讨论,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科学不是立竿见影地给予幼儿既定答案,而是启发幼儿学会思考,因此教师面对幼儿的猜测予以支持和肯定,能给予幼儿不断探索的信心。
五、活动延伸:旋涡和生活
1.欣赏图片,了解不同的旋涡种类
沙旋涡、星云旋涡、楼梯旋涡、音乐旋涡、花瓶上的旋涡图案等等。
2.寻找生活中的旋涡
(1)观看抽水马桶抽水的视频,了解旋涡给人类带来的帮助。
(2)观看龙卷风视频,了解旋涡带来的危害。
师:旋涡是不是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它会不会对人类有所帮助呢?让我们一起去生活中寻找。
分析:科学发现最终将回归于生活,此环节是经验的迁移拓展和提升。幼儿通过前面的多次尝试、探索发现旋涡的一些奥秘,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观看生活中旋涡的不同形态和旋涡的作用视频,是将幼儿的经验、科学发现与生活紧密联系。科学探索本身就是无止境的终身课题,最后的开放式提问也是给幼儿留下悬念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进入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日益增强。在一次如厕环节中,幼儿发现抽水马桶放水时底部会出现旋涡,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现象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旋涡是如何形成的?旋涡是有大有小的吗?若把物品放进旋涡里会发生什么变化?针对幼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设计了关于旋涡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关于旋涡的奥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旋涡为切入点,以幼儿为主体,以体验、表达、探究为基本形式,采用融合式的组织策略,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进行提问,通过“自由玩水一一制造水旋涡一一探索水旋涡的形态美一探索水旋涡的动态美一一旋涡与生活”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体验中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发现。
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神秘的旋涡”基于此孕育而生,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积累科学探究的经验,激发幼儿用善于发现的眼晴、善于研究的思维探索世界,发现大干奥秘。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水旋涡。探寻旋涡形成的现象。
2.能从多角度发现旋涡的不同形态,感受旋涡的美与神奇。
3.体验操作、发现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在生活中发现旋涡的存在。
2.幼儿和教师人手一个水桶,水,搅棒,毛巾,雪花片,小泡沫粒,木质纽扣,塑料纽扣、细火柴棒、吸管等辅助材料。
3.多媒体课件抽水马桶视频,龙卷风视频,各种各样的旋涡PPT。
一、自由玩水,激发探究兴趣
师:一根棒子、一桶水,可以怎么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水的大水桶和搅棒,自由体验。幼儿体验后交流感受。
幼1:我是把木棒放在水里点着水玩的。
师:木棒点着水玩会激起浪花,真有意思。
幼2:我是用木棒来回划动玩水的,水里还出现了泡泡。
师:来回划动就像划船一样,还有很多泡泡的出现,很有趣。还有更奇妙的发现吗?
幼3:我发现了旋涡,是转着玩的。
师:转着玩就会出现旋涡,真神奇,我也想来试一试。
分析: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活动一开始让幼儿自由玩水,目的是让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幼儿在此环节中,通过自由体验,激发了对玩水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创造出了多种玩水方法。教师鼓励并肯定幼儿各种不一样的发现,并有意识地对发现旋涡的现象加以提炼。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正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二、制造水旋涡
1.探索制造旋涡的正确方法
(1)教师展示转得慢的玩法。
师我也是转着玩的,怎么没有玩出旋涡呢?
幼:转得太慢了,要快一點,加快速度。
(2)教师展示加快速度的玩法,但是往不同方向旋转。
师:现在这样呢?好像还是没有很大的旋涡出现?
幼:要往同一个方向转。
师:好吧,还是请你们来试一试吧。
分析:教师运用逆向思维的教学策略,特意展示不规范玩法,让幼儿参与纠错。此时,幼儿为主体,教师将探索的权利还给幼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平等的师幼互动。
2.展示制造水旋涡的过程
师:你能玩出旋涡吗?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一起给他加油。
幼儿成功制造出水旋涡。
师小结:原来,在水中,用一根木棒往同一个方向快速地、不停地旋转就能制造出旋涡。
分析:教师对幼儿的发现加以提升,有针对性地请玩出水旋涡的幼儿上来示范。通过跟幼儿一起交流,一起操作,潜移默化中引出旋涡这个神奇的现象,激发幼儿思考制造出水旋涡的正确方式。
三、探索水旋涡的形态美
1.从侧面体验水旋涡的形态美
师:这么好玩的旋涡,我也想来试一试,大家要给我加油。
教师成功制造旋涡。
师:我成功了,谢谢你们的鼓励。大家从侧面看,旋涡像什么?
幼1:像小山。
幼2:像漏斗。
幼3:像一把小伞。
幼4:像冰激凌,我好想吃呀。
2.从上往下看,体验水旋涡的形态美
师:太有趣了,让我们都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探索制造水旋涡。
师:大家都成功了吗?刚刚我们侧面看到水旋涡像小山、漏斗、冰淇淋。现在,请你从上往下看,它又像什么呢?
幼1:像一个小碗。
幼2:像一个陀螺。
幼3:像盘子。
分析:科学探索和学习是在幼儿不断体验中完成的,教师的设问和幼儿的操作是共生的,带有一定的融合性。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在幼儿体验过程中提出,并没有反复地集中提问,这样的融合形式能更好地保存幼儿的现场体验感。
3.探索让旋涡变大的方法
师:我发现你们的旋涡长得好像不大一样,为什么有的旋涡又大又深,有的却扁扁的呢?
幼1:转得太慢了。
幼2:棒子拿得太高了。
幼3:他转着转着就停下来了,没有一直旋转。
师:好的,那让我们拿好棒子,加快速度,试着连续地旋转,旋涡变大变深了吗?
幼:变深啦!变大啦!
师:都找到方法",给自己鼓鼓掌。 分析:此环节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同伴的操作,及时发现旋涡形态的不同,自主探索怎样才能玩出更大更深的旋涡。
四、加入辅助材料,感受水旋涡的动态美
1.幼儿自主选择辅助材料,放入正在旋转的旋涡中,体验旋涡的动态失
师:如果我们将雪花片、泡沫粒、颜料等这些小物品放在水旋涡里,我们的旋涡又会有什么惊奇的变化?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自主选择辅助材料体验。
幼1:我发现泡沫粒转起来了。
幼2:我发现颜料吸在中间,跟着旋涡一起旋转。
幼3:我发现雪花片被吸到旋涡里面去了。
师:旋涡真有力量,能把这么多东西都吸到里面去。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幼:老师,我发现我的纽扣吸不起来,没有吸到旋涡里,一直在水底。
師:大家帮忙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纽扣没有吸到旋涡里面去呢?
幼1:可能是它们太重了吧。
幼2:重的东西就会往下沉,轻的东西就会吸进去。
幼3:可能是旋涡太小了,如果放到更大的旋涡里面,有可能会吸上来。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我们下次可以再来做一下尝试。
2.幼儿交换材料再次体验,自由交流发现
分析:该环节中,幼儿不仅观察到旋涡的动态关,而且发现了由于辅助材料重量、大小的差异,旋涡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针对幼儿提出的“有些材料被旋涡吸进去;有些没有被吸进去,一直沉在底下”的现象进行现场追问、提炼和讨论,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科学不是立竿见影地给予幼儿既定答案,而是启发幼儿学会思考,因此教师面对幼儿的猜测予以支持和肯定,能给予幼儿不断探索的信心。
五、活动延伸:旋涡和生活
1.欣赏图片,了解不同的旋涡种类
沙旋涡、星云旋涡、楼梯旋涡、音乐旋涡、花瓶上的旋涡图案等等。
2.寻找生活中的旋涡
(1)观看抽水马桶抽水的视频,了解旋涡给人类带来的帮助。
(2)观看龙卷风视频,了解旋涡带来的危害。
师:旋涡是不是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它会不会对人类有所帮助呢?让我们一起去生活中寻找。
分析:科学发现最终将回归于生活,此环节是经验的迁移拓展和提升。幼儿通过前面的多次尝试、探索发现旋涡的一些奥秘,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观看生活中旋涡的不同形态和旋涡的作用视频,是将幼儿的经验、科学发现与生活紧密联系。科学探索本身就是无止境的终身课题,最后的开放式提问也是给幼儿留下悬念和继续探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