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001-01
“解读”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释义:一是阅读解释;二是分析研究;三是理解体会。我们对于“解读”的行动往往是这样:在阅读解释(教材与儿童)之后,(对教材和儿童)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通过课堂教学转化成教学方法,融合在教学过程里里进行教学。
显然,“解读”的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下面就结合几个例子从教师的角度粗浅地谈谈如何对教材和儿童进行解读。
一、解读儿童——走进儿童的经验世界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这两个“备”中,后者更为重要;在“备”的过程中,也应该先完成后者,再进行前者。因为课堂是儿童学的天地,而非教师教的舞台,只有备了学生,我们才知道要教什么,怎样教。
“备学生”实为解读儿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这样一句话流传至今,“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可见,解读儿童,首先要解读儿童的“已知”。
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方法解读儿童的已知,除了常见常用的课前询问调查、预习作业反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通过“试探”加以分析学情,还可以通过查阅同一内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的不同位置来分析学情,下面结合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一)“倍的认识”教学片段:
出示例题:蓝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黄花有多少朵?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师手指题目中“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2、提问:听说过“倍”这个字吗?
3、根据题目的意思,试着画一画蓝花和黄花的朵数,画的时候为了方便,用○表示。
4、展示学生作业:○○○
○○○ ○○○
说说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一起数(师一边圈一边带领大家数),1个3朵,两个3朵。
5、整理得出:蓝花有3朵,黄花有2个3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6、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7、展示刚才作业中的另外两份:
a.○○○ b. ○○○
○○○ ○○ ○○○ ○○○ ○○○
(数一数,改一改)(说:这时候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分析:本节课对“儿童已知”的解读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时先由一道关键句引出“倍”字,然后通过提问“听说过倍这个字吗”来统计掌握学生的“已知”经验,从学生回答中发现,学生对“倍”并不陌生,便顺势让学生根据“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试着画一画黄花的朵数。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多数孩子对“倍”的理解是正确的,他们在画黄花的时候画出了两个3朵,有些孩子还自觉地把两个3朵分开来画了,在表达想法的时候也能一语中的。可见,这种对教材的变通处理是源于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蓝花有3朵,黄花有(2)个3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来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完成板书并顺势揭题,整个教学省时、省力、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在学生都拥有了对“倍”的正确认识之后,教师再呈现两份有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辨析,并在这种积极的思辨中真正地理解与掌握了知识。
或许最初只是部分同学对“倍”有感觉,让他们说并不见得能道明白,让他们画一画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借助于形象的圈图来解读,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学生表达的困难,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这种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逐步由混沌走向了清明。这种“在纸上激活原有图像进行肯定和修定”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擦掉痕迹从头再来”的做法。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1、想一想: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找一找:在老师提供的几个图形中找出长方形(并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长方形举起来)。
3、猜一猜: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要求可高了!(依次先从信封中抽出以下图形的一部分,并提问)
(1)①号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2)②号是长方形吗?为什么?(由此得出长方形的角是直角)
(3)③号是长方形吗?怎么还不是?(由此唤醒学生的已有感性经验“长方形有4个直角”,并引导学生利用老师发的一张长方形纸进行证明)
此时追问:从“边”的角度看,它为什么不是长方形?换句话说,长方形的4条边有什么特征?(由此唤醒学生的已有感性经验“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想等”,并引导学生利用刚才那张长方形纸进行证明)
分析:本节课对“儿童已知”的解读是通过查阅这一内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的不同位置来分析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就应经认识了,本节课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丰富并完善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于是教学时,先让学生先借助于已有的经验想长方形,找长方形,猜长方形。并通过猜长方形,巧妙地引领学生关注到长方形的角与边的验证,并在这种积极的参与中,自然地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完成了长方形特征的知识建构。如果说前面的“想一想”和“找一找”着眼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活原有知识储备的话,那其后的“猜一猜”更加凸显了这种认识,学生在主动的动手操作与积极的思辨活动了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而且自觉地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为是证明自己原有的感性认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参与学习也就成了自觉、自愿的行动了。
这两个教学片段体现了同样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展开教学。象上面提到的倍、长方形等知识,学生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了,并累积了相应的经验;象长方形,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拥有一些感性经验,或许这些经验还比较模糊,并没有提升到语言概括的层面上来,但这些经验确确实实地存在于学生的感性認识当中,我们不能忽视它,而应正视它的存在,并充分利用它来设计教学。
由此,我觉得解读儿童,深入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不仅有助于燃点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而且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解读”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释义:一是阅读解释;二是分析研究;三是理解体会。我们对于“解读”的行动往往是这样:在阅读解释(教材与儿童)之后,(对教材和儿童)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通过课堂教学转化成教学方法,融合在教学过程里里进行教学。
显然,“解读”的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下面就结合几个例子从教师的角度粗浅地谈谈如何对教材和儿童进行解读。
一、解读儿童——走进儿童的经验世界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这两个“备”中,后者更为重要;在“备”的过程中,也应该先完成后者,再进行前者。因为课堂是儿童学的天地,而非教师教的舞台,只有备了学生,我们才知道要教什么,怎样教。
“备学生”实为解读儿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这样一句话流传至今,“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可见,解读儿童,首先要解读儿童的“已知”。
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方法解读儿童的已知,除了常见常用的课前询问调查、预习作业反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通过“试探”加以分析学情,还可以通过查阅同一内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的不同位置来分析学情,下面结合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一)“倍的认识”教学片段:
出示例题:蓝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黄花有多少朵?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师手指题目中“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2、提问:听说过“倍”这个字吗?
3、根据题目的意思,试着画一画蓝花和黄花的朵数,画的时候为了方便,用○表示。
4、展示学生作业:○○○
○○○ ○○○
说说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一起数(师一边圈一边带领大家数),1个3朵,两个3朵。
5、整理得出:蓝花有3朵,黄花有2个3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6、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7、展示刚才作业中的另外两份:
a.○○○ b. ○○○
○○○ ○○ ○○○ ○○○ ○○○
(数一数,改一改)(说:这时候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分析:本节课对“儿童已知”的解读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时先由一道关键句引出“倍”字,然后通过提问“听说过倍这个字吗”来统计掌握学生的“已知”经验,从学生回答中发现,学生对“倍”并不陌生,便顺势让学生根据“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试着画一画黄花的朵数。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多数孩子对“倍”的理解是正确的,他们在画黄花的时候画出了两个3朵,有些孩子还自觉地把两个3朵分开来画了,在表达想法的时候也能一语中的。可见,这种对教材的变通处理是源于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蓝花有3朵,黄花有(2)个3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来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完成板书并顺势揭题,整个教学省时、省力、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在学生都拥有了对“倍”的正确认识之后,教师再呈现两份有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辨析,并在这种积极的思辨中真正地理解与掌握了知识。
或许最初只是部分同学对“倍”有感觉,让他们说并不见得能道明白,让他们画一画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借助于形象的圈图来解读,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学生表达的困难,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这种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逐步由混沌走向了清明。这种“在纸上激活原有图像进行肯定和修定”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擦掉痕迹从头再来”的做法。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1、想一想: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找一找:在老师提供的几个图形中找出长方形(并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长方形举起来)。
3、猜一猜: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要求可高了!(依次先从信封中抽出以下图形的一部分,并提问)
(1)①号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2)②号是长方形吗?为什么?(由此得出长方形的角是直角)
(3)③号是长方形吗?怎么还不是?(由此唤醒学生的已有感性经验“长方形有4个直角”,并引导学生利用老师发的一张长方形纸进行证明)
此时追问:从“边”的角度看,它为什么不是长方形?换句话说,长方形的4条边有什么特征?(由此唤醒学生的已有感性经验“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想等”,并引导学生利用刚才那张长方形纸进行证明)
分析:本节课对“儿童已知”的解读是通过查阅这一内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的不同位置来分析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就应经认识了,本节课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丰富并完善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于是教学时,先让学生先借助于已有的经验想长方形,找长方形,猜长方形。并通过猜长方形,巧妙地引领学生关注到长方形的角与边的验证,并在这种积极的参与中,自然地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完成了长方形特征的知识建构。如果说前面的“想一想”和“找一找”着眼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活原有知识储备的话,那其后的“猜一猜”更加凸显了这种认识,学生在主动的动手操作与积极的思辨活动了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而且自觉地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为是证明自己原有的感性认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参与学习也就成了自觉、自愿的行动了。
这两个教学片段体现了同样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展开教学。象上面提到的倍、长方形等知识,学生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了,并累积了相应的经验;象长方形,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拥有一些感性经验,或许这些经验还比较模糊,并没有提升到语言概括的层面上来,但这些经验确确实实地存在于学生的感性認识当中,我们不能忽视它,而应正视它的存在,并充分利用它来设计教学。
由此,我觉得解读儿童,深入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不仅有助于燃点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而且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