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媒体”理念的重要讲话前提下,结合视觉传达设计国内发展的历程、现状,探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构成新的视觉媒介环境,为视觉传达从商业设计转向社会化服务提供了飞越性的质变空间,进而从视觉传达的数字性、艺术性、传达机制等层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 全媒体;视觉传达;数字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69-02
“全媒体”名称最早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本世纪初进入中国引起学界注意,有了基础性研究,但停留在多媒体共存的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全媒体(Omnimedia)”的理念,并赋予其明确的“融合与纵深建设”内涵,包含“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维度。新生媒体的多元化形态打破传统媒体边界,重置了媒介生态。媒体艺术借助数字媒介作为文化聚合、播散与传承的渠道力量,更新了信息传达、表现方式。推动媒体多维度的融合纵深发展,由此开启中国的全媒体时代。
视觉传達作为传媒的介质,设计服务具有传媒性质的艺术情感体验形式和社会功能,包涵着艺术设计表现、传播载体、服务对象三位一体的学科特征。依托媒体环境,通过艺术视觉语言“图形图像、符号图法”等表现形式,包装信息形态,赋予信息沟通的艺术性和文化审美维度,构成信息交流的独特性载体,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商业经济和文化创新与传媒领域不可或缺的有机体,为新中国主流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
一、视觉传达的国内发展
“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德国人马克斯·比尔(1908—1994)首先建立视觉传达专业。当代的视觉传达依托视觉媒介,通过艺术视觉语言“图形图像、符号图法”等表现形式,包装信息的结构形态,赋予信息沟通的艺术性和文化审美维度,构成信息交流的独特性载体。
视觉传达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前从西方引进了“商业美术”的设计概念,具有明显的民族商业性色彩和西方现代性的特征;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后建立“工艺美术”的“泛设计”概念,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快速发展的工商业环境和大众审美的消费升级,诞生了“装潢美术”并专业细化为书籍装帧和商业美术;第三个阶段至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成果显著,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国际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视觉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和商业价值凸显,国内学界和设计界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目的,引入了“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概念名称,值得注意的是视觉传达在德国诞生之初,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界和业界认为“平面设计”不足以容纳数字多媒载体在未来视觉文化与应用维度的发展趋势。至本世纪初,国内由报纸杂志、书籍海报、广播电视、商品包装以及印刷、出版等领域构成的传统视觉媒介发展成熟,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完善。“视觉传达”学科专业名称在学界和业界的争议中逐渐达成的共识。
至今,数字媒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孕育了互联网媒体、移动新媒体、人工智能媒体等,重构了视觉媒介生态。信息传达呈现即时性、互动性、娱乐性的特征,大众文化审美、消费形成的“碎片化”态势。由此,数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多样化并存,视觉传达领域形成融合、跨界的范式。
二、全媒体视觉传达的数字性与艺术性
视觉传达是媒介性艺术活动,从创作材料媒介到视觉传达媒介,媒介的属性决定艺术活动的时空维度和艺术审美的形态。一般来讲,媒介的形态可分为物性媒介和非物性媒介。物性媒介表现为稳定的固态实体,不可任意拆解重组,本体具有一定的范本式文化属性。比如由纸媒印刷、出版、广播电视系统等构成的传统的视觉媒介;数字媒介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媒介,相对于物性媒介,数字媒介可任意解构、重构、转换组合信息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形态,在表现形态上不仅可以模拟传统物性媒介的视觉性状,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创造出背离现实世界的视觉元素形态。数字媒介“虚拟性”替代、置换物性材料的过程,本质上是利用数字“比特”替代了物质“原子”,以信息编码的方式重构了“去物性”材料媒介,克服、消解了传统“物性”媒介艺术的各种限制,产生新的艺术媒体和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特性称之为数字性。
从视觉语言的艺术性角度,具象、抽象、意象共同构成视觉信息的审美表象系统,意象以人的情感介入客观现实,对客观具象形态进行主观性取舍加工,通过抽象性的升华达到意象深度,形成人性化的艺术形态并完成艺术性的自洽。换而言之,意象即人们基于感性思维创造的信息形象,是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高级艺术活动。信息介质的数字性重构了信息空间和信息间性关系,同时重构了艺术性关系,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同构,推动了传统艺术形式从依托物性媒介活动走向以艺术观念创新为目标的当代艺术主题,呈现高度技术形态化的情感符号语言和生命样式,具备了数字性和艺术性二重性的内涵。
三、媒介数字性重构了视觉传达机制
从传达机制的角度,信息的艺术性和数字性同构,重构了介质的传达机制,信息传播模型由“中心发散、单向传播”转换为“无远弗届、多维互动”。数字性带来信息传达载体的经济性、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大众性、网络特性,促成信息文本的艺术性成为大众文化消费话题。换而言之,数字媒介艺术彻底解放了视觉传达在文化传媒和消费领域的生产力,比较有代表性是“新媒体艺术”,一种相对传统媒介艺术提出的媒体形态,例如互联网、无线移动设备、各种可视化应用等;传统媒体艺术具有明确的地理性和现实性界限;数字“新媒体”突破时间、空间、地理、现实限制,能够让大众随时随地获得信息。但是 “新媒体”概念比较笼统,最早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Peter Carl Goldmark)1967年提出。近年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AI研究的日新月异,不断诞生新的媒体形态,智能媒体的加入让“新媒体”概念更加模糊不清,学界和业界在学术研究层面争议不断。“全媒体”理念促使学术与应用方面形成统一的概念,媒体融合发展消除了“新旧”媒体的边界,同时催生多种形态的综合性媒体。“全媒体”内涵的开放性,融合性,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提供了多维度纵深发展的媒介环境。 视觉传达依托全媒体视觉媒介环境,运用美学思维依托数字媒介传达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信息,体现了技术美学引领下的视觉艺术新观念。信息及信息关系的艺术形态包装、广告是其基本的传达形式,审美的内涵与外延将会产生质的飞越。首先,从视觉艺术表现层面,不再限于传统视觉媒介环境,自然不限于经典的平面设计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像、色彩版式”。基于信息视觉艺术化的消费需求,静态、动态、交互、虚拟、仿真、时间、空间等维度都在合理的设计范畴内;其次,从信息传达的媒介形态多样性层面,传达的内容和载体、方式以满足大众消费的多样态,多元化、人性化需求为主旨,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媒介系统,如全息媒体、虚拟现实媒体VR、AR、MR;移动智能应用设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互联网络媒体。通信技术的成熟与设备规模化应用,将不断产生受众需求和新的视觉消费点。最后,从视觉审美的层面,全媒体环境中的视觉传达力图为受众提供高精度、易认知的设计服务体验,融合媒介的多样形态,构成全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新机制。为大众文化审美消费带来“快感”,英国学者费斯克提出“能够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和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从而进行社会意义上的运作,可以消解读图时代,视觉的功利性活动带来的过分简化、追求效率、简单概念化的知觉习惯,这是视觉传达协同社会功能的体现。
四、小结
从全媒體的媒体维度内涵看,“全程媒体”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形态表现为多样性、虚拟性、仿真性;主体维度呈现多元化、广泛性、互动性;效能具有准确性、能动性。充分展现了数字性媒介的革命性力量和技术美学的时代性特征。视觉传达作为全媒体的介质进入拓展期,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多维度载体的新环境,在创作媒介材料、艺术形态表现、传达机制、设计服务观念等方面纵深发展,必然有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崔士鑫.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J].传媒,2019,(2).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J].美术研究,2001,(1):72.
[3](英)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大鹏,男,汉族,山东莱州人,本科学士,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 全媒体;视觉传达;数字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69-02
“全媒体”名称最早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本世纪初进入中国引起学界注意,有了基础性研究,但停留在多媒体共存的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全媒体(Omnimedia)”的理念,并赋予其明确的“融合与纵深建设”内涵,包含“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维度。新生媒体的多元化形态打破传统媒体边界,重置了媒介生态。媒体艺术借助数字媒介作为文化聚合、播散与传承的渠道力量,更新了信息传达、表现方式。推动媒体多维度的融合纵深发展,由此开启中国的全媒体时代。
视觉传達作为传媒的介质,设计服务具有传媒性质的艺术情感体验形式和社会功能,包涵着艺术设计表现、传播载体、服务对象三位一体的学科特征。依托媒体环境,通过艺术视觉语言“图形图像、符号图法”等表现形式,包装信息形态,赋予信息沟通的艺术性和文化审美维度,构成信息交流的独特性载体,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商业经济和文化创新与传媒领域不可或缺的有机体,为新中国主流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
一、视觉传达的国内发展
“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德国人马克斯·比尔(1908—1994)首先建立视觉传达专业。当代的视觉传达依托视觉媒介,通过艺术视觉语言“图形图像、符号图法”等表现形式,包装信息的结构形态,赋予信息沟通的艺术性和文化审美维度,构成信息交流的独特性载体。
视觉传达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前从西方引进了“商业美术”的设计概念,具有明显的民族商业性色彩和西方现代性的特征;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后建立“工艺美术”的“泛设计”概念,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快速发展的工商业环境和大众审美的消费升级,诞生了“装潢美术”并专业细化为书籍装帧和商业美术;第三个阶段至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成果显著,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国际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视觉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和商业价值凸显,国内学界和设计界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目的,引入了“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概念名称,值得注意的是视觉传达在德国诞生之初,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界和业界认为“平面设计”不足以容纳数字多媒载体在未来视觉文化与应用维度的发展趋势。至本世纪初,国内由报纸杂志、书籍海报、广播电视、商品包装以及印刷、出版等领域构成的传统视觉媒介发展成熟,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完善。“视觉传达”学科专业名称在学界和业界的争议中逐渐达成的共识。
至今,数字媒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孕育了互联网媒体、移动新媒体、人工智能媒体等,重构了视觉媒介生态。信息传达呈现即时性、互动性、娱乐性的特征,大众文化审美、消费形成的“碎片化”态势。由此,数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多样化并存,视觉传达领域形成融合、跨界的范式。
二、全媒体视觉传达的数字性与艺术性
视觉传达是媒介性艺术活动,从创作材料媒介到视觉传达媒介,媒介的属性决定艺术活动的时空维度和艺术审美的形态。一般来讲,媒介的形态可分为物性媒介和非物性媒介。物性媒介表现为稳定的固态实体,不可任意拆解重组,本体具有一定的范本式文化属性。比如由纸媒印刷、出版、广播电视系统等构成的传统的视觉媒介;数字媒介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媒介,相对于物性媒介,数字媒介可任意解构、重构、转换组合信息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形态,在表现形态上不仅可以模拟传统物性媒介的视觉性状,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创造出背离现实世界的视觉元素形态。数字媒介“虚拟性”替代、置换物性材料的过程,本质上是利用数字“比特”替代了物质“原子”,以信息编码的方式重构了“去物性”材料媒介,克服、消解了传统“物性”媒介艺术的各种限制,产生新的艺术媒体和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特性称之为数字性。
从视觉语言的艺术性角度,具象、抽象、意象共同构成视觉信息的审美表象系统,意象以人的情感介入客观现实,对客观具象形态进行主观性取舍加工,通过抽象性的升华达到意象深度,形成人性化的艺术形态并完成艺术性的自洽。换而言之,意象即人们基于感性思维创造的信息形象,是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高级艺术活动。信息介质的数字性重构了信息空间和信息间性关系,同时重构了艺术性关系,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同构,推动了传统艺术形式从依托物性媒介活动走向以艺术观念创新为目标的当代艺术主题,呈现高度技术形态化的情感符号语言和生命样式,具备了数字性和艺术性二重性的内涵。
三、媒介数字性重构了视觉传达机制
从传达机制的角度,信息的艺术性和数字性同构,重构了介质的传达机制,信息传播模型由“中心发散、单向传播”转换为“无远弗届、多维互动”。数字性带来信息传达载体的经济性、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大众性、网络特性,促成信息文本的艺术性成为大众文化消费话题。换而言之,数字媒介艺术彻底解放了视觉传达在文化传媒和消费领域的生产力,比较有代表性是“新媒体艺术”,一种相对传统媒介艺术提出的媒体形态,例如互联网、无线移动设备、各种可视化应用等;传统媒体艺术具有明确的地理性和现实性界限;数字“新媒体”突破时间、空间、地理、现实限制,能够让大众随时随地获得信息。但是 “新媒体”概念比较笼统,最早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Peter Carl Goldmark)1967年提出。近年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AI研究的日新月异,不断诞生新的媒体形态,智能媒体的加入让“新媒体”概念更加模糊不清,学界和业界在学术研究层面争议不断。“全媒体”理念促使学术与应用方面形成统一的概念,媒体融合发展消除了“新旧”媒体的边界,同时催生多种形态的综合性媒体。“全媒体”内涵的开放性,融合性,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提供了多维度纵深发展的媒介环境。 视觉传达依托全媒体视觉媒介环境,运用美学思维依托数字媒介传达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信息,体现了技术美学引领下的视觉艺术新观念。信息及信息关系的艺术形态包装、广告是其基本的传达形式,审美的内涵与外延将会产生质的飞越。首先,从视觉艺术表现层面,不再限于传统视觉媒介环境,自然不限于经典的平面设计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像、色彩版式”。基于信息视觉艺术化的消费需求,静态、动态、交互、虚拟、仿真、时间、空间等维度都在合理的设计范畴内;其次,从信息传达的媒介形态多样性层面,传达的内容和载体、方式以满足大众消费的多样态,多元化、人性化需求为主旨,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媒介系统,如全息媒体、虚拟现实媒体VR、AR、MR;移动智能应用设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互联网络媒体。通信技术的成熟与设备规模化应用,将不断产生受众需求和新的视觉消费点。最后,从视觉审美的层面,全媒体环境中的视觉传达力图为受众提供高精度、易认知的设计服务体验,融合媒介的多样形态,构成全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新机制。为大众文化审美消费带来“快感”,英国学者费斯克提出“能够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和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从而进行社会意义上的运作,可以消解读图时代,视觉的功利性活动带来的过分简化、追求效率、简单概念化的知觉习惯,这是视觉传达协同社会功能的体现。
四、小结
从全媒體的媒体维度内涵看,“全程媒体”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形态表现为多样性、虚拟性、仿真性;主体维度呈现多元化、广泛性、互动性;效能具有准确性、能动性。充分展现了数字性媒介的革命性力量和技术美学的时代性特征。视觉传达作为全媒体的介质进入拓展期,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多维度载体的新环境,在创作媒介材料、艺术形态表现、传达机制、设计服务观念等方面纵深发展,必然有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崔士鑫.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J].传媒,2019,(2).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J].美术研究,2001,(1):72.
[3](英)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大鹏,男,汉族,山东莱州人,本科学士,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