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视觉传达的“数字性与艺术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媒体”理念的重要讲话前提下,结合视觉传达设计国内发展的历程、现状,探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构成新的视觉媒介环境,为视觉传达从商业设计转向社会化服务提供了飞越性的质变空间,进而从视觉传达的数字性、艺术性、传达机制等层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 全媒体;视觉传达;数字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69-02
  “全媒体”名称最早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本世纪初进入中国引起学界注意,有了基础性研究,但停留在多媒体共存的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全媒体(Omnimedia)”的理念,并赋予其明确的“融合与纵深建设”内涵,包含“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维度。新生媒体的多元化形态打破传统媒体边界,重置了媒介生态。媒体艺术借助数字媒介作为文化聚合、播散与传承的渠道力量,更新了信息传达、表现方式。推动媒体多维度的融合纵深发展,由此开启中国的全媒体时代。
  视觉传達作为传媒的介质,设计服务具有传媒性质的艺术情感体验形式和社会功能,包涵着艺术设计表现、传播载体、服务对象三位一体的学科特征。依托媒体环境,通过艺术视觉语言“图形图像、符号图法”等表现形式,包装信息形态,赋予信息沟通的艺术性和文化审美维度,构成信息交流的独特性载体,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商业经济和文化创新与传媒领域不可或缺的有机体,为新中国主流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
  一、视觉传达的国内发展
  “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德国人马克斯·比尔(1908—1994)首先建立视觉传达专业。当代的视觉传达依托视觉媒介,通过艺术视觉语言“图形图像、符号图法”等表现形式,包装信息的结构形态,赋予信息沟通的艺术性和文化审美维度,构成信息交流的独特性载体。
  视觉传达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前从西方引进了“商业美术”的设计概念,具有明显的民族商业性色彩和西方现代性的特征;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后建立“工艺美术”的“泛设计”概念,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快速发展的工商业环境和大众审美的消费升级,诞生了“装潢美术”并专业细化为书籍装帧和商业美术;第三个阶段至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成果显著,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国际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视觉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和商业价值凸显,国内学界和设计界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目的,引入了“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概念名称,值得注意的是视觉传达在德国诞生之初,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界和业界认为“平面设计”不足以容纳数字多媒载体在未来视觉文化与应用维度的发展趋势。至本世纪初,国内由报纸杂志、书籍海报、广播电视、商品包装以及印刷、出版等领域构成的传统视觉媒介发展成熟,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完善。“视觉传达”学科专业名称在学界和业界的争议中逐渐达成的共识。
  至今,数字媒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孕育了互联网媒体、移动新媒体、人工智能媒体等,重构了视觉媒介生态。信息传达呈现即时性、互动性、娱乐性的特征,大众文化审美、消费形成的“碎片化”态势。由此,数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多样化并存,视觉传达领域形成融合、跨界的范式。
  二、全媒体视觉传达的数字性与艺术性
  视觉传达是媒介性艺术活动,从创作材料媒介到视觉传达媒介,媒介的属性决定艺术活动的时空维度和艺术审美的形态。一般来讲,媒介的形态可分为物性媒介和非物性媒介。物性媒介表现为稳定的固态实体,不可任意拆解重组,本体具有一定的范本式文化属性。比如由纸媒印刷、出版、广播电视系统等构成的传统的视觉媒介;数字媒介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媒介,相对于物性媒介,数字媒介可任意解构、重构、转换组合信息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形态,在表现形态上不仅可以模拟传统物性媒介的视觉性状,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创造出背离现实世界的视觉元素形态。数字媒介“虚拟性”替代、置换物性材料的过程,本质上是利用数字“比特”替代了物质“原子”,以信息编码的方式重构了“去物性”材料媒介,克服、消解了传统“物性”媒介艺术的各种限制,产生新的艺术媒体和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特性称之为数字性。
  从视觉语言的艺术性角度,具象、抽象、意象共同构成视觉信息的审美表象系统,意象以人的情感介入客观现实,对客观具象形态进行主观性取舍加工,通过抽象性的升华达到意象深度,形成人性化的艺术形态并完成艺术性的自洽。换而言之,意象即人们基于感性思维创造的信息形象,是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高级艺术活动。信息介质的数字性重构了信息空间和信息间性关系,同时重构了艺术性关系,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同构,推动了传统艺术形式从依托物性媒介活动走向以艺术观念创新为目标的当代艺术主题,呈现高度技术形态化的情感符号语言和生命样式,具备了数字性和艺术性二重性的内涵。
  三、媒介数字性重构了视觉传达机制
  从传达机制的角度,信息的艺术性和数字性同构,重构了介质的传达机制,信息传播模型由“中心发散、单向传播”转换为“无远弗届、多维互动”。数字性带来信息传达载体的经济性、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大众性、网络特性,促成信息文本的艺术性成为大众文化消费话题。换而言之,数字媒介艺术彻底解放了视觉传达在文化传媒和消费领域的生产力,比较有代表性是“新媒体艺术”,一种相对传统媒介艺术提出的媒体形态,例如互联网、无线移动设备、各种可视化应用等;传统媒体艺术具有明确的地理性和现实性界限;数字“新媒体”突破时间、空间、地理、现实限制,能够让大众随时随地获得信息。但是 “新媒体”概念比较笼统,最早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Peter Carl Goldmark)1967年提出。近年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AI研究的日新月异,不断诞生新的媒体形态,智能媒体的加入让“新媒体”概念更加模糊不清,学界和业界在学术研究层面争议不断。“全媒体”理念促使学术与应用方面形成统一的概念,媒体融合发展消除了“新旧”媒体的边界,同时催生多种形态的综合性媒体。“全媒体”内涵的开放性,融合性,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提供了多维度纵深发展的媒介环境。   视觉传达依托全媒体视觉媒介环境,运用美学思维依托数字媒介传达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信息,体现了技术美学引领下的视觉艺术新观念。信息及信息关系的艺术形态包装、广告是其基本的传达形式,审美的内涵与外延将会产生质的飞越。首先,从视觉艺术表现层面,不再限于传统视觉媒介环境,自然不限于经典的平面设计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像、色彩版式”。基于信息视觉艺术化的消费需求,静态、动态、交互、虚拟、仿真、时间、空间等维度都在合理的设计范畴内;其次,从信息传达的媒介形态多样性层面,传达的内容和载体、方式以满足大众消费的多样态,多元化、人性化需求为主旨,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媒介系统,如全息媒体、虚拟现实媒体VR、AR、MR;移动智能应用设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互联网络媒体。通信技术的成熟与设备规模化应用,将不断产生受众需求和新的视觉消费点。最后,从视觉审美的层面,全媒体环境中的视觉传达力图为受众提供高精度、易认知的设计服务体验,融合媒介的多样形态,构成全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新机制。为大众文化审美消费带来“快感”,英国学者费斯克提出“能够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和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从而进行社会意义上的运作,可以消解读图时代,视觉的功利性活动带来的过分简化、追求效率、简单概念化的知觉习惯,这是视觉传达协同社会功能的体现。
  四、小结
  从全媒體的媒体维度内涵看,“全程媒体”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形态表现为多样性、虚拟性、仿真性;主体维度呈现多元化、广泛性、互动性;效能具有准确性、能动性。充分展现了数字性媒介的革命性力量和技术美学的时代性特征。视觉传达作为全媒体的介质进入拓展期,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多维度载体的新环境,在创作媒介材料、艺术形态表现、传达机制、设计服务观念等方面纵深发展,必然有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崔士鑫.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J].传媒,2019,(2).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J].美术研究,2001,(1):72.
  [3](英)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大鹏,男,汉族,山东莱州人,本科学士,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人的情感体验、情绪记忆、生命意识与价值观等与地理环境交互作用。文学大师沈从文,自1923年抵京到1988年在北京谢世,近50年的在京经历与体验,使其审美式地呈现了北京的社会、文化、历史等信息。新中国成立后相关北京书写的文学作品,在现实与浪漫主义之间想象并建构北京新形象。沈从文从自身的空间经历、空间体验到空间审美表述实践,其中既含有他厚重深沉的国家情怀,又包含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理性,其北
期刊
【摘要】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所创作的,她凭借《最蓝的眼睛》奠定了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最蓝的眼睛》进行解读,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角色内心世界,感受不同人物角色的内心冲突,从而对作品表达的思想形成深层次认识。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角,针对《最蓝的眼睛》中人物内心冲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小说中主人公灵魂的展现实质上是主人公在寻找自我并使自我得到释放的精神过程。  
期刊
【摘要】 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发生了全面碰撞和深度交流,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也逐渐由模糊走向明晰。在毛姆《面纱》和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中,尽管都存在西方作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描绘,但其内在的情感态度、创作意图却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创作意图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两部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面纱》;《情人》;东方形象;对比  【中图分类号】I561
期刊
【摘要】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源地和清入关前的大本营,在清朝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盛京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和都城,在入主中原之后,则扮演着陪都的角色。清朝统治者统一全国后,依然惦念着祖宗的基业,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共进行了十次东巡。但由于各次东巡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政局不同,它们在时间、路线、规模、作用等方面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清帝;东巡;盛京;谒陵  【中图分类号】K2
期刊
【摘要】 戏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不可避免地承载和体现着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从中西方戏剧的角度着手,探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本文选取两位伟大剧作家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比较来看这两部作品在戏剧冲突、戏剧结构和戏剧语言方面的特点,以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差异在戏剧艺术的表现。  【关键词】 戏剧冲突;戏剧结构;戏剧语言  【中图
期刊
【摘要】 金岳霖《知识论》是中国第一部进行知识论相关研究的著作,其對于知识理论研究的开拓不仅丰富了当前中国的哲学研究,还开拓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推进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哲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表述不清晰、研究视野局限的问题,为中国知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知识论研究的现代化转型中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知识论》;金岳霖;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是威胁和平的军事竞赛并没有停止,而且还在不断发生局部的冲突与争斗。墨子由“非攻”这种克制战争,消除暴力的消极和平,进一步发展到提高个体生命的精神文化价值,其价值理念与世界主流文明价值体系相同,比较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通过借鉴墨家和平反战思想理论,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力依据,其也是改造当今世界的思想指导之一。  【关键词】 墨家
期刊
【摘要】 宁都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实践,有益于提升傩戏传承人等草根民众的话语权;有益于丰富赣南客家戏剧史料;有益于重建客家族群文化记忆。本文力图从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口述史采集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把行动的实践上升到一定理性高度,进而更有利于促进“非遗”保护。  【关键词】 中村傩戏;传承人口述史;实践探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秦人的文化性格是在和周边部族相互碰撞中形成的。秦人早期的文化性格表现为尚武的、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这是在与戎狄文化和西周礼乐文明的互动中形成的秦独有的文化性格。商鞅利用秦人在早期建国的历史中形成的尚武精神进行变法,致使战国末期秦人的价值观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特有的价值观念促使秦人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但同样也是因为秦这近乎偏执的文化品格导致其二世而亡。  【关键词】 秦文化;商鞅变法;秦亡
期刊
【摘要】 在动画片这一艺术形式发展中,音乐元素始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渲染整个影片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音乐元素中,古典音乐作为重要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动画片中古典音乐元素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分析动画片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古典音乐元素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 古典音乐;动画片;中国动画;音乐元素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