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也随之产生。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同时开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加以剖析,并将二者融合运用,以此为契机,能够满足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的科学性、财务报表审核的精准度方面的较高要求,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应对自如。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引言
作为企业常用的两种审计模式,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均是影响信息披露质量、企业风险控制的关键。尽管近年来企业在内部审计上不断强化,且注重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提高,但为实现风险控制目的,仍要求对两种审计模式相关性进行剖析,强化审计质量。因此,本文的目的旨在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进行探究。
1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间的相关性
1.1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同等重要
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加以明确和评判。在实际工作中对审计从业人员列举、披露的财务资料以及审计业务所应用的方式方法实行全面审计,同时对内部控制中的缺陷与风险进行深度解析,进一步做出公正的鉴定并给出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1]。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审计从业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加以审计,综合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编订是否是依照公认的会计准则和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的,是否能够秉承一贯性会计原则,在被审期间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是否公能够公正地体现出来。纵观全局,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均以围绕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审计为主,在审计工作中,这两类工作相辅相成。
1.2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都具备风险导向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具体运行时均存在风险导向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开展风险评估程序后,主要评价财务报表信息,在此基础上总览全局,联系企业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找出内部控制的重大错误或缺陷问题,并采用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2]。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同样要根据风险导向理论,审计人员将财务报表中的风险加以列示,在基本把握财务信息的前提下,针对报表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的风险项实施审计,从而有效避免了审计工作的风险,同时也使得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度得以提升。很明显,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是依据风险导向理念对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实行有效评定的。
2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措施
纵观大多数企业的审计情况,敢于持续公开内控审计报告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相对较高,究其原因就是这类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较为完备,审计过程中有充足的内部控制审计中的相关证据加以运用,这样不但提升了审计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本次研究中,主要考虑审计风险的控制和审计质量的把握,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同步使用,并且要完成改进审计委托关系、增强政府监管职能和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以此来达到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的目标。
2.1两项审计模式并行
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最终目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必须增强财务信息的信赖程度,才能成为企业决策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可靠依据。再来查看两项工作的关系,两者虽然在审计报告、测试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又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等。这时可以将两种方法同步应用到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中。在实行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工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重复取证现象。比如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应尽可能一次性做完取证工作,避免出现审计、被审计单位反复进行的现象。第二,降低審计成本。目前多数企业都非常关心审计成本,如果直接将两种审计方式同时开展,就必须承担两次审计费,这时就应该进行合理收费,比如说可以与事务所进行商谈,拿出合理付费方案。第三,互补审计质量。在同步开展两种审计工作时,应该各自将优点体现出来,如果在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出现了财务报错或者其他情况,可以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存在不足,并将财务报表信息中出现的情况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线索和根据。同时,当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出现了情况,也能根据它评判出财务报表信息存在的漏洞。两项审计工作同时开展,能有效提升审计水平,避免内部控制风险问题的产生。
2.2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
审计人的水平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结果,若要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切实发现问题且加以披露,就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首先,需要改进审计质量评价体制,如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先考察审计人员的独立执业能力,若发现其没有独立性,就可能出现帮助企业造假问题,应进行惩处,这样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其次,审计工作联合开展时需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此时要选择专业的事务所,从而保障业务开展和质量复核的效果。
2.3全力推行整合审计
当代经济的交互性逐渐凸显,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关系盘根错节,因此必须综合系统地进行审计工作并准确提供审计信息。针对具体行业或某个具体单位进行的单独封闭式的审计工作已经不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对审计信息综合性、纵深化的要求。因此,必须具备全局意识,高效整合审计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项目资源和技术资源,切实达到审计工作的目的。
结束语
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等为主要内容,需借助这种审计作用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缺陷,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若从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二者相关性出发,可发现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实质均为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朝艳.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2]武雅楠.制度变迁、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3]束小雪.内控质量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年报披露及时性[D].南京财经大学,2017.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引言
作为企业常用的两种审计模式,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均是影响信息披露质量、企业风险控制的关键。尽管近年来企业在内部审计上不断强化,且注重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提高,但为实现风险控制目的,仍要求对两种审计模式相关性进行剖析,强化审计质量。因此,本文的目的旨在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进行探究。
1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间的相关性
1.1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同等重要
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加以明确和评判。在实际工作中对审计从业人员列举、披露的财务资料以及审计业务所应用的方式方法实行全面审计,同时对内部控制中的缺陷与风险进行深度解析,进一步做出公正的鉴定并给出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1]。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审计从业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加以审计,综合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编订是否是依照公认的会计准则和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的,是否能够秉承一贯性会计原则,在被审期间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是否公能够公正地体现出来。纵观全局,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均以围绕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审计为主,在审计工作中,这两类工作相辅相成。
1.2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都具备风险导向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具体运行时均存在风险导向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开展风险评估程序后,主要评价财务报表信息,在此基础上总览全局,联系企业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找出内部控制的重大错误或缺陷问题,并采用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2]。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同样要根据风险导向理论,审计人员将财务报表中的风险加以列示,在基本把握财务信息的前提下,针对报表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的风险项实施审计,从而有效避免了审计工作的风险,同时也使得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度得以提升。很明显,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是依据风险导向理念对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实行有效评定的。
2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措施
纵观大多数企业的审计情况,敢于持续公开内控审计报告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相对较高,究其原因就是这类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较为完备,审计过程中有充足的内部控制审计中的相关证据加以运用,这样不但提升了审计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本次研究中,主要考虑审计风险的控制和审计质量的把握,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同步使用,并且要完成改进审计委托关系、增强政府监管职能和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以此来达到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的目标。
2.1两项审计模式并行
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最终目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必须增强财务信息的信赖程度,才能成为企业决策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可靠依据。再来查看两项工作的关系,两者虽然在审计报告、测试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又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等。这时可以将两种方法同步应用到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中。在实行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工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重复取证现象。比如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应尽可能一次性做完取证工作,避免出现审计、被审计单位反复进行的现象。第二,降低審计成本。目前多数企业都非常关心审计成本,如果直接将两种审计方式同时开展,就必须承担两次审计费,这时就应该进行合理收费,比如说可以与事务所进行商谈,拿出合理付费方案。第三,互补审计质量。在同步开展两种审计工作时,应该各自将优点体现出来,如果在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出现了财务报错或者其他情况,可以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存在不足,并将财务报表信息中出现的情况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线索和根据。同时,当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出现了情况,也能根据它评判出财务报表信息存在的漏洞。两项审计工作同时开展,能有效提升审计水平,避免内部控制风险问题的产生。
2.2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
审计人的水平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结果,若要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切实发现问题且加以披露,就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首先,需要改进审计质量评价体制,如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先考察审计人员的独立执业能力,若发现其没有独立性,就可能出现帮助企业造假问题,应进行惩处,这样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其次,审计工作联合开展时需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此时要选择专业的事务所,从而保障业务开展和质量复核的效果。
2.3全力推行整合审计
当代经济的交互性逐渐凸显,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关系盘根错节,因此必须综合系统地进行审计工作并准确提供审计信息。针对具体行业或某个具体单位进行的单独封闭式的审计工作已经不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对审计信息综合性、纵深化的要求。因此,必须具备全局意识,高效整合审计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项目资源和技术资源,切实达到审计工作的目的。
结束语
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等为主要内容,需借助这种审计作用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缺陷,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若从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二者相关性出发,可发现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实质均为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朝艳.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2]武雅楠.制度变迁、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3]束小雪.内控质量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年报披露及时性[D].南京财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