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发布,其中有一处尤其引人关注: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将思维的提升和发展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要知道,在前一版本中,只不过是提到了“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不仅仅是措辞的改变,还预示着语文的思维训练使命被重新定义。
在各种思维中,批判性思维尤令人瞩目,而想要提升这一思维,最佳着力点就是议论文写作。可是,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真正的思维训练活动难见卓效。有人说“中国教育不会教你批判性思维方法”,因为我们把写前指导课变成讲义划线课;作文讲评课变成“两会”:“表彰会”和“批斗会”;能力提升课也只是在听一两节示范课后短暂的试验,就像看到别人田里开出漂亮的花,想着移植到自己的花园,缺少长久的热情和有效生成。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它重要,更要在课堂让它真实发生。怎样发生?或许,教会学生辩论是有效的途径。
何为辩论?它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这一过程。学辩论,不等于写作课变成辩论赛,要将学生培养成辩手,而是指写作发生过程中辩论意识的参与,提高说理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具体做法,有以下幾点:
一、引发是非,鼓励自圆其说
有这样一道写作训练题:
2013年,住建部下发《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动物园“严禁动物表演”。2018年3月,全国300家马戏团团长联名给国务院、住建部写公开信,恳求修改政策。“给濒临灭亡的千万只珍稀动物重开生路!”
围绕这一新闻热点,有两种观点:一是让马戏行业“消亡”;一是给马戏团一条生路。
请阅读时事链接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报道文章《政府禁演、志愿者举报之后:300家马戏团的联名信》,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字数不限)。
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马戏和动物何去何从,一个班中有26位同学认为要放马戏行业一条生路,10位同学认为该让这一行业消亡。余下8位首次遇到如此麻烦的练习,故未及时重视。当然这样“站队”式发表意见只是粗略分类,同一队伍里的分析论证是有高下之别的。
根据写作反馈,以是否符合辩论的要求将同学们的观点分为四类:一是义愤填膺、人身攻击型;二是自述观点、不顾对手型;三是有所入格,还待磨炼型;四是思考深入,追求优雅型,并且四种类型人数呈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不管是持“消亡说”还是“生路说”,相当人数的同学能给出鲜明观点,并列举可信理由。但多是筛选文中信息,深入思考不足,辩论意识不浓,有目中无人的意思。
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在《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中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分为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解释和自我监控。首要环节是解读,重在理解和表达。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南方周末》这一报道,看学生能否全面准确了解到这一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判断主笔人有无个人的情感倾向,探究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课堂上,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在倾听与深思层面。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其实反对虐待动物,保障动物舒适生存的权利早已成为共识,但实际问题远非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例如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该保障马戏团合法权益”理由之一是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这是报道文章中一再强调的。但就有同学从这一话题给出追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和自然关系从征服走向和谐共处,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继承吗?让听众心下一沉。还有同学认为如何将保障立足眼前,落到实处,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现实问题,所以要以人为本,提出“让动物、马戏、马戏团都‘有家可归’”的观点,并给出具体的措施。务实地给出诸多可行性建议。
辩论不是讨论,讨论的目的也许是为得出一个较为正确、合理的观点,但辩论却追求让观点更容易被接受。这就需要分析和推理。分析识别论点及论点得出的过程,让学生交流、评析有代表性的写作片断,对照自我思考、写作结果,进行自我定位;然后是对照讨论之后,综合多元思考,决定能否给出最佳方案。辩论否定目中无人,但鼓励自圆其说。这里的“圆”就是要鼓励“目中有人”,越是充分考虑相反意见并对其作出驳斥,议论就越有力;越不考虑反面意见,议论就越偏执。同学们在讨论后,更倾向认为二元对立的肯定或否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本行不通。有同学给出这样的回答:
让马戏行业逐步地消亡。马戏行业的消失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个内在要求。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不知道有多少动物保护主义者忘记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但常被忽视的问题:人也好,兽也好,之后何去何从?显然,这个问题并未受到决策者以及动物保护主义者如何地重视。终结马戏表演毫无问题,驯兽师顺其自然转饲养员应该可行。而马戏团要叫停,不仅是动物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需要谨慎、严肃对待的社会问题。喊口号无济于事,而一刀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人员再教育和转型,文化的蜕变无一不需要时间。加速这一过程无异于添乱。所以,让马戏行业消亡,得慢慢来。
在看上去只有两种选择的背后,个别同学全面、深入、理性地思考,从不一样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中有一个问题与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很像:“动物有舒适生存的权利吗?”作者列举持不同观点双方的理由。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或许与当下国情不同,但是对文明、理性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可喜的是,通过对具体社会问题的辩论,能够看到书中并未思考到的角度与理由,这场没有脚本的直播让我看到了学生身上诸多可能。
二、厘清概念,追求优雅辩论
回顾写作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辩论”其实是无声的,因为双方争论对象并不一致。有这样一道写作训练题: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論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字数不限)
对“碎片化阅读”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同学人数占绝对优势。课上师生共读了一篇优秀例文《碎片化阅读与破碎的个体》。不少同学惊叹例文作者思考之深刻,表达之老练。可是有一位同学泼了一盆冷水。例文中“完整的、深入的、包含分析阐释工作的‘深阅读’,正在逐渐被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取代”这一句中“浅阅读”等同于“碎片化阅读”吗?如果一致,那么下文的归因:碎片化阅读是时代的悲哀,文化的悲哀就可以成立。他自有一说:
“有人说碎片化弊在破碎,是对文字的一种轻视。其实不然,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一种依赖电子产品的阅读方式,而非对书籍文字的粗读,跳读。”“我一直强调的是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手段,而非耸人听闻的碎片化生活。碎片化阅读尽管在普及方面困难重重,但它确实是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天下的一种有效反应,不妨说碎片化阅读恰恰是为了具体化生活而存在的。”
课堂顿时骚动起来。有人点头,有人跃跃欲试。为何会对“碎片化阅读”持一边倒的否定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经验。“碎片”这不是一个好词,加之对当下阅读困境的反思、批判这一根深蒂固的写作潜台词影响,让多数人轻易站了队。
布鲁斯·N·沃勒在《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一文中提出“优雅地辩论”这一概念。“优雅”即和平,“认真倾听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人。尊重分歧,将激烈的冲突转化为恭敬的讨论,以减少冲突的热度和敌意,并促成真正的谈论。”可知有效的辩论建立在充分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上;目的也不在于输赢,而是要避免曲解,达成共识,引人深思。课后有同学继续在随笔中写道:
我们诚然已经活在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也不全盘否定碎片化阅读。焦虑与浮躁充斥的时代,碎片化阅读不失为一种暂时的减压剂,但更重要的,则是不能忘记在这大潮中守一份朴素,在痛苦中修炼自我。
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它是开端,而不是终结”。的确,厘清重要概念是“辩论”的前提。概念是思维形式的基本单位,如果概念没有做到清晰、稳定,那么就很难进行集中、严谨、有效的论证,论述自然难以服人。辩论中对关键词下定义可以变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大大增强说服力。
三、显隐有别,探寻无“辩”之辨
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根据论点的来源,将议论文分为话题性、建议型、探究型和论辩型四类。辩论这种训练方式天生适合第四类: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表明立场、捍卫立场、驳斥反面论点。上文给出的“马戏及动物何去何从”,“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两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代表。与对手辩、与出题者辩、甚至与自己辩,愈辩概念愈清晰,立论愈坚定。但是在另外三类中,这种思维训练方法依然有用。原因有二:首先,议论文的核心就是要“以理服人”,“服”的过程意味从开始就不一定是全然肯定;其次,另外三类议论文写作的前提离不开对核心问题的辨析以及不同观点论辩,何况话题型议论文写作本就包含另外三类。叶教授认为:“议论文写作,应该经历一个由话题到问题的聚焦过程”“当前话题型议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恰恰在于‘问题意识’的欠缺。”
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能兼具美丽和芳香,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
作为期中检测题,审题难度不大。大多数同学能抓住最后一句进行立意。但是批改下来就会发现学生多是泛泛而谈,高水平文章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先入为主接受材料所给的观点,接下来如何展开呢?思维一旦束缚,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一个例子加一个例子的印证,或是变成了感想、意见、态度等各种分论点的“漫谈”。想要突破,思维必须活起来,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而这离不开辩论意识的参与。
课后讲评课上,学生在学习了如何界定核心概念后,对这一则材料进行了再反思。何为“自己的独特风格”,相当多的同学关注在“独特”上,例如:独特是独属于个人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它不同于其他人,只有我们自己可以“使用”“驾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亦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独特怎么能成为一种品质?持类似表达的人,暴露出思维上过度简单化的谬误。还有一类同学关注“风格”:风格不是随波逐流的时尚,不是与世隔绝的独立,而是由自己内心出发,形成的于世界有同有异的或是行为,或是心理,或是外表等一切自己拥有的物的样子。这样的表述也难以服众。风格仅此而已了吗?从字典上的解释可知,风格有三重特征:独特性、内在性、审美性。不是仅有一点就够的。可见持这一表达的人,因视角匮乏,关键概念的内涵领悟不到位。还有同学给出这样的回答: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而是离不开日积月累地探寻和尝试;寻找自己的风格允许模仿,但只有机械模仿难成风格;人人都可以有个性,但不是人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因为风格与你的审美思想、精神气度息息相关。
用通过揭示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揭示“风格”的形成,同时加以界定能牢牢关注到风格的特征。试想立论之前这样的片言只语,如何能在全篇之中居于要位。辩论就是要警惕定于一尊,如果观点让你无话可说,无路可走了,还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于漪老师在《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说“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须千方百计开启他们思维的门扉,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转起来,培养他们爱思、多思、善思、深思,逐步养成逢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
批判性思维的评估标准表中“中心难题”这一项揭示了其原则是所有的思考者要发现一些问题,它必须是可回答的,必须清楚地了解它,并理解合理作答的所需。而有技巧的思考者通常会清晰了解尝试设置问题,他们会将问题设置成子问题,会常规地将问题分类。正如对独特风格的界定,有“问题意识”的写作者绝不会全盘接受所有,而是审慎地进行分类,就这样一步步深入内核。
四、小结
梁启超曾说:现在教作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课堂上,我们轻松地告知学生何为论点、论据、论证,何为议论文的万能套路,四字真言,但是写作是那么真实的反馈。顾黄初老先生在《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一文中就指出:“对现实提供的思想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并进而有根有据地作出判断,这种功夫蕴之于内就是思辨,发之于外就是议论。”“培养议论能力必须抓住‘思辨’训练这个根本。在训练过程中,既要促其‘思’,更要导其‘辨’,还要教其‘巧’。”当然这和梁启超所说的“巧”不是一回事。而辩论意识的参与当然也不是这一类的“巧”。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M].李亦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美]布鲁斯·N·沃勒.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M].杨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于漪.中学生作文教学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顾黄初.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J].扬州师院学报,1982(4).
在各种思维中,批判性思维尤令人瞩目,而想要提升这一思维,最佳着力点就是议论文写作。可是,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真正的思维训练活动难见卓效。有人说“中国教育不会教你批判性思维方法”,因为我们把写前指导课变成讲义划线课;作文讲评课变成“两会”:“表彰会”和“批斗会”;能力提升课也只是在听一两节示范课后短暂的试验,就像看到别人田里开出漂亮的花,想着移植到自己的花园,缺少长久的热情和有效生成。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它重要,更要在课堂让它真实发生。怎样发生?或许,教会学生辩论是有效的途径。
何为辩论?它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这一过程。学辩论,不等于写作课变成辩论赛,要将学生培养成辩手,而是指写作发生过程中辩论意识的参与,提高说理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具体做法,有以下幾点:
一、引发是非,鼓励自圆其说
有这样一道写作训练题:
2013年,住建部下发《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动物园“严禁动物表演”。2018年3月,全国300家马戏团团长联名给国务院、住建部写公开信,恳求修改政策。“给濒临灭亡的千万只珍稀动物重开生路!”
围绕这一新闻热点,有两种观点:一是让马戏行业“消亡”;一是给马戏团一条生路。
请阅读时事链接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报道文章《政府禁演、志愿者举报之后:300家马戏团的联名信》,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字数不限)。
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马戏和动物何去何从,一个班中有26位同学认为要放马戏行业一条生路,10位同学认为该让这一行业消亡。余下8位首次遇到如此麻烦的练习,故未及时重视。当然这样“站队”式发表意见只是粗略分类,同一队伍里的分析论证是有高下之别的。
根据写作反馈,以是否符合辩论的要求将同学们的观点分为四类:一是义愤填膺、人身攻击型;二是自述观点、不顾对手型;三是有所入格,还待磨炼型;四是思考深入,追求优雅型,并且四种类型人数呈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不管是持“消亡说”还是“生路说”,相当人数的同学能给出鲜明观点,并列举可信理由。但多是筛选文中信息,深入思考不足,辩论意识不浓,有目中无人的意思。
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在《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中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分为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解释和自我监控。首要环节是解读,重在理解和表达。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南方周末》这一报道,看学生能否全面准确了解到这一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判断主笔人有无个人的情感倾向,探究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课堂上,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在倾听与深思层面。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其实反对虐待动物,保障动物舒适生存的权利早已成为共识,但实际问题远非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例如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该保障马戏团合法权益”理由之一是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这是报道文章中一再强调的。但就有同学从这一话题给出追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和自然关系从征服走向和谐共处,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继承吗?让听众心下一沉。还有同学认为如何将保障立足眼前,落到实处,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现实问题,所以要以人为本,提出“让动物、马戏、马戏团都‘有家可归’”的观点,并给出具体的措施。务实地给出诸多可行性建议。
辩论不是讨论,讨论的目的也许是为得出一个较为正确、合理的观点,但辩论却追求让观点更容易被接受。这就需要分析和推理。分析识别论点及论点得出的过程,让学生交流、评析有代表性的写作片断,对照自我思考、写作结果,进行自我定位;然后是对照讨论之后,综合多元思考,决定能否给出最佳方案。辩论否定目中无人,但鼓励自圆其说。这里的“圆”就是要鼓励“目中有人”,越是充分考虑相反意见并对其作出驳斥,议论就越有力;越不考虑反面意见,议论就越偏执。同学们在讨论后,更倾向认为二元对立的肯定或否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本行不通。有同学给出这样的回答:
让马戏行业逐步地消亡。马戏行业的消失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个内在要求。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不知道有多少动物保护主义者忘记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但常被忽视的问题:人也好,兽也好,之后何去何从?显然,这个问题并未受到决策者以及动物保护主义者如何地重视。终结马戏表演毫无问题,驯兽师顺其自然转饲养员应该可行。而马戏团要叫停,不仅是动物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需要谨慎、严肃对待的社会问题。喊口号无济于事,而一刀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人员再教育和转型,文化的蜕变无一不需要时间。加速这一过程无异于添乱。所以,让马戏行业消亡,得慢慢来。
在看上去只有两种选择的背后,个别同学全面、深入、理性地思考,从不一样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中有一个问题与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很像:“动物有舒适生存的权利吗?”作者列举持不同观点双方的理由。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或许与当下国情不同,但是对文明、理性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可喜的是,通过对具体社会问题的辩论,能够看到书中并未思考到的角度与理由,这场没有脚本的直播让我看到了学生身上诸多可能。
二、厘清概念,追求优雅辩论
回顾写作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辩论”其实是无声的,因为双方争论对象并不一致。有这样一道写作训练题: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論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字数不限)
对“碎片化阅读”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同学人数占绝对优势。课上师生共读了一篇优秀例文《碎片化阅读与破碎的个体》。不少同学惊叹例文作者思考之深刻,表达之老练。可是有一位同学泼了一盆冷水。例文中“完整的、深入的、包含分析阐释工作的‘深阅读’,正在逐渐被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取代”这一句中“浅阅读”等同于“碎片化阅读”吗?如果一致,那么下文的归因:碎片化阅读是时代的悲哀,文化的悲哀就可以成立。他自有一说:
“有人说碎片化弊在破碎,是对文字的一种轻视。其实不然,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一种依赖电子产品的阅读方式,而非对书籍文字的粗读,跳读。”“我一直强调的是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手段,而非耸人听闻的碎片化生活。碎片化阅读尽管在普及方面困难重重,但它确实是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天下的一种有效反应,不妨说碎片化阅读恰恰是为了具体化生活而存在的。”
课堂顿时骚动起来。有人点头,有人跃跃欲试。为何会对“碎片化阅读”持一边倒的否定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经验。“碎片”这不是一个好词,加之对当下阅读困境的反思、批判这一根深蒂固的写作潜台词影响,让多数人轻易站了队。
布鲁斯·N·沃勒在《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一文中提出“优雅地辩论”这一概念。“优雅”即和平,“认真倾听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人。尊重分歧,将激烈的冲突转化为恭敬的讨论,以减少冲突的热度和敌意,并促成真正的谈论。”可知有效的辩论建立在充分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上;目的也不在于输赢,而是要避免曲解,达成共识,引人深思。课后有同学继续在随笔中写道:
我们诚然已经活在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也不全盘否定碎片化阅读。焦虑与浮躁充斥的时代,碎片化阅读不失为一种暂时的减压剂,但更重要的,则是不能忘记在这大潮中守一份朴素,在痛苦中修炼自我。
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它是开端,而不是终结”。的确,厘清重要概念是“辩论”的前提。概念是思维形式的基本单位,如果概念没有做到清晰、稳定,那么就很难进行集中、严谨、有效的论证,论述自然难以服人。辩论中对关键词下定义可以变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大大增强说服力。
三、显隐有别,探寻无“辩”之辨
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根据论点的来源,将议论文分为话题性、建议型、探究型和论辩型四类。辩论这种训练方式天生适合第四类: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表明立场、捍卫立场、驳斥反面论点。上文给出的“马戏及动物何去何从”,“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两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代表。与对手辩、与出题者辩、甚至与自己辩,愈辩概念愈清晰,立论愈坚定。但是在另外三类中,这种思维训练方法依然有用。原因有二:首先,议论文的核心就是要“以理服人”,“服”的过程意味从开始就不一定是全然肯定;其次,另外三类议论文写作的前提离不开对核心问题的辨析以及不同观点论辩,何况话题型议论文写作本就包含另外三类。叶教授认为:“议论文写作,应该经历一个由话题到问题的聚焦过程”“当前话题型议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恰恰在于‘问题意识’的欠缺。”
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能兼具美丽和芳香,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
作为期中检测题,审题难度不大。大多数同学能抓住最后一句进行立意。但是批改下来就会发现学生多是泛泛而谈,高水平文章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先入为主接受材料所给的观点,接下来如何展开呢?思维一旦束缚,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一个例子加一个例子的印证,或是变成了感想、意见、态度等各种分论点的“漫谈”。想要突破,思维必须活起来,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而这离不开辩论意识的参与。
课后讲评课上,学生在学习了如何界定核心概念后,对这一则材料进行了再反思。何为“自己的独特风格”,相当多的同学关注在“独特”上,例如:独特是独属于个人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它不同于其他人,只有我们自己可以“使用”“驾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亦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独特怎么能成为一种品质?持类似表达的人,暴露出思维上过度简单化的谬误。还有一类同学关注“风格”:风格不是随波逐流的时尚,不是与世隔绝的独立,而是由自己内心出发,形成的于世界有同有异的或是行为,或是心理,或是外表等一切自己拥有的物的样子。这样的表述也难以服众。风格仅此而已了吗?从字典上的解释可知,风格有三重特征:独特性、内在性、审美性。不是仅有一点就够的。可见持这一表达的人,因视角匮乏,关键概念的内涵领悟不到位。还有同学给出这样的回答: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而是离不开日积月累地探寻和尝试;寻找自己的风格允许模仿,但只有机械模仿难成风格;人人都可以有个性,但不是人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因为风格与你的审美思想、精神气度息息相关。
用通过揭示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揭示“风格”的形成,同时加以界定能牢牢关注到风格的特征。试想立论之前这样的片言只语,如何能在全篇之中居于要位。辩论就是要警惕定于一尊,如果观点让你无话可说,无路可走了,还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于漪老师在《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说“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须千方百计开启他们思维的门扉,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转起来,培养他们爱思、多思、善思、深思,逐步养成逢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
批判性思维的评估标准表中“中心难题”这一项揭示了其原则是所有的思考者要发现一些问题,它必须是可回答的,必须清楚地了解它,并理解合理作答的所需。而有技巧的思考者通常会清晰了解尝试设置问题,他们会将问题设置成子问题,会常规地将问题分类。正如对独特风格的界定,有“问题意识”的写作者绝不会全盘接受所有,而是审慎地进行分类,就这样一步步深入内核。
四、小结
梁启超曾说:现在教作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课堂上,我们轻松地告知学生何为论点、论据、论证,何为议论文的万能套路,四字真言,但是写作是那么真实的反馈。顾黄初老先生在《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一文中就指出:“对现实提供的思想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并进而有根有据地作出判断,这种功夫蕴之于内就是思辨,发之于外就是议论。”“培养议论能力必须抓住‘思辨’训练这个根本。在训练过程中,既要促其‘思’,更要导其‘辨’,还要教其‘巧’。”当然这和梁启超所说的“巧”不是一回事。而辩论意识的参与当然也不是这一类的“巧”。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M].李亦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美]布鲁斯·N·沃勒.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M].杨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于漪.中学生作文教学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顾黄初.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J].扬州师院学报,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