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辩论”发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发布,其中有一处尤其引人关注: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将思维的提升和发展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要知道,在前一版本中,只不过是提到了“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不仅仅是措辞的改变,还预示着语文的思维训练使命被重新定义。
  在各种思维中,批判性思维尤令人瞩目,而想要提升这一思维,最佳着力点就是议论文写作。可是,高中议论文写作课堂真正的思维训练活动难见卓效。有人说“中国教育不会教你批判性思维方法”,因为我们把写前指导课变成讲义划线课;作文讲评课变成“两会”:“表彰会”和“批斗会”;能力提升课也只是在听一两节示范课后短暂的试验,就像看到别人田里开出漂亮的花,想着移植到自己的花园,缺少长久的热情和有效生成。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它重要,更要在课堂让它真实发生。怎样发生?或许,教会学生辩论是有效的途径。
  何为辩论?它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这一过程。学辩论,不等于写作课变成辩论赛,要将学生培养成辩手,而是指写作发生过程中辩论意识的参与,提高说理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具体做法,有以下幾点:
  一、引发是非,鼓励自圆其说
  有这样一道写作训练题:
  2013年,住建部下发《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动物园“严禁动物表演”。2018年3月,全国300家马戏团团长联名给国务院、住建部写公开信,恳求修改政策。“给濒临灭亡的千万只珍稀动物重开生路!”
  围绕这一新闻热点,有两种观点:一是让马戏行业“消亡”;一是给马戏团一条生路。
  请阅读时事链接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报道文章《政府禁演、志愿者举报之后:300家马戏团的联名信》,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字数不限)。
  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马戏和动物何去何从,一个班中有26位同学认为要放马戏行业一条生路,10位同学认为该让这一行业消亡。余下8位首次遇到如此麻烦的练习,故未及时重视。当然这样“站队”式发表意见只是粗略分类,同一队伍里的分析论证是有高下之别的。
  根据写作反馈,以是否符合辩论的要求将同学们的观点分为四类:一是义愤填膺、人身攻击型;二是自述观点、不顾对手型;三是有所入格,还待磨炼型;四是思考深入,追求优雅型,并且四种类型人数呈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不管是持“消亡说”还是“生路说”,相当人数的同学能给出鲜明观点,并列举可信理由。但多是筛选文中信息,深入思考不足,辩论意识不浓,有目中无人的意思。
  美国学者彼得·法乔恩在《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中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分为解读、分析、推理、评价、解释和自我监控。首要环节是解读,重在理解和表达。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南方周末》这一报道,看学生能否全面准确了解到这一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判断主笔人有无个人的情感倾向,探究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课堂上,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在倾听与深思层面。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其实反对虐待动物,保障动物舒适生存的权利早已成为共识,但实际问题远非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例如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该保障马戏团合法权益”理由之一是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这是报道文章中一再强调的。但就有同学从这一话题给出追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和自然关系从征服走向和谐共处,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继承吗?让听众心下一沉。还有同学认为如何将保障立足眼前,落到实处,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现实问题,所以要以人为本,提出“让动物、马戏、马戏团都‘有家可归’”的观点,并给出具体的措施。务实地给出诸多可行性建议。
  辩论不是讨论,讨论的目的也许是为得出一个较为正确、合理的观点,但辩论却追求让观点更容易被接受。这就需要分析和推理。分析识别论点及论点得出的过程,让学生交流、评析有代表性的写作片断,对照自我思考、写作结果,进行自我定位;然后是对照讨论之后,综合多元思考,决定能否给出最佳方案。辩论否定目中无人,但鼓励自圆其说。这里的“圆”就是要鼓励“目中有人”,越是充分考虑相反意见并对其作出驳斥,议论就越有力;越不考虑反面意见,议论就越偏执。同学们在讨论后,更倾向认为二元对立的肯定或否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本行不通。有同学给出这样的回答:
  让马戏行业逐步地消亡。马戏行业的消失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个内在要求。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不知道有多少动物保护主义者忘记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但常被忽视的问题:人也好,兽也好,之后何去何从?显然,这个问题并未受到决策者以及动物保护主义者如何地重视。终结马戏表演毫无问题,驯兽师顺其自然转饲养员应该可行。而马戏团要叫停,不仅是动物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需要谨慎、严肃对待的社会问题。喊口号无济于事,而一刀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人员再教育和转型,文化的蜕变无一不需要时间。加速这一过程无异于添乱。所以,让马戏行业消亡,得慢慢来。
  在看上去只有两种选择的背后,个别同学全面、深入、理性地思考,从不一样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中有一个问题与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很像:“动物有舒适生存的权利吗?”作者列举持不同观点双方的理由。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或许与当下国情不同,但是对文明、理性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可喜的是,通过对具体社会问题的辩论,能够看到书中并未思考到的角度与理由,这场没有脚本的直播让我看到了学生身上诸多可能。
  二、厘清概念,追求优雅辩论
  回顾写作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辩论”其实是无声的,因为双方争论对象并不一致。有这样一道写作训练题: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論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字数不限)
  对“碎片化阅读”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同学人数占绝对优势。课上师生共读了一篇优秀例文《碎片化阅读与破碎的个体》。不少同学惊叹例文作者思考之深刻,表达之老练。可是有一位同学泼了一盆冷水。例文中“完整的、深入的、包含分析阐释工作的‘深阅读’,正在逐渐被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取代”这一句中“浅阅读”等同于“碎片化阅读”吗?如果一致,那么下文的归因:碎片化阅读是时代的悲哀,文化的悲哀就可以成立。他自有一说:
  “有人说碎片化弊在破碎,是对文字的一种轻视。其实不然,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一种依赖电子产品的阅读方式,而非对书籍文字的粗读,跳读。”“我一直强调的是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手段,而非耸人听闻的碎片化生活。碎片化阅读尽管在普及方面困难重重,但它确实是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天下的一种有效反应,不妨说碎片化阅读恰恰是为了具体化生活而存在的。”
  课堂顿时骚动起来。有人点头,有人跃跃欲试。为何会对“碎片化阅读”持一边倒的否定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经验。“碎片”这不是一个好词,加之对当下阅读困境的反思、批判这一根深蒂固的写作潜台词影响,让多数人轻易站了队。
  布鲁斯·N·沃勒在《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一文中提出“优雅地辩论”这一概念。“优雅”即和平,“认真倾听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人。尊重分歧,将激烈的冲突转化为恭敬的讨论,以减少冲突的热度和敌意,并促成真正的谈论。”可知有效的辩论建立在充分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上;目的也不在于输赢,而是要避免曲解,达成共识,引人深思。课后有同学继续在随笔中写道:
  我们诚然已经活在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也不全盘否定碎片化阅读。焦虑与浮躁充斥的时代,碎片化阅读不失为一种暂时的减压剂,但更重要的,则是不能忘记在这大潮中守一份朴素,在痛苦中修炼自我。
  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它是开端,而不是终结”。的确,厘清重要概念是“辩论”的前提。概念是思维形式的基本单位,如果概念没有做到清晰、稳定,那么就很难进行集中、严谨、有效的论证,论述自然难以服人。辩论中对关键词下定义可以变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大大增强说服力。
  三、显隐有别,探寻无“辩”之辨
  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根据论点的来源,将议论文分为话题性、建议型、探究型和论辩型四类。辩论这种训练方式天生适合第四类: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表明立场、捍卫立场、驳斥反面论点。上文给出的“马戏及动物何去何从”,“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两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代表。与对手辩、与出题者辩、甚至与自己辩,愈辩概念愈清晰,立论愈坚定。但是在另外三类中,这种思维训练方法依然有用。原因有二:首先,议论文的核心就是要“以理服人”,“服”的过程意味从开始就不一定是全然肯定;其次,另外三类议论文写作的前提离不开对核心问题的辨析以及不同观点论辩,何况话题型议论文写作本就包含另外三类。叶教授认为:“议论文写作,应该经历一个由话题到问题的聚焦过程”“当前话题型议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恰恰在于‘问题意识’的欠缺。”
  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能兼具美丽和芳香,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
  作为期中检测题,审题难度不大。大多数同学能抓住最后一句进行立意。但是批改下来就会发现学生多是泛泛而谈,高水平文章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先入为主接受材料所给的观点,接下来如何展开呢?思维一旦束缚,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一个例子加一个例子的印证,或是变成了感想、意见、态度等各种分论点的“漫谈”。想要突破,思维必须活起来,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而这离不开辩论意识的参与。
  课后讲评课上,学生在学习了如何界定核心概念后,对这一则材料进行了再反思。何为“自己的独特风格”,相当多的同学关注在“独特”上,例如:独特是独属于个人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它不同于其他人,只有我们自己可以“使用”“驾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亦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独特怎么能成为一种品质?持类似表达的人,暴露出思维上过度简单化的谬误。还有一类同学关注“风格”:风格不是随波逐流的时尚,不是与世隔绝的独立,而是由自己内心出发,形成的于世界有同有异的或是行为,或是心理,或是外表等一切自己拥有的物的样子。这样的表述也难以服众。风格仅此而已了吗?从字典上的解释可知,风格有三重特征:独特性、内在性、审美性。不是仅有一点就够的。可见持这一表达的人,因视角匮乏,关键概念的内涵领悟不到位。还有同学给出这样的回答: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而是离不开日积月累地探寻和尝试;寻找自己的风格允许模仿,但只有机械模仿难成风格;人人都可以有个性,但不是人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因为风格与你的审美思想、精神气度息息相关。
  用通过揭示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揭示“风格”的形成,同时加以界定能牢牢关注到风格的特征。试想立论之前这样的片言只语,如何能在全篇之中居于要位。辩论就是要警惕定于一尊,如果观点让你无话可说,无路可走了,还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于漪老师在《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说“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须千方百计开启他们思维的门扉,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转起来,培养他们爱思、多思、善思、深思,逐步养成逢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
  批判性思维的评估标准表中“中心难题”这一项揭示了其原则是所有的思考者要发现一些问题,它必须是可回答的,必须清楚地了解它,并理解合理作答的所需。而有技巧的思考者通常会清晰了解尝试设置问题,他们会将问题设置成子问题,会常规地将问题分类。正如对独特风格的界定,有“问题意识”的写作者绝不会全盘接受所有,而是审慎地进行分类,就这样一步步深入内核。
  四、小结
  梁启超曾说:现在教作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课堂上,我们轻松地告知学生何为论点、论据、论证,何为议论文的万能套路,四字真言,但是写作是那么真实的反馈。顾黄初老先生在《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一文中就指出:“对现实提供的思想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并进而有根有据地作出判断,这种功夫蕴之于内就是思辨,发之于外就是议论。”“培养议论能力必须抓住‘思辨’训练这个根本。在训练过程中,既要促其‘思’,更要导其‘辨’,还要教其‘巧’。”当然这和梁启超所说的“巧”不是一回事。而辩论意识的参与当然也不是这一类的“巧”。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法乔恩.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M].李亦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美]布鲁斯·N·沃勒.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M].杨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于漪.中学生作文教学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顾黄初.议论与思辨——略论议论能力[J].扬州师院学报,1982(4).
其他文献
学习《〈论语〉十二章》时,由于语录体篇幅短小、多论断而少有阐释的特点,学生提出了诸多质疑。基于学情,我们开展了“《论语》与当代生活”的研习任务,从《论语》中选取了与仁、义、利等概念相关的章句,要求学生完成两大子任务:一是探究如何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论语》;二是结合《论语》,对相关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评论。  一、任务一:专家论坛——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读《论语》  任务一聚焦于单则精读,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
书名叫《乌啼集》,前无序,后也无跋,看上去有些突兀。一打听,作者多年前还出过一本《月落集》,猜想作者可能很喜欢张籍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七个字中有一种萧疏、幽寂、清冷、肃杀的气氛,也有一种静宓、高远、清幽、寥廓的意境。那么作者是倾向于哪一种感觉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遂翻其书,未想却就此看了下来。  此书近12万字,分5个部分,共80余篇文章,总体上来说是随笔性质的文字。  作者
《脚印》(诗集,1950年上海文化工作社)  《新生的历程》(杂文集,1950年上海文化工作社)  《被打穿了的布告》(短篇小说翻译集,1950年京津沪联营大众书店)  《裁判》(外国诗歌翻译集,1950年天津知识书店)  《米霞》(童话寓言故事翻译集,1950年天津知识书店)  《妈妈跟闺女》(A·托尔斯泰作品,1950年天津知识书店)  《枞林的喧嘈》(乌克兰短篇小说集,1951年上海文化工作
新文学书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珍视,成为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和书刊经营者的搜寻对象。一般来说,新文学的出版时间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到1949年建国以前。但笔者私见,以新文学作家创作的主旨、内容和风格来说,更确切的时间应该从“五四”运动之后算起,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其中原因,《闲话藏书》中已有说及,此处不再赘述。至于开创新文学版本这一概念的当然是唐(弓叟),他的名作《晦庵书话》乃是所有
灰暗:稀有的慰藉    “慰藉”这个词出现在一个天空灰暗的午后。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只记得天气有些灰暗,令人郁闷。每到这样的天气,我便会到外面走一走。有时沙子会吹到眼睛里,于是我常常盼望能下起一场雨来,如果能下一场大雨最好:如果不能,下一场中雨或小雨也行:如果再不能,吹来一阵湿气也行。我很简单地想,要是能有一场雨来,眼前的一切都将是另一番景象。  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我有时竟会一下子想起许多的
高效课堂是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词汇之一,随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使用,它以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我们需要回归教材,并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结合统编教材所倡导的语文核心素养,狠抓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打破传统教学思路,引领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的丰富,创设合理教学活动。   一、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基准探讨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立足之本
孟白,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2003年至今,担任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名誉校长。作为出版人,孟白带领学苑出版社在发展中国工读教育、保障农民卫生健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不断努力。体现了出版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种担当,与明星、企业通过捐款践行公益心和社会责任心的方武不同,它更注重从身心健康上给予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以人文关怀,并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对历史格外热衷,史学作为一门国粹级的“显学”,在“文革”前已盛极一时,那些“文革”中“红透”半边天的“风云悍将”,大都具有史学背景。改革开放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技术人才走上政治舞台,历史似乎退出了中国政治,但30年物质文明的进步与辉煌,所造就的科技与经济“起飞”,如互联网技术及在中国的迅速起步与普及,却又为古老史学提供了预热的技术条件与契机,只不过“热”的形式又有所变化:官方史学休矣,民
现阶段,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语文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也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名著是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名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但目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并不令人乐观,首先是教师依然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解,围绕着教材指導学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近年来开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出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措施,改变了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片面化的现象,是对阅读教学误区的矫正和弥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所注重的是对单篇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对单篇阅读的理解来培养中学生的情感体系,完善学生的阅读思维体系,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阅读方法。  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