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已于2010年10月拟定出来,其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是由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文章就“十二五”环境规划所提出的建议,结合发展经济学知识,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之快倍受世界瞩目,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不断破坏。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知识,对“十二五”环境规划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见解。熊焰(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一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葛全胜、方修琦(2010)运用化学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对如何“减排”做了系统的介绍。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使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和“减排”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有了充分了解。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第四次报告明确表示,气候变化90%的因素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碳量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所长介绍到,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自然界通过几十亿年所形成的陆地化石资源,人类有能力在数百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种爆炸式的开发与能源使用,释放出带有巨大能量的温室气体。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发,沙尘暴和荒漠化加剧,进而可能影响到疾病流行、粮食产量减少和一些物种的灭绝。 
  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盲目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清晰的感受到地球升温反馈给人类的恶果。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当寻求新的经济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教授贺强表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节约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它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 
  那么何为低碳经济?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我们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气候变化通常是指人为因素对气候起到的使其反自然规律而达到变化或恶化的状态。 
  (一)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变化 
  因为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降雨多的地方雨更多。对防御暴雨气候灾害和预防抗旱的要求就更高了,但是有些偏远地区并没有那么健全的防御机制,所以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的减产甚至危机到粮食自给。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气候变化导致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使某些地区农作物生产周期发生改变而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对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生长周期和防止虫害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气候变化将使得我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减少,对第一产业产值和国民经济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民生。 
  (二)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环境 
  全球大约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六十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部分以沿海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来源的国家受到严重影响。 
  (三)气候变化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由威胁生态环境进而发展到威胁生存环境。 
  (四)气候变化导致病毒肆虐,传染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增加或再次发生。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基于以上的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正在努力寻求一种环境、资源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年10月拟订的“十二五”环境规划建议正是站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出发点,以“节能减排”、“植树固碳”、“能源替代”“责任共担”为切入点,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是如何对待越来越緊迫的环境问题的。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中国可再生能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的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准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只占了10%。已经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推广。 
  2.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两种技术现在都在运行 
  欧洲有一项远大的工程规划,准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器,然后建远距离输变电系统,把电力输送到欧洲。中国有广袤的戈壁滩,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戈壁滩的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现在我们就可以研发投入,做好前期准备。 
  3.交通领域,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 
  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最远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如果成熟,我们的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1.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有副作用,是有环境成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对他征税。碳税跟能源税是不同的,征能源税可能会打压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我们加以区分,只对碳征税,那么就只会打压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较成本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会增强。 
  2.要提高研发投入 
  很多地毯能源技术、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商业化的投入,可以双管齐下。 
  3.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 
  中国的公共消费浪费特别多,在高速公路上跑的小汽车多数是公车:办公大楼里,空调用电浪费也很多。在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公共消费的低碳化,部长也乘坐公共汽车。所以,政府可以率先垂范。 
  总之,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应该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型,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对地产行业调控的加深,以及对城市更新方式的探索,对城市拆迁改造项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该文以丰城锦鸿汽车城拆迁改造为例,从项目区域选址、规划布局、交通组织、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单体设计、景观、绿色节能等各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对拆迁改造类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城市更新;汽车城; 规划建筑; 景观设计; 绿色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道路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市政道路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必须做好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
期刊
摘要: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减少由于给排水施工质量差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排除建筑使用者的用水忧虑,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安全用水、节水、排水,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给排水安装工程质量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给排水;预埋;管道安装;试压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  一、给排水安装工
期刊
摘要:陶渊明在田园诗中直录躬耕,这本身即为其不同于世、激昂情感的一种体現,《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反用杨恽种豆典故,字里行间尤其体现出与士大夫争名逐利主流思想相叛逆的激昂情感。  关键词: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反用古典;激昂情感  中图分类号:A14文献标识码: A  钟嵘《诗品》评价陶渊明“协左思风力”[1]9,指出陶渊明作品有刚健、激昂的一面。这一面不仅体现在《过去来兮辞》等诗文的“高蹈
期刊
摘要: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干旱、无人的荒漠戈壁区的铁路工程越来越多,这些地区存在风沙灾害,对施工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风沙对路基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并以工程为例介绍了铁路风沙路基施工技術。  关键词:铁路;风沙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F530.3文献标识码:A    一、风沙对路基的危害   风沙对路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沙埋和风蚀两种形式。   (一)沙埋   沙埋的产生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风沙流
期刊
摘要: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较多,大空隙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应用可降低周边环境噪声、提高路面的雨天抗滑性能。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性沥青路面,大空隙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南昌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的省际交通廊道,提高城市道路的行驶质量可有效提高城市形象。目前在南昌应用较多的是AC型混合料和SMA沥青混合料,
期刊
摘 要: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城市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就成了摆在城市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   一、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要建成生态型园林城
期刊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城市道路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不高和建设者们对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认识不足,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不少路段竣工交付时养护前就出现断裂、掉角、表面干裂等病害,针对具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做了深刻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
期刊
摘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一样,必须要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城市交通规划是政府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公共政策。因此,城市交通规划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解决交通便捷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的
期刊
摘要:大体积砼结构存在裂缝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优化原材料和施工配合比、采用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做好混凝土养护和测温等方面工作,完全可以让施工裂缝等有效的控制。本文对大体积砼施工裂缝的成因与控制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望对大体积砼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裂缝;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TQ178 文献标识码:A  一、大体积砼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