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因其课堂教学本身的综合性,教师时常面临教学常规秩序混乱,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本文以育人视角,阐述规则教育的意义、分析培养规则意识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价值,找出打破课堂混乱局面、建立良好课堂常规的科学方法。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启蒙课程,自2017年秋季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二年级也全面开设了科学课。这意味着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小学科学正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科学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普及。然而,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实验器材多、涉及范围广,探究活动多、教学任务重。使得许多科学教师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课堂常规易乱、常乱,教学效率低下。刚踏上岗位的青年教师,带着最新教育理念和一腔热忱,踌躇满志地走进课堂,本以为会给学生领进充满探究、引人入胜的科学世界,没想到反被这群孩子拽入似疯狂游戏般的场景:学生随意交流、擅自动手,杂乱无章,甚至还可能上演打闹剧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画面足以让教师顿生困惑。课堂常规已经成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最为困扰的现实问题。
以班级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突出的现象容易破坏有序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不少教师着力于时刻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制定严格的遵纪守则,遇到学生违纪时,便暂停教学,整顿纪律,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然而,这些仅针对纪律问题采取的措施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长此以往,教师自身疲惫不堪,还会让课堂教学与管理纪律本末倒置,对学生毫无益处。因此,要从根本上破解科学课纪律难题,走出教学困境,就应找出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由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正确理解规则教育的价值,以育人角度接纳学生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对纪律教育的看法,夸美纽斯(捷克)认为,学校纪律是师生必须遵守的学校生活制度,纪律如同水磨中的水,如果取走了水,磨坊就会停止,如果没有了纪律,学校就失去了发动的力量。赫尔巴特(德国)认为,加强对儿童的管理是学生遵守学校秩序,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蒙特梭利(意大利)则认为,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成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认为指望奖励和外在的惩罚是徒劳,应当通过引导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秩序和品德,将他人管理纪律转化成自律。
尽管各时期不同国家教育家对实施纪律教育的有效手段看法不一,但他们都十分认可纪律对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会针对课堂纪律制定相关规则,期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规则之下,为何还有难以管理的纪律问题?因为教师只将纪律看成管理课堂常规的工具,依赖纪律来约束和控制学生。课堂提问时插嘴,一个话题引发哄堂笑声,实验材料被提前动过,遇到这些现象,大部分教师会通过打断、提醒、警告、批评、朗读纪律守则、认罚等等行为来中止。这些控制的手段犹如课堂猛药,见效快,但持续时间却是极短的,甚至有些学生同一节课能屡错屡犯。原因就在教师过于重视严格管理纪律带来的稳定秩序,而忽略了规则意识的育人价值。学生是身心不成熟的个体,据观察统计,12岁以下的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的行为是和心理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我们要承认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都是正常的表现,不能要求学生不犯错误,更不能提前预防错误发生,因此教师要以接纳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果课堂规则过于强硬,而缺少了德育、心育,即使学生当下遵守了规则,内心也无法认可和信服,无法起到教学效果的延续。遇到学生违纪行为,解决事件本身不是目的,要通过有效沟通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实现育人才是最终价值。
课堂是学生社会实践的微型基地,破坏纪律不仅打断、扰乱了教学顺序,干扰他人学习思路,更是侵犯了他人学习的正常环境,占用了学习的公共时间。去除师生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这一角度来解释规则存在的意义,能让学生认同并努力遵守,在这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比教师简单粗暴地制止更为有效。因此,教师应当反思管理纪律的初始目的,正确解读规则教育的含义,发挥规则育人的价值。
二、科学分析学生心理诉求,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的目的是育人,所以不能将学生违纪单纯看成问题来处理。科学分析学生心理诉求,都能找到其背后的原因。根据现有研究表明,学生违纪的动机可分为意识到的动机和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未被意识到的动机则是因为心智发育程度较低,不能正确理解纪律要求。例如,有的学生不等其他同学发言结束,就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自己十分勇敢,以为这是一种十分积极投入的课堂表现,虽然他知晓上课需要老师允许后才能发言的要求,但并没有将这种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对于这种未被意识到的动机而发生的课堂现象,教师则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对话和组织讨论等方式,来将规则意识强化到学生大脑,让学生逐渐理解规则并讲规则转化为自身的信念,从而帮助学生成长。
而学生意识到的动机则包括渴望得到关注、彰显能力、不满甚至厌恶。违纪行为的背后是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纪律与自我需求不吻合的抗争。例如,课堂上出现学生抵触老师,故意不听讲,故意做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这种公然捣乱的行为能获得在学习上无法体验到的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能极大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实际上,这种自暴自弃、有破坏性质行为反映的是学生内心对学习感到的失败、无助和焦虑。
如果教师能洞察学生的内心需求,通过有梯度的课堂评价准则,让这些学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给予的乐趣,那么问题就能在教师的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下得到纠正。因此,教师要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理解学生犯错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再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因材施教。
三、强化课堂目标,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1.制定有认同感的规则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每个儿童都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8-10岁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10-12岁的儿童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认同规则并能自觉遵守,愿意接受违反规则的惩罚,课堂纪律才能得以有效落实。教师利用恰当的时机,与学生共同制定科学课堂班规。采用有效且有趣味的评价制度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理解并遵守规则。例如表扬卡制度、积分激励制度:学生通过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等优秀表现来获得相应的表扬卡、积分等形式的鼓励,以获得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荣誉称号,并通过平时的积累来得到期末的总评等第。每个学习单元设置一个相应的学习拓展任务,供学生分成小组完成,并通过老师的评价获得相应的额外表扬卡奖励。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布置学生播种一种植物,并写好观察日记;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布置完成一个月的天气日历;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布置制作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的生态瓶;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布置学生组队完成一座创意纸桥的设计和制作。教师根据作品质量给出相应评价,并用表扬卡作为奖励。通过合理布置单元任务,通过课后活动既能逐步渗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寓学于乐,再通过细化的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热情主动参与科学学习。表扬卡就像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世界的货币,通过努力就能换取,让学生在规则的引导下感受遵循规则带来的乐趣,进而真实地感受到融入科学探究带来的成就体验。
2.增加课堂活动吸引力,促使自我调节
教师应当保证一节课的“可听性”,提高科学课堂时效。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创造力地设计教学是教师改善课堂纪律的重要基础。在创新成为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的時代,学习速度小于变化速度就意味着落后。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科学课程的理解,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细化教学设计,制定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给学生自由灵动的课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展开问题的讨论,抓住时机出示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在认知上对实验材料产生需求,强化正确使用材料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明确科学记录要求,立榜样示范,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条理清楚、思维清晰;研究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学法,细致指导学生,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深挖教材,利用网络环境、未来教室平台、STEAM教学模式等时下多种创新渠道尝试找到适合本人科学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也参与到这股创新热潮中来。丰富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不再单调,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价值,违纪行为也就会随之减少。
3.减少无关刺激,营造科学课堂探究文化
在科学实验中,尽量排除或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可以获得精确的数据;在科学教学中,减少无关刺激则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中的无关刺激来自学习内容无关的,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事物。例如,要考虑安排座位的合理性,容易扰乱秩序的学生座位不宜安排在前排、中央位置。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引导、激励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科学探究中,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弱化无关刺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要在科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做起。纷繁复杂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改善课堂环境,育人育己。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启蒙课程,自2017年秋季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二年级也全面开设了科学课。这意味着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小学科学正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科学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普及。然而,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实验器材多、涉及范围广,探究活动多、教学任务重。使得许多科学教师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课堂常规易乱、常乱,教学效率低下。刚踏上岗位的青年教师,带着最新教育理念和一腔热忱,踌躇满志地走进课堂,本以为会给学生领进充满探究、引人入胜的科学世界,没想到反被这群孩子拽入似疯狂游戏般的场景:学生随意交流、擅自动手,杂乱无章,甚至还可能上演打闹剧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画面足以让教师顿生困惑。课堂常规已经成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最为困扰的现实问题。
以班级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突出的现象容易破坏有序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不少教师着力于时刻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制定严格的遵纪守则,遇到学生违纪时,便暂停教学,整顿纪律,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然而,这些仅针对纪律问题采取的措施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长此以往,教师自身疲惫不堪,还会让课堂教学与管理纪律本末倒置,对学生毫无益处。因此,要从根本上破解科学课纪律难题,走出教学困境,就应找出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由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正确理解规则教育的价值,以育人角度接纳学生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对纪律教育的看法,夸美纽斯(捷克)认为,学校纪律是师生必须遵守的学校生活制度,纪律如同水磨中的水,如果取走了水,磨坊就会停止,如果没有了纪律,学校就失去了发动的力量。赫尔巴特(德国)认为,加强对儿童的管理是学生遵守学校秩序,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蒙特梭利(意大利)则认为,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成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认为指望奖励和外在的惩罚是徒劳,应当通过引导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秩序和品德,将他人管理纪律转化成自律。
尽管各时期不同国家教育家对实施纪律教育的有效手段看法不一,但他们都十分认可纪律对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会针对课堂纪律制定相关规则,期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规则之下,为何还有难以管理的纪律问题?因为教师只将纪律看成管理课堂常规的工具,依赖纪律来约束和控制学生。课堂提问时插嘴,一个话题引发哄堂笑声,实验材料被提前动过,遇到这些现象,大部分教师会通过打断、提醒、警告、批评、朗读纪律守则、认罚等等行为来中止。这些控制的手段犹如课堂猛药,见效快,但持续时间却是极短的,甚至有些学生同一节课能屡错屡犯。原因就在教师过于重视严格管理纪律带来的稳定秩序,而忽略了规则意识的育人价值。学生是身心不成熟的个体,据观察统计,12岁以下的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的行为是和心理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我们要承认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都是正常的表现,不能要求学生不犯错误,更不能提前预防错误发生,因此教师要以接纳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果课堂规则过于强硬,而缺少了德育、心育,即使学生当下遵守了规则,内心也无法认可和信服,无法起到教学效果的延续。遇到学生违纪行为,解决事件本身不是目的,要通过有效沟通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实现育人才是最终价值。
课堂是学生社会实践的微型基地,破坏纪律不仅打断、扰乱了教学顺序,干扰他人学习思路,更是侵犯了他人学习的正常环境,占用了学习的公共时间。去除师生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这一角度来解释规则存在的意义,能让学生认同并努力遵守,在这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比教师简单粗暴地制止更为有效。因此,教师应当反思管理纪律的初始目的,正确解读规则教育的含义,发挥规则育人的价值。
二、科学分析学生心理诉求,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的目的是育人,所以不能将学生违纪单纯看成问题来处理。科学分析学生心理诉求,都能找到其背后的原因。根据现有研究表明,学生违纪的动机可分为意识到的动机和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未被意识到的动机则是因为心智发育程度较低,不能正确理解纪律要求。例如,有的学生不等其他同学发言结束,就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自己十分勇敢,以为这是一种十分积极投入的课堂表现,虽然他知晓上课需要老师允许后才能发言的要求,但并没有将这种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对于这种未被意识到的动机而发生的课堂现象,教师则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对话和组织讨论等方式,来将规则意识强化到学生大脑,让学生逐渐理解规则并讲规则转化为自身的信念,从而帮助学生成长。
而学生意识到的动机则包括渴望得到关注、彰显能力、不满甚至厌恶。违纪行为的背后是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纪律与自我需求不吻合的抗争。例如,课堂上出现学生抵触老师,故意不听讲,故意做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这种公然捣乱的行为能获得在学习上无法体验到的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能极大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实际上,这种自暴自弃、有破坏性质行为反映的是学生内心对学习感到的失败、无助和焦虑。
如果教师能洞察学生的内心需求,通过有梯度的课堂评价准则,让这些学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给予的乐趣,那么问题就能在教师的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下得到纠正。因此,教师要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理解学生犯错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再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因材施教。
三、强化课堂目标,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1.制定有认同感的规则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每个儿童都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8-10岁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10-12岁的儿童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认同规则并能自觉遵守,愿意接受违反规则的惩罚,课堂纪律才能得以有效落实。教师利用恰当的时机,与学生共同制定科学课堂班规。采用有效且有趣味的评价制度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理解并遵守规则。例如表扬卡制度、积分激励制度:学生通过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等优秀表现来获得相应的表扬卡、积分等形式的鼓励,以获得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荣誉称号,并通过平时的积累来得到期末的总评等第。每个学习单元设置一个相应的学习拓展任务,供学生分成小组完成,并通过老师的评价获得相应的额外表扬卡奖励。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布置学生播种一种植物,并写好观察日记;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布置完成一个月的天气日历;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布置制作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的生态瓶;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布置学生组队完成一座创意纸桥的设计和制作。教师根据作品质量给出相应评价,并用表扬卡作为奖励。通过合理布置单元任务,通过课后活动既能逐步渗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寓学于乐,再通过细化的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热情主动参与科学学习。表扬卡就像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世界的货币,通过努力就能换取,让学生在规则的引导下感受遵循规则带来的乐趣,进而真实地感受到融入科学探究带来的成就体验。
2.增加课堂活动吸引力,促使自我调节
教师应当保证一节课的“可听性”,提高科学课堂时效。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创造力地设计教学是教师改善课堂纪律的重要基础。在创新成为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的時代,学习速度小于变化速度就意味着落后。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科学课程的理解,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细化教学设计,制定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给学生自由灵动的课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展开问题的讨论,抓住时机出示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在认知上对实验材料产生需求,强化正确使用材料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明确科学记录要求,立榜样示范,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条理清楚、思维清晰;研究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学法,细致指导学生,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深挖教材,利用网络环境、未来教室平台、STEAM教学模式等时下多种创新渠道尝试找到适合本人科学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也参与到这股创新热潮中来。丰富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不再单调,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价值,违纪行为也就会随之减少。
3.减少无关刺激,营造科学课堂探究文化
在科学实验中,尽量排除或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可以获得精确的数据;在科学教学中,减少无关刺激则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中的无关刺激来自学习内容无关的,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事物。例如,要考虑安排座位的合理性,容易扰乱秩序的学生座位不宜安排在前排、中央位置。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引导、激励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科学探究中,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弱化无关刺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要在科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做起。纷繁复杂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改善课堂环境,育人育己。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