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小段子:台湾著名学者刘师古先生写过一本小书《闲话金瓶梅》里面有一段,认为西门庆拿给潘金莲的淫器“勉铃”是杜撰。原文如下:妇人认了半日,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儿?怎的把人半边胳膊都麻了?”西门庆笑道:“这物件你就不知道了,名唤作勉铃……”妇人道:“此物使到那里?”西门庆道:“先把他放入炉内,然后行事,妙不可言!”
刘先生说:“此物全书中找不到用法所在。金莲拿了他一会儿,‘把胳膊都麻了’,可见了其分量不轻!至于‘放入炉内,然后行事’是指放入火炉内烧热烧红,这与行房事又有何关?真令人百思不解。”
我不知道读者是和刘师古先生一样的疑惑呢,还是已经笑得说不出话来了?
古代的狭邪小说(包括纯粹的黄色小说)里,既有勇猛直白、满眼都是生殖器描写的部分,又充满了邪恶的隐语,不懂的人以为文雅,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还是不离那脐下三寸。如上文,勉铃,又写作缅铃,是明清黄色小说里常常出现的性爱道具,潘金莲的“半边胳膊都麻了”,当然指的不是举着它举麻的——又不是杠铃——而是震麻的;“放入炉内”,指的不是投到火炉里,而是置入女性的生殖器中。刘先生虽然做学问不错,但这几个较为常见的用法居然也没看懂,有点意外。这叫书呆子的呆萌。
“勉铃”大约是万历年间从缅甸传来的一种贵重淫器,《金瓶梅》文中不止一次出现“勉铃”,除了上文,第十六回还有一首《西江月》词赋咏这件东西:“原是番兵出产,逢人荐转在京。身躯瘦小内玲珑,得人轻借力,展转作蝉鸣。解使佳人心颤,惯能助肾威风。号称金面勇先锋,战降功第一,扬名勉子铃。”
外观是小铜珠状,有的更小,状如蚕豆,震动的原理是其内部空心,装有水银或其它可滚动物品。这种东西在明人包楫的《南中纪闻》、谢肇?的《五杂俎》、清人赵翼的《檐曝杂记》中都有记载,不是什么罕物。
至于不明白什么叫“炉”,不妨联想一下房中术。“炉鼎”,本是养生术语,开始说的是熔炼仙丹的器具,后来指以女人为丹功的鼎炉。明代洪基《摄生种子秘剖》里就把女子称为炉鼎,并与之行房中气功导引及采补之术,里面记载的秘诀是:“炉鼎者,可择阴人十五六岁以上,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面貌光润,皮肤细腻,声音清亮,语言和畅者,乃良器也。”按这种说法,潘金莲是完全不合格的。莫说潘五儿,西门庆一门妻妻妾妾,没有一个合格的,他所淫过的女人,更没有一个是合格的。
相信“炉鼎”有用的都是傻子。历史上最喜欢房中术的皇帝没几个活得长的,比如正德皇帝。
其实,要研究古代文学,尤其是戏曲、小说之类的俗文学,的确是要多懂一些隐语,否则你就两眼一抹黑了。比如说,你知道“鱼水和谐”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西厢记》里“指头儿告了消乏”是什么意思?“露滴牡丹开”是什么意思?《牡丹亭》里的“他则待阳台上‘云腾致雨’,怎生巫峡内‘露结为霜’”,又是什么意思?你猜。
刘先生说:“此物全书中找不到用法所在。金莲拿了他一会儿,‘把胳膊都麻了’,可见了其分量不轻!至于‘放入炉内,然后行事’是指放入火炉内烧热烧红,这与行房事又有何关?真令人百思不解。”
我不知道读者是和刘师古先生一样的疑惑呢,还是已经笑得说不出话来了?
古代的狭邪小说(包括纯粹的黄色小说)里,既有勇猛直白、满眼都是生殖器描写的部分,又充满了邪恶的隐语,不懂的人以为文雅,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还是不离那脐下三寸。如上文,勉铃,又写作缅铃,是明清黄色小说里常常出现的性爱道具,潘金莲的“半边胳膊都麻了”,当然指的不是举着它举麻的——又不是杠铃——而是震麻的;“放入炉内”,指的不是投到火炉里,而是置入女性的生殖器中。刘先生虽然做学问不错,但这几个较为常见的用法居然也没看懂,有点意外。这叫书呆子的呆萌。
“勉铃”大约是万历年间从缅甸传来的一种贵重淫器,《金瓶梅》文中不止一次出现“勉铃”,除了上文,第十六回还有一首《西江月》词赋咏这件东西:“原是番兵出产,逢人荐转在京。身躯瘦小内玲珑,得人轻借力,展转作蝉鸣。解使佳人心颤,惯能助肾威风。号称金面勇先锋,战降功第一,扬名勉子铃。”
外观是小铜珠状,有的更小,状如蚕豆,震动的原理是其内部空心,装有水银或其它可滚动物品。这种东西在明人包楫的《南中纪闻》、谢肇?的《五杂俎》、清人赵翼的《檐曝杂记》中都有记载,不是什么罕物。
至于不明白什么叫“炉”,不妨联想一下房中术。“炉鼎”,本是养生术语,开始说的是熔炼仙丹的器具,后来指以女人为丹功的鼎炉。明代洪基《摄生种子秘剖》里就把女子称为炉鼎,并与之行房中气功导引及采补之术,里面记载的秘诀是:“炉鼎者,可择阴人十五六岁以上,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面貌光润,皮肤细腻,声音清亮,语言和畅者,乃良器也。”按这种说法,潘金莲是完全不合格的。莫说潘五儿,西门庆一门妻妻妾妾,没有一个合格的,他所淫过的女人,更没有一个是合格的。
相信“炉鼎”有用的都是傻子。历史上最喜欢房中术的皇帝没几个活得长的,比如正德皇帝。
其实,要研究古代文学,尤其是戏曲、小说之类的俗文学,的确是要多懂一些隐语,否则你就两眼一抹黑了。比如说,你知道“鱼水和谐”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西厢记》里“指头儿告了消乏”是什么意思?“露滴牡丹开”是什么意思?《牡丹亭》里的“他则待阳台上‘云腾致雨’,怎生巫峡内‘露结为霜’”,又是什么意思?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