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微课精品 促进教育公平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wei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2开始,慕课正在酝酿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应对“慕课风暴”以实现“个性化的、自主的、高效的教学新模式”?这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本文拟结合“慕课”教学实践,对打造“微课”精品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斧正。
  一、微视频的制作与开发
  我们知道,慕课起源于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但慕课的显著特征是“微小”,人们称之为“微课”或“微视频”。因此,实施慕课的前提应是微视频的制作与开发。
  如何制作和开发微课视频?根据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理论,以及“C20慕课联盟”教师的经验,我们在实践中主要使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
  【方法一】摄录机+黑板
  1.工具与软件:便携式摄录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2.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利用便携式摄录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这种微课视频,需要他人来协助拍摄;后期制作更需要专业人员剪辑,如用PREMIERE \ EDIUS\ VEGAS \ AVID \绘声绘影等工具,非专业人员可以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Movie Maker等进行简单的编辑。
  【方法二】手机+白纸
  1.工具与软件:摄像的手机、白纸、不同颜色的笔。
  2.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形成教案;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在他人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二)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
  1.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或Snagit、CyberLink YouCam)、PPT软件。
  2.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3.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教学主题,搜集教学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打开电脑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PPT “录制”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素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第三步,对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三)新型屏幕录制(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1.工具与软件:屏幕录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等,手写板,麦克风,画图工具如Windows自带绘图工具。
  2.方法: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3.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形成教案;第二步,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第三步,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第四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二、微课的特点与教学设计
  在慕课兴起的浪潮中,微课的开创者、实践研究者,广东佛山市教育信心中心胡铁生认为“微”是微课的特点和灵魂,“它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仍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此,有专家指出:“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对于微课的教学设计,我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之魂,目标模糊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不同学段的微课应紧扣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如教学“新航路开辟”时,九年级的目标是“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高二年级的目标是“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高三年级则应着眼于资本主义和放眼全球视野,解读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市场性和资本性三种属性。
  (二)适合教学对象
  微课设计的中心是学习者,不同学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即使同一学段,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某一个知识点的方法也有差异,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如七年级开始的教学,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对历史学习缺少基本的认识。此时的微课设计不宜使用材料,只能选用一些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素材。
  (三)符合认知过程
  微课设计应循序渐进,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方式具有差异性。七、八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方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宜选用历史纪实视频、文物遗迹遗址、历史图片等材料。九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宜选用易于接受的抽象知识,以便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高中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宜选用有一定历史思维的素材,视频中适当的“视觉驻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高中学生来说,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显然是低效的,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的。
  (四)适于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选取的主题应适合多媒体特性。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往往导致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令观者失去学习欲望。因此,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要适合加入历史图片、图表、图像、视频。可以说,这是微课教学最关键的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微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对此,有专家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它只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三、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1]
  传统视频教学只是简单地将一节40分钟的课放到网上,学生学也好、不学也好,没有监督机制,更没有诊断评价。而慕课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视频大约保持在10分钟左右,恰好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在视频结束时,还有检测与反馈。这就是说,慕课的核心理念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容易获得,容易学懂”正是它广受学习者欢迎的理由。
  鉴于微课时间短、知识精且需要受到学生欢迎的特点,在实践中,如何上好微课?对此,我们非常赞同西北师范大学黄建军、郭绍青的看法[2],在这里结合事例陈述如下:
  (一)切入课题要迅速
  由于微课教学时间短,所以切入课题必须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如教学《冷战与热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你知道什么是“冷战”吗?你知道什么是“铁幕演说”吗?新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当今朝韩问题是怎么由来的?等等。
  (二)讲授线索要清晰
  微课只有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知识微粒。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揭示一条线索,着重进行主干性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如教学《工业革命》时,如果讲授英国近代化的历程,主要线索应该突出工厂制度的建立;如果讲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应该突出物质财富的创造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如果讲授发明发展历程,则应该突出珍妮机、改良蒸汽机、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等等。
  (三)课堂板书要简约
  在微课中,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通常的历史课板书可采用提纲式、结构式或线索式,有时也可用动态式的思维导图。
  (四)课后小结要快捷
  小结是微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用两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或概括,使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总结学科方法。具体表现就是干脆利落、简洁明了,且要有逻辑性。如小结《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中国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他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者;他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缔造者。
  四、对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专家吴志链教授认为,课堂上每节课时间有限,短短40分钟,既要求教师讲解新课,又要求师生互动,还要留点时间给学生探究,甚至有时候还要当堂练习,“一节课容量这么大,如果要教师当场完成,不是很现实,这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慕课把教学内容切割成短小的微视频,由许多知识微粒和问题连贯而成,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思维、方法上得到最快地提升。其优势在于“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按照自己的节奏以一种比较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其最大的魅力在于“人性化”:可以回看,可以暂停,可以反复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3]
  (一)对教师而言,有利于专业成长
  微课革新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二)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业提高
  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实现与老师、同学的多面互动,可以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业水平。
  (三)对学校而言,有利于打造名校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对此,陈玉琨教授指出:“慕课建设会让已成格局的‘名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的系统重新洗牌。谁抓住了这一机遇,谁就有可能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
  (四)对教育而言,有利于教育公平
  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引导,这样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场所,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这种“翻转课堂”打破了学校、教室的围墙,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教育公平。对此,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说:“传统的模式下,教育能公平吗?教育不公平,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不公平,……这种新的、称之为‘慕课’的方式就有可能解决或大大缓解教育公平的问题。”[4]
  慕课作为新生事物,在兴起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我国就存在“挺慕派”与“慎慕派”的学术争鸣。但无论如何,慕课冲击着教育的模式、教育的发展。它需要我们这些教育者走在时代的前列,探索存在的困惑。诸如,微课是否对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适用?对于知识结构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点,是否需要制作微视频?对于结构较为复杂、不易阐述厘清的知识点,微视频能否达到目的,或者说微视频能否达到最优化和高效化?再如,微课的开发与设计,怎样才能体现集体智慧?微课在校本研究中如何落实?对待持观望态度的教师,怎样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和探索舞台?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总之,科技在发展,教育在革命。慕课作为新生事物,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给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我们需要认真做好慕课,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智慧地运用,为慕课教学的试点做好准备,为教育的公平奉献自己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3] 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 上海教育,2013(10A):22~23.
  [4] 汤敏:“慕课”是一场输不起的革命[EB/OL].(2013-12-14)[2014-01-04]. http://edu.china.com.cn/2013-12/14/content_30895685.htm.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经常通过实验来检验某种物质的存在,比如“淀粉遇碘显蓝色”是很灵敏的显色反应,既可以检验淀粉的存在,又可以证明碘的有无。然而,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却遭遇了对教材内容的惊人“颠覆”与尴尬。在实验中,笔者用同一包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液与碘反应,却不见“经典蓝”,而显棕黑色!学生一片哗然,笔者也感到愕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笔者带着疑问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同时以这次失败的实验
期刊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最早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雷克(Kenneth Craik)在1943年提出的。国内许多学者把心智模式解释为“心智模式,即我们看待世界的一般方式,决定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机遇和成就”。心智模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心智模式一旦形成,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去认识、思考问
期刊
编者按  随着深化新课改的推进,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已然成为新高考背景下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的必由之路。本期视点,我们组到几篇关于浙江省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的稿件:有对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未来思考的,有各普通高中相关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内容的剖析,也有深入探讨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路径的,以期为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解决途径。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
期刊
当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其产生和发展是符合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并且得到创新技术的支持。它是2007年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2011年底引入我国。由于在我国应用推广的时间尚短,所以我们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借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对我国翻转课堂的内部优势因素与劣势因素、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
期刊
近年来,关于课程改革,多有这样的论述:“随着课改的深入,改革的路线正在发生变化,即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相结合的同时,更鼓励、倡导自下而上地进行”[1];要“改革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方式,探索上下结合的推进方式,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的改革积极性”[2]。言外之意,课改十余年,一直是“上层”在积极推动,“下层”是被动应付。可是作为“草根”的笔者最切身的感受是,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除
期刊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中国吹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冲锋号  国务院11月5日对外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
期刊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写内容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同时也是《桃花源诗》的序文。因此,这篇文章既有着小说般精彩的情节,又有着散文般浓郁的情味。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在该文“教学建议”部分有一条是“关于朗读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将“读和讲”“穿插起来进行”。关于“读”,建议教师分阶段让学生“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并“通过多次朗读熟悉故事”,在“牢牢记住文
期刊
在上初中科学教材的实验时,我们往往会遇到实验失败或者不良的现象。比如,实验现象与教材上的不一致,或者产生与实验原理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况;也会看到因为实验过程混乱而导致实验失败。有些是因为实验装置缺失从而使实验流于形式,有的是实验装置过于繁琐,教师不愿意实验,最后是以教师讲授知识让孩子记住背熟的……如何让实验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凸显科学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规律,使实验服务
期刊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开始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由此,笔者在学校开设了“创意摄影”这门课程,受到学生喜欢。我们所开设的创意摄影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教学,它遵循以“创意”为主、摄影为“辅”的理念,旨在通过创意摄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拍摄设备的要求并不是太高:不一定要使用专业的单反相机,普通的家用数码相机、手机、iPad等都可以成为
期刊
一直以来,萧山的区域教研工作与其他兄弟县区一样,紧跟着各地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步伐,围绕课堂教学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聚焦区域教研的方向。2010年3月,萧山区教研室提出了“区域创立‘学为中心,教学生学’教学新范式”的工作主题,并把极大多数先行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与少量有意愿的学校组织了起来,共46所学校。但在研究推进与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新范式”的展示课堂貌似神离,形式化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