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邮轮业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2008年6月我国出台了《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得中国邮轮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和新领域。本文基于邮轮产业显著的经济效应,结合中外邮轮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关于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邮轮旅游; 邮轮经济;现状特征;发展对策
邮轮旅游是在传统远洋客轮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海上大型旅游客船为旅游工具和主要目的地,以沿线港口为陆上目的地和中转地的一种旅游方式。 随着航空技术和旅游业的发展,原本意义上作为客运或邮政运输的邮轮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定位完全不同的豪华邮轮,其中有配备齐全的生活、娱乐、休闲与度假的各类设施,现如今人们已经把这类漂浮在海面上的“超五星级宾馆”和“海上流动度假村”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业内人士并据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目前我国对邮轮旅游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对该类市场的需求分析也比较有限,在此基础上本文简明扼要的归纳了中外邮轮经济的发展,据此提出了若干相关对策。
一、世界邮轮旅游产业综述
现代邮轮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邮轮经济的发展迅猛,一些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相继渗入“邮轮经济”的元素。从需求状况来看,世界邮轮协会的数据表明,1990-2009年的20年中,邮轮乘客数量以平均7.2%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9年全世界邮轮旅客数量已经达到了近1400万;一直以来,北美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平均份额将近88%。目前世界邮轮竞争依然处于寡头竞争阶段。最著名的三大邮轮公司为嘉年华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以及挪威的丽星邮轮集团,占领了世界邮轮产业的80%的市场份额3。
中国以优越的地理位置、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和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成为亚洲邮轮市场的新核心。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从内地乘坐国际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达到近20万人次;我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的国际邮轮达80个航次,同比增长38%2;访问我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共76个航次,上升势头在全世界范围内颇受关注1。
二、我国邮轮旅游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我国邮轮旅游市场仍处在初创期,从邮轮旅游的产业基础、市场发育、消费理念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初创期的明显特征。
邮轮产业链有邮轮制造业、邮轮营运企业、港口服务业和旅游商贸业等组成。目前,我国沿海地区邮轮经济的发展还停留于港口建设和邮轮停靠方面,邮轮产业链上空白较多,邮轮产业的经济规模小,在邮轮经济的世界分工中,处于边缘地位,与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地位不相匹配1。我国邮轮产业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和邮轮客源代理上,收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旅行社作为境外邮轮公司代理的出境游游客招徕,能够得到比例不等的销售佣金;二是旅行社接受境外邮轮公司委托开展入境旅游接待服务的收益;三是从邮轮港口停靠服务带来的相应收益。因此,我国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据CCYIA理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沿海城市近5年来已有16个城市将港口规划和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势头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在争夺可以创新的发展领域和资源,总体上我国各地政府已形成邮轮港口的竞争发展机制,这种大背景驱动着有条件的城市把发展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竞争领域。同时,由于邮轮旅游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产业环境等诸多方面尚不规范和完善,缺乏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和管理经验,未能形成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的行业整体发展机制。
三、我国邮轮旅游发展对策和展望
解决邮轮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来实现创新和突破。在政府层面上应形成统一协调的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机制,从规范引导需求、提升服务的角度出发,去构建整个政策框架。在整个框架指导下,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再逐步细化和具体落实,并制定一个较为实际、可操作的任务分工和行动方案。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邮轮市场是一个从高端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在区域邮轮旅游发展的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特定市场群体需求,并对其实施重点的营销策略。从部分文献资料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以国企事业单位退休市场、新婚蜜月市场、公司年会奖励旅游市场、高端亲子游等市场的开发中,要着重考虑中外邮轮消费者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对邮轮旅游产品认知的差异化。此外,我国港口旅游城市应继续加强与政府和国际邮轮公司的联系与交流,研究集中在企业管理中的管理者行为、市场细分、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以及客观看待邮轮经济带来的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旅游学刊》,2012,27(2);101-102
[2]向宝惠. 中国邮轮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管理学家》,2013
[3]张言庆,寇敏,马波,ZHANGYan-qing,KOUMin.国外邮轮旅游市场综述. 《旅游学刊》,2012, 27(2):94-100
【关键词】: 邮轮旅游; 邮轮经济;现状特征;发展对策
邮轮旅游是在传统远洋客轮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海上大型旅游客船为旅游工具和主要目的地,以沿线港口为陆上目的地和中转地的一种旅游方式。 随着航空技术和旅游业的发展,原本意义上作为客运或邮政运输的邮轮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定位完全不同的豪华邮轮,其中有配备齐全的生活、娱乐、休闲与度假的各类设施,现如今人们已经把这类漂浮在海面上的“超五星级宾馆”和“海上流动度假村”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业内人士并据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目前我国对邮轮旅游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对该类市场的需求分析也比较有限,在此基础上本文简明扼要的归纳了中外邮轮经济的发展,据此提出了若干相关对策。
一、世界邮轮旅游产业综述
现代邮轮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邮轮经济的发展迅猛,一些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相继渗入“邮轮经济”的元素。从需求状况来看,世界邮轮协会的数据表明,1990-2009年的20年中,邮轮乘客数量以平均7.2%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9年全世界邮轮旅客数量已经达到了近1400万;一直以来,北美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平均份额将近88%。目前世界邮轮竞争依然处于寡头竞争阶段。最著名的三大邮轮公司为嘉年华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以及挪威的丽星邮轮集团,占领了世界邮轮产业的80%的市场份额3。
中国以优越的地理位置、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和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成为亚洲邮轮市场的新核心。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从内地乘坐国际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达到近20万人次;我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的国际邮轮达80个航次,同比增长38%2;访问我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共76个航次,上升势头在全世界范围内颇受关注1。
二、我国邮轮旅游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我国邮轮旅游市场仍处在初创期,从邮轮旅游的产业基础、市场发育、消费理念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初创期的明显特征。
邮轮产业链有邮轮制造业、邮轮营运企业、港口服务业和旅游商贸业等组成。目前,我国沿海地区邮轮经济的发展还停留于港口建设和邮轮停靠方面,邮轮产业链上空白较多,邮轮产业的经济规模小,在邮轮经济的世界分工中,处于边缘地位,与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地位不相匹配1。我国邮轮产业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和邮轮客源代理上,收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旅行社作为境外邮轮公司代理的出境游游客招徕,能够得到比例不等的销售佣金;二是旅行社接受境外邮轮公司委托开展入境旅游接待服务的收益;三是从邮轮港口停靠服务带来的相应收益。因此,我国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据CCYIA理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沿海城市近5年来已有16个城市将港口规划和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势头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在争夺可以创新的发展领域和资源,总体上我国各地政府已形成邮轮港口的竞争发展机制,这种大背景驱动着有条件的城市把发展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竞争领域。同时,由于邮轮旅游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产业环境等诸多方面尚不规范和完善,缺乏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和管理经验,未能形成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的行业整体发展机制。
三、我国邮轮旅游发展对策和展望
解决邮轮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来实现创新和突破。在政府层面上应形成统一协调的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机制,从规范引导需求、提升服务的角度出发,去构建整个政策框架。在整个框架指导下,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再逐步细化和具体落实,并制定一个较为实际、可操作的任务分工和行动方案。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邮轮市场是一个从高端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在区域邮轮旅游发展的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特定市场群体需求,并对其实施重点的营销策略。从部分文献资料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以国企事业单位退休市场、新婚蜜月市场、公司年会奖励旅游市场、高端亲子游等市场的开发中,要着重考虑中外邮轮消费者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对邮轮旅游产品认知的差异化。此外,我国港口旅游城市应继续加强与政府和国际邮轮公司的联系与交流,研究集中在企业管理中的管理者行为、市场细分、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以及客观看待邮轮经济带来的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旅游学刊》,2012,27(2);101-102
[2]向宝惠. 中国邮轮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管理学家》,2013
[3]张言庆,寇敏,马波,ZHANGYan-qing,KOUMin.国外邮轮旅游市场综述. 《旅游学刊》,2012, 27(2):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