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余个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先后启动了军事变革。美国以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拔得了军事变革的头筹,这两场战争留给世人沉思多于震撼,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纷纷以美国为模本开始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军事变革。
观念重要,人才更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已具有军事变革的雏形。未来20年,面对国际战略格局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浪潮汹涌、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历史大势,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将成为中国军事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线。
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人类另一个新的作战空间:以争夺制电磁权为主的信息战,打破了过去以陆、海、空作战为主的“三维”战争形态,促使作战思想、指挥体制、部队结构与军备发展等方面做全方位的调整和改变。
从毛泽东一直到胡锦涛、温家宝,都重复一句话:“中国绝不称霸”。这其实很是高明。我们要想不承受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痛苦,有两件事要做——第一,要有强大的军力,迫使任何敌人不敢轻易向我挑衅;第二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因为打仗“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已是很好了;如果打对峙战,那就杀人一万自损一万了;如果失利,那就是杀人三千自损一万了。虽然中国有13亿人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烈士。所以,我国一是备战,二是避战。
冷战结束后,我军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在战争准备上,从长期以来准备打全面战争,开始转向以应付局部战争为主;二是在军队建设上,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993年,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央军委从中国的国情军情出发,审时度势,确立了以“积极防御”为核心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中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关于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的军事战略正在完成新的转变。这个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二是在战略立足点上,由立足于应付一般情况转到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三是在作战样式上,由过去侧重应付陆地作战转变为应付敌人的海空袭击。
这三个转变,明确了军事斗争准备的“聚焦点”和“着眼点”,为加强新时期军队质量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21世纪后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又适时完善和充实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略目标,提出积极推进军队建设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实施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就要求建设信息化军队。这样,“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就成为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中国的军事实力如何
看一个国家军力大小,要看兵力多少,看武器装备,包括海陆空三军,还要看国土幅员、经济能力、科技力和历史作战的经验教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目前,我军已初步建成了核常兼备,以常规武器为主,高、中、低技术搭配,种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完整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我军陆海空和战略导弹部队作战、训练的需要,在保卫祖国领土、领海、领空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陆军火力合成、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部队在陆军中所占比重已升至70%,重型作战装备从骡马化、摩托化到机械化的跨越,基本上形成了立体作战装备体系和比较配套的支援和保障体系,以轻武器为代表的通用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随着新型驱逐舰、潜艇、海上专用飞机等新一代主战装备和与之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等武器系统的交付使用,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岸防兵部队、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形成了强大的海上综合防卫体系。外界估计中国的主要舰只有四五十艘,就是护卫舰、导弹驱逐舰,或者一两艘俄罗斯的导弹巡航舰。至于水下潜艇,中国应该是继美、俄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国,尤其是其中攻击性核潜艇等在世界上被公认是比较精锐的舰艇。
三是空军防卫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配备了新型战机、雷达和防空导弹等装备的人民空军航空兵、雷达兵、空降兵和地空导弹兵,构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网和覆盖全国的对空情报雷达网,防空作战、空中作战和空降作战能力明显提高。中国虽然最先进的战机不多,但是保有量庞大,这也是一个威慑力量。
四是战略导弹部队已初步形成了常规导弹、核导弹兼有和近中远程导弹齐配的系列,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兵种实施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中国在世界上最拿得出手的应该是核武器。核弹头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得管用。你做多了还得保管,得花钱。
彭光谦少将在2006年11月接受网友提问时,说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总体实力应该说不落后、也不冒尖。中国的一些军事技术趋于一般,但是有一些技术还是比较靠前的,比如我们的航天技术,核技术也是安全、有保证的,我们的信息技术也在发展之中,我们的远程打击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还是有还手之力的。”
(作者: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
观念重要,人才更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已具有军事变革的雏形。未来20年,面对国际战略格局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浪潮汹涌、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历史大势,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将成为中国军事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线。
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人类另一个新的作战空间:以争夺制电磁权为主的信息战,打破了过去以陆、海、空作战为主的“三维”战争形态,促使作战思想、指挥体制、部队结构与军备发展等方面做全方位的调整和改变。
从毛泽东一直到胡锦涛、温家宝,都重复一句话:“中国绝不称霸”。这其实很是高明。我们要想不承受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痛苦,有两件事要做——第一,要有强大的军力,迫使任何敌人不敢轻易向我挑衅;第二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因为打仗“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已是很好了;如果打对峙战,那就杀人一万自损一万了;如果失利,那就是杀人三千自损一万了。虽然中国有13亿人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烈士。所以,我国一是备战,二是避战。
冷战结束后,我军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在战争准备上,从长期以来准备打全面战争,开始转向以应付局部战争为主;二是在军队建设上,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993年,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央军委从中国的国情军情出发,审时度势,确立了以“积极防御”为核心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中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关于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的军事战略正在完成新的转变。这个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二是在战略立足点上,由立足于应付一般情况转到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三是在作战样式上,由过去侧重应付陆地作战转变为应付敌人的海空袭击。
这三个转变,明确了军事斗争准备的“聚焦点”和“着眼点”,为加强新时期军队质量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21世纪后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又适时完善和充实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略目标,提出积极推进军队建设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实施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就要求建设信息化军队。这样,“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就成为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中国的军事实力如何
看一个国家军力大小,要看兵力多少,看武器装备,包括海陆空三军,还要看国土幅员、经济能力、科技力和历史作战的经验教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目前,我军已初步建成了核常兼备,以常规武器为主,高、中、低技术搭配,种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完整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我军陆海空和战略导弹部队作战、训练的需要,在保卫祖国领土、领海、领空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陆军火力合成、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部队在陆军中所占比重已升至70%,重型作战装备从骡马化、摩托化到机械化的跨越,基本上形成了立体作战装备体系和比较配套的支援和保障体系,以轻武器为代表的通用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随着新型驱逐舰、潜艇、海上专用飞机等新一代主战装备和与之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等武器系统的交付使用,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岸防兵部队、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形成了强大的海上综合防卫体系。外界估计中国的主要舰只有四五十艘,就是护卫舰、导弹驱逐舰,或者一两艘俄罗斯的导弹巡航舰。至于水下潜艇,中国应该是继美、俄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国,尤其是其中攻击性核潜艇等在世界上被公认是比较精锐的舰艇。
三是空军防卫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配备了新型战机、雷达和防空导弹等装备的人民空军航空兵、雷达兵、空降兵和地空导弹兵,构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网和覆盖全国的对空情报雷达网,防空作战、空中作战和空降作战能力明显提高。中国虽然最先进的战机不多,但是保有量庞大,这也是一个威慑力量。
四是战略导弹部队已初步形成了常规导弹、核导弹兼有和近中远程导弹齐配的系列,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兵种实施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中国在世界上最拿得出手的应该是核武器。核弹头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得管用。你做多了还得保管,得花钱。
彭光谦少将在2006年11月接受网友提问时,说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总体实力应该说不落后、也不冒尖。中国的一些军事技术趋于一般,但是有一些技术还是比较靠前的,比如我们的航天技术,核技术也是安全、有保证的,我们的信息技术也在发展之中,我们的远程打击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还是有还手之力的。”
(作者: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