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与希望的诗篇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sgdf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体裁的大家庭,短篇小说以“短小精练”、快速反映“生活的横截面”等特点为人称道。作家通过这种“文学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对于当下生活的理解。然而,文学作为私人化表达方式,作家拥有各自独特的情感体验,对当下生活的理解感知也存在很大差异。五四新文学以来,小说被赋予了一个神圣使命——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小说”传统,一直在20世纪中国文学里继承、延续。上世纪80年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反映的是巨大“历史化现实”;而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则意味着现实在文学家笔下,己被真正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平凡如水,甚至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在对宏大叙事的对抗之中,被赋予了人性化光芒,显示了巨大存在合法性。然而,进入新世纪,文学的日常化叙事,却因为过分关注世俗生活,缺乏精神性的有效提升,而陷入了套路化的故事模式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严肃的小说家,不断利用短篇小说形态,挑战日常叙事的审美边界。近些年来,的确出现了一些不错的短篇小说,在反映同时代的日常生活现实上,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小说家的笔下,现实生活往往冷酷无情,东西的《私了》就是如此。这是部由终点到起点的小说,一家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巨款,在父亲的引导下母亲展开了底层人对一夜暴富的最大想象。这看似叙述游戏的背后,却是极为辛酸惨烈的真相,巨款竟是儿子不幸遇难的抚恤金。这番波折不过是为安慰患有严重心脏病母亲的无奈之举。现实的冷酷与残忍,使得置身其中的人们也变得冷漠无情。葛亮的小说《不见》貌似是讲大龄晚婚女青年与中年落魄男教师之问的爱情故事,然而在这凡俗的日常生活表象之外,内里却是暗潮涌动。谁能想到一个谢顶、油腻、软弱的中年男人,竟然会为了复仇,会囚禁未成年少女做性奴,甚至和少女合谋杀害了无辜善良的女主人公。在这个金钱权力大过天的当代社会,每个人都承受着“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被囚禁少女的父亲,作为市长拥有权力,占有了中年男人的妻子、儿子,显然他是权力的受益者。然而权力并不能使他的爱女免遭囚禁,沦为性奴。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他拥有的权力促成了这一切。软弱而残暴的男钢琴教师,以极端惨烈的方式报复了市长——那个夺妻夺子的仇人,甚至还将曾施以援手的女主人公推入无尽深渊,失去人之为人的本性。他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亦是不幸的。更不必说本性善良的女主人公。可以说,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在徐则臣小说《狗叫了一天》里,人的残忍麻木更是难以想象。这是由一条吵闹的狗和两个无聊的人所酿成的惨剧。行健和米萝因狗的吵闹,竟把排骨汤涂在狗的尾巴上,引诱狗咬断自己的尾巴。没有尾巴的狗失去平衡,变得疯狂,冲向了正在驶来的小川一家。结果,车翻了,那个只知用锤子和钉子补天的低智儿童小川永远地逝去了。面对如此惨剧,小川的父母尽管有悲伤,但更多的却是解脱,感叹终于可以再生个健康的孩子。行健、米萝和小川的父母,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恶?尽管他们冷漠、麻木,但作为小人物的他们,在生活的重压面前苦苦挣扎,忍受着无边的焦虑与不安。一切好像又都有了解释,最终走入现代社会人情与人心的悖论。
  现实生活无处不在的物欲名利,无时无刻不在引诱着人们,带给人精神的创伤、人格的变态扭曲。王方晨的《麒麟》讲述了城市里三个“农二代”的别样人生:农村姑娘白齐格赶上了好时代,炒房炒股一夜暴富,内心却空虚烦躁,而她与丈夫的相处竟是通过电话和监视。她的丈夫小州考上公务员迈向仕途,摆脱了“小白脸”的尴尬,却禁不住物欲的诱惑,走上腐化的不归路。女陪聊屠孝莉则是靠出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谋生,以照顾卧床的婆婆和丈夫。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被欲望所裹挟,在欲海里苦苦挣扎。当人失去本性的纯真,又如何获得人生的幸福与超越?蒋一谈的《林荫大道》则提出这样的疑问:知识与学问能否真正带来精神的富足?博士毕业的夏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难到高校就职,为拿到北京户口,无奈做了中学教师。当她和男友苏明无意接触到富人的生活,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铺张的物质生活,夏慧表现出的是迷失、愤恨、渴望,而男友苏明则更多是软弱和自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高学历的精英知识分子怎样才能诗意地栖居?又如何在物质与精神间找到平衡?铁凝的《飞行酿酒师》则写出了人心的错位与疏离。小说里的人们各怀心思,酿酒师不过是以酒为幌子,实为卖地的骗子;陪客则是怀着捞一笔的心态骗吃骗喝;无名氏则是出于空虚猎奇的心态学习品酒。小说结尾主人公感叹公寓太高,酒窖太低,让他不知深浅,这不只是他一人的感受,更是现代人的共通性,人们好像漂浮于世满是虚空,没有脚踏大地,少了份坚定与踏实。刘建东《声音的集市》则是个“反启蒙”的故事,是盲女孩对知识分子“我”的启蒙。通过“我”和盲女孩仅有的几次相处,从盲女孩的身上“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我”是如何成为了一个夸夸其谈、热衷于讲座的我?盲女孩盲的是眼,而“我”盲的却是心。“被启蒙”的我终于识破原有生活的虚假与病态,看清白己的心,开始了新生。
  在物欲与名利之外,现实生活带给人的还有孤独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我们却往往被孤独所笼罩。弋舟小说《出警》讲述的虽是片警日常琐碎的工作,实际上却是关于孤独的故事。一个敢杀人、卖女儿、当钉子户的老流氓,却无法承受老了的孤单。一个老校長竟然报假案,只因为见不得邻居一家其乐融融,而自己却孤身一人,甚至拽着片警聊了一夜。片警小吕夜深难寐时也感叹孤单,孤单寂寞成了现代人的通病。鲁敏的《火烧云》则是关于两个居士的故事。男居士因不想与人相处,选择在孤独里修行。但他平静的生活被另一个要做居士的女人所打破。这是一个多次未婚生子、卖子、反复换男友,近乎于堕落的女人。尽管他们的性格不同,做居士的初衷不同,最终的指向却是相同的。渴望一种解脱,一种摆脱尘世现实的解脱。最终男人从红尘中走来,又回归了红尘。而女人则在修行里结束了生命。而一切的根源则是他们红尘生活的塑造。
  现代文明、现代社会在方便人类、进步社会的同时,是对人更深层次的“塑造”。范小青的《谁在我的镜子里》,讲述地铁上因误拿手机而引发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但实际上,主人公拿着陌生人的手机生活了一周,和以往没什么不同。换回后的生活依旧没什么变化。现代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机械化大生产,今天依旧如此。手机、手提包、房子、甚至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活,一切都是相似的,是类型化的。人也成为类型化的人,缺少独特性个性的一面,正如主人公问“镜子里的人是谁”一样。今天这样科技发达的时代,却造成了人类的“反智”。我们反而被自己的创造所束缚、所塑造,最终失去了我们自己。苏童的《玛多娜生意》是部“反成长小说”。年轻风流的艺术家庞德,变成了时代幻想家、冒险家。他开过公司,办过聋哑人辩论赛,去美国做经纪人,到新西兰摘葡萄,最后他以酒庄经理的身份回归。付秀莹的《春暮》则给我们带来若有若无的希望。乡下姑娘巫红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她从农村到小城再到北京,冲出种种重围。当她拥有看似美满幸福的生活时,却无意中发现了幸福深处的黑暗,她无法视而不见,最终放弃了看似安定幸福的生活。巫红坚强执拗,不论生活怎样,她一定要守住最真实的自己,为此满身伤痛,不惜孤单半生。她有着令人心痛的勇敢,她的故事更是关于女性的悲歌与赞歌!   现实生活尽管有痛苦、有惨烈、有悲伤,然而这些并非生活的全貌,平凡琐碎的生活里亦有温馨和美好。乔叶的《原阳秋》讲的就是几根香菜引发的“官司”。“我”从花盆里“盗取”几根香菜却被主人发现,大妈调侃而又温情的“批评”了我,并送了我一盆白種的香菜。乔叶就在这样日常微末的小事里写出了人情的温暖与美好。迟子建在《最短的冬日》里,讲述了肛肠科医生平凡琐碎的世俗生活,其中也不乏不幸与烦恼:儿子因缺少管教而误入歧途,被送到了强制戒毒所,为此“我”饱受母亲和妻子的指责。平凡的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有一日——“最短的冬日”,也就是冬至那天,“我”结识了一位爱艺术的技工小伙子,他的生活普通而艰难,但是关于艺术的梦,他却从未忘记,故事在“我”赞叹小伙子作品“走心”处戛然而止。在现实生活的平凡琐碎和众多不美好里找到一束光、一份希望,这些恰恰是弥足珍贵的。蔡东在《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亦是关于平凡生活绝望与希望的故事。周兰森是大学哲学教授,也是一位失智老人,需要妻子寸步不离照顾。妻子周素格被爱与责任的名义所束缚,没有丝毫的自由和任何独处的可能。忍无可忍的妻子决定实施“海德格尔计划”,精心的策划只为拥有片刻的自由。“海德格尔计划”最终失败,妻子周素格解开丈夫身上的绳子。尽管小说最后依旧是“爱”解决了一切,但期间伴随着复杂的内心缠绕,也因此更加真实动人。日常细微琐碎生活对人产生不易察觉的伤害,以爱与责任为名对人的束缚,已到达近乎绝望的境地。然而正是从绝望里生发出的爱,却更接近于生命的本相,就像周素格亲吻失智丈夫时的心境——“半是沉醉,半是痛楚”。
  考察这些不同代际的作家们,尽管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不同,但亦有相同之处:在时代洪流的巨大变迁里,关注小人物、普通人的人生历程,关注他们的爱与恨、苦与痛、辛酸与幸福,于细微平常的生活里见到他们不平凡的一面。当然,也要对近些年来的日常化现实书写,保持足够警惕,特别是日常化对文学精神品质的巨大腐蚀作用。很多日常化叙事用匍匐在地的姿态,取消对人类生存困境的艰难思考。如李杨所说:“日常生活神话成了国家权力,市场资本共同打造的现代镜像,成为世俗化进程中文化想象的历史产物,它不但是权力与资本利益的桥梁,且又引导着大众社会的梦想,它因此也逻辑地成为市场时代和消费社会的主导神话,拥有了意识形态话语霸权——它本来是为了消解传统文学的本质主义规定和意识形态性质,但在消解对象的过程中,它也在日常事物上强行设置了一种本质性的规定,变成了新神话的制造者。”阿甘本在《何为同时代人》中指出,同时代性就是指一种与时代的奇特关系。这种关系既依附于时代,又与它保持距离。这种与时代的关系是通过脱节或时代错误而依附于时代的那种关系。过于契合时代的人,在所有方面与时代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人,并非同时代人。我们生活的当下复杂多面,既有平凡、世俗、琐碎,亦有爱、有真、温情与善良。文学作品不单是要表现光明美好,更要关注人的苦难和精神创伤,于黑暗寻到光明,于绝望中见到希望,恰是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其他文献
而黎明终归属于我们  不论你是否自明  你总是在蹈行  你已经历和见证……  只是使命尚未完成  —[美]阿曼达·戈尔曼《我们登山》  不论是基于“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古老传统,还是响应高尔基对“非常及时的书”的倡导,“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文学”这种观念已成为社会的集体意识。声势炽烈、影响深远的乡村扶贫进入文学领域,既是国家文学生产机制的产物,更是作家个体面向现实生活的自然发声。组织生产,官方定制
期刊
读董书明《辽阔》,我发现那些分行的文字中间,总是凝聚着作者深沉的生活之思、生命之思,既有心灵故乡的诗意穿行,又有现代城市的喧嚣与迷茫;既有情感诉求的深切表达,又有艺术探求的内在洁净与美感,在普通的场景、凡常的事件中闪耀着诗性与情感的光芒。  品味《辽阔》,体味诗行之中作者内在生命的流泻,感动于诗人心灵世界的厚重与轻盈,在诗意的大地平凡栖居。  一切写作都是个人史。董书明有着较为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
期刊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有一句名言:“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想,固然是我在读经典,从经典身上汲取营养,未尝不可以说经典也常常在读我,以检验我是否配得上它釋放的营养。每当我拿出一个更新的自我呈献给经典时,经典总是馈赠给我一个更大的惊喜。经典越是有大的馈赠,我就越想有新的呈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而弥仰,坚而弥钻。在相互阅读和无形对话中,经典潜移默
期刊
洪子诚曾指出:“相对而言,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而短篇则更多关注‘现实’,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当代政治、经济生活的状况,社会意识的变动,文学思潮的起伏等,在短篇中留下更清晰的印痕。但受制于社会政治和艺术风尚的拘囿,比较长篇,它在思想艺术上受到的损害也更严重。”这说明,短篇小说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的变动与变迁,与时代具有某种程度的互文关系,但互文关系并
期刊
2016年,我整理编选出版家陈原保存的书信时,有六封信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六封信写于1974年到1979年,落款分署不同的名字:段太林、段泰林、段大林。令我疑惑不解:他到底叫什么呢?是曾用名,还是有什么苦衷?细看书信内容,让人心情愈加沉重:段氏原是文化部出版局的一名干部,1966年全家五口被下放到与北京相距三千多里的江西崇仁。粉碎“四人帮”后渴望回京,多次向单位提出申请;看到回京无望,只想回到出
期刊
“面对彼岸,我永远是一座比河短的桥。可是,我只能活成这样一座桥。”这是江西作家邹忠民的小说集《方生方死》最后落于我眼也最落于我心的话。放下书,它始终萦绕心头,让我难以释怀。  都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落于现实,人生的种种磨难或许已将我们心中怀想的“诗和远方”碾碎了,于是接下来便慨叹现实的不公、老天的不待……由此过着怨天怨地怨人的生活,或许直到人生快结束的那一刻才明白实实在在的生
期刊
1  多少年來,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越来越出人意料,2016年这个文学奖颁给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使这个意外达到某个新高,似乎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一项故意制造意外的奖项。他获奖的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瑞典瑞典文学院似乎在提醒人们,文学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把诺奖颁给哲学家罗素、亨利·柏格森、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博特兰·罗素、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以
期刊
以一种历史化的眼光看来,“现代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在20世纪最初二十年里兴起的一种新文类”。可是经过近百年的沉淀,短篇小说已经在现代文类观念中获得了一个牢固的位置,短篇小说诗学也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和丰富。时至今日,胡适在1918年发表的《论短篇小说》一文依然影响着很多人对短篇小说的理解: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之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胡适谓短篇小说乃是生活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再度焕发出饱满强劲的艺术生机。一批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且心有所系的散文家,立足现实,思接千载,以执着坚韧的探索精神,捧出一批颖异超拔、各有风采的作品。出自江右实力作家江子之手的《青花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是其中之一。这部聚焦中国瓷都景德镇历史的散文作品,虽然体量不大,只有十几万字,但由于经历了作家长达三年的广泛研读、深入思考、认真
期刊
主持人简介:徐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入选《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和省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等4項。出版学术专著4部。近几年在《文学评论》《文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