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 对于娱乐圈来说,我不够娱乐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偷拍过无数明星的“狗仔”同行告诉记者,明星夜生活丰富,呼朋唤友,深夜蒲吧劈酒是常事,拍到陈数,却“演完戏就去做脸”,不给人任何炒作题材。
  
  《倾城之恋》选角,好几位大牌竞逐,导演梦继曾说:“我们一闭上眼,首先出现的还是陈数的形象”。这位对海派女子角色驾轻就熟的女演员也评价自己饰演的“白流苏”——“她太细腻了,我都觉得自己和她融到一起去了。”
  


  演完这部如今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为了回到真实生活,陈数用了三四个月时间“使劲地穿球鞋、牛仔裤,随意地走路”。
  
  “我不信到100次还做错”
  
  直到现在,过年的团圆饭桌上,亲戚们还总提起幼年陈数的小秘密:悄悄地关起门来,一个小人儿,顶着纱巾、披着毛巾被,开了录音机,在镜子前即兴地跳舞。跳得冒出汗来,独自乐在其中。被大人发现了,就害羞。
  “那时候就是喜欢跳。就像饿了想吃饭一样,就是有那个欲望。自然而然的。”
  十一二岁时,从事舞蹈和音乐的父母,送陈数专业学跳舞。从湖北到北京,生活自己打理。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练功课之后,晚上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继续去“上小课、开小灶”。小小年纪,一个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总是不得要领,反复练,练到“达到生理极限”,练到累哭了,第二天,照样踩着单车,穿过北京冬夜的寒风,接着跳。
  “加小灶,也没多想为什么,就是想学得更好一点,多学一点。我真是特别喜欢芭蕾。”
  她把所有的卖力归结于喜欢。
  这种卖力,在日后陈数从舞蹈到舞台再到荧屏的转型中,如燃料一般,给她能量,让她成为聚光灯的中心。
  刚进中戏时,陈数自言,完全是个表演的门外汉,而身边许多同学多少有些基础,刚开始自然专业落差明显。她曾因9小时没想出一个小品而大哭。
  有一次老师让大家用形体语言表达一首古诗的意境。陈数费了些心思,把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从头到尾,每一句用一个动作拆解表现——“这是典型的舞蹈思维方式。”可后来明白,舞台表演不是这样的,它只要把整首诗的意境表达出来就好。
  “整个作业完全做错了,当时难过得很。但是没有关系,我不相信一件事情,你错了一次两次,到第100次的时候还能错。这就是一个克服自己的过程。优秀的同学表演时,我就在旁边观察、悟。”一年后,她克服跟了自己十几年的思维方式,找到属于舞台表演的思维方式。毕业时,通过中戏老院长徐晓钟的面试,主演了其收山之作《突出重围》。
  跟陈数合作过电视剧《相思树》的导演孙周对记者评价她:认真、敬业,不管工作强度多大,都能专注于角色、不迟到早退、肯下功夫。
  
  “我会找依据,来支撑这三步”
  
  “这是个不甘做花瓶的演员,愿意动脑子演戏。”孙周总结道。
  陈数说,她从演戏的门外走到门内的转变,就是从此开始——做什么之前,都要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会琢磨戏。比如,导演让我走三步。这么一个动作,我就想,走这三步是为了什么。我就会找依据,来支撑这个三步。这样才不会空洞。所以,我适合演内心丰富的戏。”
  演《暗算》中的黄依依时,有这么一场戏:在数研所,数学家黄依依头上扎着个白手绢,夹着个教学文件夹,“像小公主一样”,从阳光底下,远远地走过来。
  陈数就琢磨,性格骄傲的黄依依那走过来的姿态,定是有些“趾高气扬”的,她清纯,带着一点自怜自赏,高出尘世。对,就像个跳芭蕾的女孩。但又不能表演得像是黄依依在跳芭蕾。
  这么一想,角色的味道就出来了。“刚好,我过去那些年,舞蹈对我形体表达的影响,内化在我身体里的东西,就自然地出来了。让我的黄依依多了一份味道。”
  到了《倾城之恋》演白流苏时,因为角色的“内敛”和“收”,陈数要寻找更多不显山露水、却如盐一般失之无味的细节,让白流苏这个形象立体。
  “譬如,我会自己在演的时候,加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摸旗袍领扣、或者耳后头发的动作。这些动作很秀美,像古典舞里的形体表达。但是我也不能演得让人觉得她在跳舞,我必须做得让大家看起来舒服、是自然流露,所以,我就会琢磨一个最合适的度。”
  范柳原对白流苏“低头”的赞叹,小说《倾城之恋》中来回写了几遍。演戏时,低头自然是要紧的动作。剧中有一场戏,范柳原在对白流苏引述一句诗词“最难风雨故人来”时,说错了两个字。白流苏纠正道:“很久不见,想不到范先生的国文大有长进,但好像错了两个字……”在这段表演中,光用低头的动作,陈数觉得显得有些刻意。所以试戏时,她加了个手向耳后轻抚头发的动作,似乎不经意间纠正了范柳原,挑剔而无恶意,避免了对方的难堪。
  这样悉心揣摩演技,才能让陈数演得了话剧舞台上的陈白露。
  为了演陈白露,2008年一整年,陈数没有接任何电视剧的邀约。对于演员,这意味着至少损失六位数以上的酬劳。
  “一共推了60多部。当然,其中很多也是本身就不合适。但就像我的确不能同时爱两个人,我要全身心地演这部剧。”
  在中戏读书时,陈数就了解到陈白露这个角色经典、不易演绎。毕业分配到国家话剧院后,有次一位老师对陈数说,你适合演陈白露。这话落在陈数心里了。不久,话剧《日出》的导演王延松给陈数发短信,邀请她演陈白露。
  “做事情喜欢深思熟虑”(跟了陈数几年的经纪人语)的陈数,很快答应了。
  迅速入组、进入角色,跟着剧组从2008年5月的首场,演到2009年5月的落幕大戏。整一年,“我满足得很。很庆幸能在我最好的年纪、最好的状态,诠释了这么经典、适合我自己的一个角色。而且,我证明了,我是一个舞台剧演员。我的作品放在那里。”
  对于这一年,王延松对陈数下了个结论:这个懂得爱护自己艺术生命的演员,只要不受身体的限制,她完全可以一直在话剧舞台上演下去,她可以达到她给自己设定的标杆。要知道,所有舞台剧演员都会给自己设定标杆,但有些人,永远达不到。陈数,只要她愿意坚持下去,就可以。
其他文献
KatherineKwei    美剧“欲望都市”捧红了两款包:Hermes Birkin和Fendi Baguette;“绯闻少女”捧红了两个独立设计师品牌:Katherine Kwei和Foley+Corinna。一个是熟女+名牌组合,一个是少女+独立设计师组合。而这一次《风尚周报》也专访了Katherine Kwei品牌手袋华人设计师Katherine Kwei,希望在给国内设计师一些借鉴的
期刊
名模莫万丹在拍摄谢星主持整体造型的服装时尚大片时,亲昵地说,“我好爱你啊,老乡,你让我有了不一般的感觉。”更年轻的名模张雪为了套得上谢星的无吊带礼服,毫不吝啬地脱去内衣……明星和名模们都在赤裸裸地表达对这位年轻设计师的热爱。    谢星*从小喜爱时尚,十六岁任职专业平面模特,十八岁兼职做造型师,二十岁创立个人定制服装品牌 T by Zing,二十一岁成为全职造型化妆师,二十三岁成为摄影师。    
期刊
作为一名独立设计师,周翔宇认为包括自己在内,没有人能改变整个大众的消费习惯,或者审美标准,个人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但至少,我的努力能给更多国内的年轻设计师信心,我今天做的,也是他们能做的,当我们一起努力做,肯定能造成影响,甚至改变现状。”    周翔宇*毕业于荷兰 Den Haag 服装学院, 2004年被邀请参加在Escape 举办的荷兰新设计师作品发布会,展示男装系列, 2007年在北京建外S
期刊
张曼玉赴戛纳影展前,提前数月找他设计晚装;巩俐的婚纱由他设计;舒淇参加电影首映式,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从来只有手持一两件作品便沾沾自喜的裁缝自称“时装设计师”,从未听设计师会降格定义自己为“裁缝”。但郑兆良希望自己最终是个“荣誉式的裁缝”。    郑兆良*毕业于加拿大Univeristy of Waterloo,第一个在故宫举行时装表演的香港时装设计师。目前担任自己公司Yenrabi Ltd.的设
期刊
如果撕掉标签、隐藏背后的设计师,一件定制服可能只需要大牌手袋三分之一的价钱,而设计师可以为你花一个月的心思,面料是千辛万苦从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细节是一针一线为你缝制而成,它不但是独一无二的,还是最适合你的身材和要求的。    背一个名牌包招摇过市,会被人怀疑真伪;满身流行趋势,会被人认为媚俗。这样的现状似乎言过其实,却经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服饰,才不会为人所诟病?独一无二的贴身定制
期刊
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城搜店    HONGKONG香港  MODELE de PRUDENCE*绝对是个100%纯正香港血统的本地品牌。位于铜锣湾LCX的店面设计相当别致,风格带点英伦悠闲风,但看得出作品十分重视剪裁。设计师Garry Wong(王永吉)毕业于香港沙田工业学院,曾在2004年“香港时尚”杂志之设计新力军时装汇演中展露风头,其作品讲究时尚的外形,喜欢用不同的材料加上传统的手工艺术
期刊
宝洁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副总监翟玉燕——  从选拔高层继任者的成功率来看,“空降兵”的成功率一般只有50%。而在宝洁“自产自销”的体系之下,  成功的概率可以高达80%以上。相较于选拔了错误的执行官可能为公司带来的惨痛损失,宝洁认为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物有所值。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金融风暴中奋力前进而不感受到阻力。而且,在风暴中生存,远远不是轻轻掸开肩膀上的尘土那么简单。    裁员、减员
期刊
在时代广场转一圈,你会记得谢惠的服装店“香莎”,因为店里面的服装与这个商场有点格格不入。谢惠说有这种冲突就对了,独立设计师品牌大都是这样,不过这并不代表独立设计师品牌不注重流行趋势和市场,用非黑即白的理论来解释大众品牌和独立设计师品牌是不完整的。    谢惠*广州美院学国画出身,热爱时装设计及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创办“时尚芭莎”婚纱摄影机构和“香莎”女装品牌,并经营以印度神的女儿命名的咖啡厅“乌玛
期刊
“将来,希望有一群像LV拥趸那样的客人,你做什么,她都喜欢。她喜欢,不是因为你设计了什么,而是因为那是你设计的。”    李鸿雁* 70年代中期出生,上海人。2000年,从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毕业后远赴日本,在日本伊藤忠衣料部和一日本服装公司担任设计师一职3年。  2003年,李鸿雁和志同道合的设计师Parson合作,创立上海本地的品牌Insh (in shanghai),灵感常取自于上世纪
期刊
继Vivienne Tam之后,又一位华裔设计师在时尚圈内杀出重围。他便是Derek Lam,纽约Crosby Street的品牌专门店的正式开幕,为他的时尚事业奠定了基础。    Derek Lam,旧金山华人移民后代,中文名林达克,亦有人翻译成“德里克·林”。Law为粤语里“林”姓拼音,先祖多半来自广东,传说最近已经有小报挖出其母为香港人的证据。     Derek Lam成长于三藩市的唐人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