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行业博览会巡礼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3月18日上午9:30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新世纪第一个摄影行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大厦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党组书记高占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高帆、分党组书记于健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当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座落在繁华道路旁的展场,早已被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流挤了个满满当当。飞扬的彩球,醒目的标语,把这一个摄影界的盛会渲染得红红火火。200多家厂商,有国产知名品牌,共同把近万平方米的三层展厅布置得漂漂亮亮。
  开展第一天,观众逾二万。着实让新世纪的第一个博览会来了个满堂彩。看那买家“左手一只机,右手一大包”;看那卖家“抬头一脸笑,低头数钞票”,川流不息的“好逛之徒”都饱了一通眼福。
  接着三天,更是好戏连台。9个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讲座,免费听课,场场爆满。说不完的话题,问不够的问题。5个摄影作品展览,特色各异,佳作不尽。吸引得爱好者,来了几次看了几遍,找作者签名与作者合影。2001年最佳新款婚纱服饰评选活动,为近年来发展迅猛、再领风骚的婚纱业,又添了一把干柴。中国摄影器材行业委员会的成立,令业界人士深感众望所归,体现出中国摄影的改革思路——艺术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规范化。


  2001年3月21日,本届博览会在人们络绎不绝的访问中拉下了帷幕。甚至在闭幕的当天,还有上千位观众未能如愿观看。我们期待下一次,因为下一次会更好。
  
  名牌好买又好卖
  
  与十几年前的情况不一样的是,现在你可以在国内许多专业相机商店买到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产品,由此得出的结论即是我国摄影消费的水平以及层次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参加本次博览会的京城几大摄影器材经销企业,如北京汇丰、摄贸金广角、今日捷成等都在自己的展台上摆出了令摄影爱好者及职业摄影人士极为关注的高档摄影产品。北京汇丰已成为2000年全世界哈苏相机销量最多的商店之一,而今日捷成等商行仅展会四天,就卖出徕卡相机六台。
  


  海鸥、凤凰比翼,全景、立体齐飞
  
  提到摄影行业博览会,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照相机,没有照相机也就谈不上摄影了。在本届摄影行业博览会,汇丰行、摄贸金广角等著名的器材商店均以代理商的身份带来了哈苏、徕卡等名机。但是许多观众一进展厅首先会被两个入口处的“两只名鸟”所吸引,这就是中国照相机制造行业的两个龙头企业——海鸥、凤凰。
  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的展台上竖立着“SEAGULL 中国驰名品牌”的字样,玻璃展柜中摆放着目前极为畅销的DF500单反相机以及小巧轻便的DC350多功能数码相机,而展板上的

DF5000单反相机、DSC系列数码相机和立体相机等代表产品的海报更向人们昭示了海鸥相机向多元化发展的成效;另一侧,“凤凰光学”四个大字前同样驻足了众多的围观者,凤凰-潘福莱T120相机以成熟的姿态吸引着一束束颇有兴趣的目光,展台上购买凤凰135单反和袖珍相机的消费者也不乏其人。
  大概是商家摸出了摄影人士大都追求新异的心理,所以凤凰-潘福莱T120全景相机和神龙360度中画幅全景相机均是倍加引人关注。同样,立体相机似乎也是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心态而推向市场的产品,海鸥的3D120、千禧龙的3D 2000以及一些不知品牌的3D MAGIC、3D/2D袖珍立体相机如雨后春笋般地显现出来,而与之相匹配的双通道立体彩扩机也以其先进成熟的技术昂然立于展台。看来,与普通照片厚度相仿佛的立体照片已然能够轻易地插入普通老百姓的相册中了。
  


  T型台演绎“婚纱秀”
  
  闪光灯频频闪烁下的T型台上,时装模特儿正演绎的“婚纱秀”,吸引了几乎所有带相机的人。“新世纪新风采2001年最佳新款婚纱服饰”评选成为本次博览会最聚人气的地方。
  时下,随着影楼行业的蓬勃发展,婚纱与摄影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婚纱礼服对消费者提供的不仅仅是穿着的美感,还要适应摄影的需要。这样,一款高品质的婚纱礼服就应该接受来自服装行业专家与摄影专家的共同评判。所以“婚纱秀”T型台下的评委组成也颇具特色:摄影家与时装设计师。
  在众多挑剔的目光中,来自国内外6家婚纱服饰生产厂商的120款婚纱、礼服参加评选。麦斯迪婚纱礼服国际集团公司、台湾喜多坊礼服有限公司、新加坡圣帝亚影楼形象设计公司、厦门伟栊服饰有限公司、豪客国际礼服、上海帮谊服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等参选厂商,分别有三到四款服装获得了“新世纪新风采2001年最佳新款婚纱服饰”证书。
  此次婚纱评选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人像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其目的是为沟通厂家、商家、消费者之间的渠道,展示中国婚纱业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作为拥有全国12万家影楼,270万从业人员的婚纱行业,已逐渐成为中国摄影产业最具支撑力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摄博会拥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馆”搬进摄博会
  
  前些年流行一句话“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可在今年的摄影行业博览会上的几个重头的摄影展览却在整个博览会上大放异彩,文化的戏唱得很足,真正体现了主办单位提出的“艺术与技术并重”办展新思路。
  本届摄博会共分三个展馆,展出了五个展览:《可爱的中华》、《第八届乐凯摄影艺术作品展》《于明才祖山风光摄影展》、《阿根廷探戈——埃德瓦·费利克斯·布林德纳摄影展》、《日本摄影家刘美硕——惊异百幅》。此外还包括各大摄影出版社以及摄影杂志社图片社等展示精美图书、丰富图片。在这里,商业味道的确不是很浓厚,除了器材与婚纱产品,在短短的几天展会中,观众很自然地将佳作如云的展览场地称为“艺术馆”。
  


  宣传求奇妙,创意显匠心
  
  2001年3月的北京有些一反常态,气温明显回升。众厂商的热情似乎也格外高涨,为让更多的参观者记住自己的品牌,创意可谓迭出。
  展厅内五彩斑斓的商品招贴、宣传彩页已是铺天盖地;立体展位更显出优势,从多角度给参观者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卡莱赛斯、多丽、今日捷成以及晶辰相册等颇具特色的立体展位不仅收到立竿见影的促销效果,还对品牌美誉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效应。
  标准展位给人的第一感觉自然要平淡许多,但是踱步其中不难发现一些标准展位的引力并不比立体展位逊色多少。西藏北斗星图片社的“拍摄藏女”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围观者,香港锐鹰影室灯则搬出了洋摄影师、洋模特,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想要跻身其中还真有些不易呢!真是你有你的宣传高招,我有我的推广奇谋。
  通过这届摄影行业博览会,我们可以看到认识品牌宣传重要性的商家越来越多了,优秀的广告创意和新、奇、怪的点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摄影行业博览会中,展会呢?也必将是越来越好看!
  


  中国摄影器材行业委员会成立
  
  3月20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牵头,国内200余家摄影行业知名照材(含婚纱)生产商、服务商、经销商组成的中国摄影器材行业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原中顾委常委荣高棠,中国文联副主席高运甲等出席大会,并与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
  委员会以“维护行业利益,实施行业保护,促进行业自律”为宗旨,共同整合中国摄影的产业资源和信息资源,形成合力迎接WTO的挑战。
  第一次委员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摄影器材行业委员会》章程,产生了第一届常务委员会成员。
  
  信息窗口
  
  博览会是厂家提供信息也是观众先睹为快的大窗口。在本届博览会上,腾龙公司推出最新产品——勃朗尼卡645RF中画幅相机,适马公司推出大孔径系列广角镜头,哈苏再度推荐双画幅XPan高级相机;申豪全新设计的小型4×5木制相机,凤凰公司改进后的PANFLAX全景相机、杭州的HaoHao牌新型连续光源影室灯、神龙360 °旋转相机,以及来自浙江、上海等地的各种有着很高性能价格比的新型影室闪光灯产品。
  


  数码,本世纪的热门话题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与器材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数码的话题也逐渐升温,但本次博览会在数码器材方面显得较为冷清。
  国内的海鸥、凤凰等厂商虽然也有自己的数码相机产品,但此次未做大型的宣传或推广活动。数码器材方面主要是数码技术应用与相关服务,这类产品以面向影楼的数码打印和面向广大影像消费者的数码冲印为代表。
  比如爱普生—广联的展厅展示的金箔、背心等多介质打印输出的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使人们对于数码打印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得以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卡徕克斯推出的模拟数码的两用随意放大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相对器材的冷清,几个数码讲座却火热异常: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在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数码影像主题讲座使所有听众受益匪浅;爱普生—广联举办的数码打印技术和影楼数字化讲座也吸引了大量的听众;而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和易拍网联合举办的网上聊天,让更多的数码摄影爱好者畅所欲言。看来,国人对于目前的数码影像技术的关心程度越来越热,但我们也看到,我们的确与国际水平相差太大,这一点亟待进一步加强。
  
  老传统与新面孔
  



  本次博览会的婚纱展厅,仍由传统的婚纱礼服、相册、背景、影室灯具主角。
  蔡美月婚纱公司展示了400款婚纱,样式新颖别致,代表了婚纱设计的时尚潮流。晶辰相册公司占据了三层展厅中部最显眼的位置,他们利用设计精巧的展架收到蔚为壮观的视觉效果,成为展厅的一大亮点。华谊背景公司是历届摄影博览会的常客,本次他们带来许多风格独特的新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除了影楼界的老厂家,本次博览会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徐州影楼摄影培训机构在此设台,招收培训学员,发展自己的连锁经营。影楼培训机构亮相博览会,反映出影楼经营的正规化、连锁化倾向。
  花仙子儿童道具配套中心的展台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但它是目前我国唯一经营儿童影楼用品的公司,该公司的参展说明儿童摄影已不再依附于传统照相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商业摄影类型,预示着儿童摄影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他文献
“傻瓜相机”是袖珍相机的俗称,原是这类相机操作非常简单,似乎连傻瓜都能利用它拍摄出曝光准确、影像清晰的照片来。除了操作简单的特性外,“傻瓜相机”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傻瓜相机”也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家用摄影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傻瓜相机”的品种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操作似乎也越来越简便。尽管如此,用好“傻瓜相机”的人与傻瓜相机的拥有量却并不协调。影像模糊、曝光不准
期刊
博览会期间,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与易拍网合作,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座谈,在展览场地的会议中心,现场座谈与网上聊天同步进行,座谈会内容实时上网,聊天室内容也立即反映到座谈会上,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使座谈会不局限在小小的会议室。  座谈会邀请了知名摄影家鲍昆、曾璜、程铁良、陈锋、那日松等,有数十位来宾在博览会上得知信息前来参加,闻丹青主持了这次活动。  闻丹青:各位下午好,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数码
期刊
“干活机器”    《北京青年报》的摄影记者,一般在圈里被公认为“干活机器”——最常见的景象就是:“北青”(简称)的大小名记们背着沉重的杜马克摄影包不知疲倦地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全国的城镇乡间,亦或更遥远的可可西里,甚至悉尼、美利坚、南极圈……。对此,京城其他大报的记者也不得不叹服:我们一天干两活儿,他们能干四个。  “北青”摄影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北青”整体效益的腾飞外(“北青”2
期刊
2001年似乎是人体摄影年。  元旦之际全国首届人体摄影艺术摄影展览在广州开幕,模特到场与观众见面。而后该展览在全国巡回,新闻炒作一浪高于一浪。  春、夏季之间,人体摄影组团外景拍摄形成时尚,从报刊广告看,至少有四、五家之多,南有海南岛、北有海参崴、西有新疆戈壁、东有浙江天台。在内地某大城市的商厦,还有当众表演拍摄。  走进书市,人体摄影画册和研究人体摄影的著作空前繁荣。我在一家摄影专业书店数了数
期刊
一开始接触是因为工作上的需要,那是在1995年,当时从各方面的信息中知道这电脑可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图片;又有许多特技效果,无需底片,只要存在磁盘上就完事了;看着国外电脑影像的作品心想这么多年的暗房功夫算是废了。当时用的电脑还是486时代,速度极慢,可当时能用上它已经是蛮骄傲了。后来有了奔腾、赛扬、奔3,现在又来了奔4。1998年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后来又配置了扫描仪、打印机
期刊
沉寂了多年之后的王耀东终于推出了他的个人摄影作品展“图像之象”,地点是在上海的“威马影廊”,一个非常专业的影展举办场所。作品一共60幅,都是黑白的,全部拍摄于上海这个灯红酒绿的大都市,然而却都是一些静态的都市景观,很少有人,即便有,也是一些虚化的、模糊的、或是无法留下明显特征的都市人,于是“图像之象”的“象”,就有了更为静态的含义。  作为上海北河盟摄影团体的中坚,在十多个春秋的岁月流逝之后,王耀
期刊
近日笔者购得一台凤凰DN60,与我已有的尼康FM2、FM10、基辅19M相机做了实用比较,现将体会和“评说”与诸位读者交流。    DN60所长  凤凰DN60相机承继了DC303N、(PK卡口)、DC901(MD卡口)性能,其优点如下:1、金属材料制造的机身(我并不否认合成材料的诸多优点);2、相机使用日本COPAL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机械控制纵走金属快门,快门速度为B,1-1/2000秒共13挡,
期刊
这幅照片是姜平为北京蔬菜公司拍摄的一张广告片,这张照片也就是本期“演兵场”的“靶子”,看起来不算难吧?!作者拍摄时可是使用了两只影室灯,一块反光板,还有哈苏相机呢!不过大家可不见得非要循规蹈矩地纯粹模仿,灯光、自然光,是光就行;单反、“傻瓜”,各类相机不限;西红柿呢?当然或大或小,或红或青,只要是西红柿都可以作为拍摄对象;花篮样式也自不必拘泥,有本事您就尽情施展吧!也许你模仿得特象,也许他拍摄得更
期刊
我们对北京今日汇丰的富士370数码彩扩机进行为期10天的输出来源统计,3月10日至19日正是寒冬之末,春的信息将至未至,从生意的角度看这是一年之中的淡季,似乎不是做统计的最佳时期,但站在摄影的角度,看数码影像、数码相机的影响,我们好像正处在数码技术孕育未来、即将繁花似锦的时刻。愿我们的统计能为摄影人提供些有益的帮助。  今日汇丰在北京做传统摄影器材生意颇有建树,今年一月初新辟出一层经营数码影像器材
期刊
编者按:感谢兴华科仪北京代表处的金俊先生介绍我们与使用仙娜数码后背的香港摄影师黄慧雄先生相识,使我们看到黄先生对数码影像驾轻就熟的运用和他对商业摄影的深入理解。  在邻近机场高速路入口的三元桥附近,在一个十分熟悉的朋友家门口,原来红砖平房的副食店,换成了镶有门钉的大红漆门,这里就是黄先生与他的合伙人香港摄影师苏志强先生的工作室。屋里屋外看不到公司的标志,我们也没有询问他们的经营模式与方法,此行的目
期刊